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越生越少,年轻夫妻不愿生孩子,真是为了享受生活么

前段日子公安部公布了2020年新生儿数据,仅仅千万出头,为1003.5万。该数据令人大跌眼镜,匪夷所思,断层太明显。

有位朋友打趣说:看来如今的年轻人都爱享受了,终于明白生养孩子的苦恼了,不想多生也算正常……

问题来了:二孩明明已经放开好几年了,为什么年轻夫妻不愿意多生孩子了呢?难道真的仅仅是为了享受么?

这应该是一个嵌套型问题,其上层问题是:这个千万数据究竟准不准?

理论上来说,这份新生儿数据是准确的,不过现实的统计口径不可能准。原因很多,最直观的原因就是很多新生儿还没有上户,不在统计之列,所以数据偏少。

因而,最终新生儿数据还要看统计部门的一锤定音。等这次人口普查(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束,就会有相对准确一些的数据。

想来实际数据应该会比公安部数据多出一部分,应该会有百十万之差,与总数相比不会有太大出入。

孩子是未来的希望,如今孩子却越生越少,若去年依然下降,那么就已经连续4年创新低,一年更比一年低。这是客观事实,信息量很大。

去年(2020)初,很多人闲在家里,延迟上班。当时有不少专家预测11月会有娃娃潮,婴儿会扎堆出生,生育率会大幅提高,可一定程度调节人口年龄比例。

我还记得当时我写过一篇文章,娃娃潮是很难实现的。夫妻都闲在家里,不仅娃娃潮不会来,反而还会拔高离婚率。

其中一个理由是:近几年婚姻思潮变迁太明显,感情好不好自己知道。很多人长时间窝在家里,一直见不到情人,会对另一半更反感,夫妻矛盾会增多,提高离婚率。

如今来看,去年的那篇文章算是预测对了。娃娃潮不仅没来,反而新生儿数量有可能已经创造了近50年新低,而离婚率堪称百年新高!

如此看来,以后的孩子再生孩子只会更少,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

有人就说:照此发展下去,不用再过几十年,只需十几年,人口年龄分化就会开始明显化,到那时劳动力断层严重。试问百年之后谁来照顾老人?若是面对外部威胁,如何全民皆兵,老人是否能上战场?

这一个个问题,都是被大众普遍关注的问题。很多人开始担忧,如果未来真有一天青黄不接,该怎么办?

这种担忧体现在了网络上。

近几天我屡次看到这么一个带着疑问的话题:如今年轻夫妻不愿意生孩子了,究竟是好是坏呢?

网络上有很多带着情绪的观点,由于感性因素过多,本文不多谈。

我找到了单位的一份统计资料(去年12月期),关于年轻人要不要多生孩子,大致有3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当然少生、不生孩子好,到时候人均好几套房,躺着就是富翁的人开始增多。

这种观点的理由很简单,要致富先修路,少生孩子多种树,少生孩子多养猪;诸如只生一个好,女孩也养老;诸如生一个最光荣,生两个邻居连坐,大家一起罚,生三个罚到倾家荡产……

这种观点虽然早已经不合时宜,但是很多老一辈的人还记得那些信誓旦旦的誓言。甚至,有些人家里还保留着当年佩戴过的大红花以及独生子女奖状,爱惜得不得了……

当然了,话虽这么说,却都是带着情绪的气话。

这种情绪也可以理解,统计显示,当年很多60后、70后想多生孩子,结果不让生。如今人家不能生了反而放开了,年龄大了还怎么生呢?他们当然会郁闷,这不是耍人玩么?

还有很多失独家庭,年纪大了连个孩子都没有。如果当年多生一个,也不致于老来无人照顾。

从情绪上讲,他们当然不希望别人多生。大家都一样,全都只生一个才算公平。

记得去年有位阿姨曾说过这番引人深思的话:我羡慕现在的年轻人,可以多生孩子。我当年怀了二胎,结果被流掉了,哭了好几个月,如今竟然放开了,可我失去的年华还能追回来么……

从这位阿姨的角度来看,有情绪是正常的。一些和她年龄相似的人会认为只生一个好,体现公平原则。

总结起来,除非自己也能生,或者领到补偿,不然他们反对别人多生。应该继续狠罚生二胎的家庭,体现一视同仁的精神。

第二种观点:当然多生孩子好,将来孩子有个伴,照顾老人时也能分担负担,劳动力充足了,还能壮大国家实力。

这种观点的理由也很简单,“老龄化”这个词是系统性问题的表象词,已经成为很多发达国家最头痛的问题。

从社会学角度讲,人口是社会核心中的核心。人口年龄失衡不仅影响国计民生,还会影响千秋万代。

直观来讲,一个国家的根本是高素质人口的数量。没有数量庞大的高素质人口,支撑不起庞大的国家体量以及大国形象。有些国家虽然面积很大却只是“小国”,有些国家小却是“大国”,高素质人口才是根本。

