李唐《采薇图》:看“不入时人眼”的艺术家如何绝地反击

本期主要画作

【作品】采薇图
【作者】李唐
【年代】宋
【材质】绢本 水墨设色

图 1 采薇图

你好,我是徐骥。今天我们要讲的是宋代画家李唐的《采薇图》。说到李唐,稍微了解美术史的朋友可能听说过,他是南宋绘画四大家之一。但其实,李唐最开始,是在北宋兴盛一时的宋徽宗宣和画院任职的。关于李唐是怎么考入宋徽宗画院,这是个有趣的故事。

据记载,宋徽宗亲自指导画院的工作,他还负责考试出题,当年“竹琐桥边卖酒家”就是他出的著名的诗题之一,在这次考试中,众考生绞尽了脑汁,重点都放在表现一个“酒家”的样子。但这些画皆不中赵佶之意。画家李唐是动了脑筋的,构思新颖,他画的是一泓溪水,小桥横卧,桥边是一片竹林,在错落的翠竹中,隐约挂着一幅迎风招展的“酒”帘。这幅画构图从“虚”字入手,使人浮想联翩。赵佶看李唐的试卷后大悦,他认为酒家藏在竹林中,把“竹锁桥边”的“锁”字的意境表达得淋漓尽致,亲自圈点为第一名。

在画院期间,李唐还在宋徽宗的九儿子,也就是日后的宋高宗赵构的府邸里做事,也许是为他作画,也可能是教赵构来学习如何画画,这段经历也为李唐日后进入南宋画院埋下了伏笔。

好景不长,没过几年,金兵南下攻陷汴京,北宋灭亡了,宣和画院也随之关门。一些画院的画家辗转逃亡,并逐渐在南宋都城临安,也就是现在的浙江杭州集结。前面我们提到宋高宗赵构,他是南宋的首位皇帝。他虽无意恢复中原,却对画学特别重视,和他老爹一样,希望绘画能为政治服务,便在临安组织了新的画院。此时李唐也从北方南渡到临安,以卖画为生。

有一天,一位曾和李唐共事过的官员偶然看见了他的画,非常惊喜,便禀告了宋高宗:“这是李唐的画!”这样,年过八旬的李唐又获得机会重新进入画院工作。

虽然我们现在提到李唐,可能会说他是南宋画院的领头羊,是南宋四大家之首。但在刚进入南宋画院时,李唐的画并不受欢迎。他甚至做了一首诗来发牢骚,诗是这么写的“云里烟树雨里滩,看之容易做之难。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胭脂画牡丹”,意思就是我费了这么大的劲来画画,你们竟然看不上眼。早知道你们这么没品味,我还不如画画大红大绿的牡丹花算了。

那李唐的画为什么卖不出去呢?其实在我看来,主要原因有两个。

第一是从北宋院体画流传下来的审美品味。我们看北宋的院体画,讲究“格法”,要求精致细腻,写实逼真。因此,李唐的画卖不出去,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南宋初期,画坛上仍然保留着北宋徽宗画院的审美趣味。李唐虽是院体画家,却他也受到北宋文人画家苏轼、米芾等人的影响,重视水墨的表现力,而不是重视工笔画的精美写实。这使他的作品与当时的流行风尚有一些格格不入,可以说有一些落伍了。

图 2 李唐 万壑松凤图

第二是由于宋朝从北方搬到江南后,李唐虽然人过去了,但是画法没及时跟上改变。不知道你在游览祖国大好河山的时候,是否深切感受到南北方的大不同,咱们国家地大物博,从地理到人文,南北有很大的差异性。北宋时,朝廷都城在汴京,也就是今天的开封。李唐在北宋朝廷任职,看到的、画的自然都是北方的景色。

我们以《万壑松风图》为例,这是他在北宋任职时的代表作。画中,他用厚重和苍劲的笔触表现山石坚硬的质感,山峰树林层次分明,给人一种浑厚大气的感觉。但是我们看江南山水,都平缓细密,钟灵秀丽,如果他再用多年来一直使用的画法,就会显得格格不入,画风也会变得不和谐。这样的作品当然不会有人买。不过好在很快李唐就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并做出了改变和突破。

图 3 米芾 春山瑞松图(局部) 文人山水画

《采薇图》便是李唐南渡之后的代表作,一改北宋院画奢华艳丽的色彩,《采薇图》以黑、白为主,更加纯净,这种用色既符合画面意境,也更具有文人情怀,它表现了李唐在南宋开宗立派的风貌。

