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系列|武侠小说的盟主——金庸

武侠起始,金庸怎样写起武侠小说来的呢?

说起金庸创作武侠小说,还得从梁羽生创作武侠小说说起。梁羽生和金庸都是《大公报》副刊《新晚报》编辑,而且住在同一个宿舍。

两人都是武侠小说迷,两个人谈起武侠小说来可以不吃不喝地狂吹,梁羽生特别喜欢白羽的小说。

讲起《十二金钱镖》就激动万分,据说,他笔名中有"羽"就与他喜欢白羽有关。当然这些都是嘴上过瘾。终于机会来了。

1953年香港武术界的太极派和白鹤派出现了门派之争。开始是文斗,后来发展到武斗,要打擂台比武。这个话题我在前面将梁羽生时说过。

对于擂台赛市民们大呼不过瘾。也就在这场擂台赛结束没两天,《新晚报》的"天方夜谈"栏目上开始连载梁羽生的武侠小说《龙虎斗京华》。

小说一发表,报纸的销路激增。一看武侠小说有这样的效应,各大报纸纷纷跟上刊载武侠小说,于是梁羽生和他的武侠小说就格外地吃香。这样一过就是一年多。

那一天《新晚报》主编罗孚来到他们宿舍,想让梁羽生再写一部武侠小说,可是他实在开不了口,因为梁忙得头都抬不起来。

再一看旁边一个人闲得没事,那是金庸。于是他就开口∶ 请查先生也写一部武侠小说。这句话金庸等了很长时间了。

金庸一口答应了。于是1955年的《新晚报》上出现了一部新的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一个新作者金庸,这是金庸第一次用这样的名字。

小说连载时一开始还没有什么反映,连载了一段时间后,人们都开始谈论这部小说了,金庸开始收到很多读者来信。

金庸后来说,那些信都是来道贺的,有银行经理、律师、大学讲师,也有拉车的工人,上至70、80岁,下至10多岁,南洋的很多地方开始在广播上连播。

武侠小说的"盟主"-金庸

人们形容当时的情况是"家家说书剑,户户论金庸"。金庸一炮走红。这一年金庸31岁。从此,金庸走上了武侠小说创作之路,并成为了当代武侠小说的"盟主"。

金庸一方面很努力地写着他的散文随笔,但是金庸的心思却在武侠小说创作上。他写了《碧血剑》。

小说在《商报》上刚刚刊载完,他就写了《雪山飞狐》。

这部小说一改前两部写历史恩仇为江湖恩仇,路子变了。作者更是全身心地投入,这样投入的结果是造就了小说开放式的结尾。

小说的结尾是胡斐和苗人凤这对多年的江湖死敌对峙在一座悬崖峭壁之上,没有退路,多少年的恩怨都要在今天了结。

这个时候胡斐发现苗人凤的刀法中有一个破绽,胡斐一刀下去就能胜苗人凤了。但是胡斐的刀就是没有砍下去,让胡斐把刀悬在半空中,小说却宣布结束了。

这样的结局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地议论,一片哗然。人们到处问∶胡斐的刀有没有砍下去。金庸没有回答。

人们说这是金庸卖关子。是不是卖关子呢?大概有,但更主要的是金庸太投入了。

他后来解释说∶写到最后,胡斐的矛盾,就变成了我的矛盾,同时苗人凤的痛苦,也成了我的痛苦,这两个人如何了断恩怨情仇,连我也决定不了,所以胡斐那刀到底砍不砍得下去,我无法知道…

还在人们议论胡斐的刀的时候,一部宏伟的作品出现在人们眼前,那就是《射雕英雄传》。

这部小说以场面的宏大、线索的复杂、人物的众多充分显示了金庸的气魄和才气,可以说武侠小说有史以来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小说从1957年连载到1959年,可以说是"全城轰动"。

倪匡曾经说过∶在1958年,若是有看小说的人,而不看《射雕英雄传》的,简直是笑话。当时东南亚各国的报纸都争相转载,谁转载了《射雕英雄传》,谁的发行量就上去了。

据说有这样的事情∶ 当时曼谷华人报纸为了抢先几小时转载金庸的小说,情报员用地下电台将金庸的小说发过去(当时没有电脑)。

这部小说奠定金庸"武林霸主"的地位。那一年金庸 34岁。

还在《射雕英雄传》连载的时候,金庸离开了《大公报》,到长城电影公司写电影剧本。

到长城电影公司写剧本。他的电影事业并不成功,只与别人一起执导过《王老虎抢亲》。

报社的董事长--金庸

《射雕英雄传》成功之后,金庸开始独立办报。这就是现在香港报业中大名鼎鼎的《明报》。

这个时候金庸不是一个记者,而是一个报纸的董事长、主笔,他每天都要关注新闻、写作社评,所以他又是新闻家和政治家。

从这个时候起,金庸的武侠小说实际上与他的新闻意识和政治意识都紧密相连。在香港报业是市场化操作,很容易办,但也很容易倒闭。

《明报》办起来以后首先就要经过市场的考验。为了《明报》能够站稳脚跟,从创刊那天起,金庸在上面连载 《神雕侠侣》,一载就是两年多,接着就是《倚天屠龙记》。接着又是《白马啸西风》。

为了支撑《明报》,他又为这份报纸办了一个附属刊物《武侠与历史》,他在其上连载《雪山飞狐》的姐妹篇《飞狐外传》。

这个刊物上发表了古龙的小说《绝代双骄》,这是金庸与古龙的一次合作和友谊的表现,值得一提。

这几部小说都发表在《明报》最困难的时刻,可以说是《明报》的支撑之作。

后来金庸在修改《神雕侠侣》时曾经十分感慨地说∶"重新修改《神雕》的时候,几乎在每一段故事中,都能找到当年和几位同事共同辛劳的情景。"

