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解:辨肝脏病证文并方
陶云:肝德在散。故经云:以辛补之,以酸泻之。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适其性而衰之也。
《医宗金鉴·三十五卷》曰:
木亢太过,土受害矣,是我胜其我之所胜者也。 土之子金,承而制焉,则我畏我之所不胜,自然承受乃制,制则生化矣。
《难经·六十九难》曰:“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
《难经·七十五难》曰:“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
肝虚则恐(水寒不能生木也,肾之志为恐,恐则气下,气下则恐),实则怒(肝之志为怒,生发太过则怒,水虚不能涵木,用势太过也)。
肝病者,必两胁下痛,痛引少腹(太过不及皆能致升降失常,途中不畅,是以两胁不舒)。虚则目无所见(阴精不能上奉也),耳无所闻(阳气不能下达也),心澹澹如人将捕之(木虚不能生火,心旌摇荡,水气来乘之象)。气逆则耳聋,颊肿(少阳不降也),治之取厥阴、少阳血者(泻其邪气,开其降路,则清升浊降,肿痛自消矣)。
邪在肝,则两胁中痛。中寒恶血在内(血寒则凝),则善瘛(寒主收引),节时肿(不通则壅塞)。取之行间以引胁下(调其虚实,以经取之),补三里以温[胃]中(温中以助其生发),取耳间青脉,以去其瘛(泻其络中恶血)。
陶云:肝德即肝之用,散即疏泻,其用为阳,其味为辛,故经云:以辛补之(助其用),酸性重敛,故以酸泻之(泻其用)。肝苦急(用无所施则急),急食甘以缓之(甘属土,木之所制也),适其性而衰也(肝遇土则施其所用,得用则缓,故云适其性也),急者,拘挛不舒之象,筋脉失养,津液不润,则急也。
小泻肝汤
主治 治肝实,病两胁下痛,痛引少腹迫急,当有干呕者。 (其用太过,生发太急也)
组成 枳实(酸)(金中木)熬芍药(酸)(金中土)生姜(辛)(木中土)各三两。
组方法则分析 按照《辅行诀》“诸药之精”药味记载:枳实味酸属金;芍药味酸属金(金克木,以酸泻之)。生姜味辛属木(以辛补之)。
(二酸一辛,二阴一阳,阴多阳少,泻其用也)
煎服法 上三味以清浆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不瘥,即重作服之。
(1)按照《辅行诀》记载的“以辛补之,以酸泻之”的法则组方。
(2)严格以二泻一补的格局组成。
(3)药味为3味,分量上各药均为3两(计量单位特殊者除外),煎药的液体容量为3升,煮取1升,服法为“顿服”。
肝实即肝用不彰,当有外邪所引,邪有余,则肝不清升,郁而成实,故两肋下痛;肝郁而不疏泄脾土,脾湿挟肝郁下陷,则痛引少腹迫急,胃气不降则逆而干呕。治则破郁消实,升发肝之清阳,枳实破结实,消胀满,芍药曲升肝德,二药酸泻为君臣,佐以生姜辛补,补泻相宜,共凑其功。
大泻肝汤
大泻肝汤:治头痛目赤,多恚怒,胁下支满而痛,痛连少腹迫急无奈方(木已化火,必求助于水也)
枳实(熬)[金中木]、 芍药[金中土]、 甘草(炙)[土中木]、 黄芩[水中木]、 大黄 [火中木]、 生姜[木中土] (切,各一两 )。
枳实(熬)、芍药、甘草(炙)、黄芩、大黄、生姜(切),各一两(小泻肝外加黄芩、大黄制火,甘草泻火)
上六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温分再服。
组成 枳实(酸)熬芍药(酸)甘草(甘)炙各三两黄芩(苦)大黄(咸)生姜(辛)切各一两
组方法则分析 按照《辅行诀》“诸药之精”药味记载:枳实味酸属金;芍药味酸属金;(金克木,以酸泻之)。生姜味辛属木;(以辛补之)。甘草味甘属土;(木克土,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黄芩味苦属水;(水生木,为肝木之母)。大黄味咸属火;(木生火,为肝木之子)。
(1)在小泻肝汤的基础上加入三味药物,其中两味是治疗“我生”之脏———心之实证的小泻心包汤的两味药味不同的主要药物———黄芩(苦泻)、大黄(咸补),另一味是本脏急食之品甘草(甘缓)。
