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的牙疼得更严重?PNAS:人类牙龈炎症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

“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这句广告词已经误导了公众多年。口腔问题从来都不是一件小事。牙疼意味着炎症反应,而炎症多来源于口腔细菌。
对于口腔这个充满各种微生物的环境而言,牙菌斑就像是由不同细菌组成的“社区”,它们就是那些粘附于牙面和牙间软而未矿化的细菌生物膜。当牙菌斑不断积累时,就会对牙齿和牙龈构成危害,导致“疼起来真要命”的牙龈炎(点痛)和牙周炎(大面积且更强烈的疼痛)。牙周炎是一种严重的牙龈炎症(感染),它会损害软组织并破坏支撑牙齿的骨骼。这不仅会导致牙齿松动,甚至脱落,还会引发其他严重的健康后果,包括心脏病、糖尿病、癌症、关节炎、肠道疾病和某些类型的癌症,而且牙周炎还与阿尔兹海默症有关。
近日,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的一项研究中,来自美国华盛顿大学领导的研究团队首次揭示了口腔细菌积累引起的炎症反应在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该研究对为什么有些人更容易患上导致严重的牙科疾病和其他疾病提供了新的线索,并强调了保持牙齿清洁的重要性。
宿主-微生物的稳态对于人体粘膜表面的健康至关重要。屏障免疫的特点不是无菌,而是在健康的免疫监视下调节存在的细菌量。这也被称为副炎症状态,是组织应对感染和恢复菌群平衡所必需的。这对于口腔黏膜表面尤其重要,因为,“总有刁民想害朕”(微生物对免疫系统发起挑战)。
当细菌在牙齿表面不断积累时,就会引发炎症,炎症正是免疫系统用来抑制细菌量的手段。
为了更全面地探索宿主对牙龈炎反应的变化。研究人员通过人类实验性牙龈炎模型实时研究了牙菌斑积累过程中细菌群落的演替和随后的宿主反应 。此前,已有两种主要的口腔炎症临床表型诱导的高或低的牙龈炎症反应。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以前未被描述过的临床表型。与高或低反应组相比,该表型的α多样性在牙菌斑生长率和菌群组成变化方面显示出完全的特异性,从而确定了第三种临床表型:缓慢反应,即细菌积累后延迟的高炎症反应。该研究证明了人类牙龈炎症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在这项研究开始之前,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类特殊患者,他们的牙菌斑发展较慢,并且由独特的微生物组组成。研究人员表示,了解牙龈炎症的变化有助于更好地识别牙周炎风险较高的人群。此外,这种炎症反应差异可能与其他和细菌相关的慢性炎症疾病(如炎症性肠病)的易感性有关。
对调节中性粒细胞迁移的趋化因子分析表明,所有三种临床反应表型都会调节中性粒细胞活化的表达。这是一种由牙菌斑积累引发的一种人体保护性反应,以在炎症期间保护组织和牙骨。
在口腔中,中性粒细胞就像巡警一样,负责巡逻和调节菌群,以维持健康的牙龈稳态。而此时牙菌斑并非反面角色。相反,适当的牙菌斑支持正常的组织功能。
研究人员通过对小鼠的研究表明,牙菌斑还为中性粒细胞提供了一条途径,使其从牙龈脉管系统通过牙龈组织迁移到牙龈缝隙中。
当保持健康稳态的口腔环境时,中性粒细胞促进定植抗性,这是一种低水平的保护性炎症反应,帮助口腔抵御过多的有害细菌;同时,有助于确保维持正常牙周骨和组织功能的菌群。
该研究强调了为什么总要宣传按时刷牙和使用牙线的必要性,因为这样可以防止牙菌斑过多积累。
研究人员表示,口腔卫生的理念实际上是用适当的细菌在牙齿表面重新定植,这些细菌将参与宿主的炎症反应,从而将不需要的细菌拒之门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