现在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采薇图》是一幅以历史故事为题材的作品,根据司马迁《史记·伯夷列传》中“不食周粟”的故事画成。

这个故事讲述的是臣子对国家的赤胆忠心。主角伯夷和叔齐是商末诸侯国孤竹国国君的两个儿子,国君去世后,兄弟二人先后自愿放弃王位,并去投奔了周文王。文王去世,周武王造反讨伐纣王。伯夷、叔齐认为臣子造反是大逆不道的行为,便拦住周武王的战马,企图劝谏。可周武王不听,最后还是灭了纣王的殷商,建立了周朝。伯夷和叔齐坚守着对殷商的忠诚,坚决不吃周朝的土地上长出来的粮食,还隐居深山老林,靠采摘野菜野果为生。但最后因为食物短缺,饿死在了山上,临死前还做了一首采薇歌以表示宁死不屈的志向。后来,“不食周粟”便用来形容那些气节高尚的爱国志士。

那李唐为什么要画这样一幅画呢?我们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就能大致推断出来。李唐入画院时,正值南北宋过度时期,民族矛盾比较尖锐。不少宋朝官员都投靠金国,甚至有不少佞臣为了自己的利益出卖国家。李唐借用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的典故,一方面表达了自己浓厚的爱国情怀,另一方面,也鄙视了卖国求荣的北宋臣民,起到劝诫后人的作用,具有深刻的历史含义和政治内涵。

图 4 采薇图 人物局部

《采薇图》描绘的是伯夷和叔齐采薇摘野果后休息的场景,画中最吸引人的就是两位主人公。身着布衣,两手环抱膝下,以正面视人的就是伯夷。他表情温和,却目光炯炯,似乎正全神贯注地听着叔齐讲话。而叔齐侧坐着,身体向前倾,左手像在比划什么,也许是倾诉对周王的愤慨,也许是表达着对商朝复国的希冀。两人眼神对望,虽然处境窘困,却仍然风度翩翩。

正襟危坐的伯夷和高谈论阔的叔齐,一动一静产生对比,表现了李唐的匠心巧思。图中人物虽然着墨不多,但却神态鲜明,栩栩如生。怪不得徐悲鸿也曾赞叹,李唐笔下的人物和西方达芬奇笔下的耶稣与丢勒笔下的门徒一样,是绘画史上的巅峰之作。

图 5 采薇图 松树局部

在这幅图中,李唐将人物放在突出的位置,而周围的环境便起到重要的烘托和渲染作用。我们可以看到,画面的重量集中在右边,右边是茂密的树林,分别是松树、柏树和梧桐树。

李唐用浓厚粗阔的线条勾勒树干,枝叶则用浓墨细笔,加上层层点染,使画面层次分明,苍劲雄厚。松树、柏树、梧桐都象征着忠贞气节和爱国情怀,特别是前景的松树,它的枝叶走势虽然向左上方倾斜,但却仍然还是呈现出拼命向上生长的体态。李唐其实是借树喻人,他认为人应该和大树一样,即使遭遇了挫折,也应该保持挺拔的姿态顽强生长,而不应该是趋炎附势、随波逐流。

《采薇图》的构图方式十分灵动,近景以人物、树木、山石为主,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远景则是潺潺蜿蜒的河流,它又是开放的,一直流向画外,将观众的视野无限延伸,使画面层次分明,平衡了近景的紧凑感。

这种留白式的边角式构图启发了画家马远、夏圭,他们对此进行了更大胆的运用。例如夏圭的《溪山清远图》,就以上虚下实的形式来布置静物。画面上半部留出大片空白来表示江水、烟云,让人觉得空灵毓秀。

图 6 夏圭 溪山清远图

前面我们谈到,李唐的山水画最开始“不入时人眼”,那他又是如何在南宋画院绝地反击,开辟自己一方天地的呢?这就要归功于他博采众长的绘画技法和超强的观察能力,在《采薇图》中我们也能略知一二。

