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诗讲座:从起承转合说起(2)

1、“合句”的方法有几种,比如:合题,也叫做题结。这就是以前我们一直要求的方式,给全诗作一个总结。

另外一个方法就是稍微离题一点,从“意”上去写合。给前面未尽之意,作个概述。或在前面的基础上提出新意。在不太过偏离的情况下,给意做个扩展。就象王维的“更上一层楼”。

还有种方法,是以事为证。

另外,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大家在写合句的时候,要根据前面交代的内容,确立一个中心,明确是以什么为主。可以以自己为主,可以以景为主,也可以以情为主。

大家在决定以什么为主的时候,一定要参考前面的起句、颌联和颈联,特别是要参考颈联和起句。

合句就是合一篇始终之意。始:开始 终:终结。

2、再交流下具体创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
大家都知道创作中情景要清楚明了,其实具体写作过程中,题是最重要的。在这个原则指导下的情与景,都是要为之服务的。具体到用情或景,必须考虑这个原则。

我们以前的作业都是要求先景后情,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强化起承转合的掌握,能更快的理解起承转合。但是这并不是规定,不这样写就不行。等大家完全掌握好后,就不再作这样的死要求了。

简单的交流下第八句,也就是合句的后半部分。它必须要符合整体的精神,用一句话,对整个作品作个概括。最好是在概括的同时,还具有新意。或体面、或达理、或警示、或沉着……等等。如果能以“一意”贯“N意”,当然更好。总之,合句要见“意”。若能以景喻“意”当然比直接用情更佳。用景或情,可以明、可以暗、也可以半明半暗。

如李白的诗句:“唯见长江天际流”,这个就是不尽之“意”,给人以更大的想象空间。

在这一点上,填词和写诗是一样的,不可以无意,也不可以故“意”。“意”是在前面的起句、颌联、颈联的基础上生长。如果把起句、颌联、颈联看作是栽培、发育和成长的过程,那么,合句就是果实!

3、一直以来都要求大家每天读唐诗。现在交流下如何读诗。

从起、承、转、合来读唐诗。

大家在平时读的时候,可以稍微留意一下,以加深自己对起、承、转、合的理解,掌握得更为全面。

我们平时在创作的时候,就特别需要注意这一方面的问题。力求表达清楚、明白。字义,一定要清楚,前后要连贯、首尾要呼应。起句,一要说清楚写的是什么,二要为下一句留下伏笔。

大家会发现,七律的句子,两个词组连在一起,这样就不是连贯。词组之间,应该有连接的字或连接的词组。

换句话讲,四个字不可以全部是名词。如果前四字都是名词,后面三个字,就很难安排了。因此,各词性的字,应该是交替进行的。用来连接名词的,是动词或是连接词。

这样来构思,任何一个句子都很容易写出来。在每句的最后,留下伏笔,为下一句作准备。这样,连接就会很自然,就不会出现断裂的情况。一句一句连下去,七律就完成了。大家一定注意不可以四个名词连续用。如果这样用,后面就会没有安排的空间,怎么写也不会写好。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大家看下前面四字,就不全是名词。

另外,大家要特别注意颔联和颈联。如果颔联前二字是名词,那么颈联前二字就不要使用名词。要有所区别。

比如:静夜兰香,静就不是名词。浪淘沙,淘就不是名词。大家在给自己取名字的时候,都明白这一点。相信写诗的时候,自然就更容易做到。

4、律诗的一些概念

(1)先说“老干体”
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这就是老干体。极力歌颂国泰民安的,没有多少实质,可观赏价值的。

老干体,具备律诗的一切特征,起承转合全部到位,因为,律诗800多年来,就没有新调。老干体的句子是口号型的。

(2)“伪诗”,也具备律诗的一切特征。
起承转合、章法什么都不少,区别就在于:内容。凡不符合“诗言志”的,但拥有律诗的其他全部特征,这就是“伪诗”。诗言正、诗言志,内容上离开这些,就属伪诗。

