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字心传浅谈

《尚书·虞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十六个字便是儒学乃至中国文化传统中著名的“十六字心传”。据传,这十六个字源于尧舜禹禅让的故事。当尧把帝位传给舜以及舜把帝位传给禹的时候,所托付的是天下与百姓的重任,是华夏文明的火种;而谆谆嘱咐代代相传的便是以“心”为主题的这十六个汉字。可见其中寓意深刻,意义非凡。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四句通读,其涵义为:人心变化莫测,道心中正入微;惟精惟一是道心的心法,我们要真诚的保持惟精惟一之道,不改变、不变换自己的理想和目标,最后使人心与道心和合,执中而行。

谟就是讲话。

什么是人性?人性里面有两个,人心和道心。而且人心是危险的,而道心是很微弱的。人心就是欲望,道心就是良知。面对欲望与诱惑,一个人的良知所折射的光芒往往透不过欲望的铜墙铁壁,客观地说,人性可以为善,可以为恶,关键在于你后天的教育和个人的修行。

人心惟危:人心是危险的,谓人心容易为物欲所蔽,难以安宁。危,不安。人心就是欲望,是众生。

道心惟微:道心是很微弱的,道心微妙居中。道心 1. 指天理,义理。2. 客观事物最基本的精神。道的运行规律是反,道以其柔弱去发挥作用。3. 佛教语。菩提心;悟道之心。道心是中,是良知(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知善知恶是良知。意与良知当分别明白。凡应物起念处,皆谓之意。意则有是有非,能知得意之是与非者,则谓之良知。),道心是菩提自性(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惟精惟一:精纯专一。王阳明《传习录》:「问:'惟精惟一是如何用功?’先生曰:'惟一是惟精主意,惟精是惟一功夫。’」讲的一个人修行的状态。修到什么程度了,怎么修?惟一是主意,是知,是良知,是仁,是行的方向;惟精是功夫,是致,是行,是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者;惟精惟一是致良知,知行合一。

允执厥中: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指言行不偏不倚,符合中正之道。是故宫中和殿中间的悬挂匾额。各种的利益和力量摆在你的面前,真正在采取措施的时候,一定要学会中道。无论你做事还是说话,只要你做的那个事中道,你说的那个话中道,什么世代的变化经得起检验,否则会出大事故。

《道德经 ·二十一章》:“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mǐng)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译文:大德的形态,是随着“道”转移的。道这个东西,是恍恍惚惚的。那样的惚惚恍恍,其中却有形象。那样的惚惚恍恍,其中却有实物。它是那样的深远暗昧,其中却有精质。这精质是非常实在的,其中有信验可凭。从现在上溯到远古,它的名字永远不会消失,依据它才能观察认识万物的起始。我怎么知道万物起始的情形呢?是从道开始认识的。

《道德经 ·四十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事物发展到了极限,就要走向反面,这是道的运动规律,道以其柔弱去发挥作用。道的作用是微妙、柔弱的。“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我们普通人看天下万物,生生不息,一代代的生都是生于“有”,“有”从哪里有呢?“有”生于那个“无”,是从“空”来的,“空”能生万有,这与佛家的“缘起性空”同一道理。

《道德经 ·十四章》:“视而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徼,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译文:看它看不见,把它叫做“夷”;听它听不到,把它叫做“希”;摸它摸不到,把它叫做“微”。这三者不可说清楚,所以就混而为一。其上不光明,其下不阴暗,蒙胧无法形容,于是又回复到无。就是说它没有形状,没有物象,把此现象称为“惚恍”。迎着它,看不见它的头,跟着它,也看不见它的尾。凭这个古老的“道”,来驾驭现存的事物,就会知道古老事物的开端,这就是“道”的规律。

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

明朝的王阳明(余姚人,名守仁,号阳明)说: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说,即日已抵龙南,明日入巢,四路兵皆已如期并进,贼有必破之势。某向在横水,尝寄书仕德云:'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区区剪除鼠窃,何足为异?若诸贤扫荡心腹之寇,以收廓清平定之功,此诚大丈夫不世之伟绩。

