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腾驰//琼锅糖

琼     锅     糖(散文)

·马腾驰

琼锅糖,是富平县流曲镇出产,一道名声响亮的风味小吃。

也不知是哪朝哪代哪位高人起的这名字?你瞧瞧,琼锅糖这3个字,高端而不冷傲,雅致却又通俗,把一个灶糖的特点与制作方式形象地表达了出来,精准生动,温润可人。

先不说吃过没吃过琼锅糖,光读一读,听一听这名字,就让人有了尝一尝、品一品的冲动。一个“琼”字,道出了琼锅糖的诸般美好滋味。琼,原指美玉,《诗·卫风·木瓜》中就有这样的诗句:“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后来,琼字,被用来形容精美珍贵与不可多得的东西:琼浆玉液、琼枝玉叶、琼楼玉宇,等等。“琼”字用在琼锅糖名字上,可见其多么珍贵,品质多么地好。琼锅糖名字里的“锅”,是制作生产时最重要的用具之一,琼锅糖是从锅里熬出来的,点明了其制作方法与来路。

琼锅糖,明清时即成为朝廷贡品。走过800多年风风雨雨的路程,到了今天,琼锅糖更是名声远扬,成为一块光彩夺目的金字招牌。

我第一次吃琼锅糖,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

那时,我们一家住在铜川王家河的矿务局干校家属院。大弟速驰在富平庄里铜川陶瓷厂工作,每年过年回家,他都要带富平特产琼锅糖。那时候,琼锅糖是那种简易的包装,条状形、规整的琼锅糖,一条条摞起来,成为一个小长方形,用较厚的白纸包着。白包装纸的外面,贴着一张广告纸,红底,上面印着黄色的字:陕西特产,流曲琼锅糖。陕西特产4个字在最上边,字较小。流曲琼锅糖5个字,琼锅糖3个字印得大大的,在正中最显亮的位置,竖着排列,几乎占满了整个红纸。下边的小字是地址、电话与联系人。

这看似简单包装的琼锅糖,味道却非同一般地好呢!

拿一块米黄色、气孔分布均匀的琼锅糖放入嘴里,咯嘣咯嘣地嚼着,小米、大麦芽的脆香甜美,芝麻的油润芬芳,三者互为作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交相辉映,真是一种难以言说的美妙。嘻嘻,第一块还没吃,马上就想吃第二块。琼锅糖对人那种欲罢不能的吸引力,只有吃过的人才懂。富平人有一句话:吃过琼锅留余香,胜过陈酒老杜康。嗬嗬,他们是从另外一个方面,在自豪地夸他们家乡的特产琼锅糖。

速驰去过流曲镇,详细看过流曲人做琼锅糖的全过程。他说,琼锅糖是用流曲特有的优质井水,精选陕北上好的隔年小米,浸泡蒸料之后,加入富平本地靠北山出产,隔年的优质芝麻与大麦芽,从淋汁、熬糖、扯糖、打块、炯锅,再到擀坯、切条、切片与包装。琼锅糖,是完完全全的手工制作,是真真正正的粮食糖!

他说,琼锅糖制作工序繁杂,把粮食要用人工转化成糖,每一道工序都耗费时间,都要靠下苦力完成。琼锅糖忌热怕潮,只能在寒冷的冬天生产,制糖过程中,制糖人哪一个不是热汗淋漓,气喘吁吁?琼锅糖好吃,那是制糖人用超常的付出,用辛劳的汗水换来的甜蜜。经见过制作琼锅糖的过程,知道了制糖人的不易,不由得人对他们就多了一份崇敬之情!天下所有的事,都不是简简单单一句话的事情,所有的甜蜜,都是用艰辛苦涩,用抛洒而下的汗水换来的!

速驰有感而发,也是他的真心话。从他的叙述中,我对琼锅糖有了深一层次的了解。琼锅糖好吃,他又在其产地富平工作,对琼锅糖,我也就有了不同于其它一般吃食的情感——那是他工作与生活之地的特产呀!

吃过一次,就忘不了琼锅糖那个悠长醉人的甜香。从铜川开始吃上琼锅糖,到后来离开铜川到咸阳,每年到了冬天,我都要买着吃。一是确实好,二是被那个缘分,被那个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牵引着。

前几年,我一直在印刷厂印东西,印刷厂老板李秋宏,和我是20多年的老朋友。他爱人老家在富平,这层特殊的亲情关亲,他接流曲琼锅糖外盒印刷的活儿很多。每次去他厂里,他都要把电脑上正在设计的琼锅糖盒子打开,让我提提意见。他知道我和琼锅糖的故事,也知道我在他那里搞过许多产品的外包装设计,他认为,我对产品的外包装设计有感觉,能说出个道道来。他让我提意见,我也乐意谈谈我的看法,提出一些建议来。这也算是我对制糖人、对琼锅糖产业一点谈不上帮助的帮助吧?我暗自想着。