伪诗的代表作,魏晋诗、以及唐朝杜牧的作品中,相对较多些,包括唐伯虎等才子为青楼楚馆写的那些诗,都属于伪诗。杜牧在扬州流连青楼写的那些东东,也属于伪诗。

比方说,今天有个诗人,去夜总会,为应招小姐写的诗,虽然其完全符合律诗的所有特征,但这样的诗,就是伪诗。伪诗和老干体,都符合律诗的全部格律。除了内容以外。

(3)、“象诗”,象诗,同样具备律诗的所有格律特征,区别在于内容空洞,写了一堆,完全脱离实际的东东,无病呻吟。无病呻吟,就是象诗的特征。

(4)玄诗。也就是算命诗。也讲究起承转合,也有章法,但其远离“诗言志、诗言正”,这类算命的诗,就是玄诗。

(5)诗:区别于刚才所说的这四种类型的因素就是内容。诗的内容是正面的,是和谐的,符合礼义廉耻等道德规范。诗,连同刚才所交流的这四个类型都遵守基本的格律。

刚才说的五种,属于水平比较高的,下面,再说另外的如果连格律都不遵守,那就连“象诗”也谈不上了。

(6)再说一种比前面所说的五种要差劲些的“四不象诗”。四不象诗:也具备律诗的基本格律特征,讲究起承转合和章法,它的区别,也是在内容上。它的内容是乱七八糟的,是东拉西扯的,没有明确的主题。平仄、压韵等等,什么都正确,就是主题不明显。

诗--老干体--伪诗--玄诗,这四类,都有具体的内容,都符合格律的所有特征。

(7)再有就是打油诗。
打油诗:也具备格律的基本特征,区别是什么呢?打油诗非常白话、内容诙谐,是旧体诗的一种。传说是张打油创的,他惯用俗语,内容和词句通俗诙谐,不拘于平仄、韵律。

打油诗最早起源于唐代民间。这类诗一般通俗易懂,诙谐幽默,有时暗含讥讽,风趣逗人。

咏雪
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
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这就是张打油的打油诗。在当时一鸣惊人,此诗描写雪景。由全貌而及特写,由颜色到神态。全篇看不到一“雪”字,而雪的形神跃然纸上。遣词用字,贴切传神,通俗易懂。其格调诙谐幽默,张打油由此而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打油诗体。

在现代打油诗就成了许多人讽刺和取乐的工具,在内容和题材上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开始以其来反映现实生活,用来反映人民的意志、要求和愿望,赋予其鲜明的时代特点,但其艺术风格没有改变。任何社会,任何时代,只要有可笑可恨的事情发生,就会有幽默风趣、冷嘲热讽的打油诗应运而生。

打油诗的魅力就在于:其具备趣味性、知识性和故事性,还有就是通俗性。这就是打油诗。

5、“五言”,虽《诗经》中就有,但属于少数,属于个别情况。真正开始的时间,大多数人同意的说法,始于汉朝,到今天仍流传下来的完整的有59首。这就是汉五言59首的来历。

6、《诗概》中说“七言出汉乐府,罗事实,出柏梁体”。
解释一下这个柏梁体、罗事实。收集事实、陈述事实。
汉朝元封三年,皇帝造一高台,取名“柏梁台”,也就是个殿。说是高台,实际按今天的标准,很矮。这个台的通途,就是拿来大伙写诗的。按照当时的标准,今天群里的每一位朋友,都能“上坐”。就是佳宾。

7、最早的律,出自汉朝“乐府”。兮字可以用来压韵,宋诗里就有。

8、由楚辞发展而来的骈体,就是去掉了楚辞七言中的“兮”字。因此,就说楚辞应该算是六言。反对的观点是汉朝把“兮”字,换成了具有实际意思的字。

骈体因为属于诗歌。归在汉乐府中。骈体也属于诗歌。
从汉朝,一直到唐朝,赋都归在诗歌类。诗歌,是个很大的概念。包括赋、骚体、诗经、歌、行、词、五言七言等等。唐朝把词,也归在诗歌里。

9、岳飞的“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 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巨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这首不是岳飞所作,只是借了岳飞的名而已。下面,就一一剖析,为什么不是岳飞所做。剖析的观点,纯属黄伟一个人的看法,没有代表性。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这是第一句。岳飞戴的是头盔,冠,通常为文人饰物。如果是岳飞,怒发冲的是盔,不是冠。此疑点一。

