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理念书柜|《中国人的自觉:费孝通传》李昇明 著 (2014年版)

谨以此贴纪念一年前的今天

英年早逝的李昇明先生

《中国人的自觉:费孝通传》李昇明著,中信出版社,2014年版

《中国人的自觉: 费孝通传》作者简介


李昇明(1964年5月17日—2019年5月11日),岭南客家人。文化客厅、美美与共读书会的创始人。生前供职于中国县域经济发展中心。李昇明从小喜欢文学和诗歌,后来喜欢传统文化和历史,对中国的多元地貌和文化感兴趣,喜欢行走在乡村和山区。偶尔发表过文章十多篇。结缘费孝通大师的学术足迹之后,幸而有机会认识真正的中国。

《中国人的自觉: 费孝通传》内容简介


《中国人的自觉:费孝通传》用纪录片式的文字、诗意的笔法、全面详实的资料,展现了费孝通的传奇一生。全文以“民族复兴要从认识中国开始,要有世界眼光”为基调,以宏观历史时空为分界点,用18章的内容讲述了费孝通家学、留学、治学、建言的不同阶段。作者历时10年,遍访费孝通家人、师生、朋友,重走费孝通求学路和治学路,收集上百万字原始素材,终成此书。完整讲述费孝通先生的家族史、乡土情和书生志。

《中国人的自觉: 费孝通传》封内折语


他是蜚声国际却在中国极为低调的“乡村调查员”;  他是一个走遍天下的传奇,一个真正有治学精神的“士大夫”; 他是中国问题尤其是民族问题专家; 他为中国农民代言、为知识分子代言,为此付出了20年被禁言的代价。他是梁漱溟最欣赏的人,是吴文藻的得意门生; 他爱慕杨绛、但资助钱钟书; 他是真正的一代宗师。

本书用纪录片式的文字、诗意的笔法,全面详实的资料,生动展示了费孝通的传奇一生。作者历时10年,遍访费孝通家人、师生、朋友,重走费孝通求学路和治学路,收集上百万字原始素材,终成此书。

费孝通贯穿其一生思考的题目就是“文化自觉”,而本书将探讨中国人应该如何做人、做事、做学问? 对于知识分子以及社会学者来说,这是-部对费孝通先生为代表的中国“士大夫”阶层治学精神的独特解读,引领知识分子重新探寻精英阶层社会价值和责任感。对于青年学子来说,这本书淡化了费孝通的政治光环,而将费孝通求学、修学的成长经历娓娓道来,将时代大背景下个人的发展轨迹清晰描述,也将启迪青年学子重新认知求学态度和人生价值。

《中国人的自觉: 费孝通传》封外条文


  《中国人的自觉: 费孝通传》:

  • 首次披露费孝通最后岁月病中遗言;
  • 首次梳理“中国问题专家”眼中的中国问题根源;
  • 首次收录多张费孝通参与的中国重要历史时刻独家图片;
  • 首次公开费孝通浪漫纯真的感性世界!

《中国人的自觉:费孝通传》序言(李肇星)

大约三十年前,我一个从偏远农村走出来的外交官有缘在访问欧洲途中向可敬可爱的老学长费孝通大师请教一些难题。我永远难忘:他对祖国的忠诚那么真挚,对民族文化充满自尊自信,把外国优秀文化学得广博、严谨,而对中国农民和乡村发展的惦念那么像一个“双脚沾满泥水”的“最美”村委会主任或乡政府发言人。

  今天,眼前这本难得的传记让这些经受了时间检验的印象更丰满、深化、鲜活了。唯一一点建议是,像要节约饭菜一样,本书中能省的字兴许可省几个。

  祝贺这本佳作问世。其年轻作者喜欢乡村和山庄,常年关注县域经济。感谢他。

  2014年4月23日,国际读书日。

  自衡水去新乡途中

《中国人的自觉:费孝通传》前言(李昇明)


