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法秘传:同经相应取穴位针法

一、什么是同经相应取穴法

“同经相应取穴法”的名称是我们自拟的,它是我们根据内经中缪刺、巨刺、远道刺的原则,在临床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一点经验。但它又不完全同于缪刺、巨刺、远道刺。经查有关文献,尚未发现前人记载过此种取穴方法,所以这种方法对我们来说还是一种新的发现,因而才提出这样一种新的名称。

此种取穴方法中的所谓“同经”,系指所取之针治经穴与患处必须是同属一经,但更须是左手经与右足经相对。例如患部正当手太阳小肠经的经行部位,治疗时应取足太阳膀胱经的经穴;患部如属足少阴肾经时,则选取手少阴心经的经穴。其余可以类推。

所谓“相应”部位是指人体的不同肢体,其部位、形状相似而且功能相似的地方,如腕关节外侧的相应部位为外踝,掌指关节的相应部位则为跖趾关节。其余也可以类推。选取相应部位时必须注意,要尽可能选取与患部在部位、形状和功能各方面都相类似的地方。

例如,外踝近中线的丘墟穴,其相应部位为阳池穴,因阳池与丘墟既同属于手足少阳经,又均当腕踝关节伸侧近正中线处。再如,位于外踝靠近小腿下廉的足太阳膀胱经的申脉穴,其相应部位则为靠手腕下廉的手太阳小肠经之阳谷穴。

其它如手阳明经之阳溪穴与足阳明经之解溪穴;手太阳经之小海穴与足太阳经之委阳穴;手太阴经之列缺穴与足太阴经之三阴交穴;手阳明经之商阳穴与足阳明经之厉兑穴等,这些穴位的所在部位均属一经的相应部位,所取的经穴也就是同经的相应穴位。

综上所述,同经相应取穴法是以患部的压痛或自觉疼痛最剧处,作为对应标志,然后取与患部相交叉对称之同经相应穴位或部位(阿是穴)进行针治的一种方法。

二、取穴的方法

首先应当说明的是,祖国医学中的针灸术,从辨证到治疗,原则上都是以经络为主,穴位次之。因为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而腧穴仅是经络脏腑之气聚于体表的位置,所以古人说:“宁失穴,勿失经”,这是很重要的一项原则。我们在临床上使用同经相应取穴法时,也就一定要掌握“勿失经”的精神。

根据我们临床实践经验,在使用本疗法时,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如患部及其交叉对称的同经相应部位,均正当经穴时则取经穴针刺治疗。如两者,一当经穴,其一不当经穴,或两者均不当经穴时,则亦按上述之取穴原则,一处取经穴,一处取阿是穴,或者均取同经相对位之阿是穴针刺。

2、如患部面积较大,超过一经之经行部位时,可以选取与患部之经行部位相应的数经同时针刺。

3、如有局限性淤血、肿胀时,先在患部本经井穴或交叉对称之同经井穴点刺出血,然后再用同经相应取穴法针刺,常能提高疗效。

三、适应症

同经相应取穴治疗方法,开始时我们使用治疗扭挫伤,以后又逐渐试用于一般外伤,如刀伤、磨拭伤和一般外科急性感染与骨折、枪弹伤所致之后遗症,以及腱鞘炎、劳损、风湿性肌痛、风湿性关节炎、神经炎等多种以局限性疼痛为主证的四肢疾患,都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从祖国医学的观点来考虑,上述诸症的病机,皆为气血不通,阴阳失调所致,所以使用同一治法就会取得同样的疗效。关于这个问题,后面将作比较详细的解释,这里不多叙述。总之到目前为止,在我们的临床经验中使用同经相应取穴法治疗以疼痛为主证的四肢疾患,确有很好的效果,至于能否治疗其它疾病,尚有待今后临床实践来证实。

(一)对四肢扭挫伤的治疗

四肢扭挫伤,在临床上是一种最常见的疾病,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厂矿工人、农村农民和运动员等,偶不慎,无论是被重物磕、砸、碰、撞,或是跋、蹼、跌、闪,都很容易使关节、韧带或皮下组织受到损害。此种疾患,虽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病,但起码使患者造成痛苦,肢体活动受到障碍,从而影响工作和生产。

中医对此类疾患治疗的方法很多,如按摩、敷药、熏洗膏药以及内服药物等,都有很好的疗效。根据我们的临床经验,使用同经相应取穴法治疗此种疾患,其收效尤其迅速,甚至一般轻微的损害,在几分钟之内就能解除患者痛苦,并恢复其工作能力。

例1、手挫伤

柴××,女,45岁,农民。

患者自诉于昨晚在田间劳动,不慎被树桩绊倒,右手挫伤,肿胀疼痛难忍,功能障碍。检查患者右手腕和大鱼际部肿胀发青。压痛点以右手厥阴心包经大陵穴、手太阴肺经鱼际穴和拇指掌指关节处重,活动受限。

