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全部知识点总结大全

篇一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自然因素】

1.土地:地形、土壤

2.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

3.水源(灌溉水源):

【社会经济因素】

1.市场:

2.交通:

3.国家政策

4.劳动力

5.科技: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

6.工业基础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港口建设的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决定港口位置)】

1.水域条件:港阔水深(等深线密集,有利于停泊靠岸避风)

2.筑港条件:陆地地质稳定、地形平坦、坡度适当(有利于安排建筑用地、港口设备)

【社会经济条件(影响港口兴衰)】

1.经济腹地条件:经济腹地是否广阔、客货流量大小、腹地经济性质(经济腹地的广阔与否影响着客货流量;客货流量影响着港口的兴衰;腹地经济性质决定港口性质<综合港、专业港等>)

2.城市依托(交通便利;为港口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

3.政策条件:对外开放地区建成自由贸易港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评价河流的航运价值

【自然条件】

1.地形:平坦,流经平原,水流平缓

2.气候:降水丰富均匀,河流流量大,季节变化小,冰期短

3.河道:宽阔平直,水深

【社会经济条件】

流域内人口多,经济发达,联系密集,运输量大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治理原则

上游:调洪

中游:分洪、蓄洪

下游:泄洪、束水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治理措施

上游:修水库、植树造林

中游: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

下游: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

【自然原因】

1.水系特征(a.流域广,支流多;b.含沙量大;c.平原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水流不畅。)

2.水文特征(a.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沛;b.干流汛期长,水量大。)

3.气候特征(该年份气候异常,流域内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滥。)

【人为原因】

1.植被破坏(a.过度砍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造成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能力降低;b.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

2.围湖造田(泥沙淤积导致湖泊萎缩,湖泊调蓄洪峰能力下降。)

※某地区缺水原因的分析与解决措施:

※原因

【自然原因】

1.气候:降水较少或不充沛、蒸发量大、季节分配不均

2.河流:地表径流量较少

【人为原因】

1.用水量大: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

2.利用不合理:利用率低、污染浪费严重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解决措施

1.开源: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沿海地区的海水淡化,以提高供水能力

2.节流: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工农业水资源利用率、限制高耗能水工业发展、发展节水农业(如:喷灌滴灌)、制定法律法规,提高人们节水意识、实行水价调节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影响水库坝址选择因素

1.坝址在河流、峡谷处或盆地、洼地的出口(口袋形区域有利于建坝:工程量小,造价低,库区容量大)

2.选择地质条件好的地方,避开喀斯特地貌、断层

3.气候水文条件:保证水量充足

4.考虑修建水库是否需要移民,占地搬迁情况,尽量减少淹没居民点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水库的作用

1.调节气候,改善生态环境

2.有利于发展水产养殖业

3.有利于发展旅游业

4.具有防洪作用

5.具有发电价值

6.具有灌溉功能

7.提高航运价值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盐场形成的区位条件

1.气候:气温高、降水少、多风、日照强:有利于蒸发

2.地形:面积广阔的平坦海滩、淤泥质海岸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渔场形成的区位条件

1.地形:面积广阔的大陆架(阳光直射、光合作用强、饵料丰富)

2.温带海域:气温变化大、海水上泛

3.河口处: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

4.洋流:(交汇流或上升流)海水上泛,带来海底营养盐类,饵料丰富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卫星发射基地选址的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

1.气象条件:需要天气晴朗

2.纬度:地球自转的线速度

3.地势:平坦开阔

【人文条件】

1.人口:单位面积人口密度低,地广人稀

2.交通:交通便利

3.军事:符合国防安全需要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隧道的选址条件

要选择在背斜处(a.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地下水向两侧渗流,不容易发生渗漏问题;b.背斜为穹形构造,不易塌方。)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汽车站选址的区位条件

1.路况:周围道路宽阔

2.与市内外交通联系

3.工程量大小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航空港选址的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

1.地形:有平坦开阔、坡度适当的地形,以保证排水

2.地质:有良好的地质条件

3.气候:少云雾。

【社会经济条件】

1.交通条件:与市内有便利的交通联系。

2.经济:建在经济发达的地区。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方向

1.注重生态环境建设:加大绿化,有计划退耕还林还草,改善生态环境

2.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3.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多种农村经济(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商品农业等),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农民

