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华北战区战绩为何垫底,是傅作义太强大?还是另有原因|晋察冀|华北军区|晋察冀军区|东北野战军...
1947年7月,为讨论第二年作战的基本方针,中共中央在小河村召开会议,在会上中央总结了各大战区在上一年的战绩。陈粟率领的华东野战军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东北野战军还在积累力量。令人意外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根据地模范,当年“李云龙”纵横的晋察冀根据地(也就是后来的华北战区)居然排名垫底。大同、集宁、张家口三战三败让聂荣臻在兄弟部队面前也是抬不起头。为什么抗战时期的根据地模范在解放战争初期表现却不佳呢?
大同集宁战役
张家口是晋察冀根据地的首府,但是在解放战争初期这个首府却处于两面受敌的局面,西边是阎锡山在晋北的孤城大同,东边则是傅作义的大军。
因为晋北战役的胜利,大同已经是一座孤城,仅有第二战区的暂编第38师和第十二战区所属东北挺进军骑兵第5、第6师,再加上一个保安团队共约1.9万人。大同兵力不强,拿下大同不仅可以把晋察冀和晋绥两块根据地连成片,还可以缓解陕北以及张家口的压力。
得到中共中央指示后,晋绥野战军和晋察冀军区组成大同前线指挥部,由晋绥野战军副司令员张宗逊任司令员,晋察冀军区副政治委员罗瑞卿任政治委员,统一指挥晋察冀军区和晋绥野战军共9个旅30个团的兵力夺取大同。其中以5个旅和地方武装一部攻城,以4个旅和地方武装一部位于绥远省(今内蒙古中部)集宁(今乌兰察布)附近的卓资山、土城子、商都、凉城地区担任打援。在战役开始前,聂荣臻在阳高组织了晋察冀和晋绥军区的联席会议,在会上,张宗逊提出傅作义支援的可能性,但是当时与会的大多数人都认为大同是阎锡山的地盘,傅作义大概率不会支援,就算支援也不会用太多部队。就是这次轻敌的判断为后来的战役失败埋下伏笔。
虽然兵力上占优,但是这一仗一开始打的并不顺。大同城城高池深,解放军又缺乏重型攻城武器,只能采取土工、爆破甚至蚁附的方式发动攻击,打了一个多月才堪堪攻下北关、西关车站和部分城关街区。
虽然打的艰苦,但是大同孤城一座,第十二战区长官傅作义隔岸观火,第二战区长官阎锡山当时正在晋东南和陈庚大将作战,无暇北顾。所以只要时间充足,还是能夺下大同。
不过南京方面则不想拱手送出大同城,见傅作义没动静,就强行把属于第二战区的大同城划给了傅作义,同时也许给了他华北的军政大权。
作为一支地方杂牌军,能掌握一方大权是不敢想象的,一直隔岸观火的傅作义就等着南京开条件了,喂饱了傅作义后,十二战区立刻便有了动作。
当时围攻大同的解放军有30个团,而傅作义手里只有3万人的部队。要是拿这些人直接去救大同,无异于以卵击石。于是傅作义和下属商量出一个围魏救赵的计策。
晋察冀边区的首府是张家口,当时解放军为了围攻大同集中了大量大主力部队,所以张家口的防卫力量很是薄弱。傅作义就是看中了这一点,所以就决定不去直接解围大同,而是出动三路兵力,北路攻集宁,中路攻卓资,南路攻凉城。
凉城是大同门户,但是傅作义往这一路的进攻则是佯攻,目的不过是迷惑解放军拖延时间。他真正的目标是集宁。
集宁是张家口的门户,张家口是晋察冀解放区的首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按照傅作义的想法,既然直接支援大同太难打,不如攻解放军所必救,挥师集宁威胁张家口,围攻大同的解放军必定会撤出来救援。即便打不下集宁,大同之围也可解。
卓资一路虽然也是傅作义的佯攻,但是卓资正好卡在凉城和集宁之间,傅作义攻卓资则会让他的行踪更难预测。
正如傅作义所料,大同前线指挥部起初并未看出傅作义的真正意图,而且指挥部认为傅必定不会全力支援大同,更何况兵分三路,因此在桌资防守的解放军只有一个旅,哪知傅作义仅仅在进攻卓资上就投入了三个师的兵力,桌资战斗打了8小时即告失守。
卓资失陷后,张宗逊、罗瑞卿紧急召开会议商讨傅作义军的动向,会议商讨后认为傅作义在攻下卓资后有三种可能,一是打凉城解大同之围,二是打集宁威胁张家口,三是留在卓资做休整,因为傅作义南路军正浩浩荡荡的赶往凉城,所以大同前线指挥部还是认为傅作义更有可能支援大同。
而此时的集宁,已经完全暴露在傅作义大军的枪口下。直到三万大军兵围集宁,大同前指才明白傅作义的真正意图,立刻增调25个团4万余人的兵力于集宁地区迎击国民党军援军。同时以三个旅和部分武装监视大同,剩下的部队全部赶赴集宁解围,试图先消灭进犯集宁之敌,再回头拿下大同。
原先在集宁防守的只有三个团,在这三个团的拼死坚守下,成功抵抗住了傅作义三个师地面空中的轮番进攻。拖到了援军的到来。
