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胜塔姑嫂塔,福建楼阁式空心石塔开个会
六胜塔是我在福建参观的最后一座石塔,从乌塔开始到六胜塔结束,恰好与是最早的石塔到最晚的石塔,福建之行连续走访看了十几座石塔,算是给闽中著名石塔的家访,把实心塔除外,在这里组织空心塔开个小会总结一下。以六胜塔为例,我认为六胜塔是被低估的石塔,因为其地理位置在突出的港口,一般被认为是航标作用,又因为是元代重建,其结构发生重大改变,不具备佛教塔寺院供奉的条件,所以,其佛教浮雕中罗汉信仰的重要证据被无视了,在现场参观中发现,六胜塔的五层浮雕造像,其佛教体系更为严谨,比释迦文佛塔和开元寺双塔的浮雕体系更能表现罗汉信仰的密教成分,完全超出传统显教的范围,石塔最高三层全是汉式罗汉造像表明,宋代福建地区,已经接受了佛教密教的影响,出现了与印度密教的大成就者,西藏密教中的祖师和上师的崇拜,四川地区密教的柳本尊信仰类似的罗汉信仰,把世间俗人的事迹神话推上造神的顶峰,符合同时期佛教发展的大趋势。从一些浮雕的风化严重程度看,这些浮雕可能来前身的宋塔,也就是浮雕体系的图案基础不是元代的,而是宋代的,在元代重建时利用了旧塔的浮雕构件,并基本保持原体系不变,比如寒山拾得二仙的造像,与开元寺西塔基本相同,同样是元代的风化程度比宋代严重,以上是个人推测而已。
简单记录一下六胜塔一至五层的浮雕造像,最大特点是菩萨像很少,第一层是力士和天王像,与寺院山门相当;第二层比较杂,天王像,密教的多臂护法像,宋代官服供养人像,元代服装卫士像,第三层与第二层类似,比较杂,出现罗汉像,有的罗汉造型与开元寺东西塔相仿,第四层和第五层是罗汉的世界,罗汉像地位之高令人惊讶,不见菩萨造像。可惜,网上资料甚少,宗教布局是佛教石塔的核心,而且是佛教在宋元代特殊时期的证物,被低估有点遗憾。六胜塔的国保等级也很低,与姑嫂塔等多项子项合并为国六,古迹名字为“泉州港古建筑”,从名称上看不到拥有80幅大型浮雕石塔的任何痕迹,因为没有著名的佛教寺院相伴,时间又是元代重建,在开元寺东西石塔和释迦文佛塔的光芒之下,这座有浮雕故事的石塔终于被埋没了。这座石塔的拍照环境是福建石塔中最好的,远景三面环海,近景一马平川,没有遮挡,难怪都说是航标石塔。
以下按时间顺序记录几座空心石塔:
1、崇妙保圣坚牢塔(国五),也叫乌塔,福建最早的石塔,941年,八角七层楼阁式,高约35米,塔身边长约2米,登塔方式为穿塔绕平座式。因为供奉塔身高层佛像的需要,所以这种塔形结构设计必须塔身纤细而塔檐深远,塔身几乎为实心,不设塔心室,塔内只设计爬塔通道台阶,所以纤细;高层要站在平座上拜佛,平座出檐叠涩四层结构,非常罕见的石塔出檐。其实石塔无法完全仿制木塔的效果,这是石塔最大限度在结构上向传统的木塔致敬,这是后期石塔无法效仿的结构,这种不太稳定的结构能保存下来,并成为最早的大型石塔,令人汗颜。石塔佛教的供奉布局介于显教和密教之间,没有继续流传下来,第一层南无金轮王佛,第二层南无当来下生弥勒尊佛,第三层南无无量寿佛,第四层南无多宝佛,第五层南无药师琉璃光佛,第六层南无龙自在王佛,第七层南无释迦牟尼佛,有密教五方佛的痕迹,可以肯定的是,福建石塔的佛教浮雕已经脱离了传统显教的控制,乌塔是十分珍贵的石塔样本。
