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写给孩子们看的《红楼梦》第十六集、众姐妹赏花结诗社
上一集讲到,袭人因为宝玉挨打的事,建议王夫人叫宝玉搬出大观园。这一集,我们来看看,宝玉有没有搬出大观园?大观园还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宝玉自从挨打后,每天只能躺在在床上养伤,经过一段时间休养后,他的伤慢慢好了,可以下床走路了。
贾母见了很高兴,但她又担心贾政还会找宝玉的麻烦,就把贾政的随从叫来,吩咐他说:“如果老爷要找宝玉,你就跟他说,少爷被打得太重了,要养几个月才能走路。另外,就说我找人帮他算了一卦,他要过了八月才能出门。”随从听了,连忙答应。贾母又让袭人把这些话告诉宝玉,让他安心。宝玉听了非常高兴。
再说贾政,自从元妃省亲以后,他为了报答皇上的恩德,做事就更加勤恳了。皇上见贾政做事积极,而且人品端正,家里又是世代书香门第,就给他升了官,派他到外地去当差。八月中,贾政拜别贾母后,就起程上任去了。
贾政走后,宝玉没有人管束,每天在园子里闲逛,感觉整个人都变得自由了。一天,他收到探春发来的贴子,说想在大观园办一个诗社,让大家一起到探春住的秋爽斋商议。宝玉拍手笑道:“还是三妹妹高雅,我现在就过去。”说着他就往秋爽斋走去。
宝玉来到秋爽斋,宝钗、黛玉、迎春、惜春和宝玉的嫂子李纨都到了。探春说:“我突然想到这件事,就给各位写了贴子,没想到大家都有兴趣。”
黛玉说道:“既然要开诗社,大家就都是诗翁,不要再称‘叔嫂姐妹’,都要起个别号才文雅。”
李纨说道:“这个主意好,我就自称‘稻香老农’,这可是没人用过的。”探春最喜欢芭蕉,叫“蕉下客”。黛玉住的是潇湘馆,到处是竹子,就叫“潇湘妃子”。宝钗住在蘅芜苑(héng wú yuàn),所以叫“蘅芜君”。宝玉就叫小时候用过的称号“绛(jiàng)洞花王”。迎春住的是紫菱洲,就叫“菱洲”。惜春住在藕香榭(ǒu xiāng xiè),就叫“藕榭”。
李纨说:“这里一共七个人,我年龄最大,我自荐当社长。但只有我一个人还不够,还要请迎春、惜春当副社长,她们一个出题,一个监督大家,要是遇到容易的题目,我们三个也可以随便作一首。”迎春、惜春本来就不擅长诗词,也知道自己这方面比不上黛玉和宝钗,听见李纨这样安排,都高兴地同意了。
探春见大家都没有意见了,就约定每月聚会两次,风雨无阻。李纨说改日再聚,宝玉却说当天就要开社,探春说:“择日不如撞日,就今天吧。”李纨说:“好!刚才我看到管理花草的贾芸送来两盆白海棠,就以白海棠为题目吧。”说完,就叫丫环点起一炷香,宣布说如果香点完了,诗还没写出来的就要受罚。
不一会儿,探春、宝钗都写好了,宝玉背着手在走廊上走来走去,他看到黛玉一点都不着急的样子,就跟她说:“你看,他们都写出来了。”
黛玉说:“你别管我。”宝玉又说:“不行了!香只剩下一寸了,我只写了四句。香快点完了,你还蹲在那里干什么?”黛玉也不理他。宝玉说:“那我可顾不得你了。”说完,他也去把诗写了出来。
等到大家都交完稿了,黛玉才拿起笔,一口气写了出来,连改都没改。李纨看后点评说:“宝玉的排在最后,写得最好的是宝钗和黛玉,不过对比一下,宝钗的更出色,应该排在第一,黛玉的排在第二。”
宝玉说:“我的那首本来就不好,你评得很公正。不过,宝姐姐和林妹妹这两首还要再斟酌(zhēn zhuó)一下。”李纨笑着说:“我是裁判,我说了算,如果谁有意见的,我就要罚他。”宝玉原本希望黛玉能拿第一名,就想向着黛玉说话,但见李纨这样说,他只好不说话了。李纨接着宣布,诗社名叫“海棠诗社”,以后每月初二、十六开社。
宝玉回到怡红院,向袭人说起办诗社的事,突然,他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说:“我好像忘了什么事,我怎么忘了请湘云,诗社要是没有她,不知道少了多少乐趣。”
宝玉说的湘云,全名叫做史湘云,是一个性格豪爽的姑娘,比宝玉小一、两岁。她是贾母哥哥的孙女,从小父母双亡。贾母比较疼爱她,时不时会接她来贾府住一段时间。在宝玉他们成立诗社的时候,史湘云也正好来了贾府。