从1963年9月3日开始,金庸同时在《明报》和《南洋商报》上连载《天龙八部》。

这个时候《明报》已经度过了最艰难的创业期。金庸有时间更潜心地构思小说。

《天龙八部》的场面、线索、人物的描述完全可以与《射雕》相比,更为主要的是这部小说所体现出来的文化思想在历来的武侠小说中最为浓郁。

小说以佛学的慈悲去破孽化痴。武侠小说写中国的道德文化最得心应手,金庸却用武侠来写佛学,给武侠小说赋予了新的内涵,也体现了金庸的文化修养。

讲到《天龙八部》就要讲一个小插曲,就要讲到"倪匡代笔",这是一个文坛花絮。倪匡是从向《明报》投稿,而认识金庸的。

金庸对他的才华和文笔很赏识。在金庸的鼓励下,倪匡用"卫斯理"的笔名写了很多科幻神秘小说,成为香港文坛上的知名作家。

金庸的《倚天屠龙记》连载完了之后,曾经想叫倪匡接着写续集,倪匡推脱了。

1965年6月当时《天龙八部》还在连载中,金庸要到欧洲去开会、游历一个月。总不能让读者等一个月,金庸于是就请倪匡代笔一个月。

当时说好写一个独立的故事。倪匡答应了。一个月后金庸回来了。倪匡一见到金庸就对他说∶查先生,很不好意思,我把阿紫的眼睛写瞎了。

金庸苦笑笑,没有说什么,继续写《天龙八部》,对阿紫的眼睛作了很有意思的处理,干脆让它成为小说中的一个"关目",让阿紫的眼睛复明,再让它瞎掉。

对于为金庸代笔的这件事情,倪匡是相当得意的,他曾经写过一幅对联∶ 屡为张彻编剧本,曾为金庸写小说。可见他是很看中为金庸代笔这件事情的。

金庸的小说越到后面越精彩。写完《天龙八部》之后,他又把政治文化融入到武侠小说中来,那就是《笑傲江湖》和《鹿鼎记》。

从 1969年10月份开始金庸写他的最后一部武侠小说《鹿鼎记》。

这是中国武侠小说史上的一部奇书。这部小说已经不能单纯地说是武侠小说了,它的博大精深很值得我们细细地考评的文化小说。小说在 1972年写完。

优秀小说家的风范

写完这部小说后,金庸宣布"挂印封笔",不写武侠小说了。

对他的这个决定,很多人不理解,因为他此时才48岁,是青壮年时候,小说正处于颠峰状态,为什么就不写了呢?

人们有很多的猜测,金庸是这样解释的∶"我第一部写的是《书剑恩仇录》,还算成功,就一直写下去了,写到最后一部《鹿鼎记》,那时在1971、1972年间就写完了,觉得没多大兴趣,就不写了。"

对这样的回答很多读者不满足,有机会就问金庸,于是金庸又做了这样的回答∶

"任何事物,皆有一个尽头,从理论上来说,甚至宇宙也有尽头。

小说创作也不例外,到了尽头,再想前进,实在非不为也,是不能也。再写出来,还是在尽头边缘徘徊,何如不写?

如果我们解释金庸这两段话,意思就是∶

1、自己的武侠小说的写作动力没有了。

2、该写的都写了,自己对武侠的认识都写完了。

3、写作不能重复自己,重复自己的话就不要写。

有的人说,金庸你太谦虚了,你怎么会写不出来呢?我觉得这是金庸的真话。

根据金庸小说的演绎,金庸确实写到头了。这个问题在听完我下面对金庸小说分析后,相信各位都会认同。

不过在这里,我要由衷地赞叹金庸的写作态度。他展现了一位优秀小说家的风范。他是把武侠小说创作当作事业进行的,绝不胡编乱造。

试想一下,凭他的名声即使是重复自己写一部武侠小说来,还是一部畅销书。

金庸的优秀小说家的素质还表现在他对自己的武侠小说进行了整整10年的修订。从1972年到 1982年他几乎是逐字逐句地修订了自己的小说。

他的修订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当时写作时过于强调市场效应而造成的情节不合理;二是粗糙的文字。

当时写作时每天都要写一、二千字,旁边就是印刷工人站着等,很多文字都是急就之章。对于金庸这样的举动,我要再一次由衷地赞叹。

武侠小说属于通俗小说,按照金庸说,就是"说故事的"。

"说故事的"走的都是市场路线,赚了钱就完成了使命,又怎么会再去精打细磨呢?有这个时间不会再弄几本书出来么?

象金庸这样具有精品意识,对自己的武侠小说进行修订,在20世纪的通俗小说作家中他是第一人。

1982年金庸一次性推出了他的15部小说,共36册。这一年金庸58岁。

在推出小说时,他怕人家记不住这些小说的名字,就写了一副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这幅对联讲的是14部小说,它们是∶《飞狐外传》、《雪山飞狐》、《连城诀》《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白马啸西风》、《鹿鼎记》、《笑傲江湖》、《书剑恩仇录》、《神雕侠侣》、《侠客行》、《倚天屠龙记》、《碧血剑》、《鸳鸯刀》,再加上一部短篇《越女剑》,金庸就是这样15部小说,其他什么金童、金用的作品都是假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