初入江南水乡,最深的印象是雨水多,园林多,市井生活和文人生活两大传统曾经是泾渭分明。站立在士大夫留下的一座座江南园林面前,面对人去楼空之状,这种空洞的感觉形如当今社会。中国再也没有土大夫了,也失去了跳动的传统文化脉理,他们在中国的土地上留下了些许远去的背影、声音,让后人百般惆怅,恍如隔世。自周朝以来,士大夫阶层有三千年的历史,中国文字、书画、诗词、小说、戏曲、哲学、医学等,说不尽有多少文化是由这个士大夫阶层一代代人传承下来的,无论后人用多少笔墨去追思都不为过。江南烟雨凄迷,更让人感到凄迷的是,谁来回答,失去这个传承中国文化的士大夫阶层的损失有多大? 与罗马帝国的放纵与崩溃不同,中国因拥有道德治国和精英治国两大传统,把各民族凝聚为一体,而得以延续到今天,以后是否会失去这个传统? 青石板上的一路踏寻,期待历史发出回声。

人生已是太匆匆,一个士大夫阶层的离去何止是太匆匆,犹如一条大河的断流。2005年4月24日,很多人难以相信,费孝通先生真的走了,这让人联想到士大夫的最后离去,从此有看不到来者之感。如果说费孝通先生是一位文人,他这种文人有不一样的风骨,即使做了庚款留洋的英伦博士,也不会中心向外倾斜。他们这个优秀的文人群体要在那样的家庭、时代和语境中才能培育出来。费孝通先生回忆道,母亲的名字有个兰字,父亲爱养兰花。兰花为百草之王,有王者香,这是文人墨客的内心写照。他们有着另一种文化语言思维,这其中有些文化态度是天生的: 敬惜字纸,积累自重,不会拆除历史文物,不会烧毁古籍书画; 有些文化态度是变化的: 有的文人抱着传统文明情结徘徊不前,有的文人则换着穿两套服装,一套中式和一套西式,如此,中西方文化可以在一个人的身上并存。费孝通先生属于后一种,他以自己对中国社会生活的观感,写作了《江村经济》,介绍中国农耕文明; 此后,以《中国士绅》介绍中国士大夫阶层; 以《乡土中国》介绍乡土中国人的观念。他认为,这些乡土、这些农民代表了中国现代化的出发点。

而他自己,一次次地踏上以江南水乡为起点的道路。1930年,20岁的他从江南水乡出发,放弃了慢悠悠的小船,换乘火车北上求学,寻找自己的梦想。1936年,他带上江南水乡一个农村的调查材料远赴英国留学,比较了工业和农业文明后,个人的道路已经锁定,他认准工业下乡可以让农民“过河”,想象着亿万农民纷纷抵达工业社会的彼岸。他告诉中国人,他所认识的中国是被土地束缚的中国,一个纯粹的农业中国注定是一个饥饿中国,让农民“过河”,才能改造中国,请对农民高抬贵手。他诗意地想象,自己是乡土一滴水,如何融入大海中; 他虔诚地相信,“一个崭新的中国将出现在这个废墟之上”,这个透亮的信念让他一次次做出生命的抉择: 在抗战的烽火中,回到中国云南; 在反内战遭暗杀的危险中,没有移居美国; 在国民党的大败退中,不去台湾漂泊; 在漫长的大右派生涯中,静待风云过去。在70岁复出的时候,他仍然不放弃理想,继续从江南水乡出发,推动乡村工业化,然后坐不暖席地四处奔走。

士大夫阶层从农业社会中来,肩负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费孝通先生自觉地承担起使命,用尽一生的努力,促使中国从农业社会跨入工业社会,完成了士大夫的最后使命。最终,当生命的帷幕落下,他长眠在从小深深眷恋的江南水乡,在童年戏耍过的地方,吴江市松陵镇的一个山坡上,回归绝对的宁静世界。有两个生死与共的女子伴随着他: 同气相求的燕京大学女子王同惠,在第一次田野调查中不幸早早遇难; 相伴一生的苏州女子孟吟,陪伴他走过跌宕起伏的人生; 还有一首自我写照的诗《谒同惠碑有感》,在乾坤大地吟唱他的书生情殇和豪迈。他曾经是“众人皆醉我独醒”,生在忧患和转型中的中国,耳边混杂着各种嘈杂声、嘶喊声和哭泣声,到处听到有人争论,中国应该这样、那样——却不管中国的文化脉理何在。费孝通先生引用“教你如何不想她"这句话表达自己对这片东方土地的爱,只选择和他心目中的中国在一起,不是任何人在任何时候任意解释的中国。