解放军援军到来后,以优势兵力在集宁城外把傅作义的三个师分割包围,重创其暂编第11师、第17师,新编31的退路也被截断。不过轻敌大意的指挥部并没有发挥“宜将剩勇追穷寇”的精神,反而选择了休息一日,整整一天都没有发动任何进攻,可以理解的是将士们先战大同,后战集宁,已经是精疲力尽了,非常需要休息。但是战场形势是瞬息万变的,就在解放军将士休息的那一天,傅作义的精锐部队101师以及新编32师、骑兵第4师已经抵达战场,张宗逊和罗瑞卿怎么也没料到傅作义打这一仗是下了血本的。因为张、罗二人的轻敌大意,原本好转的局面再度陷入被动。
此时指挥部决定转兵攻歼来援的101师和骑兵第4师,我军各部因临时改变部署,地形、道路、敌情皆不熟悉,未能统一协调行动,结果对101师的几番攻击均未奏效,而城内的三个团也实在是扛不住敌军三个师的继续进攻。这样一来,集宁失守在即,而外围打援失败,鉴于情况再战不利,遂于13日撤出集宁,集宁战役宣告失败。
集宁失守后,围攻大同的杨成武部瞬间暴露在敌人的枪口下,不得已之下围了一个多月的大同也只能撤回去。
大同集宁战役失败后,缓解张家口压力大目的不仅没达成,反而使张家口陷入被第十一战区和第十二战区包围的局面。
张家口战役
张家口地处华北各根据地的咽喉要冲,是解放战争初期我军为数不多掌握在手里的城市,更重要的是张家口还是从东北往关内运物资的中转站,我军即使再讲究运动战,战略地位极高的地区还是不能说不要就不要的。
大同集宁战役结束后,国民党军对晋察冀边区首府张家口形成了包围态势。
北平行辕决心以“彻底摧毁匪热、察、绥根据地,收复张垣,打通平绥路,巩固华北”
为目的,集中第十一战区和第十二战区对张家口进行东西夹击。
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决定照中国共产党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的指示,在晋绥军区部队的参加下,决心歼灭国民党军有生力量,保卫张家口。
但是集宁战役过后过后张家口的形势已经很危险了,所以中央军委还指示聂荣臻,当条件不利时,也可视情主动撤出,再求战机。
当时张家口储存着大量物资,战役刚开始时中央定下的目标就是能守则守,以拖为主,主要是抢运张家口的物资。
9月17日,晋察冀军区领导人聂荣臻、萧克、刘澜涛、罗瑞卿联名电告中央军委:“……拟在敌人进攻时,只进行掩护战斗,不做坚守……”
18日,毛泽东复电:“……张家口应秘密进行疏散,准备于必要时放弃之……”
9月12日,蒋介石下达了进攻张家口的命令:
以孙连仲的11战区所属的16军、53军沿平绥铁路向怀来进攻,作为东线。以12战区傅作义部35军加上新编骑4师、暂编38师集结于集宁大同一线,作为攻击张家口的西线。“以第十一、第十二战区之主力,沿平绥路东西并进,向张家口攻击。”
由于傅作义在之前的集宁战役中大捞了一笔,蒋介石并不希望察哈尔省的省会也落入傅作义这杂牌军手中,选择了让嫡系李文兵团抢占张家口。而傅作义再次选择隔岸观火,在东线军和解放军部队打的如火如荼的时候他仅仅是派鲁英麟带两个师的部队放在前线冒充两个军,派孙兰峰指挥骑4师和一支刚收编的杂牌骑兵部队打先锋,同时派一个团天天在大同至阳高方向来回坐火车,大造声势,扬言要从大同、阳高公路东进张家口。实际上傅作义的主力部队根本就没动,他又玩起了隔岸观火的那一套。如果孙连仲大败,傅作义调头就能跑,如果孙连仲赢了,他也好趁机捞一笔。同时他也在看蒋介石的笑话,如果僵持不下,就准备再复刻大同战役,等蒋介石求自己出兵。
1946年9月29日,东线战斗率先打响,李文兵团的三个师(中央军嫡系)以及东北军的一个师沿平绥铁路向怀来发动进攻。晋察冀边区郭天民带着二纵主力在延庆、怀来一线步防固守,同时杨得志、苏振华纵队以及二纵、三纵各一个旅在怀来以南集结。
10月2日,国民党军占领了东、西花园地区,随后集结所有兵力猛攻我军阵地。在解放军将士的顽强抵抗下,敌人的攻势被迫停滞。国民党为保证战局顺利,于10月4日在南口空降参谋总长陈诚指挥战斗,陈诚到达前线后,立刻组织预备队绕至沙河一线,试图对我军侧背发动攻击,我军前线指挥员罗瑞卿、萧克立即调杨、苏纵队另加两个旅一个团在马刨泉设伏,经过三次激战,总计歼敌三千余人经过十几天的战斗,敌李文兵团被阻止于怀来以东地区。同时,杨成武指挥三纵8旅连同地方部队在平汉路北段发起大规模的破击战。从9月29日至10月2日,我军先后攻克望都、徐水、定兴三城,切断了保定南北的联系,迫使敌人以94军主力两个师回援。打了一个多月,五万多人的东线部队死伤近万,却依旧没能突破我军防线,当然我军虽然有着远超敌人的优势兵力,但是武器装备实在差了太多,这一个月下来我军也是损失颇重,精疲力尽下再一次给了傅作义可乘之机。
东线战局焦灼不下,蒋介石开始催促傅作义出兵,傅作义再一次发挥了山西人做生意的头脑,不见兔子不撒鹰。满嘴答应出兵,也整的兴师动众,浩浩荡荡,却一枪都没从西线打过来。
蒋介石无奈之下大笔一挥,以后这张家口也归你第十二战区管了!
