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里有湿气,张仲景四味药化掉!治胃中水响、大便稀溏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方剂学》、《仲景临床方剂学》、《仲景方药古今应用》、《伤寒论》

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和夏天喝水相关的事情。

在老师小的时候,常听见大人告诉我,说你们小孩子,天热口渴了以后,千万不要一下子喝太多水。尤其是跑步以后,立刻喝大凉水,会把肺喝炸的。

对此,我曾信以为真。

但后来,随着我学习中医的不断深入,发现大口喝冷饮,无论如何,都不存在“喝炸肺”的可能。

相反,它倒是容易引起另外一种不良后果,这就是胃中停饮。

说白了,就是因为大量喝冷水,导致胃里头有严重的湿气、水饮之邪。它会给人带来很大的麻烦。

举个例子吧。

话说有这么一个男子,当时是26岁。

有一回,他在夏天参与抗旱,担水浇地。这一干,就是大半天。天气热啊,他一个大小伙子,觉得特别口渴。

后来,他好不容易找来可以喝的冷水,当即把头埋在桶里,咕嘟咕嘟喝了一个痛快。喝完之后,那个爽啊,别提了。

但是,好景不长。他很快就发现异样了。

原来,此人的心下胃口部位,出现了悸动之感,似乎是有些胀,又似乎是在跳动,总之是不安稳、不舒服。

这个感觉,一直延续到晚上。患者彻夜未眠。

怎么办?第二天,他赶紧就医。但是他一连看了好多大夫,吃了好多药,这个奇怪感觉就是不消失,粘在他身上了。

这可怎么办?此患后来几经辗转,找到了经方大师刘渡舟先生。

刘师仔细观察,发现患者舌苔水滑,脉弦。他让患者躺在床上,用手按心下胃口部位,发现有跳动感。刘师再用手来振颤患者上腹部,就能听到胃里头有响声。当时,刘师就说了,这是振水声,说明患者体内有水湿、水饮。

怎么办?这个时候,刘师给开了一个方子。我们看一下——

茯苓12克,桂枝10克,炙甘草6克,生姜汁一大杯。药材水煎以后,取药汁,兑入生姜汁服用。

喝完以后,你猜怎样?这患者就觉得有热辣之气直接抵达胃部,胃中的响声骤然加剧,室内其他人都能听见。紧接着,患者要上厕所,蹲下去以后,稀便立刻拉出来。拉完之后,患者病情大减。后来,患者再服一剂,诸证悉平。

这是故事之一,还有一个呢,也有意思。

主人公,还是刘渡舟大师。一次,一个小伙子,26岁,姓阎,找刘师求治。他也是心下胃口悸动不安,腹诊发现有水振之声。

此患,三五天肯定腹泻一次。水样便拉出来以后,悸动感减轻。但是没过几日,依然如故。脉象弦,苔白滑少津。当时,刘师开的方子,是茯苓、生姜各24克,桂枝10克,炙甘草6克,一共是三剂。

结果,患者前后一共应用了6剂,诸证悉平。

读者朋友,你发现没?两次开方,用的都是茯苓、生姜、桂枝、甘草。

显然,这是同一个方子。

为什么这么做呢?我给你梳理一下。

你看,案例一的患者,发病前大口喝水。案例二中的患者,虽然没说发病前的经历,但是估计啊,也逃不开暴饮冷水这个事儿。

凉水,属阴湿之邪。它性寒,伤阳啊。你大口大口地过量摄入,结果一定是损伤了你的脾胃阳气。尤其是胃阳,直接受损。

胃阳受损以后,好家伙,水湿之邪就在里头安营扎寨了。然后,它越聚越多,形成了水饮。人再吃进去食物,喝进去水,也都难以被身体正常吸收利用,转而成了胃中水饮的帮兵。水饮之气阻滞中焦,于是心下胃口部位就开始悸动不安。水饮之气如果下注于肠,那就形成了腹泻。

此时的患者,脉弦。弦脉,可以主水饮。患者舌苔白滑,这都是有水湿之气内聚不散的表现啊。

由于患者胃里头有水饮,所以你一晃荡,就能听见里头的振水声。

这时候怎么办?当然是要把胃里头的水饮之邪化散掉。

怎么化掉呢?刘师用的是茯苓甘草汤。

茯苓甘草汤,是记载于《伤寒论》当中的一张经方。其标配,就是茯苓6克,桂枝6克,生姜9克,甘草3克。临证用量常有变化。其中,茯苓可以利水健脾,桂枝可以温阳化水湿。生姜健脾温阳散水气。甘草和中。四味药配合,对中焦水饮停聚的问题有治疗作用。患者的主要适应症,就是心下悸动、口不渴、四肢不温,舌苔白滑而脉弦。

正因为茯苓甘草汤适合化解胃中水饮,因此刘师拿过来,为此类患者调治,效果是喜人的。

我把这个写出来,给我们的读者朋友们作以参考。

夏天,很多人都可能觉得燥渴。大口喝冷水,喝冰镇矿泉水、喝冰镇啤酒、吃冰镇西瓜,这样的事儿经常出现。我奉劝大家,此时一定要当心,不能贪图一时之快,而伤了你的脾胃之阳,形成了胃中停饮的症候。这个情况一旦发生,你纵然不会“炸肺子”,但那个难受劲儿也够你受的。所以说,务必要当心。

就治疗来说,茯苓甘草汤的确是可以应急的方子。但是这里的用量,值得推敲,不好掌握,是更精深的学问。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