有的中国文人就是这样,在波澜中处变不惊,早在上千年前就注定了。费孝通先生的家族有一种精神力量,身处动荡的时代,五个兄弟姐妹个个学有所成,四人出洋,其中俩人成为留洋博士,是民国时期少见的家庭。费孝通先生说过,“仁”是两个人相爱的意思。他走过的地方那么多,遇上了民族和文化的差异,都被他用仁和爱一一融通了。不仅和相爱的人内心融通,也和中国农民融通,和少数民族融通。他写的文章很多,能看到他的学问与做人互相融通。他伴随中国经历过战争,这也不能阻挡他以平静的心态做调查、写文章,写出栩栩如生的中国人生活和中国社会。他在反右和“文革”时蒙受冤屈,他还是以融通的本性,在复出之后消融了个人的历史恩怨,继而努力消融社会经济文化的各种制度障碍,通向自己志在富民的目标。

他自言是老来依然一书生,一辈子读书、教书和写书,从来没有间断过。也许他没有离开过,他选择成为民族的一双眼睛,向外观察世界,内心贴近农民,双脚站在乡土上,来来回回地追求认识中国和学以致用。他选择的学科是冷门中的冷门,看不到什么名和利,如果没有宗教信仰般的士大夫精神,这条路不可能走得下去。他甘愿冒着战火和政治风险留下来,不必是出于谁的要求,自信中国需要他的知识。但是他在中国扮演一个批评者要付出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如给他少许的机会,他情愿做一个建设者,引领中国农民一起过河。数不清他留下的用千百次追问换来的学问有多少,仅在一次由北京大学举办的费孝通教授纪念活动上,从世界各国来的,从中国内陆各大学来的,还有从港台来的学者,汇总起来的评论文字就超过100多万字,有关他“通中西之变,成一家之言”的诸多社会学问,以及他身为一个中国人怎样做学问,连外国人都可以娓娓道来,整场活动精彩纷呈。然而,对于为数众多的中国读者——只能从报刊和网页上阅读他的短文,以及对其文字进行程序化、标签化的解读——他给人留下的最大印象是个作家,两者的对比差别太大,许多人并不明白他所起的从东方到西方的桥梁作用。

读者应该有这样的机会,自然、连续地阅读费孝通先生“坎坷出文章,荣辱任来去”的读书人故事。为了重振家风,他养成了乐观进取和永不言败的性格,在40岁以前,作为个人,他在人文学科上的成就,已经领先于同年代的西方人; 作为民族的一员,他愿意付出生命的全部,去寻找中国道路,期望在有生之年看到中国赶上西方。他喜欢跟中国读者对话,谈论何谓中国。他的故事展现了他在人生道路上形成的社会观、道德观、文化观、民族观、和平观和经济观等,品味这些诸多的“观",才能读懂这位大师。他劝年轻人做学问要先学会做人,多传承一点精神,多懂一点历史。记得罗尔纲写过一本书《师门五年记》,得到胡适的认同,胡适还自印了两千册,作为其80岁生日的回赠礼物,来者每人奉送一本。这里尝试用一个个小故事串联出费孝通先生的生活轨迹和学术轨迹,如果跳出学术范围去看他,是否更适合把他还给社会公众? 这诚然是作者的心愿,只能努力去做,却没有答案。通过行走、访谈、会议和阅读等各种手段,搜集费孝通先生的资料,历时近10年,从中得出一种感觉,慢慢地寻找,总会有新的发现; 合适的时候才写,也要慢慢地写。

这本书有一些关注点。在中国,新的知识阶层能否从旧的文人阶层过渡成功,应该是最受人关注的一件大事。中国接受了知识分子的称呼,如果只是单纯地传播知识,谁来延续“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传统文人使命? 费孝通先生在这个古老的议题上上下求索,他说:“失去知识分子等于失去社会良知。” 有没有社会良知,成为了知识分子和知道分子的分水岭。费孝通先生成长在一个江南文人家庭中,在做人的基础上,延续了传统文人的“做士”精神,得到了多数人的认可。有人问梁漱溟,在民主党派的人士中,对谁的印象最好? 梁漱溟随口回答: “费孝通,这个人样样通,他的名字里就有一个通字嘛。” 他们俩有内心共鸣,敢为农民代言。费孝通先生还多了一条,敢为知识分子代言,为此付出了20年被禁言的代价。

