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琼|六味飘香

作者|吴琼   图片〡网络

我是个不爱吃肘子的人,直到有一天,偶然之间吃到了一口酱肘花,便瞬间改变了我对肘子的印象。
酱肘花,是用猪前肘制作的一道肉食,具体如何制作我无从得知,但成品端上来却能看得真真切切,用细线缠绕的肘子肉拆开切成薄片,猪皮包裹的内里,里面显露出的并不是肉,而是花絮状的肉花,且不是我们平常概念中的肉的样子,而是晶莹剔透,在光线的照射下还有些发亮的成色。说起酱肘花,还有一段很长的历史。清末代末年,晚清帝国也开始与洋人相交,收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和思想的冲击,皇帝也学着在皇宫里开个派对。可是有一次,在一场西式派对上,来了很多西洋人,桌子上也摆满了西式糕点,却偏偏不伦不类的摆上了一盘酱肘花。这道菜一上来,立刻引起了在场人不小的轰动,这土洋结合的派对何等的不合时宜。可是当人们疑惑着夹起了一片这带着晶莹剔透的花絮的肉食放入口中之后,便立刻改变了想法,这道美食无论从味道还是口感或是肉质,都无与伦比,简直是他们吃到过的最好吃的肉了。
那么,这么好吃的肉是怎么来的呢?清代末年,有个叫做盛荣广的小伙子,掌握了一门制作酱肘花的技艺,最开始他在京城制作这道美食。京城是皇城根儿,生活在那里的人大多是旗人、皇亲贵胄,即便是经济再不景气的时候,对于吃穿用度也极为讲究,所以这样的肉食在京城很受欢迎。可好景不长,连年战乱,盛荣广只能带着几个兄弟开始了逃难之旅。想把酱肘花发扬光大,他们来到了山西太原,一来酱肘花最初就是从这里流传到京城的,二来酱肘花味浓,正适合太原人口味重的特点。很有经济头脑的盛荣广并没有把开店的地点选在繁华之地,而是开在了一条叫做达达巷的、冷清的小巷子里,因为这里住着的大多都是蒙古贵族和将军,迁到了汉地,改了汉姓,可喜欢吃肉的习惯却没有改。
但在这开店之初并不顺利,以往在京城备受欢迎的酱肘花,在这里却只能勉强维持日常开销。盛荣广走街串巷了解一番才知道,原来,太原虽然有很多晋商,会做生意,赚了很多钱,却都知道赚钱的辛苦和不易,从不轻易乱花钱,而且晋极为讲求诚信,很多店里都是老顾客,还都有赊账的习惯,对于他们这些初来乍到,还只收现金的人,晋商们根本不相信。了解到了这些,盛荣广也入乡随俗,在店里为顾客们开设了个人的账单,让他们成为了老顾客,还将制作酱肘花的边角余料切碎,放入饼中,做成山西肉夹馍的状态,低价卖给那些没有钱的普通老百姓。这样,久而久之,这道酱肘花便在太原扎下了根。他们开设了更大的店铺,并且为店铺取了一个正规的名字,叫做六味斋。
凡是吃食,无非都是酸、甜、苦、辣、咸五味,但他们认为,自己的酱肘花里除了这五味还有另一种味道,那就是香,因而便是六味。这六味的香气,就这样一直飘到了今天。
END
关于作者
吴琼,女,1986年生于吉林省蛟河市,毕业于牡丹江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校期间与学友创办文学社,并出版报纸《镜泊学魂》,自2003年起开始在《蛟河市作文报》上发表散文、诗歌,吉林市诗词学会会员,现就职于蛟河市漂河镇人民政府。
RECOMM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