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垭》等三组文图(1977)

画中游“附记” ·中期》选载373839、篇 总数为129篇)

37、河湾残照

身处穷乡僻壤之境,时常皆沿着环流在场镇周围的小河畔写生,时间一长,有时面对自己画的,还真记不起那究竟是现实中的哪个地方了。但这画中景象本身,譬如这儿出示的这幅《河湾残照》吧,其间已渐深暗的晚霞,浑厚苍茫的村原与山野,连同在坡岸边小树丛掩映下泛着幽杳亮光的溪流,只要自己一看见它们,立刻便又象是回到了当时的那种氛围之中。不单个人的生活常情,且是彼时彼地基本的社会环境及政治气候,全都鲜活地浮现在这胸中。哦,那时总体情况较之先前虽是已有所好转,然而毕竟还是让人感觉怎样的憋闷与压抑!“两个凡是”的声音时时如霹雳在耳,人们漫说是其行为了,便是语言甚至思想,也都不敢公然越那雷池半步。可是,谁又能想到呢,也不过就是一年多以后,一切事情,终于也算是又有了一个全新的说法……

38、密林浅滩

也记不清是在当年春天的那个月份上,这种独自写生的日子,有了改变。一天,一个白脸的小青年,人长得书书气气的,忽然来校找我,说是地区美术干部某某介绍他来跟随我画画,且说这事我是知道的。我先怔了一下,旋即想起确实是有这回事,不过不知怎的,竟没将那“地区某美术”所说的话当真罢了。现既如此,也不是多为难的事,再说自己生活中也可以有个把交往的人,遂应答下来。这前来的S某,对我甚是有礼,口口声声呼作“老师”;后来我见与他还挺合得来的,且是其文化修养也不错,还有些见识,便不愿彼此之间过于拘礼,要他就叫我“老童”。于是从此以后,两人便每个周日都约做一路,开始这郊野间的写生活动。S某是就落户在这场镇附近的本地知青,因其父乃地区部级干部,所以他才占了一个较好的地头。有鉴于其本人悟性较高,虽学画尚在起步阶段,但不久也都有了些起色。恰恰他也对这风景画特感兴趣,因此他对我们的这写生活动非常热心,不光从不会落下一次,而且每次不管走多远的路,也都决不叫苦为难,始终如一都是兴致勃勃的。这也是我很看好他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当时他对我简直钦佩至极,这都不用赘述了。我也已经记不清,我和他都到底走遍了当地的哪些地方。不过,因我习惯于在写生画上签名时同时也落上日期,眼下回过头来看画,还是基本能够判别其中哪些是这“携伴”之后画成的。比如,这幅题作《密林浅滩》的画,日期是776月,肯定便是这种时候的了。——唔,对了,记得当天是个阴阴沉沉的仲夏之日,我们疾走了好久,才来到这已经相当偏远的地方。还记得,我画好这画后,他一再赞叹说,这很有俄罗斯风景画那种沉厚苍茫的风味哩。咳,世事变迁,时去人非,唯此画静静地存于我的柜箧内及今之电脑硬盘中。偶尔观之,抚今追昔,宁不感慨万端。拉拉杂杂说了这么些,似乎都有点离题了……

39、石垭

这幅画却还是自己独自一人活动时所作。只说这画中之地本身吧,其正当曾说过的那片香炉山前原野的要冲处,且可谓紧扼从咱老山乡“庆、马、隘”来这双河平坝之咽口。整个说来,连条小街也都算不上,不过一些房儿却夹路而建,也有着三两家店面甚的,所以显然也不同于乡下的一般村落。又因其周遭多有平整肥沃的田土,远处的溪流,近处的塘堰,都雄辩地向人显示着,它可不象咱从前社队瘦田薄土那样,每常处于焦渴境地。——什么叫山乡与平坝的区别,由此也可见其一斑。最是记得自己每次从山中经百里长路走到这儿,疲惫不堪的身心,都有着一种如释重负的轻快之感。而相反从这边往回走时,始经于此,那真真也是有着一种相当明白的心理暗示:“万里长征”才起步哪……当年往返行经此地,早有画它的意愿,苦于难以实行。目下则终于如愿以偿。记得作画那天,自家在画面后侧方向选了处高坡地坐下,当即引起那厢人与犬们狐疑的注视,且是犬儿还朝咱吠吼上了几声,但终是见咱未真正入侵彼方的领地,所以彼等观察了我一阵,也就作罢了。于是我就在这片夹杂着山花野卉之香与畜圈茅坑之臭的春日山野间,足足待上了三四个钟头,才得到了这幅十六开纸大小的油画。最后再说两句:跟前这条很是显眼的土路,我离开乡下之前,一直只延伸至咱社队那边开始登山的地方,虽不叫正式“通车”,却勉强可让在外边工作的大车司机们能够以此惠泽乡民,同时也更使自身在这一方“吃香”。而我等在队里曾经历尽艰辛参加过的那个修路工程,为的,就正是要连通此路……

………………………………………

本人《画中游附记·西画部分》,亦属相对私人性的资料,此前主要只发布于自己各博客或“空间”之内。现恭请各位订阅者予以点评,发表高见。倘是内中所涉及到的一些世事或人生经历能够引起大家的共鸣,则作者我,将更会感觉欣慰。

另外,这西画虽为我青年时代之最爱,然而后来因为诸多原因,终至忍痛放弃。网络流行后,也曾将此前所作之油画连同素描、水彩及水粉等西画作品发布于一些艺术论坛,亦得到过不少网友的好评。这儿仍选取一些,以供大家参看——

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

    ——搜狐社区 笔墨丹青 鬼枴_べ鬼

粗看时还以为是哪位大画家的名作,再看时方知是出自江南达者之手。钦佩!