更巧的,在我老家大张寨,我叫了他们爷、叔和哥的一大帮子人,他们每到冬季,就在西安、宝鸡、天水与兰州等地走街串巷贩卖琼锅糖,用他们的话说,就两个字:“卖糖”。大张寨的卖糖大军每到了流曲镇,都被当地制糖人奉为座上宾,他们生产,大张寨的卖糖大军在各地跑销售,他们是合作共赢,谁也离不开谁的铁关系。

过年我回老家,爷、叔、哥们也在前年回到了村子,聚在一起的他们,说着,交流着他们卖糖的经验:在哪里糖价好,哪里的人最爱吃糖,糖走得快……坐在一旁的我,只是笑,只是静静地听他们在外卖糖的那些鲜活有趣的事儿。

这个前年,我已早早买了过年要吃的琼锅糖。老家在富平的海平,专门回去给朋友们拉来了琼锅糖与柿饼。速驰去庄里原来的厂里办事,又带回来了琼锅糖和富平柿饼。印刷厂老板李秋宏去富平送琼锅糖与柿饼的外包装盒,也给我带回来琼锅糖与柿饼。噫哟哟,这个年,是在富平琼锅糖与柿饼的甜甜蜜蜜中度过的哩!

人的嘴是很刁的,除过五谷杂粮等基本活命的食物不得不吃之外,许多吃的东西,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已被淘汰,已被舍弃。洁白晶莹,润泽如琼,具有消食润肺,健脾补肾功效,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琼锅糖能长久存在下来并不断发展壮大,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那是有原因的。琼锅糖,是靠流曲镇一大批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制糖人的工匠精神,是靠他们从祖辈那里传承下来对琼锅糖品质的一贯坚守,靠良好的信誉不断发扬光大的啊!

2021年2月28日于驰风轩

作者简介:马腾驰,陕西礼泉人。出版有杂文集《跋涉者的足迹》,散文集《山的呼唤》,也获得报刊多种奖项,不值一提。喜爱文字,闲来写写一乐,而已,而已。

散文《背馍》,网上十天时间,单个网页点击阅读量超过百万余人次,其后,各类网络平台迅速跟进大量转发,读者人数难以统计。拥有四亿用户,“最大的有声图书馆一一喜马拉雅FM听书社”,普通话与陕西方言版多版本诵读了该作品。网上其它单位制作的《背馍》音频作品版本众多,听众甚广。

其后,散文《母亲做的棉鞋》《我的老父亲》《土布包袱》《姨亲》《那些年,我们过年的滋味》《烧娃》《下锅菜》《锅塌塌》《豆腐脑吔》《坐席》《交公粮》《打铁花》《感念玉米》《背娃》与《背粮》等作品在网上亦受热切关注,创阅读量新高。《打铁花》获2019年1月21日《今日头条》“青云计划”奖。

作者的散文集《背馍记》已于春节前出版,该书由中国作协副主席、陕西省作协主席、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题写书名并作序:《马腾驰和他的散文》。该书已被国家图书馆与多家图书馆收藏。散文集《花本无心自在开》由贾平凹先生题写书名并作序:《生命深处的真情吟唱》,该书即将由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

快递‖《背馍记》作者马腾驰签名本开始快递寄书

马腾驰散文集《背馍记》已由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中国作协副主席、陕西省作协主席、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为该书题写书名并作序。全书36万字,由“心有沉香,何惧浮世”、“釆一缕阳光,温暖红尘过往”与“给心留一片宁静的地方”等六辑组成。

散文集《背馍记》,精选了包括作者具有广泛深远影响力的名篇《背馍》在内的86篇散文。

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说:“腾驰的散文,我是喜欢的,醇厚自然而又情深意浓,他的文字里,纯净温馨的气息时时在涌动。他的散文语言朴素大方,不做作,不故作高深,以真切贴心的笔触写他的过往之事,写他的痛切感受与深长情怀。他很多的乡土散文,不仅仅是昔日生活的一个记忆,更是挥之不去常常萦绕于胸间的悠长乡愁,读他的文章,不由人要生发出许多的感慨来。”

著名作家、鲁迅文学院原常务院长白描先生说:“腾驰的每一篇散文都用真情写就,饱含着深切的生命体验,读来格外动人。

“腾驰是近年来陕西很引人注目的一位作家,他书写的乡土题材作品,让一个时代的中国记忆复活,这样的作品是会传世的;而在我心中,他又是分量很重的一位朋友。”

(0)

相关推荐

  • 原来是你

    严冬里的羞涩少女 把浓郁的夏的火热 添加了笃定的纯净秋味 裹进一袭红衣 欲说还休的甜甜心事 像一颗红红的心 在枝头凝望着 等待着春天的消息 即便是当初没有开口 心中仍然满满的甜蜜 哪怕持久的黑暗以及刺 ...