(2)大泻肝汤的药味辛咸甘酸苦五味俱全。
(3)药味为6味,所加除“急食”之品的另外两种药味,其分量均为1两(计量单位特殊者除外),煎药的液体容量为5升,煮取2升,服法为“日再服”。
(4)其余四脏“大泻”方(除大泻心汤),基本同样遵循以上法则(依此法则,大泻肾汤所加的三味药应该是两味小泻肝汤中不同药味的主药,再加一味肾宜急食之品而成,事实上干姜的使用并不完全符合本规律———尽管辛味符合,所以称为“基本”,但笔者认为从主治看此处枳实较干姜更适宜)。
肝实郁结化火,(实则化火,虚则成风),火性炎上,循经上炎,则头痛目赤,多恚怒,火热灼阴则痛,故胁下支满而痛,痛连少腹迫急无奈。治以小泻肝汤为基础,实以化火,不宜辛热,故减生姜为一两,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故加甘草三两缓少腹之迫急,黄芩苦平清肝经之热,泄胆火,大黄苦寒泄脾胃之热,破症瘕积聚,通阴伤之闭。肝实郁结为本,故枳实、芍药、甘草各三两为君臣,郁实化火为标,黄芩、大黄、生姜各一两为佐使,君臣佐使,配伍精严。
小补肝汤
治心中恐疑,时多恶梦,气上冲心,越汗出,头目眩运者方 (木不化火,肝用不彰)桂枝、干姜、五味子(各三两)、枣十二枚(去核,一方作薯蓣,当从) (桂姜助肝之用,五味属金以收之,大枣土中之火,助其生发也)
上四味(金数,收之也),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八取三,木之成数化为生数,从体达用也)。
心中悸者,[加]桂枝一两半(加桂助其用势,心悸火不足之象也);中满者,去枣(枣秉太阴之气,于中满者不宜);心中如饥者,还用枣(益气补虚,填土伏火也);咳逆头苦痛者,加细辛一两半(细辛属金中之木,散其肺中寒邪也);四肢冷,小便难者,加附子一枚,炮(附子为木中之水,化气行水,助肾之用也)。
肝虚即肝用不显,肝之清阳不生,或生而微弱不显。木生火,肝木生微则心火不振,心藏神,心虚则神扰,故心中恐疑,时多恶梦。肝之清阳不升,上焦阳虚,下焦阴盛,上虚下实,阴篡阳位,故气上冲心,阴迫阳浮,故越汗出,头目眩晕。
木用为辛为补,木体为酸为泻: '用'味药是桂枝和干姜,'体'味药是五味子
《辅行诀》陶云:肝德在散。故经云:以辛补之,以酸泻之。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适其性而衰之也。
小泻方有二泻一补,小补方有二补一泻一治所苦的基本结构
二木一金一土,两木药补肝(桂枝干姜),一金药(五味子)泻之,一缓药(大枣)。
根据“经云:主于补泻者为君,数量同于君而非主故为臣”,可知诸方第一味是君药,主于补泻,第二味是臣药,其余是佐使。
是一君(桂),一臣(干姜),一监佐(五味子),一使(大枣)
药用桂枝干姜之辛与五味子之酸相合,辛酸入肝化甘,再用大枣之甘以缓肝急,四味药共达补肝虚之效。
阳进为补,桂枝辛温,最能生发肝之清阳,干姜辛温佐之,五味子味酸,微苦,蔹辛金而降,最下冲逆,此方用之敛降上冲之气,(肺敛降肝方可清升)大枣甘温,甘补脾气,温散脾湿,枢轴温润,升降方能健运。四味相合,辛酸补泻相宜。
大补肝汤
治肝气虚,其人恐惧不安(水中无阳,陷逆生恐),气自少腹上冲咽,呃声不止,头目苦眩,不能坐起,汗出,心悸,干呕不能食,脉弱而结者方(水邪上泛,冒犯脾胃, 逆冲凌心)
桂心[木中木] 干姜[木中土] 五味子[金中金](各三两) 旋覆花
[火中火] 代赭石(味苦寒)为[水中木](一方作牡丹皮,当从) 竹叶
[水中金](各一两) 大枣[土中火](十二枚去核,一方作薯蓣,当从)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桂枝、干姜、五味子(各三两)、旋覆花、代赭石(烧,一方作牡丹皮,当从)、竹叶(各一两)、大枣(十二个,去核,一方作薯蓣,当从) (桂姜五味补肝体用,旋覆代赭竹叶补心体用,大枣补土治水,又兼助火之意)
解析:
肝气虚,虚则其人恐惧为病曰“痞”,气自少腹上冲咽,呃声不止,干呕不能食。《说文》曰:“痞,痛也,从疒,否声”。肝为木,按《经法图》图示,用木体,左转(阳进)为补。