2、荔城报恩寺塔(国八),990年,八角三层楼阁式,高13.6米,塔身边长约2米,登塔方式为空筒壁边折上式,这是空心石塔最简易的上塔设计,一层四处塔门的八尊浮雕武士像,塔墙甚薄,内壁砌有悬挑条石梯级,也就是壁上折的台阶,配合分层的内挑平台,代替外檐的平座层,可以在上面行走,非常危险,可能有木构防护装置,现在看不到了,很多早期空心砖石塔内部木构装置都看不到,能拍到这种砖石分层样式很幸运了。网友然网无人机拍了俯视照片,借用一下。
3、龙华双塔(国七),1107-1118年,八角五层楼阁式,高25米,塔身边长0.85米,登塔方式为穿塔绕平座式,这个双塔的质量比较差,但是两个石塔互相帮衬也很难得,塔首层造像仅有几尊老的,其它都是新造像。龙华寺也是新建的,邻居是学校,校楼是拍摄的好地方,疫情期间不行。最起码是个宋代东西石塔的样式,比开元寺东西石塔早。
4、圣寿宝塔(国六),也叫三峰寺塔,1117年,八角七层楼阁式,高27.4米,塔身边长约2米,登塔方式为穿塔绕平座式。看老照片是当地的地标建筑,而现在被围困在居民楼中,虽然塔居高坡之上,成为社区公园中的模特,高层细节无法拍照。此塔结构与乌塔类似,属于早期石塔类型,石塔的佛教供奉布局是孤例,网上文章介绍比较笼统,最有特色是有小型佛龛墙,最多八龛一组,有佛有菩萨有罗汉,据说此塔罗汉有50多尊,超过菩萨和天王,这些小龛密密麻麻围绕着塔身,这种类似小千佛浮雕的设计不知道是宋代还是明清后来的改建,与其它石塔上的造像布局完全不同。此塔的首层是重点,八个转角有天王护法像,而乌塔是明代增加的,这如果是原装,就是乌塔的样板,除了小佛龛像墙壁,华严三圣是主尊像,两侧浮雕普贤文殊还在,中间圆雕像灭失了,这是佛祖说法的场景。雁塔的匾额是对西安大小雁塔的致敬。我比较感兴趣的是佛像墙下面佛传故事图案出现了很像畏兽的图案,畏兽形象一直是个迷,未能找到答案。飞天是浅浮雕比较优美,二层以上看不到浮雕,看到的是素面,佛龛都是空的,没找到相关资料。
5、宝盖山姑嫂塔(国六,多子项之一),也叫万寿塔,1131-1162年,八角四层楼阁式塔,带副阶设计,高21米,塔身边长3米,显得比较胖,登塔方式为空筒壁内折上式,与荔城报恩寺塔的壁上折上式有区别,学习砖塔的改进型。其实姑嫂塔外形为五层,副阶算底层,上面有四层。姑嫂塔耸立在山岗之上,山岗叫宝盖山,也是航标石塔,这座山有很多早期花岗岩的采石坑,是泉州地区的古老采石场遗迹,现在改造成公园。姑嫂塔也不让登塔了,三层有佛龛,三尊像组合,中间已毁,两侧为菩萨浮雕,被附会为姑嫂,其余全塔素面,不见浮雕。
6、释迦文佛塔(国三),1165年之前,八角五层楼阁式,高30米,塔身边长3.5米,有塔心室,登塔方式为穿壁绕平座式,塔形非常独特,博客仪记录。
7、开元寺东西双塔(国二),1228年,1238年,八角五层楼阁式,高45米,48米,塔身边长4米,塔心柱式双层结构,夹层设木梯登塔。博客已记录。
8、六胜塔(国六,多子项之一),1336年重建,原塔始建1111年,八角五层楼阁式,高36米,边长4米,塔心柱式双层结构,夹层设木梯登塔,此塔名称来历不详,叫“万寿塔”是有牌匾,叫“石湖塔”是因为所在地名石湖村,叫“六胜塔”可能是佛教本意,有文史记录,本篇重点介绍的石塔。
从楼阁式空心石塔的建筑结构,可以看出石塔结构进化的过程,这是不知道塌掉了多少石塔而总结的经验,以上都是进了国保的佼佼者,以后要看省保和市保石塔,福建是石塔的宝藏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