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深山里的“圆明园”
且停山中且停寺
在河北南部的太行山深处古中丘县,是一个千年古县,隋代为避皇帝讳而改为内丘,内丘南与邢台市接壤,北与临城、赞皇交界,东有任县隆尧相邻。地方志书说“东西广二百五里,南北袤七十里”地势“西高东下”,西部的山区风景如画,有很多名胜古迹,如鹊山的扁鹊庙,唐代的邢窑址,汉代的中丘城,蒿都岭古长城,王郊台古戏楼,中张村千佛皋,金店村的郭巨塔等等,但能让人产生振憾的是内丘县寺沟村的且停寺。
且停山谷“且停寺”
从内丘县出发,向西北行驶16公里,就是内丘县南赛乡寺沟村,村子不大有近60户人家,在村子南侧有一个山坡川沟,转过山谷后,就可以看到几根高大的石柱和矗立的石碑,这就是且停寺。
且停寺周围都是山谷,其北为且停山,古人说:“有崇山峻岭松柏繁阴,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本系古来名胜之区,贤人隐迹之乡”,更是“层峦叠峙幽涧崇潢莫不幻为妙境”,古代文人徐祚祥来到且停寺后,就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寺入千峰迳,桥横百尺岩,
山光辉殿宇,云气润松杉。
水静游鱼出,花疏过鸟衔,
谁言仙境杳,此处隔尘凡。
且停寺,元代以前称梵云寺。相传是梵王太子修行曾住于斯,因而建寺。梵王太子是指的释迦牟尼未出家求道前的身份,从历史研究的角度看,说是梵王太子修行之处似为不妥,从元代及明清碑文上分析,最初很可能为纪念释迦牟尼求道而建寺的。清乾隆四十七《重修且停山登云桥碑记》说:“内邑西四十里许有且停山,有且停寺,即古梵云寺,相传虢太子修行经历之所也。”有更早的明万历二十二年《重修且停山梵云寺记》记载:“且停之者,虢太子采药停骖处”由此产生了第二个说法。
且停寺建于什么年代?从清道光三十年《重修且停山梵云寺前大殿碑记》载:“而此庙之建创自春秋,其始所祀之神皆不能记忆。无非御灾捍患有功于民生耳,后塑以佛像名以寺院,是果佛教兴令人共□神道设教之意,抑佛力大使人自生敬畏之诚耶。”“自汉以迄,国朝数千年间,历代修葺,踵卓增华,每至六月初八香火纷纭络绎不绝,因而后之人只知有佛并忘始之所祀者┅┅”。
从以上碑文看,且停寺最初的营建应与扁鹊有关,确切说是为纪念扁鹊的弟子虢太子而建设的一所寺院。
且停寺的古往今来
且停寺的历史很悠久,从有关资料和保存下来的碑文可以知道,从营建之初,经历了元、明、清、民国等时代,每个历史时期都有大的修缮,元代是敕赐大寺,当时称之为梵云寺,明万历八年增建了慈云桥,邢台名人“赐进士出身资政大夫南京吏部尚书前吏兵刑左侍郎督察院左付都南京右佥都御史”王本固为此撰写了碑文,“赐进士出身议大夫兵部左侍郎致仕郡人”赵孔昭为碑篆额,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内丘县又对且停寺进行了重修,万历三十岁(1602年)当地百姓对且停寺进行一次大修,到了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重修了且停山梵云寺前殿,乾隆十年(1745年)梵云寺又进行了重修,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重修因洪水冲塌的登云桥,道光三十年(1850年)再次重修且寺前大殿,光绪九年(1883年)且停寺又进行了一次大修。综合下来,且停寺自元初建清光绪571年间,明代三次修缮,清代五次大修记入历史。