疑点二:凭阑处(也作凭栏处)。从这三个字看,地点,应该是一个庭院,肯定不是军营。潇潇雨歇。从气候来看,不是冬天。

疑点三:靖康耻,犹未雪;巨子恨,何时灭!
作为臣子的岳飞,我们知道,是不可以直呼皇帝的名号。岳飞是不可能把“靖康”二字,填进作品中去。直呼名号,罪至诛九族。

疑点四: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贺兰山,在岳飞打仗的牛头山之西北方向。岳飞,打的是金,方向为东北。作业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的岳飞,没理由打仗会把方向搞错。如果岳飞把部队带往贺兰山,去踏破。那么,中原将拱手让给兀术,宋朝被灭的时间,会更早。因此,岳飞要踏破的,当然就不是贺兰山,山海关还差不多。

疑点五: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胡:唐朝指北方的少数民族。

匈奴:汉代西北方向的少数民族。今欧洲的匈牙利,那么,可以肯定的是,无论胡还是匈奴,都是比喻。不是真指。
如果是岳飞,那么,他要饥餐的,是金人的肉。渴饮的,是兀术的血。与胡和匈奴,扯不上关系。更何况,岳飞那个时候,匈奴早就被打跑,迁徙去了欧洲。

此词,更象是明末清初的人所填。满清,大家都知道,就是宋时金国人。满清开始称金,明朝称其为“后金”。有人愤恨满清入关,借岳飞来发作,更符合实际情况。

10、“诗言志”,孔子说:“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这话,两千多年来,一直为诗界所遵循。

白话点儿讲就是诗是抒发内心,歌咏,是吟唱心中的声音。
这一点反映到平时具体的作品中就是构思的时候在脑海里要有个具体的框架。大致的要自问下我要用主题表达什么?需要用什么样的景来表达?心情是什么样的?声音就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孔子在后面讲到:足故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和顺其中,而英华发外。

这句话不仅对前人,就是对我们今天写诗也有很大的帮助。
这话白话一点讲就是说:情感深厚,文采就会鲜明,气度宏大就会变化神奇。和顺的情感在内心,外在的表现就是美好的神采。这些就是诗言志、歌咏声的含义。

那么,这些结合在具体的作品中表现出的就是诗味。也就是起、承、转、合和音节方面把握的不错了。

一首好的作品光有起、承、转、合还很不够,在现有的“诗味”的基础上让作品的味更浓郁。

11、今天要说的“诗味”,不再是起、承、转、合,而是在起承转合基础上的。

这个“诗味”指的就是:不同内容,所呈现出的不同格调、韵味。同时,包含在其中的潜藏的作者的创作心理。“功夫在诗外”,相信大家对这话大多数都不会陌生。今天说“诗味”目的就是在具体的创作中要先有诗味,然后再写诗。而不是以前那样,作品出来了有诗味就有,无诗味就无。

一首作品,是作者自己对主题的解读,是一种创作的体验。并把内心的感受包含在这体验中。

人生百态、酸甜苦辣等等。这些都是用眼睛明确看到的“味”。从作品角度出发,更应该具体体现出“味外之味”。也就是除作品本身可明见的含义之外的延伸意义。这个延伸的意义是广义的。是超出本来的味,成为更大更广的味。

具体用一个字来说诗味要达到什么程度,那就是“美”!
中国因为有诗,因此,美学观念和主张,远远早于西方数百年,差不多近千年的时间。

那么,具体到创作中,怎么才能够使诗味更浓郁呢?这就需要,心与境的和谐。

具体来说,也就是景语与情语的和谐。它们应该是统一的,而不是对立的,在作品中反映出来。这个统一,是和谐而不是矛盾。

具体到创作中,不同的题目,使用不同的景语。那么因为不同的景,就必须要结合不同的情语。这样,就能使诗味更浓。

同时这也要求在具体的作品中,作者的内心与作品描述的景必须相融合。景必须是自然的,不可违背自然。

比如,句子中有明月那就不能同时出现乌云。也就是必须是自然的。情就体现在起句、承句的自然中。

于自然中见性情,这样,转的时候也就轻松多了。笔下的作品自然就和谐浑成。把自然之趣与情之绪合理的结合在一起。
如果能在合理的基础上更巧妙的结合,那就当然更加完美。

12、下面再说下“1”论与不论的问题。
咱们的作业一直是八句的律句。那么,“1”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不论呢?我的建议是:首先我们看看如果平均分配的话,那么这个“1”就应该有4个平声4个仄声,一共八个。如果是44分配,那就完全正确。如果是35分配,其中有一句不论,这是可以的。但如果是26分配,这就得仔细考虑了。除非万不得已,最好不要用26分配。如果是17分配,作业直接就打零分。如果是08分配,毫无疑问:负100分。因此,选择44或35分配,是最合理的。

