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连冠被欧洲终结,中国的新能源,还能“弯道超车”吗?
由于先行主打新能源汽车的缘故,近几年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当中,中国一直都是当之无愧的大佬。在2015-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几乎均占全球销量的一半,连续5年拿下全球销冠,成了全球市场当中最难以逾越的高山。
本以为在肆虐之下,隔绝一方的中国的新能源会再接再厉拿下2020年市场销冠的。但让人没想到的是,2020年的欧洲市场竟卖出了136万辆新能源车,以11.4万的优势,终结了国产新能源(2020年销量:124.6万辆)的连冠之路。
值得一提的是,在欧洲畅销的新能源车还不是一些以价换量的货色,排在第一的雷诺Zeo售1.99万欧元起(约15.4万人民币),第二的特斯拉Model3售3.99万欧元起(约31万人民币),第三的大众ID3售3.73万欧元起(约29万人民币),至于剩下的其它车型,也大都在1.28万欧开外(10万)。
反观国内2020年的新能源市场,出现了两款销量上10万的现象级车型,分别是特斯拉Model 3和宏光MINI,价格区间差距十分明显。
看到这,不少网友就纳闷了。便宜走量还情有可原,但是除去特斯拉外,在欧洲热销的本土产品都不是什么便宜货!难不成欧洲的新能源技术崛起,中国新能源“弯道超车”失败了?
其实,此次欧洲之所以能反超,更多还是因为“胡萝卜加大棒”式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见效了。其中的胡萝卜,指的是大额的购车补贴,以汽车大国-德国为例,当地购买新能源汽车的单车补贴最高可达9000欧元(约合人民币7.1万元)。如果在德国购买售价约4.4万欧元的特斯拉Model 3,9000欧元的政府补贴将会直接给到消费者手里。
具体来说,价格高于4万欧元(折合人民币31.3万)的纯电动汽车补贴9000欧元(约合人民币7.1万元),插电混动补贴6750欧元(约合人民币5.3万);价格低于4万欧元的纯电汽车补贴7500欧元(约合人民币5.9万),插电混动补贴5625欧元(约合人民币4.4万)。相反,去年国内新能源市场补贴退坡,售价30万以上的车型已经没有了补贴。
至于“大棒”,则是指欧洲那近乎残酷的排放政策。根据欧盟相关法案规定,到2021年,当地的汽车制造商必须将车辆的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至95克/公里(约每百公里油耗3.3升),超出部分每克需要缴纳罚金95欧元。
根据研究机构的测算表明,今年欧盟新能源车销量必须达到187万辆。否则销量每减少10万辆,所有车企就得共同缴纳10亿欧元罚款。换言之,就是每卖一辆新能源车能省下1万欧元的罚款。胡萝卜给到消费者,大棒则挥舞在车企头上,欧洲新能源车销量不上涨都不行。当然欧盟国家普遍国土面积小,消费者实际用车需求的里程不长,同样也是一个优势。
不过不管怎么说,欧洲新能源市场增量已经追赶上中国,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国产新能源的弯道超车,已经没机会了呢?其实不然,疆哥觉得,在综合实力上,国产新能源依然有希望。
首先是在产品实力上,欧洲新能源车和国产车比起来,并未太多的优势。以定位相近的雷诺Zeo和欧拉好猫为例,对比两者的电池容量、续航、以及电机功率,可以发现国产的普通新能源车,丝毫不弱于这个欧洲销冠。
而在技术实力上,国产新能源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像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就做到了在比传统铁锂电池提升50%能量密度的同时,还把成本下降20%到30%,使用寿命提升到8年120万公里,在全球范围内堪称领先。
另外在技术实力方面,国产新能源也同样不差。据相关数据显示,全球25%的纯电动汽车领域专利与26%通用技术领域专利,都来源于中国,我国是这两个领域里的第二大专利优先国。虽然还有短板要补,但是和在燃油车领域被动挨打的局面对比起来,新能源领域里,自主明显是站住脚了的。
并且在新能源产品的输出上,国产新能源也做得相当不错,例如宁德时代,就在德国兴建了一个海外工厂,为当地汽车制造商提供电动化转型亟需的电池;比亚迪则在欧洲专攻to b的纯电动大巴领域,获订单超过800台,纯电动大巴市场占有率超过20%,而中国车企出口第一的上汽集团也发布了2025年的欧洲市场目标:上汽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力争突破“十万辆级”。
因此,在疆哥看来,此次欧洲在销量上超过中国新能源市场,更像是欧洲市场奋起直追。虽然中国的新能源市场,已经慢慢摆脱补贴的依赖,逐步进入良性的发展循环。但是,欧洲传统的车企已经“觉醒”,像大众、雷诺等集团,已经把重心转移到新能源领域上,中国汽车企业还需要继续强化内功,提升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