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知青回忆录]赵雨祥《红薯》第一集

昨天,写了《突然想到的》(后来改名叫《红薯》)因为第一次写博文,就直接写到我的博客页面上了。到了午夜12时,5000多字的博文已经开始收尾,还有几百字就写完了。这时,我的博客突然出现了“你还没有登录的字样。然后,我一晚上写的东西全被清屏了。

回头去问了儿子,儿子讲:“你要在自己的文件夹中先写好,再发表到博客上”。我才知道博客登陆时间长了,要自动清除的。于是只好等第二天再写了。

谁知到了第二天,各种乱事一个接着一个。想写时,已经是午夜22点了,根本没有时间写,午夜0时必须睡眠。而且,大脑的思维也木木的,也无心再写,只好往后拖。

现在看来,明天晚上也没有时间,儿子上白班,早8时46分上班下午5时36分到家;儿媳前夜班,下午2时30分上班。我下午还得看孙子,晚上还要做晚饭(儿媳22时30分下班)。

下一竿子支到什么时候?我也不知道。

清风细雨

2012年07月30日于澳大利亚墨尔本市

红   薯(一)

2012年7月29日,我和22个月的孙子去超市。在蔬菜岛处,孙子看到了红薯,我们东北叫地瓜,孙子张着小嘴叫:“瓜.瓜……吃”。

我于是买了两个,孙子拿到手里就要咬。我和他讲:“这是生的不能吃,要做熟后才能吃。”千说万说,孙子才同意回家再吃。

到了家,一进门孙子还是要生吃。没有办法,只好将红薯洗干净了,再用刀削下一小片,让孙子咬了一口。孙子在嘴里嚼了两下,知道真的不能吃,便吐了出来。于是,我放下手里一切,开始切地瓜条,点煤气灶,锅里放好油,开始油炸红薯条。

很快,地瓜条炸好了。孙子终于吃到了嘴里,一眨眼十几块地瓜条就吃下了肚。

眼看孙子小肚皮涨得圆滚滚的,还张着小嘴要!怕他撑坏了,消化不良,就不想给他吃了。最后谈判到再吃一块就不要了,孙子的眼泪才在眼睛里转来转去没有掉下来!

孙子如此爱吃地瓜是我没有想到的。我儿童时期对地瓜印象不太深,但我对地瓜的深恶痛绝是在1970年1月以后的日子里。

1968年10月20日,我从沈阳来到了铁岭地区开原县八棵树公社,叶家村第三生产队插队当知青。

叶家村大队一共有七个生产队,四个自然村。

第一第和二生产队一个村,叫杨家堡子。

第三生产队一个村,叫叶家堡子。也是大队部所在地。

第四、第五、第六生产队一个村,叫王家堡子。

第七生产队一个村,叫宫家堡子。

四个自然村在一个山沟里,从东南向西北降幂排列。

宫家堡子,在最东南面,地势也最高。沿着山沟继续向东南走,便到了山的分水岭宫家岭。翻过分水岭,就到了清河流域。沿山沟下山,就是八棵树公社的夏家村大队。

继续向南走,过了清河,就到了八棵树公社所在地八棵树镇。最西北方向是杨家堡子,地势最低。

和杨家堡子相邻,向东南走三百多米左右就是叶家堡子。向东南再走一千多米,是王家堡子。

宫家堡子离王家堡子最远,大约有两千多米。

在杨家堡子,叶家堡子,王家堡子的北面有一条小河,河水自东向西流入寇河。

这条小河便是昔日大清帝国皇家猎场的边界,叫柳条边。

以河为界,向北过了河便是过了柳条边,也就是西丰县境内,当地老乡称其为边外。

河的南岸,也就是开原县境,老乡称为边里。

我们下乡后,从一九六八年十月到一九六九年十月,所有知青的口粮都是由国家供应。每人每月三十斤口粮,每月共七斤细粮,其中有三斤白面和四斤大米。剩下的二十三斤都是粗粮,主要是玉米面和几斤高粱米

每月初,由小队派一辆马车去八棵树粮站买粮,青年点出两个知青押车,两个知青当天的工作日由生产队记工分。

买这一次粮,一个来回最快也得六个多小时。因为,走宫家堡子去八棵树公社的山路,是羊肠小道,很窄很险峻,只能走一个人,马车是过不去的。所以,马车只能从杨家堡子向西,绕道耿王庄。

寇河在耿王庄西面,由北向南汇入清河。马车在河东,向南穿过耿王庄,再向东直奔夏家村。到了夏家村,就和从宫家堡子过来的山路重合了,就是当时乡间公路,从夏家村再向南过了东西走向的清河,就到了八棵树镇。这样,马车比步行多绕行将近10公里。

1968年10月到1969年10月,青年点的伙食都很好。每天三顿饭,粗细粮搭配,青年点的同学都吃的很好很饱!

