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中的“动物世界”(高清图赏析)

·

古代玉器中动物造型的出现可以追朔到遥远的新石器时代,但这些贴近生活、喜闻乐见的可爱动物形象从来没有离开过治玉工匠的视线。历朝历代都有大量美轮美奂的玉制动物出现,今天就将一部分动物造型的古代玉器展示给大家。让我们在欣赏古玉中精彩纷呈的“动物世界”的同时,感受一下中国玉文化的丰富多彩和博大精深。玉鹰

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玉鹰高2.5厘米,宽4.6厘米,厚0.4厘米故宫博物院藏玉鹰为青黄色玉材制,片状,腹部略厚,腹前用阴线界出鹰爪,头部凸起,嘴尖,双翅较薄,尾宽,尾及翅上有阴线羽纹。鹰背部有对穿的孔,可穿系绳。红山文化分布于我国东北地区,在其遗址中发现了较多的玉器,其中有一定数量的玉鸟,多为鹰类。常见的玉鹰有二类,一类近似方形,翅的边缘平直;另一类鹰的翅膀大且展开,似飞翔状。这件玉鹰属后一类,辽宁省阜新市胡头沟遗址出土有同样的作品。此玉鹰的造型较接近于现实,鹰的腹面加工精致而背部简练,系因人们仰望飞鹰所得的观察结果。玉虎

商,玉虎形刻刀,高5.8厘米,宽3.8厘米,厚0.4厘米故宫博物院藏器为白玉质,但已沁为黄褐色。扁薄片状的造型将一只扭头卷尾的玉虎打造得栩栩如生。虎张口,用连续钻孔的工艺制成口中的利齿。椭圆形眼,蘑菇状角。胸前凸起一环形小穿,可供系挂。尾一侧琢出一小尖刀,刀刃部两面磨薄,使之兼具一定的实用功能。这件玉刻刀虽然外形似虎,但由于头上有蘑菇状角,所以也有人认为是龙与虎的结合体。商代小型玉质刻刀多见,均是在尾部雕琢出刀刃,而刀柄则是各类动物的造型,有兽形、龙形、鱼形、蝉形、虎形等,大多有穿孔可系挂,使之成为可佩可用、美观实用的玉饰品。玉猪

汉,玉猪左一长11.2厘米,高2.9厘米右一长11.7厘米,高2.6厘米故宫博物院藏两件作品所用皆新疆玉,颜色不同,一件玉呈青绿色,另一件玉呈青白色。圆柱状,底面较平,两端略作切削以呈猪首及猪尾的外形,又以粗阴线界出眼、耳、四肢,雕琢简练朴实。这类玉猪在汉代墓葬中有较多的发现,一般都置于逝者手中,为丧葬使用的玉握。在汉代及稍后时代的丧葬礼俗中,玉猪的使用较为流行,其中的一些作品四肢直立,头、臀部隆起,形象较为真实。玉马

汉,玉天马高4.2厘米,长7.8厘米,宽2.6厘米故宫博物院藏青色玉质,有絮斑、绺裂,局部可见黄色沁斑。圆雕卧马,头微昂,张口露齿,脑后垂贴长鬃一绺,背起脊,身生双翼。肌肉饱满,富力量感。有翼天马形象,在古代中西艺术中均有所见。天马产自中亚地区。汉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首次见到来自大宛的宝马,极为垂青,称其为天马,并亲自作诗歌咏。此后,又两次派兵西征,目的即在获取西域宝马。天马自汉代进入我国一直到元朝,曾兴盛上千年。汉代画像石,唐代石雕、绘画、金银器上都留下了天马的倩影,如著名的唐昭陵六骏,以及唐人韩幹的以马为题的绘画。歌咏天马的诗文历代皆有。就出土玉雕天马而言,汉代前后仅见两例,一为山东曲阜鲁国故城战国墓所出玉马,一为陕西咸阳西汉渭陵建筑遗址所见玉羽人御天马。玉象

唐,青玉童子骑象高5.5厘米,长7.3厘米,厚2.8厘米故宫博物院藏青玉有绺裂、絮斑。圆雕一男子侧身坐于象背之上。象卧伏,神态温顺。人物头戴软帽,微后仰。着长袖衫。右腿搭于左腿之上,右手举起放于脑后,左手置于腿上,长袖下垂,作舞蹈之姿。与历代统治者一样,唐代帝王对来自域外之物总是充满好奇,而邻国亦乐于以特产进献,以获取丰厚的回馈。当时西域和东南亚进献的动物有马、狮子、象、豹、犀、鹦鹉等。这些动物被豢养在宫廷兽苑中,有专人照看,并有固定的食料供应。宫廷每有宴乐,或逢重大庆典、节日,往往以百戏杂乐助兴,五坊使引驯象、驯犀、驯狮、舞马入场,随音乐或拜或舞。唐人诗文对此多有吟咏。本品描绘的就是男性舞人在驯象背上挥袖表演的场景。舞马、驯狮作为装饰题材,在唐代金器、玉器上比较多见,唯驯象,目前仅见此一例。玉羊

