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丽|痕迹(一)

每天都有爬楼看大家的分享,吸收到很多关于绘本、关于育儿的知识和碰撞。这个群让我感觉最好的就是一种学习和讨论的氛围,一种向上和向善的力量。

每周三我都和骞妈涵妈在一起,今天我们精读的绘本是《奥莉薇》,跟《大卫不可以》一样,主题都是妈妈的爱,最后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允许,是爱;规则,也是爱。

这几年,爱与自由的话题非常的流行,可以说是新时代家长育儿理念的主体和标配。但是,由于每个人的理解不一样,每个人的成长经历不一样,造成每个人实际的做法也很不一样。我个人对爱与自由这个理念非常的认可和推崇,也尽可能在实际生活中努力去做到。

在实践过程中,随着孩子和自我的成长,经历了很多具体的事情,也看到了很多周围人的做法,我会不断的思考、反思、整理,然后我发现,其实千人千面,每个人呈现出来的样子往往取决于她的成长的状态和水平。 就像大家刚才的讨论呈现出来的一样,真的不存在绝对的对错。

它最大的区别和作用就是帮助我们去看到,每个人表达的背后,其实反映的就是表达者的状态。

大家可以感觉得到这种区别,可能会向往一些境界,也可能排斥一些做法,这都是我们内心正常的情绪,但这不会是我们讨论的目标或目的。 但,所谓真理越辩越明,真正的真理就是真理,绝不会说这样也对,那样也行,如果我们感觉到模糊,那最有可能反映的是我们内在还没有真正厘清。

个人认为,爱与自由,一定是有边界的。

没有界限的爱,不是真爱 ——可能是纵容,也可能是漠然,还可能是无知。

关于这个界限怎么去设置,大的范围来讲,我看到的是“不损害自己和他人的人身安全,不破坏公共环境”。往小里讲,则是要实事求是,要考虑到家庭和个人的实际条件和情况。

大家刚才的讨论里,就涉及到了具体的年龄,时间,事件背景。这些都是实际要考虑的。 在此我想补充的是,年龄不是绝对的分水岭。比如,如果这个孩子7岁,但是在这之前他满足得不好,因为家长没有意识到这个也是需要满足的,而因为接触了育儿,接触了绘本,接触了骞妈同学绘[呲牙],所以意识上来了个大转弯,那么,她可以像满足一个1岁婴儿一样去满足,其实在心理咨询或治疗中,这应该叫治疗(成长),这是在弥补以前欠下的功课。这就叫实事求是,这是根据了孩子发展的实际情况。

本我的满足,直白的理解就是本能欲望的满足,自我呢,它是调节本我、超我和现实条件的平衡器,超我可以理解为别人(父母、良心等)对我们的约束、评价。

同理,一个3岁的孩子,由于家长之前爱与自由实践得很好,她不止从跳泥水坑里获得了满足,她还通过其他很多的方式得到了满足——我们知道,因为满足得好,孩子其实是很讲道理的,所以,这个时候,因为时间不允许啊,或者穿的衣服确实不合适啊,或者接下来还有别的安排啊,那家长跟她说:不可以,也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我还想补充的另一个考虑因素是:家长自身能接纳的程度——这就牵涉到我们自身的成长。有的人接纳度高,有的人接纳度低,所以,对同一个事情,就会出现不同的处理方式。我们都爱孩子,我们都想给孩子最大的有边界的爱和自由,但是,有时候……臣妾做不到啊!因为每个人的特长不一样,局限也不一样,所以这个时候关键不在于去责备自己,批判自己,而是需要我们多一点人文关怀,多一点对我们自己的关怀和理解——面对现实的自己——现在,目前,也许我们只能做到这样——这不是我的错[拥抱],只是表明:我们还有成长的空间。

我想,当我们以这样一种姿态去面对孩子,面对自己时,我们不是在评价,不是在批判,不是在拒绝,也不是在排斥,而是以开放的态度、成长的姿态去面对生活中的每一个小事件。孩子从你身上感染到的学习到的就是多元的价值观和灵活的处世方式。

关于满足,关于有边界的满足和没有边界的满足,

我们也可以从满足后的后果来看看具体问题究竟该怎么做 。

我们的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组成。本我的满足,直白的理解就是本能欲望的满足,自我呢,它是调节本我、超我和现实条件的平衡器,超我可以理解为别人(父母、良心等)对我们的约束、评价。

一个健康的个体,一定是自我的功能发挥得很好的人。如果总是(或大部分)由本我做主,这个人可能就会变成自我中心、被物欲所控制(比如买买买,吃吃吃,追求单纯的感官享受),而如果总是(或大部分)由超我做主,那就有可能活的很累、很压抑、很顺从、没有主见。而大部分都由自我做主的人呢,他就既能很好的满足本我的需求(生活才有乐趣嘛),又能调节好超我的要求(没有规矩怎么和人相处合作?),它还会根据现实的条件、环境做出抉择,选择合适的行动。

所以,如果我们不管实际情况,一味的追求无条件满足,我们很有可能就会养育出一个自私自利、自我中心的孩子,因为孩子没有机会去看到你“无条件”背后付出的努力和艰辛,他会因此而缺乏发展体谅、理解、关怀、同理心等品质的机会;而如果毫不考虑孩子的需求和感受,只是从我们大人的便利出发做决定,就会剥夺孩子发展自主意识的契机,而导致孩子不能形成完整的自我。

