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特刊】毛兰:《毛世来舞台艺术年谱》编后

毛兰著《娇媚天成——四小名旦毛世来先生舞台艺术年谱》

 青岛出版社 

写在爷爷百年诞辰之际

毛兰

毛世来最疼爱的小孙女毛兰与爷爷、奶奶、爸爸合影

欣赏着眼前的这百余张泛黄的老照片,翻阅着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来爷爷走南闯北、红遍大半个中国的演出广告,阅读着早年间各大报纸媒体的剧评、新闻……我的眼睛不禁模糊了,但爷爷的形象却在我的脑海里越发清晰了起来——

爷爷在我儿时的记忆中不像是位演员,我怎么也不能把每天哄着我玩耍、喜欢听我唱儿歌的和蔼老人同墙上五颜六色的大相片中的人物形象联系在一起,这怎么能是同一个人呢?从小家里人就告诉我:爷爷是很有名气的京剧演员,是当年红遍大江南北、倾倒无数戏迷的“四小名旦”之一。可我觉得爷爷就是一位普通的老人,他说起话来总是笑眯眯的,十分和蔼可亲。他手里总是夹着粗粗的、好像永远吸不完的雪茄烟,家里的录音机里似乎有永远唱不完的京戏。爷爷喜欢安静地坐在藤椅上,似乎是在沉思。

晚年的毛世来与老伴刘宝珍留影

爷爷去世快 30年了,我从事京剧表演这一行也已经有 25个年头儿。当开始系统地整理爷爷留下的照片和节目单时,我才开始真正地了解爷爷。这些资料几乎展现了爷爷勤奋的一生,我突然觉得儿时记忆中的爷爷变得陌生起来,不再是我记忆中的爷爷,而是一位红遍老北平、天津卫、上海滩,红透大江南北的名伶,是铭刻在京剧史册上的“四小名旦”之一毛世来。

1938年05月13日《全民报》毛世来挑班首演

《大英杰烈》《海慧寺 马思远》于吉祥戏院演出广告

1940年07月15日上海《新闻报》毛世来演出广告

1943年10月18日《庸报》毛世来第11次率团赴津演出预告

闭上眼睛,旧时大舞台上的笙歌弦舞,舞台下观众们雷鸣般的掌声与喝彩声似乎离我们并不遥远。捧着这些资料阅读的时候,我才深深地感受到:爷爷的一生曾经大红大紫,也曾经惨遭不幸,而大起大落的人生没有让他有一丝的满足与颓丧。他热爱生活,热爱艺术;他忘不了培养他的师长,更忘不了鼓励他的观众。在舞台上,他是“娇媚天成”的京剧名旦;在讲台上,他是诲人不倦的辛勤园丁;在田间地头,他又是样样在行的“好把式”……爷爷的一生,是勤奋的一生。他没有给后人留下什么遗产,只留下了数量不多的照片和数十盘自述艺术经历和表演经验的录音带而已,但他给家人留下的,是不尽的温馨回忆。

风华正茂的毛世来先生

明年是爷爷的百年诞辰,为了纪念怹老人家,我和我的爱人把爷爷一生的演出活动编辑整理成这本年谱,呈现给他生前的好友和喜欢京剧、喜欢爷爷舞台艺术的观众朋友们。

近些年,京剧界的纪念活动可以说是接连不断、层出不穷。凭爷爷的艺术成就和他在京剧界的名气,是应该纪念他的。可是我只是一名普通的京剧演员,因为种种原因吧,我无力独自为爷爷操办盛大的纪念活动,只能力所能及地为纪念爷爷做一点事情。芷斋随笔公众号平台连续推送366期《历史上的今天好戏连台》系列专题,其实就是爷爷一生舞台生涯的一个缩影,专题推送以来,订阅者近500人次,阅读者多达数千人,阅读点击总量共计100000余次。看到这么多人喜欢京剧,喜欢爷爷的艺术,我们感到由衷的欣慰。

我的爷爷学艺于20世纪二十年代,成名于三十年代,驰骋舞台于四、五十年代。众多的戏迷对戏和“角儿”的痴迷程度比起现在的“追星族”有过之而无不及。爷爷常说:“是观众捧红了'角儿’,没有观众,再好的艺术也黯然无色,我永远也忘不了爱好京剧和喜欢我的观众。”

爷爷生前最忘不掉、放不下的就是师长、同行和观众。他从各位师父那儿学了几百出戏,正是演着这些戏才一举成名的;他忘不了与他一起走南闯北的富连成师兄弟和其他同行伙伴,正是有了他们的辅弼,才有了和平剧社和后来的北京市和平京剧团、吉林省京剧院;作为演员,他在观众面前从来都是一丝不苟、竭尽所能的。

这部年谱还原了爷爷的艺术人生,忠实地记录了爷爷与师长、同行和观众一起走过的点点滴滴,这是我们对爷爷最好的纪念,也是我们发自内心的对爷爷的缅怀和告慰吧。

尚小云(前排右二)、尚富霞(前排左二)

与李世芳(后排左三)、毛世来(前排右一)、

张君秋(后排左二)、毛盛荣(后排左一)、

袁世海(后排右二)、阎世善(后排右一)、

詹世辅(前排左一)、尚长春(前排中)合影

梅兰芳先生1936年收徒毛世来、李世芳合影

毛世来、许翰英与荀慧生先生合影

虽然我们自己的力量很微薄(也曾经申请过某基金会资助,无奈也是石沉大海),但无论是出于对爷爷的深切怀念,还是对京剧艺术的无限热爱,都阻止不了我们做这件事的热情。此时此刻,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满怀着深深的感谢与感动:感谢爷爷的老伙伴、老朋友,比如王金璐、姚宝琏、李德彬、阎世善、李金鸿、梁小鸾、吴素秋、毕谷云、张岚芳、宋长荣、王筠蘅等先生给我们的热情鼓励,以及为我们提供的宝贵的艺术资料;感谢爷爷的老观众,比如朱家溍、刘曾复、刘乃崇、王永运、古振威等先生写下了深情的回忆文章;还要感谢欧阳中石、梅葆玖、毕谷云等老先生欣然为年谱题字,感谢许多朋友,比如京剧史料研究家陈志明、刘鸿麟、邱国明、李平林、刘坡等先生为年谱的编写提供了珍贵的史料;感谢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上海市图书馆、天津市图书馆、吉林省图书馆、长春市图书馆、山东省图书馆、青岛市图书馆、陕西省图书馆、山西省图书馆、浙江省图书馆、苏州市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为我们查找资料提供了无私的帮助……大家无私的援助和支持,才使得年谱能够顺利出版,在此一并表示深深的谢意。

因为爷爷走红的年代距今比较遥远,我们搜集的史料难免有不完整甚至出错的地方,所以这本年谱只能算是初稿。希望广大读者能给予批评指正,我们将不胜感激。

预订购买方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