清,白玉卧羊高5.8厘米,长10.2厘米故宫博物院藏此羊白玉质,玉质上佳,无杂质,莹润如凝脂。羊呈卧形,昂首望天,口紧闭,耳下垂,双角向后弯曲。腮下、耳后及尾部边缘有细刀琢刻的短阴线,以示羊毛。羊身其余部分光素无纹饰。清代玉羊与前代风格略有区别,着重于动态的表现,且比前代更加写实,造型准确,骨骼、肌肉加以突出的表现。此白玉羊造型简洁明快,刀工精湛,打磨润泽,更因其质地洁白无瑕,使羊之温顺的性情与肥美的体态得以极好的展现。玉狗

清,白玉卧狗高3厘米,长5厘米故宫博物院藏白玉质,狗卧姿,回首,尾上卷,颈部套一环。通体光素无纹饰。清宫收藏的玉狗一般用作陈设品,纹饰虽简却形态生动。玉牛

清,翠卧牛高6.6厘米,长15.1厘米,宽7.7厘米故宫博物院藏卧牛翠质,微透明,头、角及身体的一侧留有深黄色玉皮,黄绿相衬,色泽极美。牛呈卧伏状,四肢均屈于腹下,尾则搭于一足旁。下配以海水纹紫檀红木座。此作品虽然素身而不琢纹饰,但牛之身体肌理明显,神态刻画生动。翠为矿物质,多数不透明,个别半透明,有玻璃光泽。绿色鲜亮者价值最高。因其质地坚硬,故多不琢纹饰。翠在清代中晚期开始盛行。玉鱼

清,翡翠鱼式盒长24.8厘米,宽7.6厘米,厚2.9厘米故宫博物院藏翠色青绿。盒为鱼形,两半相扣成盒。鱼身有细鳞纹,鳍、尾、鳃部嵌有红宝石。盒内刻有乾隆御制诗 《咏痕都斯坦玉鱼》。据诗而知,乾隆皇帝认为此件作品为痕都斯坦玉器,但这种玉料主要产自缅甸,鱼上宝石的镶嵌方式也与痕都斯坦玉器有别,一些学者认为此盒是清宫廷所制。其他馆藏

商,玉虎长9.6厘米上海博物院藏

商,玉鸟高6.9厘米,宽4.7厘米上海博物院藏

商,青玉兔高5.6厘米,宽3.1厘米,厚0.2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战国,玉龙长4.1厘米,宽3.2厘米上海博物院藏

汉,玉卧羊高3.1厘米,长5厘米,宽2.2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宋,青玉卧狗高2.5厘米,长7.7厘米,宽4.5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宋,玉鹿高6.5厘米 宽4.3厘米上海博物院藏

清乾隆,青玉卧马长13.3厘米,宽7.8厘米,高7.5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清,青玉双猴长12. 9厘米,宽11厘米,高10.2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清,青玉卧狗高2.7厘米,长5.5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清,青玉嵌宝石卧兔通高8.5厘米,长13.5厘米,宽5.1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0)

相关推荐

  • 中国玉器大全(隋唐--明)12

    221.白玉观音插扦 明中期 玉观音高5.5 厘米 长 10厘米 宽 3厘米 1969 年上海市陆氏墓出土 上海市博物馆藏 头部为白玉观音,以金质莲座托之,右手在胸前执一云帚,神态肃穆,衣着飘然,胸前 ...

  • 中国玉器大全(隋唐--明)16

    300-301. 青玉环把有盖樽 明晚期 通盖高10.5厘米 口径6.8厘米 1962 年北京小西天师范大学施工时出土 首都博物馆藏 杯体圆,由器和盖两部分组成.盖顶正中有一圆形平顶纽,上饰水涡纹,纽 ...

  • 中国玉器大全(隋唐--明)7

    121. 玉龟.水晶龟 北宋 玉龟∶ 长 2.2 厘米 水晶龟∶长 2.2 厘米 1969 年 5 月河北省定州市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 河北省定州市博物馆藏 玉龟青白色.圆雕呈扁圆形.昂首作半缩状,眉目 ...

