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营里的孩子王
1942年8月5日,犹太纳粹分子包围了一个犹太人聚集区,强迫近两百名孤儿和孤儿院的院长进入前往集中营的火车,孩子们紧紧靠在一起,手里举着马特国王一世的旗帜。马特国王一世是他们的老师编写的小说中的英雄。每个孩子手里都拿着他们最喜欢的玩具和图书。走在队伍最前面的男孩子们还拉着小提琴。这位院长,本有逃生的机会,却坚持陪伴这些孩子们,直到最后一刻。他就是教育学家雅努什·科扎克,被称为“儿童权利之父”。
电影《科扎克》
在波兰,科扎克被认为是堪比肖邦和居里夫人的英雄。雅努什·科扎克(Janusz·Korc-zak)本名亨利·哥德施密特,1878年生于一个富裕的犹太家庭。他从小热爱文学,大学学习医学。1905年,科扎克被征入沙皇军队(波兰当时正被占领),参加了俄日战争。他来到中国哈尔滨市服役,并学习中文。1906年3月底,科扎克回到波兰华沙。1905-1912年,科扎克在一所儿童医院担任儿科医生。科扎克对工作尽职尽责,对贫困人家只收取象征费用。1912年,他创立了“孤儿之家”—一所为华沙犹太儿童创办的孤儿院。二战爆发后,孤儿院被纳粹清空,科扎克与孩子们一起被抓进了犹太人聚集区。为了陪伴孤儿院的192个孩子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放弃了自己活下去的机会,与孩子们一起乘上开往特雷布林卡灭绝营的火车,最终死于毒气室。
他不仅照顾孤儿,还成为了一名儿童作家,他创作的《小国王:马特一世执政记》是个经久不衰的童话寓言:一位少年君王梦想着建造一个乌托邦式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不管成人、儿童,法律一视同仁。
科扎克在早期就关注与培养儿童相关的事务,并受到“新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影响。他强调与儿童对话的重要性,强调解放儿童,尊重儿童的权利。科扎克倡导应平等对待儿童与成年人,这个原则也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在科扎克的孤儿院里,儿童有自治的权力,管理自己的事务。
“孩子像成人一样有理解和推理的能力,只不过他们没有类似的经验而已。”
科扎克教育理念中的关键元素是:
反对语言和肢体暴力;
成人与孩子之间的教育互动;
相信孩子和成人都是公民;
教育过程应考虑每个孩子的个体特征;
相信最熟悉孩子需要的人是孩子自己,因此成人应将这点考虑进去;
赋予孩子们尊重自己意见和财产的权利;
将孩子们的进步视作努力的工作
80年前,他的《尊重儿童权利》出版,呼吁人们尊重儿童的每一天,尊重儿童的无知和认知世界的努力,尊重他们的失败和泪水,以及他们的财物和物质需求。孩子有权保持他原本的样子。科扎克以人的基本权利作为论据,认为:“世上没有小孩,他们都是人”。
这部表面看来毫不起眼的作品,却是科扎克对儿童权利问题及自身教育思想所作的最重要的诠释。本书面向的首先是从事儿童教育的专业人士:教育者、社会工作者,以及父母和那些工作与儿童密切相关的人。书中所包含的《儿童权利宣言》,是“老医生”以多年对儿童的观察和研究为基础的小结,并成为波兰和国际儿童权利保护运动的丰碑。
雅努什·科扎克认为,对孩子的不尊重,原因有两点:轻视和反感
孩子弱小无助,而欺软怕硬,正是大人教给他们的