一听这话,傅作义的积极性瞬间就起来了,马上假戏真做,原本的鲁英麟部继续在前方搭台唱戏吸引眼球,由孙兰峰的骑兵开道,董其武指挥傅作义的全部精锐,包括在大同战场上决定胜负的101师、新31师、暂17师和司令长官部直属的机械化部队倾巢出动,由集宁穿越草原,绕道商都突袭张北。
由于行动速度很快,原本防御傅作义的张宗逊的三个旅又被鲁英麟搞的摸不清头脑,傅作义主力很快就突进至张北城下,守卫张北的仅有我军的一个连!即便是后续又派了五个连上来,面对傅作义的大军依旧是杯水车薪,半天时间,张北县城就宣告陷落。
此时的张家口,只剩下狼窝沟这一道屏障,且相距不过四十公里,而晋察冀边区也再难抽部队出来去抵抗傅作义的进攻。张家口市内尚有大批物资,党政机关和学校滞留。
无奈之下只能将刚刚在集宁战役中血拼过的一个教导旅派上了战场,以掩护撤出张家口。张家口保卫战随着晋察冀边区党政机关的撤出而宣告失败。
这两场战役我晋察冀边区先失集宁后失张家口,且敌人打痛平绥路全线,切断了东北、华北、西北的交通,并且依托张家口向晋察冀边区进行大规模进攻。此战也导致晋察冀边区在后来的大半年中一直处于被动地位。
改组为华北军区后虽然是联合东北野战军打下了平津战役,但是作战的主力部队无疑还是东北野战军。
那么为啥华北军区在解放战争中表现始终不突出,甚至还在解放战争前中期连吃败仗?
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华北军区(原晋察冀军区以及晋冀鲁豫军区),是抗日战争胜利后实力削弱最多的一块解放区,国共谈判时议定双方的军队都要改编成正规国家部队,所以国共双方都在内部展开了裁军的工作。党中央吸取了以前的经验教训,要求各军区关于裁军事宜要做好心理上的准备,不做实际要求。但是只有华北军区真的裁军了,九个纵队直接裁掉了五个,十五万野战军部队裁了十万人。这十万人大部分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兵。导致解放战争开打后实力严重不济。不仅如此,解放战争初期,冀中的十几个主力团被拉到了东北,晋东南的大量部队也被划到了中原战区,华北军区再次被削弱。即使在开战后华北军区又补充了不少兵员,但是其战斗力相比之前还是大打折扣,解放战争后期打太原一仗打了四个月才艰难攻克,后来还是靠着从四野借来的火炮才奠定胜局。先天条件不好的华北军区面对傅作义这等国民党悍将,难免捉襟见肘。
二敌人非常强悍
无论是大同集宁战役还是张家口保卫战,亦或者是后来的冀中穿心战,华北军区的主要敌人都是傅作义。不得不说,傅作义可以说是国民党军中非常能打的一员悍将,长城抗战中英勇抗敌,36年的红图尔格战斗中击溃
田中?隆?吉
指挥的5000余日伪军队,取得绥远抗战的胜利,忻口汇战时胆大包天的傅作义派人夜袭坂垣师团前线指挥所,39年用150余天的时间率军奔袭千里,奇袭包头、会战绥西、大战五原三战三捷,击毙日军中将水川一夫,收复五原。开创国民党战区收复失地之先例。他和国民党其他将领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傅作义是一个能打巧仗,用脑子打仗的人,从后来的大同集宁战役和张家口战役中也能看出来傅作义可以说是把36计用了个遍,如此难缠的敌人在解放战争时期并不多见。
三败仗打的多了
这就是自身原因了,败仗打多了肯定就发展不起来,虽然华东军区在解放战争初期也吃了几次亏,但是陈粟大军合并后立马就还以颜色张,灵甫、薛岳纷纷败于华东野战军。但是华北军区却从集宁一仗开始一败再败。生存空间被大幅度挤压。对整个华北军区的军心士气伤害非常大。一直到清风店、石家庄战役后才开始好转。
四革命分工不同
华北军区由于地处解放区腹心,在解放战争中就不是主要进攻的方向,华东野战军和东北野战军才是主力。正如西北野战军负责保卫心脏,华北军区的主要任务还是牵制华北地区的六十万国民党军队。从这方面看,华北军区虽然打的比较艰难,但是还是出色的完成了任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