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医师提供智能精准的脉动采集分析仪器

脉之语公司历时两年,经过三个大版本迭代,终于在2020年,要将既能满足科研又能服务医疗机构的智能脉诊仪投放市场了。

脉之语认为,中医脉诊仪应具备如下的基本要求,采集才会更有意义。

1、符合客观定位

脉诊仪需要配备客观定位的装置和算法。我们通过实验得到的数据是,定位偏差1毫米,脉搏波的波幅会偏差10%-30%。这个偏差直接影响诊断结果,影响用药方向。所以,通过手动方式来放置脉诊仪,要保证不同人操作,每次都放到相同位置,毫米不差,几乎不可能。手动放置方式采集的数据,无法开展对照试验,也无法用于进一步分析。

2、满足单按、总按

一个采集头分别采集寸、关、尺三个部位,这称为单按。总按是指用三个采集头同时采集三部脉,这两种方式看似相差无几,通过实验得知,其实是天差地别。就拿关脉来讲,总按中取和单按中取,最高能差40%,更别说用一个采集头去分析三部脉之间的微小的时序差异。

3、采用压力传感器

如果希望脉诊仪,能将中医几千年脉诊经验融入系统,那么这种脉诊仪的传感器,就只能是压力传感器,其他类型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并非压力数据,只能属于新学科。新的生理指标,需要足够多的数据支持,才能进行解释。个人认为,在数据内涵的丰富性上传统把脉更好一些。

4、传感器需要进行温度补偿

我们在研发脉搏传感器时发现,温度对于传感器的采样数值有约20%的影响,所以设备工作时长、室内环境温度、患者手臂温度都会影响最终数据。这样,传统的简单标定就很难满足脉搏传感器在各种环境下的使用,机器学习正好能解决这个问题,细节限于篇幅不再展开,有兴趣读者可以一起深入交流。

5、采集的数据可被验证

对脉诊仪采集的数据进行验证是最难的,也是最核心的工作。否则费时费力采集根本没有意义。脉之语通过以下方式来验证数据。将采集的数据转换为执行机构运动的数据,然后用相同的量具去检测试验者的脉和执行机构的脉动,比较他们的一致性。篇幅有限,细节也不展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