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调和肝脾剂的简单归纳(含方歌)
四逆散 《伤寒论》
四逆散里用柴胡,芍药枳实甘草须,
此是阳郁成厥逆,疏和抑郁厥自除。
【组成】 甘草炙 枳实破,水渍,炙干 柴胡 芍药各十分(各6g)
【功用】 透邪解郁,疏肝理脾。
【主治】
1.阳郁厥逆证。手足不温,或腹痛,或泄利下重,脉弦。
2.肝脾不和证。胁肋胀痛,脘腹疼痛,脉弦。
【鉴别】 四逆散与小柴胡汤同为和解剂,同用柴胡、甘草。但小柴胡汤用柴胡配黄芩,解表清热之力较强;四逆散则以柴胡配枳实、白芍,升清降浊、疏肝理脾作用较著。故小柴胡汤为和解少阳之代表方,四逆散则为调和肝脾之基础方。
柴胡疏肝散
四逆散中加芎香,枳实易壳行气良;
方名柴胡疏肝散,气闷胁痛皆可畅。
逍遥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逍遥散用当归芍,柴苓朮草加姜薄;
【组成】 甘草微炙赤,半两(4.5g) 当归去苗,锉,微炒 茯苓去皮,白者 芍药白者 白术 柴胡去苗,各一两(各9g)
【功用】 疏肝解郁,养血健脾。
【主治】 肝郁血虚脾弱证。两胁作痛,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或往来寒热,或月经不调,乳房胀痛,脉弦而虚。
加味逍遥散 (《内科摘要》)
又名丹栀逍遥散
更有丹栀逍遥散,调经解郁清热着。
组成:当归 芍药 茯苓 白术炒 柴胡各一钱(各3g) 牡丹皮 山栀炒 甘草炙,各五分(各1.5g)
功用:养血健脾,疏肝清热。
主治:肝郁血虚内热证。症见烦躁易怒,或自汗盗汗,或头痛目涩,或颊赤口干,或月经不调,少腹胀痛,或经期吐衄,舌红苔薄黄,脉弦虚数。
黑逍遥散 (《医略六书》)
又名八味逍遥散
黑逍遥散有生地,血虚痛经功效卓。
组成:逍遥散加生地或熟地(6g)。
功用:疏肝健脾,养血调经。
主治:肝脾血虚,临经腹痛,脉弦虚。
当归芍药散 (《金匮要略》)
组成:当归三两(9g) 芍药一斤(48g) 茯苓四两(12g) 白术四两(12g) 泽泻半斤(24g) 川芎半斤,一作三两(24g)
功用:养肝和血,健脾祛湿。
主治:肝脾两虚,血瘀湿滞证。症见腹中拘急,绵绵作痛,或脘胁疼痛,头目眩晕,食少神疲,或下肢浮肿,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脉细弦或濡缓。
【鉴别】 加味逍遥散与黑逍遥散均由逍遥散加味而成,皆可治疗肝郁血虚脾弱之证。加味逍遥散是在逍遥散的基础上加丹皮、栀子,故又名丹栀逍遥散、八味逍遥散。肝郁血虚日久,则生热化火,故加丹皮以清血中之伏火,加炒山栀清肝热、泻火除烦,并导热下行。加味逍遥
散临床多用于肝郁血虚有热所致的月经不调、经量过多、日久不止,以及经期吐衄等。黑逍遥散是在逍遥散的基础上加地黄,治逍遥散证而血虚较甚者。若血虚而有内热者,宜加生地黄;血虚无热象者,应加熟地黄。当归芍药散与四逆散乃仲景调和肝脾之祖方,两方相合,去利水之泽泻,活血之川芎,行气之枳实,即为逍遥散,主治肝郁血虚脾弱之证。但当归芍药散无柴胡,疏散之力锐减,而重用芍药柔肝养血止痛,取川芎既助芍药调肝之气,又助当归以行血,入泽泻以助茯苓利水,存白术意在健脾,遂主治之证当为脾虚血虚而木郁兼有水湿者。
痛泻要方 《丹溪心法》
痛泻要方用陈皮,朮芍防风共成剂;
肠鸣泄泻腹又痛,治在泻肝与实脾。
【组成】 炒白术三两(9g) 炒芍药二两(6g) 炒陈皮两半(4.5g) 防风一两(3g)
【功用】 补脾柔肝,祛湿止泻。
【主治】 脾虚肝郁之痛泻。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必腹痛,泻后痛缓,舌苔薄白,脉两关不调,左弦而右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