到了1969年11月,国家供应的粮食取消了。所有知青和社员一样,都要在所在的生产队分下一年口粮。我们叶家村大队,因为在山区,没有水稻和麦子。

各个生产小队主要农作物是玉米和高粱,有些石质的土地种一些谷子。谷子低产,除了人吃外,谷草主要是喂生产队的马和牛等大牲口。还有一些沙土地,种了大量的地瓜。

(未完待续)

清风细雨(赵雨祥)

2012年8月6日于澳大利亚墨尔本市

1、这张照片是2011年11月末我在澳大利亚墨尔本机场候机大厅里和大孙子Alex分别时留影,那一年爱吃红薯的大孙子1岁零3个月。

2、这张照片是回忆录《红薯》写完六年后的2017年,大孙

子阿历克司(Alex)第一天上学时,在墨尔本新学校的操场上留影。

(0)

相关推荐

  • 下放京山农村,与女鬼对视半小时

    我是六八届初中生,知青下乡在湖北京山县宋河区龙王公社同福大队三小队.那时我十六岁,七零年元月知青都安排去修水利,还有十多天要过年了,本人从十多公里外的高关水库渠道工地回到生产队. 我队就两个知青,生产 ...

  • 花善祥 | 小纪马家人04:马家乐

    马家乐小传 小纪镇   花善祥 作者花善祥先生:小纪镇竹墩村人,扬州作协会员,现任小纪镇文联副主席,在报刊发表过多篇小说.剧本.新闻等作品.著有<竹墩史话><杨树庄风情录>&l ...

  • 秋天遇到“甜甜芯软”的?

    味比青门食更甘,满园红种及时探. 世间多少奇珍果,无补饔飧也自惭. 近来,秋意渐浓,伴随着无边落木萧萧下,地瓜也出现在寻常人家的餐桌上和街头巷尾的烤炉中. 地瓜,又名红薯,山芋,番薯.虽然其貌不扬,但 ...

  • 何敏:见了你们格外亲

    作者近照 作者和乡亲们亲切交谈 见了你们格外亲 作者:何  敏 2017年11月初,我与43年前一同插队落户的女知青潘本惠,双双回到我们的第二故乡--四川省南江县正直区正直公社(现更名为正直镇)一大队 ...

  • 推荐|傅守乾:苏油坊的前世今生

    苏油坊的前世今生 文|傅守乾 "阳光明媚和蔼,携一缕浅夏的的芬芳,伴着亲朋好友的欢笑声,在苏油坊民宿迎接五月的美好."打开百度,搜索安徽省明光市苏油坊,你能看到这样的旅游推荐词.真 ...

  • [老知青回忆录]赵雨祥《红薯》第二集

    红     薯(二) 我们叶家村第三生产队的社员,最爱吃的是高粱米,用老农的话讲"有嚼头.抗饿"实际这也是一种无奈!所以,每年生产队的地里,除了不能种高粱的地外,能种高粱的地都种了 ...

  • [老知青回忆录]赵雨祥《红薯》第三集

    红      薯(三) 新建的青年点是三间房,屋盖上完瓦后,本应该是平平整整的屋面,却由于木头檩子太细,全都被沉重的红瓦压得变了形.房脊像一条弯弯曲曲的龙,所有的檩子全部在中间部分向下弯曲. 由于屋面 ...

  • [老知青回忆录]赵雨祥《红薯》第四集

    红      薯(四) 做高粱米饭的过程是,先在大铁锅里放好水,水和米的比例是凭眼睛确定的经验数值,再把高粱米用水淘好,然后放入锅中,盖好锅盖,灶坑里开始点火. 火不能太急,否者饭要烧糊的.如果再加上 ...

  • [老知青回忆录]赵雨祥《红薯》第五集

    红薯(五) 同学们有了下饭的萝卜"咸菜",高粱米饭吃起来就顺口多了.但是,解冻后的咸萝卜却像海绵,咬在嘴里软绵绵的,难吃极了:可又没有别的菜,再难吃也得吃,总比没有菜强. 青年点的 ...

  • [老知青回忆录]赵雨祥《红薯》第六集

    红薯(六) 从大队医疗点回来,青年点做饭的女同学,中午为我这个"病号",特意做了一顿"细粮"小米干饭. 菜是同学们挖来刚刚冒出地面野菜芽做的曲麻菜汤,我和同学们 ...

  • [老知青回忆录]赵雨祥《回家》第一集

    回家(一) 呼啸的西北风卷着鹅毛大雪,沿着清河水库的冰面,由西北向东南狂暴地刮过来:乌云几乎压在地面上,和漫天的大雪搅在一起,分不清四周的天空和山峦. 宽阔的水库冰面上,西北风卷起的雪浪,滚滚而来. ...

  • [老知青回忆录]赵雨祥《少年》第十二集

    少     年  (十二) 1978年1月,我和我的爱人结婚,大舅和大舅母来到沈阳参加婚礼,给我们夫妻每人裁剪.缝制了一套毛料的中山装制服. 衣服做好后,我们都被大舅的手艺惊呆了,除了身材可体外,所有 ...

  • [老知青回忆录]赵雨祥《少年》第十三集

    少     年  (十三) 老爷的手,粗糙得就像戴着钢盔甲的手套,不怕任何木刺扎.记得姥爷给妈妈编苕条筐时,每一根苕条都要用一个木头顶尖,从上往下一破三瓣,然后才能用破好的苕条编筐. 木头顶尖就是一个 ...

  • [老知青回忆录]赵雨祥《少年》第十四集

    少     年  (十四) 1962年2月3日,腊月二十九,爷爷把11只兔子中的九个大兔子全都杀死,我剥的兔皮,九只兔子装满了家里的大洗衣盆. 第二天是年三十除夕夜,全家吃的团圆饭便是大锅炖兔子,妈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