王阳明说,“意与良知当分别明白。凡应物起念处,皆谓之意。意则有是有非,能知得意之是与非者,则谓之良知。”此即是说,“意”是应物而起的“念”,而“意”有是有非,因而“意”之是非与对“物”之接触有关联。但王阳明又认为,“人心”是不得其正者,“道心”乃得其正者。他说:“心一也。未杂于人谓之道心,杂以人伪谓之人心。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初非有二心也。”。“盖心之本体本无不正,自其意念发动,而后有不正。”

王阳明说,“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与理而为一者也” 致良知是阳明心学中最得意之处, 他认为这是圣人之学的精粹, 是从上圣人所传下的一点精血。这其实是用慧能禅学的明心见性之方法发挥孟子以来的尽心思想,物欲遮蔽良知时, 良知并没有消失, 良知在人心中是不生不灭的, 只是有隐显, 阳明虽然说“恶人之心, 失其本体。”阳明的门人比之为云蔽日, “只是物欲遮蔽, 良心在内, 自不会失, 如云自蔽日, 日何尝失了?”阳明非常赞同这种说法, 此类喻, 正是佛教常用的。这里的基本方法, 都是佛教的如来藏的思想。

阳明认为, 人们必须自信心中的良知, “君子学以为己,未尝虞人之欺己也,恒不自欺其良知而已;未尝虞人之不信己也,恒自信其良知而已;未尝求先觉人之诈与不信也,恒务自觉其良而已。是故不欺则良知无所伪而诚,“诚则明”矣;自信则良知无所惑而明,“明则诚”矣。明、诚相生,是故良知常觉、常照。常觉、常照则如明镜之悬,而物之来者自不能遁其妍媸矣。何者?不欺而诚,则无所容其欺,苟有欺焉而觉矣;自信而明,则无所容其不信,苟不信焉而觉矣。是谓“易以知险,简以知阻”,子思所谓“至诚如神,可以前知”者也。然子思谓“如神”,谓“可以前知”,犹二而言之,是盖推言思诚者之功效,是犹为不能先觉者说也。若就至诚而言,则至诚之妙用即谓之“神”,不必言“如神”;至诚则无知而无不知,不必言“可以前知”矣。(译文:君子学以为己,未尝预料别人欺诈自己,只是绝不欺骗自己的良知而已;未尝预料别人不信任自己,总是信任自己的良知而已;未尝贪求先觉察别人的欺诈和不信任,总是力求觉察自己的良知而已。没有欺诈之心,良知就没有诈伪,而后能至诚,这就是“诚则明”;完全信任自己的良知,良知就没有丝毫疑惑,所以明觉,这就是“明则诚”。明、诚相生,因此良知虚灵明觉、物来则照,如同明镜一般,物体是美是丑,全都能真实反映。这是为什么呢?不欺而诚,就不可能有欺诈之心的容身之处,因为一旦有欺诈的念头,立刻就能察觉;自信而明,就不可能有不信之心的容身之处,因为一旦有不信之心,立刻就能察觉。这就是所谓的“易以知险,简以知阻”(君子秉承天地之德性,可以觉知险阻),子思所谓的“至诚如神,可以前知”。然而子思说“如神”,说“可以前知”,尚且是把良知和天道分立为二,好像至诚之心仍然不能先觉一样。如果就至诚而言,至诚之妙用就可以称之为“神”,不必说“如神”;至诚无知而无不知,不必说“可以前知”。)

”佛教的修行中, 第一项就是立信, 慧能讲众生应该自信自心佛性, 马祖道讲各信自心是佛, 阳明与此相同。内省式的认识。致良知, 是向内开发, 致自心之良知, 而不是像朱熹所讲的即物穷理, 因为良知本来在自心内, 首先要把一个向外求索的心倒转过来, 如同慧能的禅悟一般, 明心见性, “各尽着自己力量精神, 只在此心纯天理上用功, 即人人自有, 个个圆成, 便能大以成大, 小以成小, 不假外慕, 无法具足。”所谓圆成, 也是佛教的说法, 圆满成就, 唯识宗有圆成实性, 指心。阳明也不否认这是禅宗的基本精神, “此亦须你自家求, 我亦无别法可道。昔有禅师, 人来问法, 只把麈尾提起, 一日, 其徒将麈尾藏过,试他如何设法, 禅师寻麈尾不见, 又只空手提起。我这个良知, 就是设法的麈尾, 舍了这个, 有何可提得?”“我亦无别法可道”, 是禅家的话头, 表示无法可说, 需自悟自修, 这已经明确显现对禅宗方法的融合。对于良知的证得, 是顿还是渐?阳明主张顿, 相当于慧能的顿悟说, “求诸其心一念之良知。”