  • 惟妙惟肖!古玉中的动物世界

    玉鹰 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 玉鹰 高2.5厘米 宽4.6厘米 厚0.4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玉鹰为青黄色玉材制,片状,腹部略厚,腹前用阴线界出鹰爪,头部凸起,嘴尖,双翅较薄,尾宽,尾及翅上有阴线羽纹.鹰背 ...

  • 中国玉器大全(隋唐--明)8

    141.青玉双鹅带盖小盒 辽 高9.3厘米 宽3.8厘米 辽宁省阜新县清河门出土 辽宁省博物馆藏 盒作双鹅蹲伏状,中间挖空,圆口,内为管状盒腔,口稍敛,两侧各有一穿绳用的小孔,细线刻羽毛状,制作精巧. ...

  • 中国玉器大全(隋唐--明)10

    181.白玉双人耳礼乐杯 元 通耳高 7.5 厘米 口径10.8厘米 足径4.5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玉质细润,随绺纹有黄褐沁.圆形,里外雕纹饰.里壁至底琢朵云,共四周三十二个.口沿外阴刻圈纹二十个.外 ...

  • 中国玉器大全(清)4

    62.63.玛瑙光素盘 清雍正 高4.4厘米 口径 15.1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酱斑玛瑙,含有美丽的纹理.器矮敦式,圆直口,釜底,无足.通体光素无纹.外底中心阴刻双行'雍正年制'四字篆书款.为雍正时期 ...

  • 中国玉器大全(隋唐--明)9

    161.白玉镂雕双鹿牌饰 金 高3.5厘米 底宽3.9厘米 1974年黑龙江省绥化县奥里米古城周围墓葬出土 黑龙江省博物馆藏 玉料呈白色.体扁,作三角形,镂雕而成.器两侧边各饰一树,树梢于上角交接.树 ...

  • 古玉中的“动物世界”,惟妙惟肖!

    古代玉器中动物造型的出现可以追朔到遥远的新石器时代,但这些贴近生活.喜闻乐见的可爱动物形象从来没有离开过治玉工匠的视线. 历朝历代都有大量美轮美奂的玉制动物出现,今天就将一部分动物造型的古代玉器展示给 ...

  • 古玉中的动物世界

    古代玉器中动物造型的出现可以追溯到遥远的新石器时代,但这些贴近生活.喜闻乐见的可爱动物形象从来没有离开过制玉工匠的视线.历朝历代都有大量美轮美奂的玉制动物出现,今天就分享一部分动物造型的古代玉器.让我 ...

  • 古玉界:古玉中的动物世界

    以活生生的动物为玉雕题材早在新石器时代已经出现,在红山文化.良渚文化等新石器文化遗址中都发现了大量玉雕动物佩饰,反映了人类早期和动物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关系.在随后的历史中,动物挂件越来越受关注,佩戴 ...

  • 巅峰古玉——狮子山楚王墓玉器高清图

    楚王陵玉棺玉片出土时景象 除了金缕玉衣和黄金饰具带之外,狮子山楚王陵还发现了一件很有代表性的楚王棺具.出土时各类玉片玉板有1781片,经补充后达2095片,复原成一具完成的玉棺. 楚王陵玉棺复原,长2 ...

  • 堪称经典:首都博物馆古玉大展!(附高清图)

    玉器是中国悠久玉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载体,是中国传统文化里重要的一部分. 从古到今,玉器也随着社会在变化,也代表着许多先辈们的智慧. 今天向大家展示的是首博 "千古探秘--考古与发现" ...

  • 67件古玉即将开拍!(高清图)

    NO.301 明 子冈款白玉双龙首山水诗文牌 L:5.1 cm W:3.6 cm H:0.7 cm 来源:国营文物公司. 起拍价:无底价 NO.308 明 白玉红沁双猴坠 W:2.1 cm H:3.4 ...

  • 极致古玉——狮子山楚王墓玉器高清图

    楚王陵玉棺玉片出土时景象 除了金缕玉衣和黄金饰具带之外,狮子山楚王陵还发现了一件很有代表性的楚王棺具.出土时各类玉片玉板有1781片,经补充后达2095片,复原成一具完成的玉棺. 楚王陵玉棺复原,长2 ...

  • 三门峡虢国博物馆藏高古玉(极品馆藏,高清实拍)

    三门峡虢国博物馆藏高古玉(极品馆藏,高清实拍) 古玩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