篇二

1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天圆地方说、地圆说、地心说、日心说、大爆炸宇宙学说。

2宇宙的基本特点由各种形态的物质构成,在不断运动和发展变化。

3天体的分类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

4天体系统的成因天体之间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5天体系统的级别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

6日地平均距离1.496亿千米。

7太阳系八大行星的位置水金地火(小)、木土天海。

8八大行星按结构特征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

9地球上生物出现和进化的原因光照条件、稳定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温度、液态水。

10太阳的主要成分氢和氦

11太阳辐射能量的来源核聚变反应

12太阳辐射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维持地表温度,水循环、大气运动等的动力,人类的主要能源。

13太阳活动黑子(标志)、耀斑(最激烈)。

14我国太阳能的分布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

15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16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11年。

17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影响气候②影响短波通讯③产生磁暴现象

18月相新月、蛾眉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残月

19月相变化规律上上西西(上弦月),下下东东(下弦月)

20星期的由来朔望两弦四相。

21空间探索阶段的开始1957年10月,原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

22空间开发阶段的开始1981年第一架航天飞机试航成功。

23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1970年东方红一号、1999年神舟号载人航天试验飞船。2003年神州5号

24宇宙自然资源的分类空间资源(高真空、强辐射、失重)、太阳能资源、矿产资源。

25保护宇宙环境清除太空垃圾、加强国际合作。

26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

27地球的赤道周长4万千米

28纬线和纬度,低纬、中纬、高纬的划分连接东西的线。每1个纬度为111.1千米;

29经线和经度连接南北的线。相对的两条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

30东西两半球的划分西经20°和东经160°的经线圈。

31南北两半球的划分以赤道为界,以北的为北半球,以南的为南半球。

32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23°26′和66°34′纬线

33本初子午线0°经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

34南北方向的判断有限方向,北极为最北,南极为最南。

35东西方向的判断无限方向,沿着自转方向为向东,逆着自转方向为向西。

36东西经的判断沿着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37.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38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从地球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旋转。

39地球自转的周期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真正周期);太阳日,24小时。

40地球自转的速度角速度(每小时15°),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41地球公转的轨道椭圆轨道。一月初(近日点),七月初(远日点)。

42地球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从地球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旋转。

43地球公转的周期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回归年365日5小时48分46秒

44地球公转的速度在近日点时公转速度较快,在远日点时较慢。

45黄赤交角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目前为23°26′。

46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太阳直射点以一年为周期相应地在南北回归线间往返移动

47晨昏线的判断沿自转方向,黑夜向白天过渡为晨线,白天向黑夜过渡为昏线。

48地方时的计算每往东1°,时刻增大4分钟。

49已知经度求时区数经度除以15,再四舍五入。

50区时的计算每往东1个时区,时刻增大1个小时。

51北京时间以东八区(120°地方时)为标准时间。

52世界时以本初子午线时间为标准时。

53国际日期变更线180°经线(理论上),不通过陆地(实际)。

5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不同地方时、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右南左)

55太阳直射点的判断与该点的切线方向垂直,地方时为12点。

56春分日(3月21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57夏至日(6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

58秋分日(9月23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59冬至日(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

60夏半年的概念3月21日至9月23日

61冬半年的概念9月23日至3月21日

62地球侧视图的判读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63地球俯视图的判读逆时针自转,中心为北极;顺时针自转,中心为南极。

64昼夜长短的计算以昼弧长度为依据,每15度为1小时。

65日出日落时刻的计算根据昼长以标准日出(6时)和标准日落(18时)前后推算。

66昼夜长短的判断夏半年,越北白昼越长,冬半年,越南白昼越长。

67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90°-(直射点与所求点的纬度间隔)

68天文四季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最高的季节是夏季。

69我国传统四季以立春(2月4日)、立夏、立秋、立冬为起点来划分四季。

70欧美传统四季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四季的起点。

71二十四节气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72五带的名称和范围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7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更替

74大气圈对地球的重要意义保护生物生存,影响地球自然环境,维持生命活动

75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

76干洁空气的组成氮和氧,二氧化碳和臭氧

77氧、氮、臭氧、二氧化碳、水汽和尘埃的作用生命活动;构成生物体;吸收紫外线;光合、保温作用;成云致雨

78大气污染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氟氯烃破坏臭氧层

79大气垂直分层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高层大气(电离层)