从小到大,有一种观点一直伴随着我们:大的总比小的重要。
踮起脚尖却仍旧够不到着实令人沮丧,小小的脚步实在难以跟上成年人的步伐。笨手笨脚、用尽全力爬上椅子、挤上汽车、迈上楼梯,够不到门把手,看不到窗外,不能自己挂衣服、摘不下墙上的东西,因为实在太高了。人群中他们被淹没,被遮挡,被推挤。做个小孩子真是不舒服、让人沮丧。
人们总是尊重和赞美那些个头更大、占据更多空间的东西。而小的——平庸无奇。小小的人儿,小小的需求,小小的欢乐和忧愁。
令人印象深刻的从来都是:雄伟的山峰、参天大树。
我们总是说:“伟大的举动,伟大的人物。”
而孩子是那么小,那么轻。我们必须俯身或是蹲下来,才能和他一般高。
更糟糕的是,孩子是柔弱的。
我们可以把他们举起来,抛向高处,不顾他们的反对把他们放到任何地方,我们可以强行制止他们的行动,使他们的努力付诸流水。每当孩子不听话,我们都可以动用强力。我们可以说:“别走开”、“别动”、“让开”、“交出来”。而他知道,他必须照办;不知他曾作过多少次徒劳的尝试,才最终明白、屈服、放弃。
无助感导致了对于力量的敬畏;每个人——已经不仅仅是成年人,就连稍微年长和略显强壮的人——都可以肆无忌惮地表达自己的不满,用武力满足要求,强迫身边的人臣服,都可以毫无顾忌地伤害他人。
我们用自己的行为,教会了孩子蔑视弱者。糟糕的教育,令人遗憾的预言。
我们可以决定孩子的一切,对孩子发号施令,并要求他服从
除了智慧和知识以外,圆滑世故成为人们争夺生存权和影响力的另一个手段:灵敏地嗅出风向,把诚信撇到一边,一切都以获取高于价值的回报为目标。财富堆积如山、唾手可得,令人兴奋而招致嫉妒。于是我们更要善于识人,因为我们要面对的不是圣坛,而是充满险恶、实实在在的人生。
而孩子的世界里只有课本、皮球和洋娃娃,但他能感觉到有种重要而强大的力量,没有他的参与,在他之上,掌管着悲欢离合,决定着奖惩予夺,并有可能把他彻底摧毁。
我们照料着孩子,为他遮风挡雨,保证他的生活和教育。而孩子只需心安理得地获取;他们的一切都是我们给予的,离开我们,他们还能做什么?
全部都是我们,唯有我们,一切都要靠我们。
我们通晓成功的捷径,为孩子指明方向、提供意见。我们扬长避短。我们确定方向、不断改进、孜孜不倦。孩子却可以无所事事,所有的一切都要由我们来完成。
为什么孩子有自己的宝贝
乞丐可以随意处置人们的施舍,而孩子则无权自行处置任何东西,他手中的每一样东西都是平白得来的,这一点他必须非常清楚。
我们不准孩子弄坏、折断、弄脏,不准随意赠送,不可以因不情愿而拒绝。他们必须接受,必须知足。所有的一切都有指定的位置、固定的时间,必须小心翼翼、物尽其用。
或许正是因为如此,孩子们才对那些一文不值得令人惊讶、惹人生怜的零碎小东西特别地情有独钟:那些被我们丢弃的鞋带、小盒、珠串,只有这些才是唯一真正属于他自己的宝贝。
我们轻视孩子,因为他一无所知
孩子不晓得成人世界的艰难和凶险,不清楚我们那些兴奋、厌烦和消沉的情绪从何而来,不明白是什么扰乱了平静、破坏了情绪:他还未曾经历成年人的灾难和失败,总是易于被蒙蔽和误导。
在孩子眼中,生活是单纯而容易的,有爸爸,有妈妈,爸爸挣钱,妈妈养家。至于何谓背信弃义、尔虞我诈,他们还一无所知。
孩子衣食无忧,还感受不到强烈的诱惑和震撼——还是那句话,他们一无所知,缺乏判断能力。而我们却能猜透他们的意图,一眼便能把他们看穿,不费吹灰之力便能识破他们小小的伎俩。
又或者,是我们一厢情愿地认为,孩子只是我们所看到的模样?或许他们对我们有所隐瞒,悄悄地忍受着痛苦?