湘云接到宝玉的邀请,很快来到海棠诗社。李纨等人说:“先罚你以海棠为题作两首诗,作好了才能入社,如果作不好,就要罚你做一次东道主。”东道主是指宴请宾客的主人。湘云笑着说:“只要让我入社,即使让我扫地点香我都愿意。”说着,就作了两首诗。大家看了都赞不绝口,都欢迎她加入诗社。
湘云笑着说:“虽然我入社了,但我是来得最晚的一个,明天正好开社,就罚我做东道主吧,我好好犒(kào)劳一下大家。”
湘云拿出前一晚准备好的诗题,用针别在墙上,分别是“忆菊”、“访菊”、“种菊”、“对菊”、“供菊”、“咏菊”、“画菊”、“问菊”、“簪(zān)菊”、“菊影”、“菊梦”、“残菊”等十二个题目。众人看了都说:“这些题目太新奇!只怕做不出来。”湘云说这次做诗不需要限制韵脚。宝玉说:“这样最好,我也最不喜欢限韵。”
大家都没有急着选题目,而是各自在忙自己的事。黛玉倚在栏杆上坐着,拿着钓竿钓鱼;宝钗手里拿着一枝桂花,掐了桂花蕊,扔在水面,引来一群鱼游过来抢食;湘云出了一会儿神,又招呼山坡下的众人;探春、李纨和惜春站在垂柳阴中看鸥鹭(ōu lù);迎春一个人站在花荫下,拿着花针穿茉莉花。
过了一会儿,宝钗走上前,用笔勾选了“忆菊”。其他人也纷纷过来选题。选题后不到一顿饭的时间,大家就把十二首菊花诗写好了,都交给迎春。众人纷纷围过来看,每看一首就赞一首。
李纨笑着说:“每一首诗都各自有出彩的地方,现在,我公正地宣布,‘咏菊’第一、‘问菊’第二、‘菊梦’第三,这三首诗题目新,诗也新,立意更新了,并且,这三首诗都是潇湘妃子作的,所以,潇湘妃子获得了第一名。”
黛玉的“咏菊”是这样写的:“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yī)石自沉音。毫端运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意思是说,难以抑制的诗兴从早到晚纠缠着我,我只好围绕着篱笆散步或倚在石头上独自低声吟诵。笔端蕴涵着智慧临摹秋菊,口齿中含着秋菊的芳香吟咏月亮。满纸书写的都是自己的哀怨,谁能透过片言只语理解自己伤感的心情呢?自从陶渊明写了咏菊以后,秋菊的高尚品格一直被人称道。
宝玉听到是黛玉拿到第一,心里为她感到高兴,拍着手说:“很好!很公道!”
众人互相品评了各自诗里的妙句,又要了热螃蟹来吃。宝玉边吃边笑着说:“今日吃螃蟹、赏桂花,也不能没诗,我已经作了一首,谁还敢作?”说着,就赶紧洗了手,提笔写出一首吃螃蟹赏桂花的诗。
黛玉一看,笑道:“这样的诗,我能作一百首。”宝玉笑道:“你刚才已经出尽了风头,你应该说自己脑子掏空了,再也作不出来了才对,怎么还贬低人家?”
黛玉没有理他,稍微想了一下,提起笔来写了一首。宝玉看了连声说好,黛玉却一把撕掉了,并叫人拿去烧掉,她笑着说:“我作的比不上你的,我烧了吧。你那个很好,比刚才的菊花诗还好,你留着给别人看看。”
宝钗在旁边笑着说:“我也勉强写了一首,未必好,写出来让大家取笑吧。”说着,也写了出来,“桂霭(ǎi)桐阴坐举觞(shāng),长安涎(xián)口盼重阳。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酒未敌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于今落釜(fǔ)成何益,月浦空馀(yú)禾黍(shǔ)香。”意思是说,桂花飘香的时节坐在桐树荫下举杯饮酒,都城内的人们流着口水盼望着重阳节的到来。螃蟹分不清眼前的道路,外表好看但腹中只有空、黑、黄。只是饮酒并不能抵消螃蟹的腥气,还要加上菊花才行,为了提防蟹肉寒冷一定要有生姜做佐料。螃蟹现在被放到锅里去煮,当时再如何横行又有何用呢?那月夜下的水边,只留下稻谷的芳香。大家看了,都不禁叫绝。
宝玉说:“写得痛快!我的诗也该烧了。”大家一听都笑了。
这一集讲了宝玉和姐妹们在大观园成立海棠诗社,并在一起比赛作诗的故事。接下来的一集,将会出现一个我们熟悉的人物,我们曾在前面讲过她的故事,这个人是谁呢?我们下一集接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