13、“诗味”。诗味之美妙,是建立在自然之道基础上的美。那么不自然,当然也就不美。也没法美。
诗不可空洞。空洞则无物。无物则不自然。因此充实的作品才会美。
充实就必须有自然、有真实的内容。不真实的就不是自然。充实之后就有光辉。作品体现出的美就是大美。

庄子说: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
因此,我们在创作的时候,表现在起句和承句中的,写进作品里的自然之物,就要注意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不是相关?会不会抵触或矛盾?如果相关,相互间能不能互补?这个互补,又能产生什么样的效果?这就是我们在起句和承句中,必须考虑进去的。
具体说来,在不犯题的情况下,可以衬托、可以比喻、也可以旁击。使用不同的手法,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景。

而写出的景语可以由内向外,可以从左到右,也可以上瞰下仰等等。可以采用的办法很多。可以正喻,可以反喻,可以明喻,也可以暗喻。有题,就很容易写出起句。有了起句,换个角度,自然就有了承句。结合景,转的时候用情语。当然也就很自然。这样整体下来,整首作品就会自然流畅。

如果不结合景,就会有断裂的嫌疑或现象。
另外说一下,最后一句叫做合句(或尾联,有对仗情况下),正确的说法是:合句。两千多年来,它都被叫做“合句”。在网络里,有“结句”一说,那是谬误。即便不是谬误,也是二十一世纪的发明,是未被承认的发明。

以前说的诗味是在格律,具体就是起承转合和音律、韵律大家都做得完美的情况下的诗味。这个诗味,是因为遵循格律,而带来的诗味。

今天特别的交流起句和承句,目的就是请大家在原来的诗味基础上,创作出更加浓郁的诗味。

原来的诗味,是因为有格律,按照格律去创作,自动产生的。今天说的诗味,是要在这个基础上,创作出的诗味。因此,今天就特别的强调了起句和承句。

建议大家今天交流的内容多看看,目的在于提高大家起句和承句的写作能力。因为,大家差不多在格律上,都不至于出现什么大的错误,基本上都能做到四平八稳。所以,今天交流的目的,就是在以前的基础上,提高。

1、律诗的“起 承 转 合”,即:“发生、扩展、转变、总结”。
“起 承 转 合”属于格律中的“格”部分。起承转合萌芽于《诗经》,而它的完善在西汉时期。自西汉以来诗(包括宋朝定型的律诗),都遵守这四个字。其特点在于:循序渐进或由小到大或由内而外。但发展到唐朝就有了由大到小,由外而内这样反方向的写作手法。

下面着重交流下“起 合”。起,作为领句,起引领全篇的作用。合,作为总结,起总结全篇的作用。

下面我们看诗例: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我们来改动一下起句与合句的位置,然后再感受下起 合的作用。

轻舟欲过万重山,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犹思白帝彩云间。

我们改变一下起句与合句中的个别字,但是诗的内容一样完整。举这样的诗例不是要大家去修改诗,而是要大家理解起句与合句在作品中的相同之处,起句引领全篇,是给作品做个概述。合句概述后做总结。这就是它们的不同点。

因此,我们在平时的创作中,一定要多加注意。特别注意起句。在动笔之前,也就是写起句的时候,要对作品全篇考虑。起句要起到引领全篇的作用,它是用来领导整体的,起句绝对不是单纯地描写个景。

无论什么景,这个景必须要符合整体思想。如果起句不能引领全篇其脱离整体,那么后面也就无从下手,就会出现无法处理的局面。当然作品也就不能成功。

起句与合句在思想上要完全并完整统一。承、转、合都是紧依起句而来。都是依起句而扩展、转变、总结。

那么合句,也就是在起句的基础上,结合承、转来对全篇做个总结。这个四个方面绝对不能断裂。而是要循序渐进,要有序的发展。

不管是唐诗还是其他朝代的诗,为什么读起来感觉那么美?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它们有“起 承 转 合”这个基础。在蒙学的时期这四个字,就是学生所要必须掌握的内容。也因此,在其后的过程中,他们就能非常容易地写出作品来。他们的创作都是依照这个四个字来完成的。