在孩子的简单民主的世界中不存在等级观念。汗流浃背的工人和饥肠辘辘的同伴令他们心痛,气喘吁吁的马儿和刀俎下的母鸡令他们生怜。他们与小狗小鸟为伍,同蝴蝶花朵为伴,在石砾和贝壳中找到乐趣无限。他们不知道,灵魂乃是人类的专属。
对孩子的反感来源于哪里
孩子好动、吵闹,对生命充满好奇和疑惑,令我们身心俱疲;他们问题不断、惊喜连连,层出不穷的新发现和一次次以失败告终的尝试让我们应接不暇
在孩子还没有来到这个不算友好的世界上之前,就已经把家里搞得乱糟糟,让生活开始变得拮据。而我们目盼心思许久、短暂的快乐时光也将从此一去不返。
长期的头疼脑热终于演变成真正的病痛,接下来等待我们的便是不眠的夜晚和预算外的支出,日常的平静和正常的生活秩序被打乱,家庭收支平衡摇摇欲坠。
伴随着尿布散发的酸臭气味和婴儿刺耳的啼哭,婚姻也被套上了奴隶的枷锁。
我们感到负担沉重。在孩子还没学会用语言交流以前,我们只得揣测、猜想。我们等待着,充满耐心。
当孩子终于开始咿呀学语、蹒跚学步,他们开始哭,所有的东西他们都要动一动,每个角落他们都要瞧一瞧,家里被这些小魔头弄得凌乱不堪。
他们四处破坏,我们理智的想法遭到他的反对,他们只知道索取,只能理解那些符合他心愿的东西。
不要轻视任何细节:我们对于孩子的反感往往还源自睡眠的缺失、被揉皱的报纸、裙子上的污渍和壁纸上的划痕、湿乎乎的地毯、打碎的眼镜和珍贵的花瓶、泼洒的牛奶和香水,以及付给医生的酬劳。
孩子从不在我们希望的时候睡觉,不如我们所愿地进食,当我们满以为他会开心时,看到的却是他的眼泪。而他又是那么脆弱,稍有照顾不周,他就有可能生病,惹来新的麻烦。
就算你宽容了孩子的过错,总还是会有其他人对他指责和惩罚。除母亲外,关于孩子,父亲、保姆、佣人、邻居各执一词,有人甚至会私下对孩子进行惩罚。
这些小小的阴谋家是争吵和不快的源头,不断有人被他惹恼。一次的宽容便会成为孩子日后的说辞。看似仁慈的包容实际上往往是不明智的疏忽大意,而后果最终还是要由孩子来承担。
为何有时候最出色的孩子也会做出令我们失望的举动?
我执著地探索,并且渐渐找到了答案。
一、如果教育者仅仅追求自认为有价值的个性,如果他想把所有的孩子都打造成一个模样,强迫他们步调一致,那么他就是在误人子弟;一些孩子会对他的教条阳奉阴违,而另一些则会真心服从照做——但这只是暂时的。当孩子真正的个性被发现时,失败的将不仅仅是教师,孩子更会饱尝苦果。孩子越是努力抹煞自己的个性、越是奋力朝着教师指定的方向发展,那么当他意识到自己真实的秉性时,他将面临的后果越是不堪设想——被迫丧失本性的孩子,已经是失无可失。这是多么惨痛的教训。
二、教育者和孩子们各有不同的评判标准。二者都明白灵魂的价值。老师耐心等待,等着孩子们成长、发展;孩子们期待着,能够立即收到回报,期待分享同伴的一切。倘若有孩子一毛不拔,那他就是自大,就是自私,就是守财奴。他不讲故事,不做游戏,不画画,不助人为乐——“他可真大方啊”,“我们还得求他”,孩子们会这样说。于是,这个被孤立的孩子会竭尽全力想要重新被自己的小社会所接受。而孩子们也总是十分乐意原谅和接纳“迷途知返”的同伴。就这样,孩子并非一下子变坏,而是逐渐“理解”,慢慢“改正”。
三、我在关于驯兽的书中找到了答案,关于答案的来源我不打算做任何隐瞒。按照书中的说法,狮子并非在发怒时最为危险,而是在玩得忘乎所以、渴望尽情享乐的时候,而一群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其破坏力会和忘乎所以的狮子一样强大...
