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礼仪之拜年的正确打开方式
今年,因为疫情,大家没办法同往常一样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探亲访友了。
但同样,也是在新冠肺炎肆虐的今天,宝哥哥发现,中华民族古代拜年礼仪的是具有前瞻性的。
一对一social
在中国,大年初一至正月十五都属于年里,在这段时间里,碰上了熟人都要行拱手礼,并道上一声 “过年好”!
拱手礼是最普通的见面礼仪,一般是右手握拳在内,左手加于右手之上,右手微握,拇指翘起,双手举至胸前,立而不俯,体略前倾、点首,眼神示意略顿,心仪礼成。
清 孙温 红楼梦册页局部
这种问候方式一般双方相距一米左右,身体不相接,呼吸气流方向错开不相混,没有唾液传播的风险,也尽显儒风高雅,修养谦恭。
多对一团建
除了有一对一的拜年外,还有隆重的多对一团拜。
团拜这个词大家不陌生,如今团拜已经成为国家甚至国际层面的礼仪活动,每到中国新年,一些与中国友好的国家会致电中国政府贺新年,中国驻外使节也会举办春节团拜活动。
这些团拜的形式都起源于清朝,清人艺兰主在《侧帽余谭》中就曾说过:“京师于岁首,例行团拜,以联年谊,以敦乡情”,历史上最有名的团拜会,就在《万国来朝图》里。
清 佚名 万国来朝图
这幅长2.9米、宽2米的《万国来朝图》由清代宫廷画家创作,描绘了1761年2月5日,即大清乾隆二十六年正月初一,文武百官、藩属及外国使臣在新年伊始携带各种珍稀贡品,聚集在太和门外等待觐见乾隆皇帝的情形。
在等级制度森严的大清朝,团拜也有严格的站位规范,王公贵族可以站在太和殿的丹陛(宫殿的台阶)上,文武百官要站在太和殿的丹墀(dān chí,宫殿前的红色台阶及台阶上的空地)内。
清 佚名 万国来朝图 局部
而来朝贺的各国使节只能排在大臣之后。
清 佚名 万国来朝图 局部
!
温馨提示:
参加团拜会人员密集,记得戴好口罩哦!
当然,以上都适用于有幸能回家过年的人,对于一些没办法回家,又想向亲朋好友传递新年祝福的该怎么做呢?
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发微信、打视频或者再有仪式感一点寄贺卡,都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那在没有电的古代是怎么解决的呢?
门上接福
古代虽然不会因为疫情出不了门,但架不住有的人朋友多啊,且过去交通可没今天这么方便,假设一个北方人骑驴去给南方朋友拜年,刚给人家拜完年,年就过完了……
于是,为了解决“交际花”亲朋太多的问题,兴起了一种拜年方式——“飞帖”。
人们在大门口挂一个箱子,用于承放别人送来的飞帖,称之为“接福”,也有讲究人家,箱子改成红纸袋,赐名“门簿”,有点像今天的牛奶箱。
南宋 刘松年(款)《携客访友图》局部
拜年帖主要在文人雅士、官府僚吏乃至朝堂君臣中使用,是社会上层、名流人士春节期间交往的专用品。
宋人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说:“宋元佑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佣仆持名刺代往”。这里的“名刺”就是承载着祝福的飞帖。
当时士大夫交游广,若四处登门拜年,既耗费时间,也耗费精力,因此有些关系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亲自前往,而是派仆人拿一种用梅花笺纸裁成的二寸宽、三寸长,上面写有受贺人姓名、住址和恭贺话语的卡片前往代为拜年。
清 徐杨 《万事如意》立轴 局部
北宋年间,还专门有人把这些名帖收藏起来,并将所藏选刊刻石。如《游宦纪闻》记载的《元佑十六家墨迹》,就是最古老的一本“新春祝福语大全”。
凡事一旦流行起来就容易变了味,发展到后来,拜年开始变得形式大于内容。
宋明时期, “拜年帖”的制作越来越复杂,投递的讲究也越来越多;有的在红绫制成的帖子上,撒上赤金为字;有的用整幅织锦做帖子,吉祥也不手写了,都是事先织就的。
大概像这样……
这还不算完,帖子光秃秃的送过去不够有仪式感,还得配上一个精雕细琢的拜匣。
拜匣又称拜盒或拜帖匣,是拜帖文化兴起的衍生品,小小拜匣,蕴涵了无限的审美情趣。
清雍正 紫檀百宝嵌芦雁图拜匣 观复博物馆藏
这只拜匣用螺钿镶嵌出一幅“飞鸣食宿”图案,细节之处用寿山石、犀角、松石装饰,大部分留白,表面上展现的是大雁“飞、鸣、食、宿”四个生活状态,实际上也反映了人生活中“衣、食、住、行”四个状态。
“飞鸣食宿”细节
到了清代,“拜年帖”已经彻底变味,从文人雅士的酬酢、民间亲友的礼节,变成了官场交易的工具。
一些用料名贵、工艺精良的拜匣里,除了一张帖子通常还有古玩玉器、珠宝金银,送钱还可以这么玩?“群发的短信我不回”,那这群发的现金,要还是不要也是个令人头疼的问题。
拜匣的使用还形成了一套严格的程式:下级送给上级,用青色底壳,门生初见老师,用红绫制底壳等。
看完这些,宝哥哥只有一个感慨:这年头,套路那么多,简简单单送个真挚的祝福也变成了一件奢侈的事。
不管怎样,你们要相信,每次一宝哥哥的祝福都是最真诚的!
祝大家新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