套用现在中国社会的理性逻辑,很难解释费孝通先生的文人情怀,他顶着压力做的那些事,对个人没有什么直接好处,如果这是一个难解之谜,姑且带着这个谜去品读。他是个从小学到博士读新学的学者,为什么没有把中国人的传统扔掉? 他的身上始终有一种“乡土情”和“书生志",伴随他打开学问的大门,反反复复回到江南文人传统中汲取能量,做一个知行合一的人。太湖水,太湖石,这两样东西是江南园林不可或缺的。古人的文化注重寓意和意象,也许,太湖水的柔,化作了他心中的大爱,奉献给所有乡村的中国人,甚至超出了国界; 太湖石做的骨,让他有挺直腰杆的士气,把自己的生命和情感完全交出去。他怀着一个善念奉献出中国所需的常识性判断,被打成右派的时候,自已都不敢相信是真的。中国步入改革时代后,他又说: “不适应、不熟悉韦伯所描述的理性世界。”

中国变来变去,有时候追求连自己也没有搞懂的东西,往往没有认真拷问到底,这是一种无名的荒唐。费孝通先生发现,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不仅是工业有待发展,导致中国落后的真正原因还在于中国人头脑中的很多意识还停留在农业文明阶段,社会发展跟不上工业社会的脚步,造成巨大的内耗。时至今日,中国要向哪里去? 这始终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而承认迷茫到底需要有多大的勇气? 1938年,费孝通先生的英国导师马林诺斯基曾经追问: “他的伟大祖国,进退维谷,是西方化还是灭亡?” 费孝通先生后来拿出了中国人的回答: 不是西方化,也不是灭亡,是“文化自觉"。如果想了解中国如何 “从传统走向现代” 和 “从中国走向世界”,就要思考什么是 “中国人”,中国文化已存活了五千年,生命力是什么? 还能否再存活五千年? 他认为文化是从土地长出来的,中国不是苏联、美国的翻版,中国是中国,中国发生的种种变化,背后都有中国文化在起作用。何谓事实? 何谓真理? 中国人要懂得自知之明和正本清源,只有找到科学精神和文化自觉,走出内发型的中国人文道路,即使中国人在雾里行走,也不会重重地摔倒。

费孝通先生说:  “事实上,我一生的目标,唯一的目标,就是了解中国和中国人。” 当年是什么成就了一个睿智的东方人以“东西方文化对比研究”来认识中国? 兴趣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理由,如美国学者费正清所言: “中国使外国人着迷,也使中国人心醉神迷。” 还有一个现实的原因,费孝通先生面对这样一个中国时代,无论处于陆地上的中国愿意不愿意,她已被拖进了海洋之间的竞争格局,遭遇失利之后,民族复兴要从认识中国开始,要有世界眼光。和欧洲人竞赛,中国人不是输在个人上,是中国社会不适应工业文明。他在英国完成博士学业后,回到祖国继续研究中国乡村,也向中国人介绍西方世界。他追求写人人看得懂的文章,说人人听得懂的道理,一生写作了600多万字的著作。他走江南说江南,走江北说江北,我们跟随他的足迹,可以发现一种又一种的地方文化,看到一个接一个的乡村画面。

同样,作者不想涉及政治和学术立场,只愿意按照兴趣去了解费孝通先生和他认识的中国,单纯做一个资料的收集者,想了解他的足迹和精神,因为当下社会最缺乏精神。行行重行行,费孝通先生的足迹遍及中国的山山水水,仅有台湾和西藏除外。为了还原费孝通先生生活和学术道路相关地方的人文地理空间原貌,收集素材的走访线路从他父辈生活的地方江苏同里镇开始,从他的两大学术起源地江苏吴江市开弦弓村和广西大瑶山金秀县开始。沿着费孝通先生的学术足迹一路走访下去,从北到南,北至呼伦贝尔草原的海拉尔,南至海南岛; 从西到东,西至青藏高原的甘南,东至黄河出海口的东营。有的地方去一次还不够,需要反复去三四次。这些努力在于关注人物,不是做学术讨论,专业工作适合留给专家们。

由于费孝通先生的学问多、行走多和贡献多,搜集他一生的资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谨此特别感谢费孝通先生的家属、弟子和朋友,包括海外和港台学者; 感谢民盟中央、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和苏州大学等机构; 感谢江苏吴江市政府和广西金秀县政府,以及全国有关地方政府,共同提供了费孝通先生的所有相关著作、图片和影像资料,以及与很多当事人的交谈,都是难得的了解机会。感谢他们,愿意跟一位非社会学专业的圈外人交谈。