80对流层的主要特征上冷下热,对流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

81平流层的主要特征臭氧吸收紫外线。平流,对高空飞行有利,

82大气上界离地面约2000-3000千米。

83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最主要因素太阳高度角

84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

85辐射定律物质的温度越高,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长越短;反之越长。

86地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87大气逆辐射夜间有云较温暖,夜间晴朗较寒冷。

88大气的保温效应对流层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能力很强。

89全球的热量平衡地球多年平均收入的热量与支出的热量是相等的。

90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各纬度间的冷热不均。

91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

92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

93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和大小高压垂直指向低压。单位距离间气压差越大风力越大。

94地转偏向力的方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95摩擦力对风向的影响由于受摩擦力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并不平行,而是有个交角。

96根据等压线判断风向的步骤①高压垂直指向低压②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97小气候城市风、海陆风、山谷风

98海平面等压线与风力大小低压中心,高压中心。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

99大气环流的意义调整全球水热分布,是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

100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东北信风、副高、中纬西风、副极地低压、极地东风、极地高压

地理现象 时间季节

北半球夏半年 北半球冬半年

地球公转 七月初,远日点附近,地球公转角速度、线速度最慢 一月初,近日点附近,地球公转角速度、线速度最快

正午太阳高度 6月22日左右,北回归线以北地区达最大,赤道及南半球达最小 12月22日左右,南回归线以南地区达最大,赤道及北半球达最小

昼夜长短 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 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出现极夜

等温线 陆地等温线均向北凸出 陆地等温线均向南凸出,海洋相反

气压带、风带 随太阳直射点北移 随太阳直射点南移

雪线 雪线上升 雪线下降

北印度洋洋流 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洋流呈顺时针流动 受东北季风的影响,洋流呈逆时针流动

我国的降水 夏李风影响,降水多 冬李风影响,降水少

我国的河流 内流河因高温导致冰雪融水多,外流河受夏季风影响,大部分河流进入汛期,东北地区分春汛、夏汛 大部分进入枯水期,秦岭淮河以北的河流有结冰期,部分河流有断流现象

我国的季风 全国大部分地区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高温多雨 全国大部分地区受来自大陆的冬季风影响,寒冷少雨

我国的农业生产 全国普遍高温,农作物进入生长期,作物熟制自南向北由一年三熟逐渐过渡到两年三熟至一年一熟 北方大部分地区农作物处於越冬期,南方热带地区水热充足,可生产反季节蔬菜、瓜果

气象灾害 旱涝(华北春旱、长江伏旱)、暴雨、台风(表现:强风、暴雨、风暴潮) 寒潮、沙尘暴、乾旱、暴雪

地质灾害 滑坡、泥石流较多 较少

篇三

1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天圆地方说、地圆说、地心说、日心说、大爆炸宇宙学说。

2 宇宙的基本特点 由各种形态的物质构成,在不断运动和发展变化。

3 天体的分类 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

4 天体系统的成因 天体之间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5 天体系统的级别 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

6 日地平均距离 1.496亿千米。

7 太阳系八大行星的位置 水金地火(小)、木土天海。

8 八大行星按结构特征分类 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

9 地球上生物出现和进化的原因光照条件、稳定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温度、液态水。

10 太阳的主要成分 氢和氦

11 太阳辐射能量的来源 核聚变反应

12 太阳辐射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 维持地表温度,水循环、大气运动等的动力,人类的主要能源。

13 太阳活动 黑子(标志)、耀斑(最激烈)。

14 我国太阳能的分布 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

15 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 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16 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 11年。

17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①影响气候②影响短波通讯③产生磁暴现象

18 月相 新月、蛾眉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残月

19 月相变化规律 上上西西(上弦月),下下东东(下弦月)

20 星期的由来 朔望两弦四相。

21 空间探索阶段的开始 1957年10月,原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

22 空间开发阶段的开始 1981年第一架航天飞机试航成功。

23 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1970年“东方红”一号、1999年“神舟号”载人航天试验飞船。2003年神州5号

24 宇宙自然资源的分类 空间资源(高真空、强辐射、失重)、太阳能资源、矿产资源。

25 保护宇宙环境 清除太空垃圾、加强国际合作。

26 地球的平均半径 6371千米

27 地球的赤道周长 4万千米

28 纬线和纬度,低纬、中纬、高纬的划分 连接东西的线。每1个纬度为111.1千米;

