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不宜纳入考试
把书法纳入学生考试,初衷很好,但若真如此,实施中变形走样的可能性极大,最终成为家长学生负担的可能性也极大。
从细处说,具体操作无法合理。怎么判定这个学生的字该得95分,那个学生的得75分?只能是几个评委的主观判断,基于书法评判的特点,打分的主观程度会相当大。如果为了促进爱好者的积极性,相关机构搞些评比无可厚非,毕竟是这个群体“好玩玩的”,真正内行者也不会把结果过于当真。然而面向全体的考试,特别是升学考,每一分都可能会对学生以及他的家庭产生很大影响,是极为认真严肃的,要是说几个评委相当主观的评分会造成这种影响,那只能说明这种做法是不适宜的。
从大处说,纳入考试没有必要。主张纳入,主要是认为现在对写字普遍重视不够,书法层面的训练更少,不但自身字不好看,还影响了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通过统一手段来引导。实际上,这种好心是过度热心,这种担心是过度担心。
首先,字的好差没想象中那么重要。字写得如何与会不会写字,两者的重要性不可同比。会不会写字,对于个人而言,影响他的就业和生活质量;对国家而言,影响国民整体素质,可以说既是个人也是国家的大事,所以国家要实行统一的义务教育,并通过法律手段推行。字写得如何是很私人的事情,也是个人的自由,每个人都有愿意练字、勤奋练字、把字练好的权利,也有不喜欢练、不愿意练的权利。纳入考试,就意味着把不喜欢、不愿意这部分人的权利剥夺了,逼他们不得不花时间成本和财力成本去做不愿意做的事;如果不做,就会明确公然吃亏。
社会鼓励提倡一个人要有理想美好的人生,什么是理想美好?比较公认的是从事并倾情投入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三百六十行每行都可以,但需要大量的时间等成本投入,也需要时间精力分配上有所舍弃。对书法有兴趣的学生,可能只是一小部分,更多的人是对其它各领域的兴趣,对于后者来说,把书法统一纳入考试其实就是强迫他们把时间精力消耗在对他们不重要的地方,是在具体行动上干扰他们对理想美好的追求:一位优秀的工程师、一位优秀的歌手,等等。字写得不漂亮当然不完美,但并不碍事;相反,如果青少年时代为了勉强把字练得好些而分散了他们在兴趣擅长领域的投入,影响了后来达到的高度和优秀的程度,那才是浪费和憾事。而且,如果按照主张纳入者的逻辑,那么是不是认为传统戏剧重要的,就把戏剧纳入考试;认为曲艺重要的,就把曲艺纳入考试;认为摄影重要的,就把摄影纳入考试……
其次,无须担心书法的传承。经济管理推崇市场导向,行政手段不轻易介入,社会其它领域管理也大致如此。无论是技术还是艺术,其传承不能以全体考试这种“准行政”手段推行,而应由社会运行的内在规律决定。社会对哪一领域重视,那个领域肯定兴盛。如果社会对书法真正重视并有具体体现,比如字写得好的人,做学生时容易在老师那里获得好感和印象分,工作时容易在领导和同事心目中得到“加分”;比如社会上的艺术氛围好,艺术家受尊重程度高,有偿购买作品的习惯好,艺术家大多可以拥有不错的生活水准,就一定会引导一批人投入学习终生从事。相反,那就是再提倡,恐怕也没有很多人会真正投入,即使强行纳入考试,那也是迫于无奈,考前重视、考后丢弃,造成社会资源配置不合理。
退一万步说,即使今后一段时间内没有人愿意从事书法,书法也只是暂时沉寂,而不会消亡。以前有些技艺消亡,是因为那时记录不发达,往往只是过于简洁的片言只字,更谈不上丰富的图片和视频,只要一两代人手把手式的传承中断,后人便接不上。现在无论是静态还是动态的记录都相当发达,像书法类的书籍资料极为丰富,大量的各类图片,大量的技法解读,大量的书论感悟,都为后人学习提供了足够良好的条件。只要是有心人,沉浸其中领悟消化、勤于练习,完全能够接续传承。
当然,这种万一的情况不会出现。现在虽然统一的校内书法课少了,但各种校外培训班蓬勃发展,而且校外学习更深入更高端更有针对性,多为自主选择的主动性学习,且有一部分人考入专门院校,这是因趣而学、因力而学的具体体现,实际上是社会分工细化的必然,是社会机制、教育机制的进步。如果说有的人学生时代没有好好学,后来又有兴趣意愿,完全可以通过自学或社会机构来弥补,这是自然正常的事情。
书法传承不可能、也不需要所有人都拿起毛笔,只要一部分有特别兴趣、特别学习的人来承担就可以,其他的人,在做好各自领域事情之余,有兴趣关注欣赏书法,有重视用书画作品提升家居美好度的意识,且愿意遵循价值逻辑、尊重书法家劳动、有通过购买获取作品的习惯,就足以形成理想的书法氛围,何有学习之忧、传承之忧?
■傅振(衢州市文化馆副馆长)
来源: 美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