任何人之所以坚持写作,合理的解释是兴趣。本书所有的章节安排在保持传记的基础上,尝试写意地看历史,与品茶闻香一般闲聊。走遍天下的费孝通先生,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这是他迷人的特色。讲述人物的故事,往往是故事中还有故事。费孝通先生成长的地方有江南水乡的故事,求学的过程有读书人的故事,生活的时代有中国的故事,它们组成了一个有机体,三者之间的对话是不可复制的、独一无二的,它们在这本书不再是可有可无的。讲述故事是这本书的头等大事,这本书是写给所有读书人看的,希望有更多的人了解一个带有人文色彩的费孝通先生。每个人都是从家庭、文化和社会中一路走来的, 如果把费孝通先生这个人物、其心理和相关的社会背景描写得丰润一些,或许会有助于品味一位中国书生的百年故事,了解中国社会的百年变迁。如果读者产生了兴趣,这将是对作者的最好鼓励。

《中国人的自觉:费孝通传》目录


费孝通:世纪遗言


病时所思,作为留言可也。
成人以来立志以脑力劳动为人民大众谋些福的,即所谓志在富民。
回顾此生这个志愿基本上做到了,至于有什么效果就让别人在身后去讨论了。
自凭在我这一代人中是尽力为这目的去努力的一个。
但所学不够,更不深入。学习得不够认真,不够高要求,这是直话。
成绩不如条件好,多得于人而出得不够,也可说辜负此生的机遇。这是真心话,受于人者远过于授于人,这个天平上我不是个成功者。
我是想做得更好更多些的,但到自觉时,存信者不坚是件大苦事。作为一个教训,不要失去时间和机会,要有自觉。这是为什么我说要补课的真实原因,其实我是想自责耳。
有心理条件时不主动充分争取,多留着一些尾巴,失之极易,追已晚及,这是我自己最后的一点心理,也是忏悔,是一点自己的悔恨,一点自知之明。
当此初,作力追取要及时,莫悔恨失之措臂。
举个例子说,我师从的几位老师是很晚得的,但我并没有好好的学,把他们的成就继承下来。
比如史禄国的Psycho-mental Complex of Tungus 其涵义很深,我没有搞清楚。
又如汤光旦的新儒学的见解,我也没有好好学会。
其他如 Park 和 Malinowski 我只是掠个皮毛,没有深入。学习不认真是我的大毛病。

费孝通2005年于病中

《中国人的自觉:费孝通传》封底荐语


半个多世纪里,费老在祖国的大地上“行行重行行”,沿着村庄一城镇一区域发展的轨迹,不断探索乡土社会转向现代社会的发展规律,概括总结了农民在实践进程中的经验,提出了农民致富的多种模式。费老伴随中国近代历史前进的步伐就是20世纪中国的知识分子艰辛前进、追求真理的历程。他以自己的研究工作和社会活动,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尊重。

  ——刘延东  国务院副总理

  费先生的“文化自觉”是为了文化自主。取得一个文化自主权,能确定自己的文化方向,而不同文化的人则要有“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心态。他心中一个理想的全球秩序是“多元一体格局”。“多元一体格局”是他对中国文明史发展出来的民族关系现实与理想的一个综合概念。

  ——鄂义太  中央民族大学校长

  他站得高,看得更远,考虑得更周全。他提出“以上海为龙头,江浙为两翼,长江流域为腹地”。“大上海就是Greater shanghai”。他满怀希望地说:“当上海这个龙头高高昂起的时候,即'大上海’实现之时,以江浙为脊梁的东方巨龙就会腾空而起。”

  ——厉以宁  北京大学教授、著名经济学家

  大约三十年前,我一个从偏远农村走出来的外交官有缘在访问欧洲途中向可敬可爱的老学长费孝通大师请教一些难题。我永远难忘:他对祖国的忠诚那么真挚,对民族文化充满自尊自信,把外国优秀文化学得广博、严谨,而对中国农民和乡村发展的惦念那么像一个“双脚沾满泥水”的“最美”村委会主任或乡政府发言人。

  ——李肇星  中国第九任外交部长

  孝通兄提出过许多有益于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良策,尤其苏南乡镇企业模式之研究为世人敬仰。孝通兄辛勤耕耘一甲子,著作等身、奖掖后学,滋兰树惠,终就社会学教育和研究之一代宗师。

