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无为

《道德经》是道家哲学的首部经典,虽然读过几遍,但每次感觉都不一样。

一直以来给自己立个目标,把道德经背诵下来,到现在也没实现。昨天重新开始。在年底之前让这5000多字变成自己的智慧。

从韩鹏杰老师的《道德经说什么》开始,逐渐的认识了道德经,又读了曾仕强先生的《道德经的秘密》,然后是南怀瑾的《老子他说》,这本读起来有点生涩,可能修行还不够,又读了富强老师注释的《道德经》。

到现在理清了道,德,无为的关系。在今天道德经有上千个版本,截至2014年,大部分认可的是魏晋学者王弼的版本。全书分了八十一章。前三十七篇讲的是”道“,后四十四章讲的的是”德“,道和德是一体的,没有道就没有德,没有德也看不清道。

每个人的人生都有自己的”道“,如果这个道没有符合自然的规律,痛苦就会多一些。比如抱怨,埋怨这就违背了自然,宇宙万物的本源是爱,有了爱才会找到”道“在哪里。

道是唯一的,完整的。但”德“等差的。”德“是”'道“在万物身上的各自独特的体现。”道“程度不同,”德“的等级不同。那么无为又是什么,无为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顺自然而为。它是最上等的”德“。

这就把道德经的核心理清了,道是方向,目标,规则,境界,边界,底线。在这个基础上就有了德。有一句话是”德不配位,必有灾殃“。比如航天投资董事长打伤院士事件,不但被开除党籍,还要坐牢。违背了”道“,也就没有了”德“。

位置越高,责任越大,水能载舟,也能覆舟。这就有了”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任由其发展却不占有,帮助其有为却不自恃有恩,成就其功业却不自恃有功。这就是道。

很难做到是因为顺应自然有时候与人的本性是相悖的,本性有贪嗔痴慢疑,所以人生是要修的,如果一直被本性控制,那么痛苦就产生了。痛苦的意义就在于此,让你改变,改变方向,找到人生的”道“。

要做到无为更不容易,因为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对,比如对孩子的教育,没有顺应孩子的发展,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了孩子,孩子有了叛逆也不反思,还从外在寻找答案,答案就在你的一言一行里。

”是以圣人出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圣人对待世事的态度就是顺其自然,不干涉,他们用不言的方式施以教化。

你玩着手机,却让孩子多读书;你批评孩子,却让孩子学会宽容;你埋怨抱怨,却让孩子学会爱。这都是不可能实现的。顺其自然,尊重孩子的选择;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先成为这样的人。

其实人生的痛苦与快乐都是自然规律和人的本性之间的博弈。你不能改变外在,能改变的只有自己。通过改变自己,才能改变看世界的角度。

我们都在同一个世界,有喜,有悲,有苦,有乐。想让人生快乐多于痛苦,读书是必须的,让书籍帮我们找到人生的道,修行人生的德,接近于无为的状态,找到心灵的平静与祥和。

我是大侃,已坚持973篇,阅读过去的文章可关注公众号“大侃说”。

我是”大健康的分享者“,响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所说:非药物治疗既减少损伤也节省费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