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年”与“岁”有区别吗?

河南省安阳市政府门前恭贺新春的大红灯笼。(王建安  摄影)

大年初一上午的安阳市紫薇大道街景。(王建安  摄影)

几位游客走进河南省安阳市易园游玩。(王建安  摄影)

两位健身的市民经过市政广场欢度春节的大红灯笼前。(王建安  摄影)

悬挂新春大红灯笼的安阳市易园南大门。(王建安  摄影)

有网友发帖,问大家庆贺生日是过阴历还是过阳历?也许绝大多数的网友会说,大家过生日都是按阴历日期计算的吧。如果有人对你说,过阴历生日,或者将“农历”称为“阴历”,这样的说法是错误的。你怎么看?肯定有网友急了,说阴历也有错?不可能吧!我们日常所使用的日历牌上,不都是将阳历、农历这两套历法同时呈现的吗?在日常话语中,我们通常都将公历称为“阳历”,而将农历称为“阴历”。将公历称为“阳历”确实没错,但是将农历称为“阴历”,其实是错误的。

实际上,我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冷知识,以及十分有趣的内容,但不为大家所熟知罢了。比如大家熟悉的古诗名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是我国唐代诗人刘希夷在洛阳城东观赏桃花、李花时,写下的一个名句。每逢年底,我们还时常听到身边的朋友说“又到年末岁首了”,年末岁首,“年”与“岁”有什么不同吗?有的网友又要着急上火了,我国古人真是太能啰嗦了,年与岁有啥不同,年年、岁岁应该是一样的呀。呵呵,如果你这样解释的话,其实你又错了。

再如,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盛大的传统节日,大家都知道正月初一是新春佳节。东北二人转《小拜年》唱道,正月里来是新年啊,大年初一头一天。如果有人对你说,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一直到汉武帝元封七年(公元前104年),这之间的100多年里,我国古人都是将每年的十月初一作为岁首来庆贺的,当时的十月初一才是新年头一天,你相信吗?网友说,十月初一与清明、七月十五,这不是三大祭祖节吗?还有网友感慨,中华上下五千年,传统文化太久远!

那么,为什么说把农历称为“阴历”是错误的?历法是计量比日更长的时间间隔的法则,中国的农历法采用的是阴阳合历。根据月球环绕地球运行所订的历法称为阴历,根据太阳在不同季节的位置变化所订的历法称为阳历。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历法的国家之一,汉族地区使用的农历又称夏历,是一种阴阳合历。

所谓阴阳合历,就是以月相定月份,以太阳定年周期。既要考虑月相的符合,即新月在初一,满月在十五,又要让一年的平均长度仍然为365日多一点(和公历的年长接近)。以太阳和月亮同时升起,因而在地球上看不到月亮的朔日为每月的开始,每月长短根据月相不同,可能为30日或29日,12个月为一年。相对来说,阴阳合历相比阳历和阴历都要更为复杂,中国历史上出现过百余部历法,都是阴阳合历,这在世界其他古代文明中是难以想象的。

历法,是为了配合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根据天象而制订的计算时间方法。既然我国历史上出现过百余部历法,那么,不同的朝代也许会使用不同的历法来计算时间了。确实如此,如今我们习惯称农历一月为“正月”,但是在汉武帝之前,这并不是固定的,夏朝、商朝、周朝、秦朝分别把1月、11月、12月、10月算作每年的第一个月,一直到汉武帝时期才恢复夏朝的月份排列法。

西汉初期,汉承秦制,采用了秦朝的历法,仍然以十月为岁首,十月过年的习俗沿用了多年。随着汉朝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人们觉得这种年度与生活习惯中的春夏秋冬不合。汉武帝元封七年(公元前104年),在大中大夫公孙卿和太史令司马迁的建议下,政府废除秦朝旧俗,颁布《太初历》,首次把二十四节气收入历法,并将正月定为岁首,将正月初一定为新年的开始,沿用至今。

那么,“年”与“岁”的区别又是什么呢?《尔雅·释天》:“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岁,是夏朝的称谓;年,是周朝的称谓。“岁”和“年”,在古代是有严格区别和分工的。古人用“岁”表示从今年某一节气(例如立春)到明年同一节气之间的这一段时间,“年”表示从今年正月初一到明年正月初一之间的这一段时间。因此,《周礼》说“正岁年以序事。”古人将岁、年并举以示区别。

中华上下五千年,传统文化太久远!五千年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光辉灿烂,传承有绪,源运流长,至今仍蕴含着勃勃生机,焕发着强大的生机和活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