喜欢油画的浑厚、喜欢油画的朴质,更喜欢思度于油画中的无言表达......

    ——红袖添香 → 红袖论坛 → 读图时代凤箫吟

典型的重庆农村写照,画的好!

涉猎广泛且均有建树,非潜心琢磨者不能为也

麻柳林/林间小石桥都有梵高的感觉在里面,顶!

    ——四川美术网论坛 司马长风

来自生活的杰作 好

    ——四川美术网论坛 yangyunlou

这帖好看呢....呵呵

    ——四川美术网论坛 蜀郡野人陈风良

内容上很有亲切感......来源于生活的作品.

    ——四川美术网论坛 iloveyou

麻柳林有梵高的感觉,好啊

兄之油画亦很有实力!

    ——四川美术网论坛  云飞扬

楼主多才多艺,佩服啊

    ——四川美术网论坛 刀尖

真是好作品啊,,,,,,,,

    ——四川美术网论坛  陈学高

楼主,看了你的各类贴子,感觉你多才多艺,不知道最精的是哪门?

    ——四川美术网论坛 laoqiang

总体上不错,风景要好些。支持,努力。

    ——中国美术家协会网【中国油画论坛】阿春

象徐悲鸿老前辈的画,很好,我喜欢,风景也不错。

真的很经典。偏爱风景!

——中国美术家协会网【中国油画论坛】wgdxhn

有情、有趣、有生活。有品位,有功力,更有个性!向老师致敬!

——国画网【艺术杂论】周俊一

江南蜕心堂:原创艺文渊薮……

(0)

相关推荐

  • 葛燎原

    编者按 我们在[写生啦]微信公众平台推送不同风格的绘画作品,请各位名家,多方朋友,绘画爱好者在作品赏析的交流中,留下您珍贵的点评,指导与鼓励.欢迎投稿:bm@xieshengla.com 葛燎原 四川 ...

  • 【国画油画】蔡楚夫:心之所向,无问西东

    蔡楚夫在纽约历届双年展最佳作品前留影 此时的蔡楚夫定居纽约,风华正茂,以自己对中西文明的理解,用独特的艺术语言,借<雪霁>系列油画作品,获得1989年"历届纽约艺术双年展&quo ...

  • 《晌午》等三组文图(1977)

    55.晌午 这"晌午"二字,在当时自己生活的那个范围内,其实主要指的是下午那段时间了,因为乡村午饭本就开得晚,饭后再出的那一工,又被径呼做"晌午工".这儿也沿用 ...

  • 《溪边小院》等三组文图(1977)

    40.溪边小院 印象中,当日与S某同处之境,最多最常见的,便是这春秋天的溪野间.每次为了寻得一个相对有特色的景点,我们都要肩挎手提地带着各自的行头及吃喝之物,在或阴或晴或风乃至细雨飘飞的情景中,爬坡涉 ...

  • 《溪水木屋》等三组文图(1977)

    43.溪水木屋 因当地早年多有林树,所以房屋的建造,一般也都以木墙瓦顶居多,只是后来经过了"大跃进"时代,林木遭劫,新建房儿,才渐渐以砖泥墙为主了.而在人居环境中作风景写生,当然这 ...

  • 《乡村水磨房》等三组文图(1977)

    46.乡村水磨房 77年6月份的一天,又与S某冒着当地每在这种时候都常有的那闷湿天气,在山野间东转西转了好久.将至失望之际,入一凹梁,则眼前倏忽一亮:呀,终于又觅得一景!原来在一溪湾之地,人们借着一坡 ...

  • 《张大哥》等三组文图(1977)

    49.张大哥 这所谓"张大哥",记得好象是当年落户山乡时房东家的什么亲戚:是否"女婿""姐哥"之类的,的确已闹不大清了,姑且存疑吧.好在这毕 ...

  • 《人像二帧》等三组文图(1977)

    52.人像二帧 这两幅画中的人物本身,完全没有半点关系,甚至于可以说是风马牛不相及,不过是自己一时兴起,觉得将其置于一处对比着看,好象还有些趣味,才这样做.两者,一个显得骨骼精瘦,穿扮怪异,斜睨的小眼 ...

  • 《香炉山残庙》等三组文图(1977)

    58.香炉山残庙 1977年"十·一"国家例行假日,因为与S某两人都觉得这毕竟不同于平日里星期天.必须利用它来写生,而是感觉似乎应当让其显得更有意义,或至少也是更有趣一点儿,所以, ...

  • 《“意临”瓶花》等三组文图(1977)

    61."意临"瓶花(上世纪70年代后期) 这儿同样也只借着一幅本没太多可说内容的画,来说说画这画时自身的情形.因当时是突然去到一个崭新的环境,人又相对较闲,所以,在手边仅有一幅极小 ...

  • 《清明蜀山》等三组文图(1996)

    一百二十一 此<清明蜀山>一画,若今日题之,当为"清明渝山"矣.幸而"巴渝"与"川蜀"两地,虽以人间行政区划观之已同泾渭,而以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