历史上的且停寺规模有多大,现在保留的元代石碑上有土地的四至的记载,“钦奉大元圣旨:立本寺四至,边界东至大道东黑石垴,南至簇家洞高家洞沟中心,西至西晃垴西分水岭,北至大东道为界,四至已裹,地土山场园林株树尽属寺数。”当时,且停寺不仅有很多土地,还有高大的殿堂,有山门、梵王殿、石佛殿、穿心殿、钟鼓楼、南老母庙、龙王庙、慈云桥、东西厢房、登云桥、戏楼等建筑。这些建筑气势雄伟,布局严谨,很有特色。在且停寺内有内丘人津津乐道的“白果树”,树身八人合抱,树冠有一亩有余。民间有:“坐在树上打牌,四人打,八人看,卖麻糖的在上转,东枝上敲锣西枝听不见”之说。可惜的是因为没有保护好,被“一把火”烧掉现今只留下了一个大树根。文革期间,这里的高大的殿宇受到了破坏,只留下了殿堂的基石、戏楼基址和5根合抱石柱,其中的两根石柱上雕有滚龙。现如今在且停寺遗址内还可以看到元、明、清时期石碑12通,在这石碑上记载着且停寺历史。三十五米长的慈云桥,桥下溪水横流,桥栏板上雕刻有杨继业碰碑、苏武牧羊、嫦娥奔月等不同内容的戏文和典故,雕刻艺术精湛,价值极高。
“林木参天境自幽,梵王古殿正初秋。鸟鸣警起三更月,坐听泉声不断流。”“山围宝刹傍天涯,半带烟萝半带霞,昼永红尘浑不到,溪声沥沥送年华。”且停寺在当时就是名胜古迹,引来很多文人为之咏歌,写下了近百篇且停寺诗文,这些诗文读后都会引起了我们对且停寺的美好回忆,来到这里考察的专家学者说且停寺是“藏在深山中邢台的圆明园”。
至今看不懂的“白话碑”
且停寺建于什么年代?有人说是宋代,还有说是更早,有说建代元代,建于宋代或更早的说法,至今没有发现相关的证据和记载,不知根据是什么?而《顺德府志》说,“且停寺建于元至大年间”是有一定道理。在且停寺内还保存着许多古代的石碑,其中有一块元代的白话圣旨碑很有意思。
首先说为什么叫白话圣旨碑,在元代,官方以八思巴文字颁布全国,中原地区汉族多不识八思巴文,元廷为了中原百姓明白官文的内容,就将八思巴文字译成了汉文,写成流行的“大白话”,且停寺元代碑就是这样一块用白话写成的圣旨碑,碑文的内容是这样:
敕赐梵云寺记
长生天气力袭
大福荫护助嚷
皇帝圣旨军官每根底军人每根底城子复达鲁花赤宫人每根底往来行的官人每根底
宣渝圣旨
成吉思皇帝
月阔女皇帝
薛禅皇帝
宪者茑皇帝
曲律皇帝圣旨复和尚也里可温先生每不栋甚公差发休着告天析福者公道有来如今呵依着在前
圣旨躯例集栋甚公差发休着告
天祈福者公道顺德路内邱县西山有的梵云寺洗肠院洪水院等寺集住持的讲主囊吉祥□吉祥潭吉祥三个根前众和尚根底执把的
圣旨与了也这的每寺集下院房舍裳他每的使臣休安下者铺马口应休拿要者商税地税休与者二属寺院家的田产人口头疋园林碾磨店舍铺席解典库浴堂口休甚公他每的不栋是谁休夺要者休倚气力者这和尚每有
圣旨公道无躯例勾当休做者做呵他每不怕那么圣旨
御宝
口大元口鼠儿年卯月十三日
碑文中的“长生天气力袭,大福荫护助嚷”是元代圣旨碑通用的格式,蒙古族崇拜“长生天”,相信“长生天”的保护,这类于我们常见圣旨中的“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且停寺的圣旨是给谁听的,是军官每,军人每,城子里的蒙古官员“达鲁花赤”每。“达鲁花赤”是元代的官名。当时在府,州,县都设有“达鲁花赤”一职。“达鲁花赤”蒙古语是镇压者、制裁者,这里是总辖官的意思。元代自上而下的各级“达鲁花赤”均由蒙古人担任。“每”就是“们”的意思,下圣旨的不仅是“曲律皇帝”的意思,还有“成吉思皇帝”“月阔女皇帝”“薛禅皇帝”“宪者茑皇帝”。
成吉思就是成吉思汗,月阔女,薛禅皇帝是元世租忽必烈,宪者茑皇帝是元成宗铁木耳称号,曲律皇帝为元武宗海山的蒙古语称号。
且停寺圣旨碑说,告诉你们这些官员,这里的和尚和修行人们在“公道顺德路内邱县西山有的梵云寺洗肠院洪水院等寺”由“囊吉祥吉祥潭吉祥”三位高僧“把持”着。皇帝已经免去寺院一切“商税地税”,这里的“园林、碾磨、店舍、铺席”等等寺产都是“和尚”的,谁也不能侵占。
在圣旨的最后有一个“大元口鼠儿年”年款,这是元代的纪年。当时,蒙古帝国采用十二生肖纪年法,十二年为一轮回,元代的“鼠儿年”有1228年、1240年、1252年、1264年、1276年、1312年、1324年等。元武宗“曲律皇帝”在位于1308年-1312年,这个“大元口鼠儿年”应为元武宗“至大”的纪年。即1312年,距今已有697年的历史。
这块白话圣旨碑虽然能读出大概的意思,这石碑的背后还有很多谜让我们不解,为什么且停寺会引起元代皇帝会注意?元代的且停寺僧人都有什么样的事迹?这些有待我们去发掘。
“吉祥”高僧是何人?