  • 川滇纪行:古法制糖

    巧家.宁南所属的金沙江干热河谷一带,盛产甘蔗.这甘蔗并非原产物种,据说是在清朝中期的时候,从云南弥勒引种过来的,结果发现在这里长得特别好,糖分含量高,可用来制作红糖.于是诞生了制糖业,绵延数百年.蔗糖 ...

  • 富平柿饼 诗羽晗

    she 尖上美妙的旅行敲敲门你在不在

  • 【◇丽春卷•散文篇◇】《小矮子的梨膏堂》||□ 邹仁龙

    <当代文学家·2021·丽春卷>(当代文学出版社)火热征稿中! 知名·专业·权威 2021.01  第4期  总第436期 散文显示屏 文学顾问:孔灏.相裕亭.徐继东.李锋古 书法顾问:侍 ...

  • 富平柿饼出生简介

    '① ② 岁岁年年柿事红. 陕西富平柿饼从明朝发明创艺延续至今,已达到炉火纯青,但仍为物候与自然碰撞的程序生产 成品饼, ,成品柿饼为:表面白霜内里流红心 ,这是经过四十多天 ,昼晒夜冻的自然出霜,霜 ...

  • 富平农民作家在希望的田野捡拾麦穗

    富平农民作家在希望的田野捡拾麦穗

  • 故乡情怀 | 琼锅糖

    琼锅糖 文/陈维权 年前受朋友之托 ,让我再买些琼锅糖,上次来京带了些,朋友吃后感觉非常好,意犹未尽,对琼锅糖产生了青睐. 提起琼锅糖,熟悉该食品的人一定会想到渭南市富平县,富平县有个流曲镇,琼锅糖就 ...

  • 马腾驰//老水井

    老      水      井(散文) ·马腾驰 儿时,在老家大张寨,村人吃水,都是从人工打的井里绞水. 水井,不是每家各户都有,一个巷子,也就那么几户人家有.老家的井深十几丈,打一口水井,不但要好吃 ...

  • 马腾驰//四畛地

    四    畛    地(散文) · 马腾驰 四畛地,在礼泉县与乾县交界处,是老家大张寨离村子最远的一块地.四畛地北边,紧挨乾县大墙乡赵家村最南端的地.西面,与同为大墙乡周南村最东头的地接壤.南边,和本 ...

  • 马腾驰//园爷

    园          爷(散文) ·马腾驰 园爷是我二祖父. 把二祖父叫园爷,是因为他们老弟兄们分家后,二祖父从老屋搬到园子去住(老家大张寨人,把空置的庄基地叫园子).大人们给我们说起二祖父,就有了你 ...

  • 马腾驰//我心目中的散文

    我 心 目 中 的 散 文 ·马腾驰 散文写作,专业教科书与名家大师们有很多的专论.那些专论,理论性强,而且是珍贵的经验之谈,具有指导意义,是散文写作入门的钥匙,是要走向高处的一个个台阶,值得认真学习 ...

  • 马腾驰//清明回乡祭祖

    清 明 回 乡 祭 祖(散文) ·马腾驰 清明节前几日,丝丝缕缕的春雨一直下个不停. 清明节,这个特殊的节日,在我的记忆里晴好天少,不是冷风嗖嗖地刮,就是雨刷刷地下.阴雨天,成为清明节的一个常态,一个 ...

  • 马腾驰//藏者

    藏             者 ·马腾驰 他是我多年的一位朋友,实诚厚道,良善谦逊,家在外地的一个县上.他和妻子,在县农贸市场里开了家干菜店,生意不淡不火. 他是一位真正的收藏爱好者.从年轻时开始,到 ...

  • 马腾驰//李立新这个人

    李 立 新 这 个 人(散文) ·马腾驰 如果仅仅说李立新是一个性情中人的话,那么,这个表达还不够准确,至少应该在"性情中人"前边加上"豪气的"3个字. 李立新 ...

  • 马腾驰//建陵游记

    建   陵   游   记(散文) ·马腾驰 游建陵那天,是这个春天最冷的一天.太阳虽在天上,但没有一丝的暖意.冷嗖嗖的风呼呼地刮着,路旁的草木,随着不断变换方向的风摇来摆去,清冷而孤寂. 建陵,位于 ...

  • 马腾驰//《花本无心自在开》后记

    <花本无心自在开>后记 ·马腾驰 <花本无心自在开>里收录的散文,是<背馍记>还在出版社编审与出版过程中写作出来的. 1992年底至2017年下半年,因人生际遇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