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随类赋彩”到“以形写神”
我是在偶然的机会认识杨欣勇先生,也是在偶然的机遇中读到他的画,展卷之始就被他的绘画艺术感染力所吸引。
读画读人。杨欣勇,笔名杨岩,早年毕业于河北师大美术系,为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北分会会员,中国三峡画院画师,现在宁晋第二高级职业中学(宁晋第三中学)从事美术教育工作。专攻中国工笔画二十余载,尤擅长传统重彩佛像的绘制,其作品常被海内外收藏家赏识,流传到韩国、日本、新加坡及台湾地区等地,也是国内工笔画界新崛起“宁晋画派”代表性人物之一。
初识杨欣勇,他平平淡淡、朴实无华,言谈谦逊,诚心待友;他自幼酷爱传统绘画艺术,在师大时受到白云乡、蒋世国先生的指导并学习了系统的绘画理论,此后又对自己所学进行整理,特别是他生长在有悠久历史、厚重佛教文化的家乡,影响着他,感染着他,促使他对工笔重彩佛教人物进行探索性的认识与实践。
读画识源。古人说:书画同源,脉出一枝。探究历史,考据源出。中国工笔画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从数千年前的岩画,到战国时期的帛画,从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纹饰,到庙堂之上的壁画,都可以看到工笔画的发展轨迹。汉明帝为追思功勋“胡粉涂壁,紫青界之,画古烈士,重行书赞”,孔子与子夏“绘事后素”的讨论,《周礼·考工记》中也有“凡画绘之事,后素功”的记载。此后的历代涌现过许多工笔画大师,唐代有吴道子最为著名,有“吴带当风”的典出;更有顾恺之,阎立本,王绎,明代曾鲸,清代蒋莲等等大家。杨欣勇善长于佛教人物题材,他多方求学,以山西洪洞广胜寺、芮城永乐宫、高平开化寺等为蓝本,融合敦煌莫高窟、元代壁画等营养,师追唐、宋、元等大家技法,把地方民俗文化中的石刻、版画、神码等手法溶合在一起进行探索。
读画辨法。清代画家石涛说:“尝憾其泥古不化者,是识拘之也。识拘之则不广,故君子唯借古以开今也。”书为心画,画为心声;杨欣勇涉猎很多,学古而不泥古。在广泛的汲取众家之长的基础上勇于创新,笔墨独立走丹青。他积厚蓄之既久,其发必远,意在笔先,注重形神,“骨法用笔、应物象形”,施线、设墨、铺彩更善用心。
工笔人物最为讲究的是线,线也是中国传统绘画的基本功,他对线的把握十分精准,游丝描长线数尺一气呵成,铁线描凝重扎实;他的作品生动活泼,使人物灵气流动,如他的《水月观音》(140×175cm)无论是祥云、水花、山石、莲花,线的“阴阳”“明暗”,山石的皴法暗淡向背都恰到好处,衣带长线轻盈、纹饰不腻不滞,从面像发式到手印,手足的柔软,衣着上的缨珞,“肌理制作”不呆不板,惟妙惟肖。
南北朝时期的谢赫有著作《古画品录》,提出品画的艺术标准“六法论”,其中“随类赋彩”讲的就是工笔画的施彩用墨。杨欣勇的用色,取众家之长,结合唐卡、壁画技法,充分运用了红、黄、蓝、白、黑五色,他的另一幅重彩《水月观音》(110×245cm)观音慈祥栩栩如生,韦驮护法庄严,善财童子活性可爱,通幅作品构图严谨,均衡,丰满,多变,不仅线条工整细致,色彩运用也相当的讲究,湛蓝的浪花,金黄色的月光,善用白,以表现神佛容貌与性格,以红色为主调,重彩施金描银,使画面富贵而典雅,色彩丰富呈辉煌,作品中表现出那种神圣的气氛使观者无不敬仰。
读画有“形神、气韵、骨法”等审美要求,顾恺之提出了“以形传神”,相传顾恺之在南京瓦官寺画《维摩诘像》神灵活现,完工后“光照一寺”观者拥塞不通,顾的作品传神写照成为后世之楷模。画有形有灵性更可传情,画以有“神”为贵,“神”可夺人魂魄。杨欣勇的《十六应真图》(500×68cm)就可反映出作者对以画传“神”的探求,读过他的作品后,不论是小品、手卷还是巨幅之作,都是抓“形”的本体,追求画中“意”趣,以气韵求形似,以气韵、神似求工笔,从而达到形神兼备;通过线条和色彩的组合搭配,表达作者多元文化修养,植出符合时代审美意趣,把那种随情、随形、随意、随物、随境,以心写心,随心赋彩的艺术境界发挥的淋漓尽致。
工笔画是寂寞之道,是苦行僧。在这个浮燥的社会里,需要一种守道精神,这也是我们从画中所品到杨欣勇先生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