内丘是中原佛教兴盛之地,明清以前,在内丘有很多的寺院,如内丘南关的经阁寺、为纪念郭巨而建的慈仁寺、北齐天统年建的玉泉寺、唐代开元年建的兴福寺、天宁寺、天宝年建的千佛寺、龙泉寺、义重寺、永昌年的宝泉寺,宋代有兴化寺、洪济寺、罗汉寺、元施寺。元代建有清凉寺、观音寺、三教寺、大觉禅寺等等。内丘不仅寺院多,高僧也多,特别是元明时期,渊源佛道,高僧云集大德辈出,以元代所封“吉祥”号高僧为例,在且停寺内就有三位。
“吉祥”号高僧是什么意思?元代是崇尚佛教的一个特殊时代,以密宗地位为最高,元世祖忽必烈即皇帝位后,尊帕思巴为帝师,命掌理全国佛教,兼统领藏族地区的政教。帝师在元代地位极高。帝后妃主都要接受帝师的灌顶(洗礼),帝师的子弟和门徒很多人被封为国师、司空、司徒、国公,这些高级僧侣也享有种种特权。
由于邢台与元廷有特殊的关系,特别是万松行秀、刘秉忠、全一至温禅师都是邢州人,给邢州乃至中原的汉传佛教带来空前的发展。忽必烈时期,元廷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迅速稳定因战争而动荡多年的时局,就依靠曹洞宗的力量对社会进行安抚,为此元廷也给了汉传僧徒以特殊的待遇,将一些高僧大德收为帝师的门生,加封“吉祥”号以示恩宠。在磁州嘉福寺有碑文记载:“至元二年,(道贤)同僧统洎诸名公入内殿祝圣寿。九年,圣旨集诸路僧受戒,僧受荐公召入万寿殿赞颂,称旨,蒙赐法衣一袭,受戒于国师,加号吉祥。”专门进行元代佛教史研究的专家认为:加封“吉祥”号僧人与藏传佛教有关,可以说,凡带有“吉祥”号的僧人皆可视为受过帝师之戒弟子。
在邢台佛教史中,邢台开元寺有一位庆吉祥,也是元代一个有名高僧,他编写了《至元录》,卷首有15位汉传僧人,都有“吉祥”的封号。由此我们可以想象在内丘且停寺内有三位高僧大德“囊吉祥、□吉祥、潭吉祥”都加有“吉祥”封号,由此可见内丘且停寺在当时的地位是其它寺院难以相比的,但因时代的久远高僧的事迹已经无法详考了。
且停寺遗址全景
现存的且停桥
遗址保存的元代圣旨碑
且停桥栏板之一
且停桥栏板之二
且停桥栏板之三
且停桥栏板之四
且停桥栏板之五
且停桥栏板之六
且停桥栏板之七
且停桥栏板之八
专家在考察且停寺
明代重修且停寺碑
自且停桥至且停寺大殿石砌路
且停寺龙柱
内丘人津津乐道的“白果树”根
长按关注点滴斋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