四、下面的解释也许最令人愉悦,但一定不会是最后的解释
过多的自由对孩子所产生的影响,和伏特加对成年人的作用极其相似。兴奋、失控、冒失、头脑不清;导致的结果包括:难堪、失落、厌恶和负罪感。我是从临床的角度进行分析的。即使是最优秀的孩子也有头脑不清的时候。
如何尊重孩子
请尊重他的无知
只有喜欢戏弄人、惹是生非的家伙和街头无赖才会利用外国游客的无知,答话含糊不清,故意误导。只有粗鄙之人才会不情愿地嘀嘀咕咕。而我们却对孩子恶意辱骂、蛮横无理,我们一味提醒、警告、惩罚,唯独不肯和蔼地给为他提供信息。
倘若孩子们不去向同伴打听,不偷听,不从大人们的谈话中获取只言片语,那么他们所能拥有的信息量简直少得可怜。
请尊重求知的努力。
请尊重失败和泪水。
他不只弄破了袜子,还碰伤了膝盖,不只打碎了玻璃杯,还划破了手指,还有那些淤青,还有肿胀,还有疼痛。
练习本里的墨迹是意外、遗憾和失败。
“每次爸爸弄洒了茶水,妈妈总是说'没关系’,可她却老是对我发火。”
尚未习惯于疼痛、伤害和不公正待遇的孩子,会加倍痛苦,常常哭泣;但是孩子的眼泪也常使人觉得无伤大雅,无关紧要,甚至令人恼火。
孩子尖声高叫,号啕大哭,邋里邋遢。
(所有描述孩子的词汇,都来自成年人的字典)。
执拗而任性的眼泪——这是无助和反抗的泪水,徒劳的抗争,求助的呼喊,是对漠不关心的控诉,是遭到无理刁难和强迫的证据,悲伤的表达,是他的痛苦。
请尊重孩子的财物和他们的需求。孩子承受着家庭的物质短缺,他感觉得到物质的匮乏,会把自己的贫困和同伴的富足作对比,也会因囊中羞涩感到苦恼。他不愿成为负担。
在少年法庭审理的案件当中,盗窃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这难道不是对我们发出的呐喊和控诉?这是无视孩子物质需求的苦果,一味惩罚不会有任何帮助。
孩子的财物——那些不是破烂,而是孩子乞讨用的工具,是他的希望和回忆。
这些绝非玩笑,而是当下实实在在的问题,是更年少时留下的阴影和遗憾。
孩子在成长。生命力不断增强,呼吸日益有力,浑身散发着活力,不断自我完善——他的羽翼日渐丰满,对生命的体验不断加深。他的成长日夜不停,不论是熟睡还是清醒,欢乐或是忧伤,不论欢蹦乱跳的时候,还是胆怯地站在我们面前时。
孩子时而渴望奔跑,如同他渴望呼吸,渴望历练、进步、收获,有时又希望躲避人们的视线,编织梦想,把美好的回忆连成串。他时而坚强,时而又渴望平静、温暖和舒适;时而热切期待,时而又没精打采。
寂寞、病痛、感冒、热或是过冷、困倦、饥饿、口渴、灰暗的心情——这些都不是任性的表现,不是逃学的借口。
请尊重坎坷成长路上的秘密和徘徊。
请尊重每分每秒,尊重每一天。假如我们今天不能有意识地、负责任地付出,怎么能对他的未来充满期待?
请尊重每个重要的时刻,因为它将消逝并一去不返,请谨慎对待,因为伤口会流血,梦魇会留下阴影。
请允许孩子享受清晨的快乐。这正是他想要的。当他读童话故事、和小狗交谈、玩球,或是仔细打量一幅画的时候,不要怪他是虚度光阴,请包容他的全部。因为他自有道理。
【书名】《尊重儿童权利》
【作者】雅努什·科扎克
【译者】张婷婷
他所探讨的内容至今仍有启迪价值,而真正实现儿童权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