《金刚经》第十品庄严净土分说,“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不色住声香味触法六尘,生的心是道心,道心是自性。

善知识!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大彻大悟,他做了一首偈子:何其自性本自清净!何其自性本不生灭!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无动摇!何其自性能生万法!自性本体本自清净、本不生灭、本自具足本无动摇,自性作用能生万法。

王阳明《象山文集序》中写道,“圣人之学,心学也,尧、舜、禹之相授受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此心学之源也。中也者,道心之谓也;道心精一之谓仁,所谓中也,孔孟之学,惟务求仁,盖精一之传也。”也就是说,圣人之学即心学,尧、舜、禹三圣相授的“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是心学的源头。其中,“允执厥中”的“中”,即“道心”,而“道心”精一就是“仁”,因而孔孟之学乃三圣之学的嫡传。

他在《重修山阴县学记》又一次阐述道,“夫圣人之学,心学也。学以求尽其心而已。尧、舜、禹之相授受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道心者,率性之谓,而未杂于人。无声无臭,至微而显,诚之源也。人心,则杂于人而危矣,伪之端矣。见孺子之入井而恻隐,率性之道也;从而内交于其父母焉,要誉于乡党焉,则人心矣。饥而食,渴而饮,率性之道也;从而极滋味之美焉,恣口腹之饕焉,则人心矣。惟一者,一于道心也。惟精者,虑道心之不一,而或二之以人心也。道无不中,一于道心而不息,是谓'允执厥中’矣。”

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译文:不偏于一边的叫做中,永远不变的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

《管子·霸言》中说,“立政出令,用人道;施爵禄,用地道;举大事,用天道”

《传习录》

问:“'惟精惟一’是如何用功?”先生曰:“惟一是惟精主意,惟精是惟一功夫”。

《尚书》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对于“惟精”与“惟一”之间的关系,阳明先生认为,“惟一是惟精主意,惟精是惟一功夫”。“主意”属于“知”,“功夫”属于“行”,例如阳明阐述“知行合一”,曾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

“功夫”本来与“本体”相对,阳明先生这里说“惟一是惟精主意”,不说“本体”而说“主意”。其实“主意”也是“本体”,只是偏于从“知”这个层面来说“本体”。所谓“知是行的主意”,此“知”即是“知行的本体”。再如阳明说“良知者,心之本体”,“致良知”为功夫,“良知”便是“主意”。阳明曰:“我辈致知,只是各随分限所及。今日良知见在如此,只随今日所知扩充到底;明日良知又有开悟,便从明日所知扩充到底,如此方是精一功夫”。

非惟精之外复有惟一也。精字从米,姑以米譬之:要得此米纯然洁白,便是惟一意;然非加舂簸筛拣惟精之工,则不能纯然洁白也。舂簸筛拣是惟精之功,然亦不过要此米到纯然洁白而已。

阳明先生曰“惟一是惟精主意”。须从“始”与“终”两个方面来领会“主意”的涵义:首先,“惟精”功夫以“惟一”为发端,“惟一”为“惟精”功夫之“始”;其次,“惟精”功夫之终结处也是“惟一”,“惟一”为“惟精”功夫之“终”。

阳明先生以米为比喻,“要得此米纯然洁白,便是惟一意,舂簸筛拣是惟精之功,然亦不过要此米到纯然洁白而已”。“惟一”是“惟精”功夫所要实现的目的,但“惟一”作为“主意”,不仅在“惟精”功夫之终结处,而是贯彻于终始的,如《中庸》所谓“诚者物之终始”,故阳明强调:“非惟精之外复有惟一也”。

孟子反对义袭而取之,主张“集义”,曰:“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浩然之气充塞于天地之间,却须臾不离吾心,《西铭》所谓“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行自慊于心,便是“惟一”,如孔子曰“吾道一以贯之”。行自慊于心,也是“主意”,如阳明先生曰:“惟息有养,瞬有存,此心惺惺明明,天理无一息间断”。