当为其在右手太阴肺经少商穴点刺出血,然后在左足太阴脾经太白穴和足厥阴肝经中封穴各刺入一针,捻转十分钟后,患者自觉患部疼痛减轻。

二诊:翌日患者来诊,自诉患部肿胀和疼痛均减轻,活动受限。检查患部有瘀血肿胀,但已出现皱纹。按效不更方的原则,除针上穴外,加针左足太阴经隐白穴点刺出血。当捻转太白,中封二穴时,自觉患部有轻松凉爽感,手活动也较前自如。

三诊:患者于第四日来诊,自诉已下地参加劳动,惟拇指活动时仍疼痛。检查患部肿胀消退,拇指掌指关节部有轻度压痛。仅为其在足太阴脾经太白穴刺入一针,一面捻针,嘱患者一面活动拇指,患者自诉已不感疼痛。病程五天,针三次痊愈。

例2、腕关节扭伤

王××,男,成年人,教师。

患者因辅导学生习武,将左手腕部扭伤已月余,疼痛逐渐加重,经按摩、理疗效果不显著。检查痛处在手少阴心经神门穴及通里穴附近,当为针刺右足少阴肾经照海穴和太溪穴,第一次针后痛减,经嘱其针后应注意休息。

第二次针穴同前,继续减轻。

第三次再针前穴时,当捻转十分钟后,患部肌腱发生跳动,起针以后痛感随即消失。

(二)对一般外伤的治疗

在工农业生产,体育运动和日常生活中,除扭挫伤外,举凡刀斧伤、磕砸伤、磨擦伤和一般外科急性感染,都是临床上最习见的疾患。应用同经相应取穴法治疗此种疾患,以及因骨折、枪弹伤所致之某肢体运动障碍或神经痛等症也获得比较满意的效果。值得提出的是,据临床观察,应用此种针刺法治疗新鲜创伤,除能很快止痛消肿外,尚有防止感染和促进愈合的作用。

例1、指缝刀刃伤合并感染

韩××,男,44岁。

患者右手三、四指缝于十天前不慎被刃物所伤,右手红肿已十天,无明显全身症状,因右手红肿严重,上肢不能下垂,影响持物。曾在外科检查治疗,外科诊断为蜂窝组织炎伴有脓肿形成,患者因右手疼痛剧烈难忍,转针灸门诊治疗。

初诊:检查右手呈弥漫性红肿,皮肤发胀发亮,手背发热,压痛,活动受限制,右手三、四指缝有裂口。按同经相应取穴法,右手三、四指缝并无经穴,但其部位属手少阳三焦经,故选定左足三、四趾缝相应部位之阿是穴,因该处为足少阳胆经之经行所在。同时因患部呈弥漫性肿胀面积较大,全手皆疼痛,故先在左足井穴点刺出血,以疏通气血,随即针刺左足之阿是穴。在刺入捻转时患区感到轻松。

二诊:右手虽仍红肿,但表面已出现皮肤皱纹,检查患部已化脓,而且肘窝已发现栗状物,系属肘窝淋巴结肿胀,大如杏仁,活动无压痛。先为在局部排脓20毫升,然后再针刺足三、四趾缝阿是穴。因肘窝淋巴结肿大部位相当于手厥阴心包经的曲泽穴,又为其在左足厥阴肝经的曲泉穴上刺入一针,捻转十分钟后,患手自觉轻快。

三诊:右手症状大部消失,肘窝淋巴结肿大也消失,肿痛情况基本痊愈。

例2、枪伤后遗症致小腿肚痉挛

崔××,男,成年人。

两足均曾受枪伤,左小腿肚经常痉孪已二十余年,十分痛苦。为其在右手太阳小肠经支正穴上刺入一针,捻转五分钟,即觉有凉气通向小腿肚子,痉挛即时缓解。经随访再未复发。

(三)对四肢局限性疼痛的治疗

本节所述包括有风湿痛、灼热痛、鞘腱炎及其他原因不明的局限性疼痛。对这些疾患使用同经相相应取穴法治疗,也同样收到比较满意的效果。

例1、拇指腱鞘炎

张××,男,成年人。

患左手拇指腱鞘炎,疼痛剧烈,影响持物,稍稍触及,疼痛愈剧。经外科检查,准备手术,患者未做,来针灸门诊治疗。检查肿痛处在左手太阴肺经太渊穴上,当为在右足太阴脾经商丘穴上刺入一针,捻转后患处有微热感,起针后疼痛显著减轻。

二诊:先于腱鞘患部卧针透刺,继在右足商丘穴处再刺入一针。

三诊:检查腱鞘炎已消肿,疼痛亦愈。

例2、髋关节风湿痛

张××,女,成年人。

左髋骨患有风湿性疼痛,有时麻木,已三年余。经按摩治疗只能暂时缓解,过后仍疼痛如旧,气候变化时尤甚。检查患部相当于左足少阳胆经环跳穴,为其在右手少阳三焦经的肩髎穴上刺入一针,捻转十分钟后,针刺部位有酸胀麻木感,同时患部感觉发热,起针后自觉患部左下肢股骨冒凉风。

本例共针两次,髋部疼痛麻木现象皆消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