组成 桂枝(辛)干姜(辛)五味子(酸)各三两旋覆花(咸)代赭石(咸)烧竹叶(苦)各一两大枣(甘)十二枚(去核)
煎服法 上七味,以水一斗,温服一升,日三夜一服[升]
组方法则分析 按照《辅行诀》“诸药之精”药味记载:桂枝味辛属木;干姜味辛属木(以辛补之)。五味子味酸属金(金克木,以酸泻之)。大枣味甘属土(木克土,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旋覆花味咸属火;代赭石味咸属火(木生火,为肝木之子)。竹叶味苦属水(水生木,为肝木之母)。
(1)在小补肝汤的基础上加入3味药物,其中两味是治疗“我生”之脏———心的虚证的小补心包汤的两味“补品”———旋覆花(咸补)、代赭石(咸补),另一味则是小补心包汤中的“泻品”———竹叶(苦泻)而成。
(2)大补肝汤与大泻肝汤一样也是五味俱全。
(3)药味为7味,所加另三味之分量均为1两,煎药的液 体容量为1斗,煮取4升,服法为“日三夜一服”。
(4)其余四脏“大补”方(除大补心汤),基本同样遵循以上法则。
肝虚久延,其人恐惧不安,肝之清阳虚而不升,脾失温养,则脾阳不运,脾失宣,胃失降,下焦上逆之阴气挟失降之胃气自少腹上冲咽,而使呃声不止,肝虚化风,风扰清窍,故头目苦旋,不能坐起;阴不敛阳,故汗出,心失所养,故心悸,清阳不生,阳气虚弱,故脉弱而结;脾败胃逆,故干呕不能食。治以小补肝汤生发清阳,旋覆花咸温,最清上焦之凝滞,心火以降为顺,心失所养,心火难温肺金,肺不宣津,痰饮滞塞心下,则心悸不安,旋覆花温能化滞,咸能润下,滞塞一开,心阳得抒,则心悸除。代诸石苦平,降胃逆而除哕噫,性坠,驱浊下气,除气上冲咽而呃声不止;竹叶甘寒,除烦热,通利九窍,治脉弱而结。此方宜加薯蓣而不宜大枣,大枣甘温,为土中之火,适于脾湿郁陷,薯蓣甘平,补虚劳,养脾之清阳,善息风燥,适于脾阳不升,肝风燥运,故此方宜加薯蓣。
从辅行诀讲,辛酸化甘是补肝的制度,补肝木能疏土,我们讲五行讲木克土,木能疏土就是肝木对脾胃的消化是有利的。其实这个如果从西医来讲就更直观了,我们的胆囊,胰腺,这里它的分布身体两侧,属于中医的肝胆,都是分泌一些消化液,帮助消化的。从这个角度来讲,这就是木能疏土的体现。
凡所言补者,必补中有泄。故小补诸汤,必二补一泄。使补者不壅,而气脉流畅。
凡小补小泄者,耦合致平之法也。是阴阳之气,在乎以平为期而使无过。凡大补大泄者,五行周环之法也。是五行之气,贵乎流通周行而使不滞。
泻肝汤
救误用吐法(吐法破上焦气机壅塞,实邪寒结),其人神气素虚(上焦阳虚),有痰澼发动呕吐不止(吐后阳虚,浊阴上逆),惊烦不宁方:
枳实(熬) 芍药 代赭石(烧,一方作牡丹皮) 旋覆花 竹叶(各三两,一方有生姜)
上方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分再服。
解析:其人神气素虚,即阳虚而阴显,阳不化浊,饮聚气痞。吐法为邪实有余而设,阳虚阴聚而用吐法则为逆,误用吐法则虚其虚,实其实,阳虚化火,炼饮成痰,吐虚其上焦之阳,下焦之浊阴上逆,肝失疏泄而郁滞,则痰动肠澼。治取其小泻肝汤之枳实、芍药,破气滞,疏肝郁,代赭石、旋覆花,破痰下气降逆,竹叶除烦热。
养生补肝汤
治肝虚,筋极,腹中坚澼,大便閟塞方:
蜀椒(汗,一升) 桂心(三两) 韭叶(切,一把) 芍药(三两) 芒硝(半斤) 胡麻油(一升)
上六味,以水五升,先煮椒、桂、韭叶、芍药,取得三升,去滓。纳芒硝于内,待消已,即停火。将麻油倾入,乘热,急以桑枝三枚,各长尺许,不住手搅,令与药和合为度,共得三升,温分三服,一日尽之。
解析:肝虚即肝之清阳不生,脾土失其疏泄润养,脾阳疲虚,脾不化津,筋失润养,则筋极;脏病及腑,脾不健运,胃失脾润则燥,肠失津润则塞,故腹中坚澼,大便閟塞,皆津液不生故。阳虚阴滞,清阳虚而不温养腠理经络,必骨节皮肤寒著痹痛,治则生升清阳,疏通闭塞,温通腠理,宣通表里。蜀椒味辛温,大热,温中下气,逐骨节皮肤死肌,寒湿痹痛,最能温通腠理,宣通内外。桂心、芍药生发清阳(桂枝汤之体),芒硝、胡麻油软坚、润肠、通便,佐以韭叶,温中、补虚、和脏、益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