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临死前叮嘱诸葛亮:“切不可重用赵云”,这背后有何深意
为人择官者乱,为官择人者治。——诸葛亮
东汉末年,天下三分,蜀、吴、魏三国成三足鼎立之势,刘备领导的蜀汉之所以能屹立于天下。是因为他的麾下有着五位“五虎上将”,赵云便是其中一位。后来在历史上流传出,刘备中道崩殂之时,对诸葛亮临终托孤,并且万分嘱咐不可重用赵云。
图1
史册记载的两人关系一直甚好,为什么刘备临终前会有这样的嘱托呢?这背后又有什么骇人的真相呢?
初遇刘皇叔
赵云早期隶属于袁绍麾下,后来对于袁绍的行事风格非常不喜欢,袁绍不是一代仁君,这令得赵云带着一批人离开了袁绍,投奔了当时的一方霸主公孙瓒。赵云投入到公孙瓒麾下没多久,刘、关、张三人也是为了壮大自己,寻求庇护,投奔到了公孙瓒的麾下,这也是赵云和刘备第一次相识。
图2
刘备和赵云在公孙瓒麾下时,赵云还曾被安排在刘备的麾下担任骑兵长,协助刘备前往青州发展,就在那时开始,刘备和赵云之间的情谊变得越来越浓厚,赵云欣赏刘备的“心怀天下,以德服人”,刘备欣赏赵云的“有勇有谋,忠肝义胆”。
再遇刘皇叔
刘备和赵云二人在一起共事没多久,赵云便收到了哥哥离世的消息,之后就申请回老家常山为哥哥奔丧。这个时候的常山已经被袁绍收编,赵云此次回去很可能凶多吉少,在赵云离开后没多久,刘备便是失去了与赵云的联系。
接下来的日子,刘备与自己的“主上”相处的都不是很融洽,接连的跳转阵营。不知道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还是刘备有心而为之,刘备来到了冀州投靠了袁绍,在这里刘备也才一次遇见了赵云。
图3
此时天下只有两股强大的势力,一是袁绍所率领的大军,二是曹操所统领的百万铁骑,两军已经到了剑拔弩张的境地。刘备在来袁绍这里之前是投靠过曹操的,但两人由于意见不合便是分道扬镳,此时两军交战,如果袁绍败下阵来,刘备将会被第一个处决。
袁绍也知道刘备的背景,一直对刘备有所提防,表面上情投意合、尊敬有加,实际上没有给到刘备任何兵力。这时赵云已然追随了刘备,开始帮助刘备在私底下秘密招募士兵,没多久就招募了近千人,此时的袁绍正全身心地准备着与曹军的交战,对于赵云秘密招兵的事自然是没有察觉。
后来在赵云找来的一千多名士兵的掩护下,刘备一行人成功地离开了曹军与袁军的交火线,刘备也开始慢慢组建起自己的部队。
长坂坡舍身取义
赵云能够在历史长河中威名远扬,震烁古今中外,全是靠长坂坡这一战。当时曹军与蜀军交战,刘备败下阵来,被打的节节败退。
图4
在刘备等人率领着队伍和难民撤退突围的时候,刘备发现自己与妻儿走失了,赵云也不在了,当时还有人在一旁出言说赵云叛变了,看见他往曹军大本营跑,虽然受到旁人“贩卖焦虑”的影响,但刘备还是选择相信赵云,相信自己识人的眼光。
赵云当时冲向曹军的方向,其实是为了救刘备的妻儿,也正是因为这一个抉择,便是有了后来赵云一人冲进曹军十万大军,并且成功突围的壮举。
刘备在第一时间见到赵云时,没有管自己的妻儿,而是十分的关心赵云,此事平息后还特地封赵云为“牙门将”,赤壁之战打完以后,刘备率领着蜀军在荆州扎根,同时任命赵云为偏将军,收编江南等地的各个郡县,此时赵云所处的位置已经和张飞、关羽相差无几了。
有勇有谋 忠肝义胆
刘备看重赵云不仅仅是因为他在征战时英勇无双,更多的是因为他有勇有谋,进可攻退可守,在桂阳郡县投诚之时,郡太守赵范本想着用美人计蛊惑赵云跟自己绑在一起,可赵云当时警觉机敏,拒绝了赵范的“好意”,所以后来在赵范叛逃时,赵云才没有因此受到牵连。
图5
在汉中之战也能体现出赵云的足智多谋,赵云提前考虑到黄忠对战曹军可能有变故,便是率领骑兵前去增援,不出所料等赵云赶到时,黄忠已经被曹军主力军给包围,赵云当即率军冲入地方阵营,将黄忠救出并且退回蜀军大本营。
当时曹军紧追不舍,赵云深知曹操生性多疑,便是主动打开军营大门,曹操见到这样的情况心生猜疑,不敢再冒进,之后便是率军撤退,再撤退的途中,还惨遭军营里蜀军的疯狂射击。
赵云在这一战之后越发深得刘备的赏识和重视,后来在商议内政时,刘备还几经力排众议,采纳赵云的决策。然而在关羽被吴军埋伏殒命后,刘备怒火交加,想要整合兵力攻打吴军,为自己的二弟报仇,可这个时候赵云却突然提议:“此时攻打吴军不是明智之举,当下的大敌时曹军,待将曹军剿灭,吴军自然不攻而破。”
图6
刘备对于赵云的这个提议不理睬,甚至后来出征讨伐吴军的时候也没有带赵云一起,有传言说刘备对赵云心生芥蒂,一直没有将他当自己人看,一直提防着赵云,在关羽殒命后便开始故意冷落他,所有人都升官加爵了,唯独赵云原地不动。
其实这些刘备冷落赵云的说法,有的出自小说,有的出自“野史”流传,在史册中并没有实际记载刘备不重用赵云的证据,很多这样的信息都只是后人们自己一时兴起推断出来的,后世传闻中对此众说不一。
结语:
刘备一直以来都是对赵云信任有加,赵云也一直忠心地跟随着刘备,虽然赵云相比其他蜀国四将,官位是有些低了,但这也并不能强行笃定赵云不被重用,他们关系存在芥蒂。
参考文献:
《云别传》
《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