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茶友的一封信
这封信我写了很久,踌躇思量之后却总是难以下笔。不为别的,权因为我不能确定是站在谁的角度来阐述这信中的内容,——是以茶店老板的身份?还是以茶学讲师的身份?或是气理养生大师?想来想去,还是以一个茶友的身份吧,毕竟懵懂之时,我就是一个茶友……
有 生 之 年
曾几何时,我很是羡慕那些泡得一手好茶,赏得一道好茶的人们。在杯茗起落间,恍若仙子,如真似幻:在香茶入口后,妙语连珠、字字珠玑。幻想着要是自己哪天若能如此,那会是怎样的一番潇洒飘逸,迷死个人儿啊 ~ ~
那时我年方二十……
之后,我学茶。烫过手,摔过杯,也把自己喝得胃溃疡过……
后来,混迹茶圈,成了半个“茶混子”、“蹭茶客”(因为时间有限),也曾跟人家昏天黑地的喝到过大天亮……
再后来,——就没有后来了……
因为几年下来,茶我竟然还是没有喝懂,喝茶的家伙什儿倒是乱七八糟买了不少。
莫非是“学费”交得还不够?投入至少也上万了!好吧,恕我资金有限,我向学费交得更多的茶友请教!身边往茶里扔进几万、十几万的大有人在,但到头来也没有一个能跟我把茶说清楚的。
忽然一个念头闪过,我惊出一身冷汗,——“茶圈不是学茶之所在!这里没有人真正懂茶……”
当我试着跟茶友们表达这个想法时,我又被吓到了,——“干嘛非要把茶喝懂!茶不过是谈资佐饮罢了……”这竟然是他们给我的回答。
原来,他们投注了这么多时间、金钱在茶上面,目的只是为了有一个消耗时间和金钱的方式。至于是否要把茶弄明白,……他们真的不关心。
金钱上的挥霍我可以理解,——你来钱容易么,所以随你怎么花。但时间呢?你的时间很多么?多到可以用来只是为了消耗而消耗它?或许你是,但我不是,我深知有生之年的来之不易,所以我挥霍不起,——抱歉,不奉陪了!
从此以后我很少在茶圈里出现,——当然,反正我也不是什么知名人士,来我一个不多,去我一个不少,老板还乐不得少个蹭茶的呢。
离开了那个圈子,反倒可以将其看得更通透:
“茶是生意”,茶店老板要把茶当生意做,当然是要赚钱。把茶卖掉最重要,至于买卖之间,只要你觉得合适,懂与不懂,不重要。
“茶是纽带”,我们需要佐茶以论天下,品茗以叙旧情。那么茶作为一个配搭的角色,虽不可少,但仍无需通达究竟。当然,若能说出个道道来也自然能为你加分,但也不足以让你从“三本”跳到“一本”去。
如此看来,茶真的不需要喝懂喽?!
……直到一天我有幸喝到了一道好茶,我才明白茶之至味当如此~~
至 味 之 道
没错,这就是我们最终还是要喝懂茶的原因,——你可以目的明确地、自带筛选功能地去寻找、偶遇那些至味茶品,而在你深谙冲泡之法后,更是能将一款好茶表现出其应有的至味,而非不明就里的将其泡坏了。……这种能力对我的诱惑是巨大的,——我渴望拥有这种能力!
但你仍看不到一条清晰的路径,能帮你实现这个梦想……
怎么办?最简单的方法论:喝到好茶就要找到根上,发现哪位高人茶泡得好就去专门讨教,听说谁懂茶定要登门拜访……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那是奢望,人家凭什么给你掏心掏肺的交底儿呢!但我相信一点:“所有的答案都已呈现在你面前,你需要的是那发现的能力……”幸好我有。
一切都是有代价的。也不知是阴差阳错,还是我踩到了什么,总之在我有幸面对一个长足进步的机会时,我的选择成本是放弃了一个为期半年的全国巡演机会,其中就包括我所向往的那些城市:喀什、成都、西安……,损失的收入就不说了。这半年里,基本上每周要喝三四次,从晚饭后开始喝、开始聊,直到次日凌晨两三点、三四点、甚至天边泛白……
那段时间用老妈的话说:“你这些天显胖了!”……那是浮肿。
你会反驳我:“你换来的可是茶学上的进步啊!”没错,但我也要实事求是的讲,在看到结果之前,其实一切都是未知的,只能说我赌了一把,——押中了。
这个过程中,我越来越发现,真正懂茶的人几乎很少在“茶圈子”里面晃悠,用他们的话说,“那不是'茶圈儿’,那是'闲圈儿’,他们的心思没在茶上,给他们喝好茶也喝不懂,都糟践了……”
这是说给我听的,——说得怎么就那么对呢!难怪当初我喝不到对的茶,听不到对的话!脸上青一阵,白一阵,“良药苦口”啊……
他们何以如此傲视整个“大众茶圈(我姑且先这么称呼,别太较真儿)”呢?