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者,皆所以为惟精而求惟一也。他如博文者,即约礼之功;格物致知者,即诚意之功;道问学即尊德性之功;明善即诚身之功,无二说也。

《中庸》曰:“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此五者为“惟精”功夫,所谓“诚之者,人之道也”。“诚”为“主意”,诚者,不贰也,通过“诚之者”功夫而最终实现“诚者,天之道也”。

《传习录》,阳明先生曰:“自'格物致知’至'平天下’,只是一个'明明德’,虽亲民,亦明德事也。明德是此心之德,即是仁,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使有一物失所,便是吾仁有未尽处”。《大学》八条目为“惟精”功夫,“明明德”作为“惟一”贯穿本末终始,故“明明德”为八条目之“主意”。

孔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博文”为“约礼”功夫,则“约礼”为“博文”之主意。“格物致知者,即诚意之功”,如《传习录》,阳明先生曰:“以诚意为主,去用格物致知的工夫”。《中庸》曰:“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其中,“诚身”与“尊德性”为“主意”,“明善”与“道问学”为“惟精”功夫。

《传习录》,孔子曰“吾道一以贯之”,又曰:“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一本”为“能贯”,“万殊”为“所贯”,所谓“贯”,便是惟精惟一功夫。离开“万殊”,则“一本”落空,故孔子曰“下学而上达”;离开“一本”,则“万殊”陷于支离。子贡多学而识,只在闻见上用功,故孔子告之曰:“予一以贯之”。

朱子曰:“事事物物上便有大本,若只说大本,便是释老之学”;“有一种人,思维向里去,嫌眼前道理粗,于事事物物上都不理会,此乃谈玄说妙之病,其流必入于异端”。儒家通过“惟精”功夫而求“惟一”,理一而分殊,“一本”与“万殊”不贰。佛道两家也宣扬入不贰法门,如僧粲曰:“心若不异,万法一如”。庄子说“以道观之,物无贵贱”;“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但佛道两家“嫌眼前道理粗,于事事物物上都不理会”,其谈玄说妙之病,在于脱离开“惟精”而虚说“惟一”,必然落入虚无主义。

《中庸》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译文: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

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0)

相关推荐

  • 2021年10月2日 晴 星期六人心惟危...

    2021年10月2日 晴 星期六 人心惟危 道心惟微 惟精惟一 允执厥中 这四句话可谓在道的层面,道尽了儒家的核心要义. 个人认为,<尚书 大禹谟>这几句话在用词方面也是最接近<道德 ...

  • 十六字心法:“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十六字心法:"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十六字心法的意思是:人心高而险,道心幽而妙,用心精纯,专心不二,诚心敬意笃行中庸之道. 人心惟危:人心之中常有"小我&quo ...

  •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的时代意义是什么?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是儒学乃至中华文明的著名"十六字心传",语出<尚书·虞书·大禹谟>.这段话讲的人心道心其实是人精神本体的 ...

  • 一觉即明 精诚为要

    分 享 Share 遇见幸福✿心生欢喜 一头是喜欢,两头是欢喜 自古神仙无别法,只生欢喜不生忧 我是你,是另一个你,是另一个不是你的你. 你是我,是另一个我,是生命中另一个不是我的我. 初见这句话,美 ...

  • 共读国学 | ​6432、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尚书》

    6431.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荀子> 此句大意是:天道(自然规律)是持久不变的,它并不因为尧(那样仁德的君主)而存在,也不因为桀(那样残暴的君主 ...

  • 【学点哲学】惟精惟一

    让知识回家 一站式收藏您的阅读与创作 [学点哲学] 惟精惟一     1.专于道,斯为专:精于道,斯为精.     2.尧舜十六字心法: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3.惟精惟一是 ...

  • 浅论虞廷十六字诀

    所谓虞廷十六字诀,据<古文尚书~大禹谟>记载,是有虞氏(舜)传位给大禹时,告诫大禹的话,即"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其大意是"人心" ...

  • “允执厥中”为何难解?

    让智慧传递,愿正义永存.请高人指点,福天下苍生.北故宫中和殿之匾"允执厥中"之解,向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何解才接近本意呢?我们看看它的出处,是<尚书.虞书.大禹谟>中 ...

  • 十六字心法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尚书>中说: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这十六个字 便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著名的十六字心法 人心是危险的 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