据此,大家就可以去分析和辨别,跳泥坑这个小事件,什么时候可以满足什么时候不能满足?为什么满足为什么不满足?怎么满足,不满足可以怎么说。 个人认为,最好的做法是,满足或不满足的后面,我们都可以跟孩子表达出:我爱你。我爱你,所以我想办法满足了你;我爱你,因为……所以现在我没有办法满足你。——郝广才说,完整的表达,可以帮助孩子养成‘结构’的能力。

这也就是我前面所说的:满足是爱,规则也是爱。

作者简介:骆丽,心理学专业毕业,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情感细腻,性情温和,包容力强,将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融汇于生活之中,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实践心理学。
(0)

相关推荐

  • spotlight成长规划 | 别做控制型家长,袖手旁观有时是更有智慧的爱

    SPOTLIGHT 成长规划 自然生长,成就个性 找到儿童成长的方向 每一个父母都爱孩子,在爱中我们也会犯各种错误,有些错误却不知不觉地变成了"毒药",变成了孩子终生的灾难. 心理 ...

  • 我父母对我的关怀“强迫症”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这样一种强迫症,关怀"强迫症",通俗一点的讲就是希望别人依赖于我们.依附于我们的一种强迫症.而这种病症大都来自于我们的父母,我们的长辈. 举个例子来说,有一种冷 ...

  • 积极心理学下的教师与家长沟通

    积极心理学下的教师与家长沟通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和家长沟通,成为必然,而且至关重要. 积极心理学告诉我们面对家长,教师怎样正能量做好孩子的管理,提出几点建议供教师参考. 首先,要尊重孩子和家长.这 ...

  • 和青春期孩子相处的最大原则,就是“划清边界”

      - The End - 咨询师推荐 很多爸爸妈妈学习心理学都是为了更好的培养孩子,但是却发现无法将理论用于 实践,反而更加焦虑了. 这种情况,不如请西北大学心理学 郑子健教授 听听您的育儿困扰,让 ...

  • 骆丽|痕迹

    2017/11 痕迹: 常常感叹,孩子就是来度我的. 或许是自己的童年太过灰暗,在不公平的对待里感受了很多,也或许是职业的经历让我看到了很多由于低自尊感.低自我价值造成的悲催人生故事,所以,对&quo ...

  • 骆丽|“孩子被骨头卡了”的事后觉察

    2021 · SPRING EQUINOX "如果没有监督,我们的攻击性是很强的." 今天吃早餐,妞被鸡骨头卡了.开始我觉得是小事,看到她哭着说痛,我又焦虑起来.但我似乎并不能心疼 ...

  • 骆丽|孩子为何考试焦虑?

    导语 期中考试前夜,孩子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妈妈问:怎么了?孩子说:好紧张,紧张得睡不着.妈妈事后在群里征询:怎么办? 妈妈A说:"别紧张,孩子,不管你考多少分,我都爱你,说完再抱抱他&quo ...

  • 骆丽|孩子被欺负以后

    昨天傍晚,从妞学校做家长志愿者搞完大扫除回来,经过一单元门时,一熟识的邻居突然很高兴的拉住我,对旁边一位男孩说:"咱们正好请这位阿姨来帮忙分析一下!这位阿姨是心理咨询师呢." 这位 ...

  • 骆丽|回归到二人关系,听就好了——妞妈手记

    回归到二人关系 听就好了 吃早餐时,妞说:妈妈,我跟你说一个事,你看看我做得怎么样. 妞开始讲述: 还没上一年级时,有一次我和yl玩,yl跟我说她和qq闹矛盾了,然后就跟我说了一通qq怎么怎么的话. ...

  • 骆丽|当孩子抱怨的时候——妞妈手记

    孩子无时无刻.一举一动无不受到父母的影响 从朋友家回来,地铁到一半的时候,我才想起包落在了在朋友家,听说钥匙在包里,妞着急又气恼.因为曾经有过进不了家门的经历,而钥匙在包里. 妞抱怨加责备,说妈妈怎么 ...

  • 骆丽|牙齿弄丢了——妈妈手记

    孩子为什么会期待掉牙呢? 为什么会对一颗掉落的牙齿如此钟情呢? 因为它说明我长大了呗! 因为它是我身体的一部分呗! 她需要一点时间为这三颗牙齿--哀悼.祭奠 妈妈,你看到我的牙齿了吗? 吃完中饭,正坐 ...

  • 骆丽|今天挨罚了——妞妈手记

    承担后果,为选择负责 妞数学老师发消息的时候,我们已经睡着了.早上起来才看到,说是今天要让孩子们带一本数学阅读书. 目前我们大部分的书还是在绘本馆借来看的,而最近并没有借与数学相关的绘本. 我一时有些 ...

  • 骆丽|精神分析是一种向内看的学识

    精神分析是一种让人往内看的学识.By 骆丽 学习精神分析的感受和变化: 精神分析是一种让人往内看的学识. 它仿佛有一股魔力,只要你愿意,它会引导你不断不断的去觉察.感受.体验,然后慢慢的还会分析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