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理科小直男的白露节气
直男的世界,诗意靠边。
强行换频道,从诗的世界进入物的世界。
这个问题从两个方面来解释:
第一,先搞明白什么是露水。
第二,为什么中国古人说露水是白的。
还有,汉武帝铜人承露盘接的露水你要不要喝一口?
上面的铜人承露盘在西安,想喝一口难度太大,但你完全可以自己制作露水,然后,美美地舔几口,绝对比花草上的露水干净,这在古代可是非一般时髦的“集露为饮”哦。
对了,古人喝露水就是从白露节气开始,他们会辛辛苦苦去花草上收集露水来泡茶、酿酒,甚至还用露水入药,比如薛宝钗的冷香丸就要用白露节气的露水十二钱。
现在,我们完全可以自己做露水喝,不需要辛辛苦苦去花草上收集了。
制作露水超级简单,我敢肯定,你们每个人都制作过露水。
当你从冰箱里拿出一罐冷藏的饮料时,你就开始制造露水了。
饮料罐拿出搁室温下,很快就会挂满水珠。
这水珠和露水的制造原理是一样的:都是冷得冒汗。
先说个常识:
空气中是有水分的,而且气温越高,空气里能容纳的水分就越多。所以每天气温最高的中午和下午,蒸发进空气里的水分就越多。
但到晚上,气温下降,空气里能容纳的水分就会减少,超出空气容量的水分子就别想在空中飞了。
So,毫无背景,仙龄又短,还没个好名字的水分子总是最先被裁员,迅速从气态仙体打回液态原型!
露水就是近地面的空气温度下降后,空气中的过饱和水分在低温的物体表面凝结成的水珠。在自然条件下,昼夜温差越大,越容易形成露水。
从冰箱拿出来的冰饮料温度比周围空气低很多,空气受冷水分就会析出,挂在饮料罐上面,这相当于在一个小空间内制造了露水产生的环境,挂在饮料罐上的水滴,可不就是人造露水嘛。
南方在春天时有种天气叫回南天,墙壁、地砖都会冒出水来,这也属于露水:温暖潮湿的暖气流遇到冰冷的墙体和地面后,暖气流中的水分就会凝结在冷物体的表面,跟冰箱拿出的饮料瓶会出水的原理一模一样。
露水就是水,水是透明的,所以露水也是无色透明的,可是,为什么古人却用白色来形容露水?
这个问题,喜欢扯得玄点的会从五行角度来解释:秋天五行为金,五色为白,古人把秋天也叫白藏,白是秋天的颜色,所以白露也就是秋天的露珠。
但我觉得这个问题甩几张图最直接了。
看看,这些露水有没有颜色?是不是带白色滴?
无色的露珠能看出白色来,是因为有光的反射和折射。
但是这种白白的露珠并不是一年四季都能看到的。
露水一年四季都会产生,只要存在足够的昼夜温差,使空气中的水分达到饱和后析出,就会形成露水。但夏天因为昼夜温差不够大,露水不多,加上温度高蒸发快,即使有露水也不明显,多数只能在花草表面形成细密的小水雾,不能形成大的露珠,露珠不够大,白色的视觉效果就不明显。
所以露要白,露珠就得大。
白露节气以后,昼夜温差明显增大,白露时,白天的温度会达到三十度左右,可是夜晚会下降到十几度,昼夜温差能达到十多度,白天升仙的水多,晚上打回原形的水也多,这样露水才多,凝聚成的颗粒才大,露色才白。
白居易不是说了嘛:
秋天的露珠象珍珠那么大,也象珍珠那样晶莹亮白,是一年里露水最明显,最漂亮的时候。
杜甫老先生也说了,白露节气之后的露才白!
当然,白露节气之后,虽然温差大,但也不是每天早上都能看到大滴大滴的露水的。
露水必须在风小、天晴、少云的夜晚才能形成。如果夜间有云,就像给地面盖上了棉被,地面辐射的热量会被云层折射回大地,或被云层吸收后辐射回地面,使地面降温不够,露水就很难出现;如果晚上风大,则会使水汽扩散,露水也很难形成。
所以,在晴天的晚上要记得收衣服哦,要不然会被露水打湿的。
秋天在晚上跑到外面看月亮,也会被露水打湿的。
这一点,李白老早就劝过大家了。
董点国学,写给孩子的国学知识。
了解下大董给小董讲过的国学课吧
以及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