  ——钱伟长  原上海大学校长

  他生命的最后20年,不只夺回失去的20年,而且愈加发光发热。中国社会学、人类学固然重展新貌,他个人更是写作不停,写出一篇又一篇与时代共呼吸的大文章,从社会学、人类学的知识视野,为中国的社会发展,为中国的现代化,为全球化时代中国文化的自立提供了理性和方向性的思路。中国社会学、人类学何幸而有费孝通,中国人民何幸而有费先生。

  ——金耀基  原香港中文大学校长

新理念书柜

新理念书柜|《哈佛经济学笔记2》陈晋 著 (2011年)

新理念书柜|《中国社会的个体化》阎云翔 著 (2012年版)

新理念书柜|《美国人的性格》费孝通 著 (2013年版)

新理念书柜|《全球化地图——认知当代世界空间》杜兰、马丁等著(2011年版)

新理念书柜|《服务+——关于服务的常识、评断与狂想》袁道唯 著 (2016年版)

新理念书柜|《两只眼看中国资产层》宗寒 著 (2012年版)

社会学硕、博选读系列(随意排序):

藏书推介|《中国宗族社会》冯尔康等著(1994年版)

藏书推介|《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熊月之著(1986年版)

藏书精选|《人文类型》雷蒙德·弗思著(1991年版)

藏书精选|《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瞿同祖著(1981年版)

藏书精选|《社会学方法的准则》迪尔凯姆著(1995年版)

藏书精选|《从传统人到现代人》英克尔斯著(1992年版)

藏书精选|《美国社会问题》弗·斯卡皮蒂著(1986年版 )

藏书精选|《文化、权力与国家》杜赞奇著(1994年版)

藏书精选|《不平等和异质性》彼特·布劳著(1991年版)

藏书精选|《美国社会生活与思想史》(纳尔逊·曼弗雷德·布莱克著 1994年版)

藏书精选|《美国文化的经济基础》(谢帕德·克拉夫、西奥多·马伯格著1989年版)

藏书精选|《自由、市场与国家》(詹姆斯·布坎南著1989版)

藏书精选|《美国阶级结构》(丹尼斯·吉尔伯特、约瑟夫·A·卡尔著1992年版)

藏书精选|《美国透视:个人主义及其困境》(罗伯特·贝拉等著1992年版 )

藏书推介|《父贵子荣》克洛德.泰洛特著(1992年版)

藏书推介|《自我论》伊·谢·科恩著(1986年版)

藏书精选|《走向封闭的美国精神》(艾伦·布鲁姆著1994年版)

藏书精选|《变动社会的政治秩序》(亨廷顿著1989年版 )

藏书精选|《中国的现代化》(罗兹曼主编1989年版)

藏书推介|《资本主义史》米歇尔·博德著(1986年版)

藏书精选|《中国人》(林语堂著 1994年版)

藏书精选|《中国人的精神》(辜鸿铭著 1996年版)

藏书推介|《走出中世纪》朱维铮著(1987年版)

藏书推介|《街角社会》威廉·富特·怀特著(1994年版)

藏书推介|《马克斯·韦伯》弗兰克·帕金著(1987年版)

藏书推介|《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马克斯·韦伯著(1986年版)

藏书推介|《生育制度》费孝通著(1981年版)

藏书推介|《跨出封闭的世界》王笛著(1993年版)

藏书精选|《代沟》玛格丽特·米德著(1988年版)

藏书精选|《东方专制主义》魏特夫著(1989年版)

政治学硕、博选读系列(随意排序):

藏书精选|《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利普塞特著(1993年版)

藏书精选|《论民主》卡尔·科恩著(1988年版)

藏书精选|《论国家》弗兰茨·奥本海著(1994年版)

藏书精选|《美国政治》维尔著 (1981年版)

藏书精选|《国家的作用》罗伯特·赖克著(1994年版)

藏书精选|《国家间的政治》汉斯·摩根索著(1993年版)

藏书精选|《比较现代化》西里尔·E·布莱克编(1996年版)

藏书精选|《当代比较政治学》阿尔蒙德 & 小鲍威尔著(1993年版)

藏书精选|《比较经济制度》格鲁奇著(1985年版)

藏书精选|《公共选择》丹尼斯·缪勒著(1993年版)

藏书精选|《美国的权势集团》伦纳德·西尔克、马克·西尔克著(1994年版)

藏书精选|《美国人: 建国历程》(丹尼尔·布尔斯廷著1993年版)

藏书推介|《当代美国总统与社会》刘绪贻主编(1987年版)

藏书推介|《美国文化和美国哲学》罗志野著(1993年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