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复习篇目:部编版小学三、四年级文言文

司马光
本文选自《宋史·司马光》。
群儿戏,一儿登,足跌水中,众。光持石击瓮之,水,儿得活。
【译】一群孩子在庭院嬉戏,一个孩子登上大缸,失足跌落(缸中)被水淹没,大家都丢下(落水的孩子)离开了。司马光拿石头砸缸,敲破大缸,水涌出,孩子得以活命。
群儿戏:庭,庭院。
一儿登:瓮,盛物的陶器,口小肚大。
:皆,都。去,离开。
词类活用:光持石击瓮之(使……破,即“敲破”)
状语后置句:群儿戏庭(于:在)
被动句:足跌水中(被淹没)
                                                                                                                  
守株待兔
本文选自《韩非子》。
宋人有耕。田中有。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lěi】而守株,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宋国笑。
【译】宋国有个耕地的人,(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一天,一只)兔子跑来撞在树桩上,折断脖子而死。于是,他放下他的农具,守在树桩旁,希望再得到兔子。兔子不可能再得到了,而他自己被宋国人嘲笑。
田中有:株,树桩。
走触株:走,跑。触,碰撞、接触。
因释【lěi】而守株:因,于是。释,放下。耒,古代用来耕田的一种农具。
复得兔:冀,希望。
定语后置句:宋人有耕——宋(有耕)人
被动句:而身宋国笑
                                                                                                                  
精卫填海
本文选自《山海经》。精卫,神话中鸟的名字。形状像乌鸦,头上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传说是炎帝小女儿溺水身亡后的化身。
炎帝【shào】,名曰女娃。女娃游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yīn】东海。
【译】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女娃到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因此化为精卫鸟,常常衔西山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
炎帝之少女:炎帝,传说中上古时期的部落首领。
故为精卫:故,因此。为,化为、变成。
【yīn】东海:堙,填塞。于,引出动词的对象,不译。
古今异义:炎帝之少女(小女儿)
状语后置句:女娃游东海(于:到)
                                             
王戎不取道旁李
本文选自《世说新语》。王戎,“竹林七贤”之一,自幼聪慧。
王戎七岁,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译】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众小孩游玩。(他们)看见路边李子树上(有)很多果子,(都要)折断了树枝。众小孩儿争着跑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不动。有人问他,王戎回答说:“李树在路边却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拿来(一尝),的确如此。
小儿游:尝,曾经。诸,众、各。
诸儿竞走取之:走,跑。竞走,争着跑过去。
戎不动:唯,只有。
树在道边多子:而,表转折。
取之,信然:信,实在、的确。然,这样。信然,的确这样/的确如此。
                                                   
恭勤不倦,博学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译】晋朝人车胤肃敬勤勉,不知疲倦,知识广博,(学问)通晓/精通。(车胤)家境贫寒,不能经常得到油,夏天的夜晚,他就用白色薄绢做的口袋装着数十个萤火虫来照着书本,夜以继日地学习。
恭勤不倦:恭,恭敬,谦逊有礼。恭勤,肃敬勤勉。
博学多:通,通晓、明白。
以夜继日焉:以,用。焉,句末语气词,不译。用夜晚继续白天,即夜以继日地学习。
词类活用:
读(囊,名词作动词,用口袋装。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夏月则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名词作动词,用白色薄绢做)
                                             
铁杵成针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问之,曰:“欲作针。”太白其意,还业。
【译】磨针溪,在象耳山脚下。世上相传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学业),(想)放弃(学业)离开。经过这小溪,遇到(一位)老妇人正在磨铁棒,问她,(老妇人)说:“(我)想(用它)作针。”李白被她的意志感动,回去完成了学业。
:去,离开。
是溪:是,这。是溪,即指“磨针溪”。
逢老媪方磨铁:媪,对老年妇人的敬称。方,正在。杵,棒槌。
业:卒,完毕、结束。
省略句+状语后置句:读书山中——(于)山中读书
被动句:太白其意(被感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