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恋爱越来越难,也谈《爱欲之死》
这两天,公园的相亲角格外热闹,一个个鲜活的青春个体化作A4纸张上的一个个数据,挂在红绳上随风起舞。
然而放眼望去,人群中大多都是中老年人,有的已经互相为儿女牵好了线,有的还在驻足徘徊,左挑右选,婚恋在这个时刻被明码标价放在了交易广场上。
那个“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的”的时代已经走进了博物馆,伴随着而来的是年轻人渴望恋爱,却又将自己置身事外。
恋爱本身也渐渐格式化成吃饭、看电影、娱乐,爱情本身带给人的那种难以言说的体验则通过其他形式去获得满足,比如磕CP。
是什么将爱置于濒死的边缘?
自然是当今时代的个人主义,一种将一切事物在市场上明码标价的必要性,一种可定义当今社会所有个体自私行为的逻辑。
这正是新生代思想家韩炳哲在他的《爱欲之死》中探讨的问题,他试图用此书阐明这样一个观点:纯粹意义上的爱,曾经被置于一个悠久的历史传统中的爱,如今受到了威胁,甚至已经死亡。
短短七个小篇章,作者却引用了大量的哲学观念和文学作品阐述了他对于爱欲的思考,意涵丰富,读起来欲罢不能。
虽然这本书的观点大家褒贬不一,但这本书足以引起每个人的思考。
一
爱与自我
这是每一个陷入爱情的人都会思考的问题。在当今宣扬独立自我的时代里,爱情里的两个人究竟该怎样相处?
“在一起时天下无它,分开时各自精彩。”似乎是每个人对美好的爱情的向往。然而经历过爱情的人都知道,爱情的魔力就在于不可控制,甚至会带着我们偏离原来的航道,让我们变得自己都不认识自己。
爱欲是勇于否定自我,肯定他者。爱欲与他者密切相关,是个体在自我的王国里无法征服的疆土。
爱欲会激发一种自愿的忘我和自我牺牲。一种衰弱的感觉向坠入爱河的人的心头袭来,但同时一种变强的感觉接踵而至。这种双重的感觉不是“自我”营造的,而是他者的馈赠。
它要求一个人有勇气消除自我,以便能够发现他者的存在。
关于爱情体验的一个建构性条件就是一个人在“他者”面前承认自己的“无能为力”。
这是作者在书中对于爱欲中的两个人“自我”和“他者”的思考,也就是只有当我们承认自我的无能,消除自我,才能真正的看到对方。
爱情需要极大的勇气去承认自己原来脆弱地不堪一击,轻而易举地被他者占领。
然而在这个追求成功的社会,谁还有勇气去脆弱?
二
爱的驯化
随着所有生活领域出现的一种积极化趋势,我们会发现爱情也被驯化成一种消费模式,不存在风险,不考量胆识,杜绝疯癫和狂迷,追求舒适和自我,从而避免产生任何消极和被否定的感觉。
而这背后的原因是现代社会的“自恋”倾向。
世界的运作则投其所好地供应各种满足人们自恋的产物,在一个强大自我认同的个体中,一切事物均成为被消费的对象,比如各种社交软件、影像作品等等,可以满足个体的欲望,从而毁掉了对爱的渴望。
我们生活在一个越来越自恋的社会。力比多首先被投注到了自我的主体世界中。自恋与自爱不同。自爱的主体以自我为出发点,与他者明确划清界限;自恋的主体界限是模糊的,整个世界只是“自我”的一个倒影。
当今世界,自恋主体的核心追求是成功。这一奖赏性的逻辑将自恋的主体更加牢牢地编织在他的“自我”中。
当今社会越来越像一个同质化的地狱,而爱欲的经验不在其中。
人们满足于追求同好者的那份舒适,放弃了对他者的渴望。追求的是一种舒服的、最终缓慢沉淀在意识之内的熟悉感。
吸引自我的、被自我所渴望的他者,无处可栖。这是一个没有了爱欲的社会。
这样的自我无法感知和识别他者身上的差异性,追求舒适的感觉和无须承担任何不良后果的刺激,并以此取代了痛苦和激情。
消极面的缺失导致了当今爱情的枯萎,成了可消费、可计算的享乐主义的对象。
三
爱的想象
除了越来越自恋的社会倾向,这个万物皆可消费的社会,不管是虚拟的网络世界还是拥挤的现实世界都充满着种种陷阱等待着年轻人踏入。
那些追求成功的社会欲望和期待把年轻人个性揉碎、凹断他们刚萌芽的理想主义。意气奋发的少年一眨眼变成脱发凸肚的996工作机器。
即使再不求上进的员工也将自己的时间放在格子间,他没有机会和心力再去缠绵其他。披星戴月的身影和焦虑不堪的内心,却仍旧在朋友圈歌颂者凌晨三点的不夜城。
对于美的感知于他们毫无效用,他们将世界想象成一幅平白的画卷,只要他们一天挨着一天过去,那些辗转难眠的忧虑将会随着时间消逝,而对于爱情的想象也成了谈婚论嫁的匹配。
现代社会既束缚了大众对爱情的想象,却又通过各种商品和消费模式无尽地拔高着大家对爱情和理想伴侣的期望相信。
现代的自我通过商品和媒体图像感知自己不断增长的愿望和感觉,其想象力首先受制于消费品市场和大众文化。
伊娃·易洛思在《爱,为什么痛?》中将前现代时期的想象力称为“信息匮乏”。信息匮乏导致会“高估”他人,将他人的“价值看得过高”,甚至将其“理想化”。
而今,由于数字通信技术发达,想象力被过量的信息所填充:“借由互联网传播而形成的先入为主的想象力,与信息匮乏而成的想象力不同。互联网想象以堆砌的碎片化符号为支撑,缺乏整体性;在这种处境下,人们看似掌握了大量信息,却不易将事物理想化。
这种被迫升华的想象力改变并且提高了男男女女对理想伴侣的要求以及与之共同生活的期许。紧接而来的便是频繁的“失望”。失望是“臭名昭著的服侍'想象’的女佣”。
这才是这个时代最大的弊病,多少年轻人毕业后踏入企业的格子间转眼变成大人,就连那颗跳动的心也枯萎死去,放下了所有的反抗和犹豫,将自己的余生献给了那肉眼可见的未来。
如果年轻人不愿主动的寻找生命的其他可能性,那么对于他们来说一切生存的动机都将是别人赋予的思想枷锁。
所有人疾奔向前,寻找想象中的理想伴侣,而不愿意承受现实世界所赋予的一点痛苦,影视作品,CP的出现只为满足人们的想象。
而这想象的背后,是对真正的爱情的放弃。当年轻人不再相信爱情时,那么美好崇高的自然远离,留下的只有川流不息的消费型社会。
除此之外,作者还从色情、爱欲政治学等角度去思考当今社会爱欲的消失。并在最后做出了一些新的理论思考。
爱欲以超验性、彻底的独一无二性为前提。
真正的思考会随着爱欲一起升华。必须做一个好朋友、好情人,才能有思考的能力。没有爱欲,思考就丧失了活力,失去了不安,变得重复和被动。爱欲刺激了思考,使人有意愿去追求“独一无二的他者”。
无论如何,这本短小却意味深长的小书,一定会带给你更广阔的思考世界,甚至重塑爱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