的确!拿出来茶的各个都是“硬货”,冲泡十水不见落的绿茶,一口就让你感受到滋润充盈的大红袍,香飘窗外的台湾乌龙,当然,最后总会是一两道普洱收底,有新老、各产区,总之都会是些有滋有韵“好茶”,或者说是些世面上难得淘换的“顶级茶”。与之相比,之前喝的真就不能算是茶了……
什么“禅茶一味”,什么“以茶开悟”,那不是用嘴说的,是体验,——我在这些茶里体验到了!这样品级的茶虽不得天天喝,日日品,但一生中你总是要尝过几次才不枉在人世间走这一遭啊!不然,你说你喝茶,——呵呵……
让自己配得上那道好茶
现在有句热词叫“消费升级”,也可以理解为是“体验升级”,而这种体验并非像以往那样来自于外部,精致的包装、高大上的名头、各种铺天盖地的广告,而是一种享用过程中体验上的提升。这个层面的品味首先需要你拥有针对这个层面的感知能力,换句话说,就是“让你的感知能力配得上那道好茶……”否则,茶再好你喝不出来,也是浪费,倒不如少花些银子去找些便宜茶来喝得实惠,——我不是说“便宜没好货”,而是说“一分钱,一分货”。
所以在我看来,这根本不是什么“消费升级”、“体验升级”,而是“消费分级”、“体验分级”,——阶层出现了……
你会发现同是喝茶,这两拨人根本喝不到一块儿去,——道不同么。
佛家也讲,“佛渡有缘人……”——很含蓄了!大白话就是,人家师傅不会在那些生性迟钝注定没有慧根的人身上浪费精力的。书法亦然,能成为入室弟子定是不易,而在你入室之前老师是断难与你言之奥妙的,——他在考察你。
既然如此,你寄希望于在闲时喝茶聊天,没事儿了混迹于几个茶群论坛就能够习得茶学真经么?——省省吧,你看看论坛里泡出来的大师都是些什么货色,有几个着调的?!
我并非否认,日常的“休闲茶饮”就不是茶,而是看到很多茶友在茶上投注的时间、精力、金钱已明显超越了“休闲茶饮”的范畴,但仍没有提高,——那消耗的可是白花花的银子,和你本就有限的生命啊……
贵 族 精 神
我崇尚“贵族精神”,不是因此而获得一种高贵在上的自我评价,而是“贵族精神”首先是确立了“生命的高贵性”,——其核心是“去充分探索并体验这本就来之不易的生命旅程中的各种美好……”可见,这些贵族的生活状态应该是美好而精致的。
这是一种能力,感知的能力,细腻感知的能力。从这个角度上来讲,佛陀、老庄都算得上是贵族,——“感知能力”上的贵族。
这些能力有些是天生的,但也可以后天培养。如果你也认同“生命的可贵”,那么说明你也具有成为贵族的慧根。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相对来说我更愿意同具有“贵族精神”的人在一起,以至于其中一部分人的“贵族精神”就是我培养出来的,他们是我的学生。
沉 默 成 本
……直到一天我有幸喝到了一道好茶,她恍若一座灯塔,指引着我的方向。
其实回想起来,大家都应该各自喝到过一道好茶,或许只是因为夜晚都市的霓虹太过闪烁,太过梦幻,使你辨不清哪些可以成为你的灯塔了……
抑或是就算清晰可辨,历历在目,很多人也没有顺着那道光明一路狂奔下去的勇气,——因为那毕竟是个未知的世界……
就这样沉默着,沉默着,安静地选择了沉默……
殊不知这也是一种选择、一种决定,而且是有代价的,——所有决定都有代价,就像我当初选择不去全国巡演一样,——你的代价就是那静静流逝的时光……
很多人和我一样都在努力追求着通过提高认知能力去经验人生的几世之资,而你的一生很有可能却被过成了一天……
我不屑于同这样的茶友交流茶学,因为他们出口三句我便清楚的知道他的茶学构成是哪种故事类型。何况那些借茶扯淡的人,我更是恕不奉陪。
因为他们在浪费我的时间,我的生命,——这代价,我赔不起。
有些朋友会说,“之所以沉默,是因为我在等待一个机缘,一个足以点亮我生命的机缘……”
别傻了!你有这追剧的时间学点什么都能让你对生活有新的感悟。
何况,机缘都是修来的,又有哪个是等来的?等来的只能是生命的终点……
最终,我还是不愿同浪费生命的人打交道,因为,我浪费不起!——你浪费得起么……
莫 负 佳 茗
就那样一道茶,打动过陆羽,打动过宋徽宗,打动过袁枚,打动过文震亨,打动过鲁迅,打动过老舍……
这么多位惊世巨匠所倾心之物,应该不只是那看似简单的树叶与水,她应该还有很多能够为我们所倾诉的,或许是一重境界,一个世界,一趟轮回……
你喝或是不喝,茶就在那里,不来不去……
你懂或是不懂,道就在这里,不生不灭……
你珍惜或是不珍惜,此世今生,不多不少……
莫负佳茗吧,相对于你而言,她要比你永恒得太多太多,
她能给予你的,也太多太多……
我是空山,这里是空山茶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