听一位朋友说,曾有人向他举了一个例子:以前卖房子,生意好得不得了。近两年卖房子客户都挑剔了,虽然房价上来了,可成交量却少了,近两年好像涨不动了。

这种情况我偶有耳闻,也算正常。有不少地区人口外流严重,房子供需渐渐平衡,甚至供大于求,只能勉强维持着价格。

我有一位同事姐姐,夫妻都是独生女。她的父母给她留了2套房,她的公公婆婆给她老公留了3套房,这还不算她老家拆迁得来的3套市郊房。

细细算来,仅这一对夫妻就有8套房,赡养4位老人,抚育2个孩子。等老人百年之后,他们就有10套房!即便一个孩子分两套,他们还剩6套。

乍一看这份财富可不得了,就算什么也不干,以后也不会挨饿。可问题是,这种情况一旦普遍化,大家都有房,那房子还值多少钱呢?

这依然是一个社会学问题,经济学问题已经无法解释。说到底,还是人口年龄分化的问题,目前在不少人口外流型城市中已经出现了征兆。

也许现在还有人在解决刚需,未来当剩余的“刚需”释放完之后,剩下的房子如何消化,是一个必须找对方向的问题。

因而,只要有源源不断的孩子出生,才有补充消化的空间。不然雪崩到来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当然了,没房子的人最高兴,有房子的人不高兴。

这就是后话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客观来说倒也无可厚非。如今有房子的人多,他们当然认为多生孩子好。但是如何“多生”,很多人又会说希望别人多生。

总结起来,多数年轻夫妻态度明确,希望别人多生,但是自己不想多生。

第三种观点:顺其自然,有条件多生,没条件就生一个,或不生。不攀不比,先过好眼下的生活最重要。

这种观点更简单,生活本就是量力而行的过程,很多人确实是这么做的。

不过话虽这么说,问题依然明显。年轻人如果没有了攀比,那生活会失去很多色彩。

数据显示,近几年很多“有条件”的夫妻也不愿多生了,而没条件的却出现了分化,有人不想生,有人反而想多生。

这是一种思想变迁的过程,有很多年轻夫妻虽然家庭条件不错,收入也不低,可夫妻双双都是“月光族”。这种独生子女夫妻开始增多,为了更高的生活质量,养孩子谈何容易?

因而,对于这一部分年轻夫妻而言,所谓的“条件”是永远不会满足的。即便以前偶尔幻想过生一堆孩子,等他们感觉到当父母的苦与累之后,也就放下了多生的想法。

我记得有位女士曾说:生孩子真没意思,我是为了老公家的香火才生了1个。以前没结婚时,我发誓给他生一大堆孩子,想想就很浪漫。可自从生完1个之后,我再也不想生了。又苦又累,你说图个啥?我算想明白了,吃饱喝足玩好乐好就行了呗,谁愿生谁去生……

你不能否认,这是一部人年轻人的新潮观点,吃好玩好。如果这种看法普遍化,那么将来新生儿只会越生越少。

一旦“养孩子苦”、“趁着年轻好好享受眼前生活”成为未来大众目标,再想反转就难了,老龄化不可避免。

总结起来,有些年轻夫妻认为,过好眼下生活最重要,谁愿多生谁去生,没意见。反正自己不多生,除非养孩子不花钱,还能领养孩子工资,不然谁说都没用。

有位朋友告诉我:依我看,推迟老龄化到来的方法大概只能靠奖励。古语有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可问题在于,就算是重赏,天上掉钱么?用谁的钱去重赏,这公平么?这些问题如果不能解决好,老龄化还是很难避免。

综上所述,如今的年轻人不想多生,其影响是深远的,但也不一定是坏事儿。

这本就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学问题,如今正向着经济学迈进,引人深思。而从婚姻角度来讲,在离婚率屡创新高的如今,孩子的养育问题也不可忽视。生而不养,不如不生。

总之,多生、少生各有利弊,这也算是自然规律。不争不抢顺周期,顺其自然就好。

可以这么讲,如今孩子出生率一降再降,倒不是放开不放开三胎的问题,而是养不养得起,能否教育得起,能否轻松买房的问题。不然的话,放开十胎也没用。

人的心理就是这样,打着压着想多生。放开之后,反而不想生,除非给点鼓励。

说到底,“养孩子难”的问题才是根基,出路永远在前方,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对于很多人而言,不杞人忧天,管好自己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当然了,有条件的还是多生一个好,这是我自己的看法。等将来老了,儿孙绕膝也不错。所以,努力工作很重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