首先,是“师古人”。李唐通过钻研古人的绘画技法,借古开新。例如《采薇图》就借鉴了北宋花鸟画的折枝构图法,在画面中留白,以营造出一种通透感和呼吸感。

其次,是“师造化”,李唐虽然深谙五代画家的用笔和用墨技法,但也知道在描绘南方山水时,这种技法并不十分实用。他观察了许多江南秀丽的景色,将干笔皴擦改笔用大斧劈皴,这种皴法苍劲方直,方中带园,寥寥数笔更能表现江南山水的清旷意境。日本山水画家狩野元信他就学习了这种画法,他的《山水图》就运用了大斧劈皴,将日本山水的飘渺空灵表现得淋漓尽致。

图 7 狩野元信 山水图

今天就讲到这里啦,我们来简单复习一下。今天主要介绍了画家李唐开始在南宋画院任职时,由于南北方山形地貌的差异和北宋审美趣味的余韵犹存,他的绘画并不受欢迎。耄耋之年的他不甘心在时代浪潮中当一条咸鱼,便做出了许多大胆的尝试和创新。

在《采薇图》中我们可以发现,虽然李唐对人物和环境的描绘已经有了许多改变,他开宗立派的大斧劈皴和留白式构图启发了后代的画家。通过广泛地学习运用古人的技法,以及对自然环境细致真切的观察,他从一个“不入时人眼”的落魄画家转身成为南宋画院的领头羊,完成了一次漂亮的绝地反击。

感谢你的收听,我是徐骥,一期一画作,我们下期再见!

(0)

相关推荐

  • 李唐《采薇图》赏析

    <采薇图>宋,李唐,绢本, 水墨淡设色, 纵27.2厘米,横90.5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采薇图>是李唐南渡之后的代表作,一改北宋院画奢华艳丽的色彩,<采薇图&g ...

  • 李唐 | 溪山独钓 万壑松风

    徽宗时,画院经常举行命题考试,以考察画者的技艺和巧思,所出题目往往是一句意味隽永的诗词,如"深山藏古寺","踏花归来马蹄香"等. 这一天,画院又要举行考试,而且 ...

  • 南宋时期李唐二十一幅精品绘画赏析

    宋代绘画是中国绘画艺术发展的高峰.南宋退至杭州以后,宗室子弟也随之退至杭州,宗室子弟多具艺术兴趣.禀赋.修养.南宋虽偏安江南,但在绘画上却依然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宫廷绘画仍是当时绘画发展的主流,江南的自 ...

  • 每日中华名画|李唐《采薇图》

    宋 李唐<采薇图>(局部) 纵27.2厘米 横89.6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采薇图>是在周恩来总理的直接关怀下,由"香港秘密收购小组"购回的" ...

  • 李唐《采薇图》:借画笔勇敢发声在线收听

    采薇图  (宋)李唐作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在古今中外的画作中,有很多以历史典故,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作为创作的题材的不朽名作.其中就有宋代画家李唐创作的<采薇图>. 李唐生活在北宋末,南宋 ...

  • 《采薇图》《听琴图》等精品亮相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特展

    中新网北京9月1日电 (记者应妮)"林下风雅--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特展(第二期)"于9月1日至10月31日在故宫博物院文华殿书画馆展出,展期两个月. 人物画是描写人物形象与活动 ...

  • 李唐 / 采薇图卷

    画社2020-05-18 18:01:08

  • 宋 李唐《采薇图卷》鉴赏

    宋 李唐 采薇图卷 <宋李唐采薇图>是宋代李唐创作的一幅历史题材的绘画作品,是以殷末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的故事为题而画的.图中描绘伯夷.叔齐对坐在悬崖峭壁间的一块坡地 ...

  • 【国家队】仙女们的高清《采薇》,唯一能看清仙女们样貌的初版

    【国家队】仙女们的高清《采薇》,唯一能看清仙女们样貌的初版

  • 【南宋】李唐《采薇图卷》

    南宋画家李唐<采薇图卷>绢本,27.2x90.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李唐(1066-1150),字晞古,河阳三城(今河南孟县)人.初以卖画为生, 宋徽宗赵佶时入画院.南渡后以成忠郎衔 ...

  • 【采薇专栏】看名师插的荷花,感受今夏最美诗情

    绿盖半篙新雨,红香一点清风. --宋伯仁(宋) 荷花宫样美人妆,荷叶临风翠作裳. --苏泂(宋) 自古以来,夏日的荷花就是最美的季节风景.荷花清新飘逸,犹如水中仙子,随风摇曳,姿态万千.不管是书桌还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