29 经线和经度 连接南北的线。相对的两条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

30 东西两半球的划分 西经20°和东经160°的经线圈。

31 南北两半球的划分 以赤道为界,以北的为北半球,以南的为南半球。

32 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 23°26′和66°34′纬线

33 本初子午线 0°经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

34 南北方向的判断 有限方向,北极为最北,南极为最南。

35 东西方向的判断 无限方向,沿着自转方向为向东,逆着自转方向为向西。

36 东西经的判断 沿着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37.南北纬的判断 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38 地球自转的方向 自西向东。从地球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旋转。

39 地球自转的周期 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真正周期);太阳日,24小时。

40 地球自转的速度 角速度(每小时15°),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41 地球公转的轨道 椭圆轨道。一月初(近日点),七月初(远日点)。

42 地球公转的方向 自西向东。从地球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旋转。

43 地球公转的周期 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回归年365日5小时48分46秒

44 地球公转的速度 在近日点时公转速度较快,在远日点时较慢。

45 黄赤交角 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目前为23°26′。

46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太阳直射点以一年为周期相应地在南北回归线间往返移动

47 晨昏线的判断 沿自转方向,黑夜向白天过渡为晨线,白天向黑夜过渡为昏线。

48 地方时的计算 每往东1°,时刻增大4分钟。

49 已知经度求时区数 经度除以15,再四舍五入。

50 区时的计算 每往东1个时区,时刻增大1个小时。

51 北京时间 以东八区(120°地方时)为标准时间。

52 世界时 以本初子午线时间为标准时。

53 国际日期变更线 180°经线(理论上),不通过陆地(实际)。

54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昼夜更替、不同地方时、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右南左)

55 太阳直射点的判断 与该点的切线方向垂直,地方时为12点。

56 春分日(3月21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57 夏至日(6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

58 秋分日(9月23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59 冬至日(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

60 夏半年的概念 3月21日至9月23日

61 冬半年的概念 9月23日至3月21日

62 地球侧视图的判读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63 地球俯视图的判读 逆时针自转,中心为北极;顺时针自转,中心为南极。

64 昼夜长短的计算 以昼弧长度为依据,每15度为1小时。

65 日出日落时刻的计算 根据昼长以标准日出(6时)和标准日落(18时)前后推算。

66 昼夜长短的判断 夏半年,越北白昼越长,冬半年,越南白昼越长。

67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90°-(直射点与所求点的纬度间隔)

68 天文四季 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最高的季节是夏季。

69 我国传统四季 以立春(2月4日)、立夏、立秋、立冬为起点来划分四季。

70 欧美传统四季 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四季的起点。

71 二十四节气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72 五带的名称和范围 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73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更替

74 大气圈对地球的重要意义 保护生物生存,影响地球自然环境,维持生命活动

75 低层大气的组成 干洁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

76 干洁空气的组成 氮和氧,二氧化碳和臭氧

77 氧、氮、臭氧、二氧化碳、水汽和尘埃的作用 生命活动;构成生物体;吸收紫外线;光合、保温作用;成云致雨

78 大气污染 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氟氯烃破坏臭氧层

79 大气垂直分层 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高层大气(电离层)

80 对流层的主要特征 上冷下热,对流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

81 平流层的主要特征 臭氧吸收紫外线。平流,对高空飞行有利,

82 大气上界 离地面约2000-3000千米。

83 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最主要因素 太阳高度角

84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吸收、反射、散射。

85 辐射定律 物质的温度越高,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长越短;反之越长。

86 地面辐射 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87 大气逆辐射 夜间有云较温暖,夜间晴朗较寒冷。

88 大气的保温效应 对流层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能力很强。

89 全球的热量平衡 地球多年平均收入的热量与支出的热量是相等的。

90 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各纬度间的冷热不均。

91 热力环流 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

92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水平气压梯度力。

93 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和大小高压垂直指向低压。单位距离间气压差越大风力越大。

94 地转偏向力的方向 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95 摩擦力对风向的影响 由于受摩擦力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并不平行,而是有个交角。

96 根据等压线判断风向的步骤 ①高压垂直指向低压②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97 小气候 城市风、海陆风、山谷风

98 海平面等压线与风力大小 低压中心,高压中心。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

99 大气环流的意义 调整全球水热分布,是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

100 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东北信风、副高、中纬西风、副极地低压、极地东风、极地高压。

原创

展开全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