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批国保--史迹建筑(6.原国民政府旧址)
12.原国民政府旧址
原国民政府旧址位于江苏省南京市,包括:原国民政府行政院、外交部、交通部、考试院、主席官邸、国民党中央党史史料陈列馆、中央监察委员会、临时政府参议院、最高议院、最高法院等旧址,是近代建筑的精华。
国民政府外交部建筑位于江苏省南京市中山北路,于1934年3月开工,1935年6月竣工。由当时著名的华盖建筑事务所设计,采用钢混结构的现代平屋顶,外部以中国传统建筑装饰,是中国近代建筑史上较早探索“新民族形式”的建筑实例。外交部主楼系一座五层大楼,主楼朝南,平面呈T字形。外观为褐色泰山砖饰墙身,屋檐用褐色琉璃砖砌出类似斗拱样的传统装饰。
日军侵占南京时,侵华日军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曾经设在这里。现是江苏省人大机关。
2001年,原国民政府(外交部)旧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民党中央党史史料陈列馆位于中山东路309号,由建筑大师杨廷宝设计,采用传统的重檐歇山大屋顶,绘以沥粉彩画,整座建筑富丽堂皇。作为历史见证的“原国民政府旧址”,记载了中国近代史上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
2001年,原国民党史料陈列馆旧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参议院位于湖南路,原为清朝江苏省咨议局,辛亥革命时期,宣布起义的十多个省的代表聚集于此,商讨组织临时中央政府,推选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并宣布改国号为中华民国,这里也被确定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参议院。同年9月1日,江苏省咨议局成立,张謇为议长。1911年辛亥革命,宣布起义的17个省的代表共45人,于12月10日聚集于此,商讨组织临时中央政府。12月29日推选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并宣布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并确定1912年为中华民国元年。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后,原江苏省咨议局院址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参议院院址。国民政府在参议院通过了我国第一个表现资产阶级民主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孙中山于1912年4月1日辞去了临时大总统职务。以后参议院又改为国民党中央党部办公地。1937年至1945年一度由汪伪政府所用。1949年后由江苏省军区司令部接管。
现大院占地面积6300平方米,主要建筑仍为当年江苏省咨议局之遗存,为前后两进及东西厢房组成的四合院,占地面积4600平方米。前进通面阔10间73.6米,中间入口有突出的门厅,蒙莎式屋顶,中间耸起钟塔楼,室内进深10.5米,前后有廊,廊深约2.90米。后进面阔10间57米,室内进深8米,前后走廊2.90米。四合院中间原有大厅,1929年奉安大典时,孙中山遗体自北京迁来南京,曾停柩厅内举行公祭。该大厅在“文革”期间拆去。
2001年,原国民党中央党部办公地旧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民政府行政院旧址,由原国民政府铁道部所建。座落于南京市中山北路252号,西面为南京市主干道中山北路,南面是福建路,东面和北面为萨家弯路。国民党行政院建立于1928年(民国17年)10月,先后设有内政、外交、国防、财政、教育、农林、工商、司法行政等15个部门。
1928年-1931年,孙科任铁道部部长时,购地69082平方米,兴建办公楼,由我国著名建筑师陈植,范文熙等人设计,上海华盖建筑事务所承建,于1933年5月建成了建筑面积为8503.7平方米,具有中国传统宫殿式层面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仿古建筑。建筑平面为“一”字形,建筑主体为三层,另有一层地下室,两侧为二层建筑及一层建筑,建筑之间用廊鳆互相联接,单檐翘角,外观用清代宫殿式屋顶,正瘠兽吻一应俱全,竣工后-1937年,该建筑为国民政府铁道部使用。1945年-1949年为国民政府行政院办公楼。
南京解放后,这里为军事单位接管,后移交南京政治学院。现保留3幢座东朝西和2幢坐北朝南的中国传统式宫殿式建筑群,总占地11000.06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0.25平方米。均为重檐翘角、歇山式覆顶,琉璃瓦盖脊。整个建筑群都掩映在梧桐、雪松之中。
2001年,国民政府行政院旧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民政府主席官邸旧址,位于南京市玄武区钟山风景名胜区内四方城以东的小红山上,东濒中山陵园风景区,南临中山门大街,西接明孝陵景区,北望紫金山,被称为“远东第一别墅”。
2001年7月,国民政府主席官邸旧址被中国国家文物局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民政府考试院旧址,位于南京市北京东路4143号,地处鸡鸣寺东侧,玄武湖南岸。这里四季鸟语花香,环境十分优美,整个建筑群规划整齐,建筑也分外考究,雕粱画栋,飞檐翘角,错落有致。
武庙为明代十庙之一,祀武夫子关羽。清为江宁府学,咸丰中毁于火。同治年间府学迁至今朝天宫地,此处重建武庙。民国时期为国民政府考试院所在地。现除大门为民国时建造,后大殿、配殿、厢房等均为清代建筑。”等文字。
2001年国民政府考试院旧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民政府最高法院旧址位于南京中山北路101号,外观别有新意。2001年,鉴于国民政府最高法院旧址独特的价值,被升格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如今它已经褪去了昔日的威严,所有的小轿车都停在其主楼和门楼之间的庭院内。2012年6月9日,网友“川流舟”发帖为这座民国建筑求救。
将整个院落严严门与主楼的中心点位于同一轴线上,而它们之间则有广场相隔,广场正中点缀着设有喷泉的花池。花池顶部形似蘑菇和雨伞,令人过目难忘。钢筋混凝土的主楼为三层,共有276间办公用房,属西方现代派风格。楼房多用垂直线条,有飞升之感,再配以深色外墙,更增添了沉重、肃穆的气氛。整座大楼楼式颇为新颖,且不论正视还是俯视均呈“山”字形,寓意执法如“山”。建筑干练简洁,不失最高法院的严肃。
2001年原国民政府最高法院旧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民国20年(1931)2月国民政府监察院正式成立,院址先在公园路的一处坐东朝西的老式平方内,院长于右任。民国25年(1936),中山东路新大楼建成,迁入办公。办公大楼1936年由杨廷宝设计,陶馥记营造厂施工。采用中国传统宫殿式,重檐歇山,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四周布有花园、警亭,整个平面布置与建筑形式都和国民党中央党史史料陈列室相同。因其地址大体处在明太学东宫文化殿的位置,故习称“东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