2、“发生、扩展、转变、总结”是有序的渐进。按照这个规律创作出的作品不仅有连贯性,还能够增强可读性和记忆性。同时它就是一首成功的作品。也只有通过这四个字才能使作品抑扬顿挫。
其实大家都了解“诗”以前是用来唱的,是属于音乐的一部分。律诗呢,就更讲究节奏。

要想让律诗有节奏,第一步就是通过起承转合来完成的。起 承 转 合,就是对整体节奏的一个规定。这个规定就是要求作品必须要循序渐进。起 承 转 合,对每句的要求不一样,它强迫我们于作品必须要循序渐进。禁止原地踏步,禁止跳跃前进,禁止东拉西扯。因此,这四个字的重要性,不容置疑。

起:引领的作用
承:扩展的作用
转:转变的作用
合:总结的作用

引领,是引领主题
扩展,是扩展主题
转变,是紧扣主题,相对于起、承的转变
总结,是在引领的基础上,结合扩展、转变,对全篇做一个总结。

因此我们很容易地看到,起句与承句,关系非常密切,起句与合句关系同样密切,承句上与起句、下与转句关系密切。合句与起句关系密切、与转句关系同样密切。

只有弄清楚了这四者之间的关系,我们笔下的作品才会有连贯性、完整性,才不会出现断裂情况。才不会出现不成功的作品。因此,我们在平时的创作中一定要仔细检查自己笔下的东西,每一句之间是不是连贯。关系是不是密切,是不是还有距离?大家一定要做到:每句之间关系密切,同时避免有距离。

3、“转”,就是转变。其目的,就是为了避免平铺直叙,那样作品会显得没有生机。尽管平铺直叙也可以完整的表达,但是影响作品的美。既然是有节奏,那就必须要求其连贯性。断裂的作品,是绝对不可能有节奏的。

起 承 转 合这四个方面分开来看是散的,各有各的作用。但是这四者结合起来,就能使作品显得整齐。具备整体的美感。这四个方面交替中的相映,避免了平铺的单调性。

其实写诗真得很简单,但是重要的一点必须真正的理解起承转合。相信通过这几次重复的交流,大家已经非常掌握。从大家的作品中也不难看出。

我的恩师黄伟先生曾经说过“写诗就是凑字。只要你把该掌握的内容都掌握清楚了,一个个字的凑出,肯定就是非常成功的作品。

4、围绕起、承、转、合.第一个问题:律诗的

(1)八句的首字论不论?是怎么论的?
答:论。平仄比不能过3:5。

说明一下,咱们讲的律诗是近体律诗。律诗的首字也是要论的。这个论主要是讲平仄比例方面。八个首字的平仄最好是4/4或是5/3、3/5。6/2及2/6有时是不得已而为之,不到万不得一时最好不要这样安排首字的平仄。1/7、7/1或是0/8、8/0都是要不得的。

(2)排下《平起入韵式、七律》。

答: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3)“起和承的作用”?

答:起句是第一联开篇立意,承句为颔联,承接首联的意境。

起:引领的作用。
承:扩展的作用。

引领就是引领主题。
扩展就是扩展主题。

(4)“转与合的作用”?

答:转:转变的作用。合:总结的作用。

转变,是紧扣主题,相对于起、承的转变。这个转变,只是在同一个主题下,所表达的方式上的转变,是由景到情的转变,这个转变是为了丰富主题的转变。而不是主题的转变。
总结是在引领的基础上,结合扩展、转变,对全篇旨意做的一个总结。合全篇之意。

(5)、对于入声字的安排不怎么熟悉?不大明白。

平上去入
抑扬顿挫

这样对照一下。关于入声字的按排,现在先略微的涉及一下,以后会细讲。
以前我们说过,在七律中,第五字必须论,第三字有时也得论。

那么,五律中的第三字要不要论呢?答案是肯定的,也要论。
大家请看,七律中的第五字与五律中的第三字都是倒数第几字呢?都是倒数第三字。当然我们这里指的是韵字句中的第五字和第三字,也就是倒数第三字。

大家平时读诗时可以注意到,这些韵句中的倒数第三字绝大多数都是仄音。有极个别的平音是特例,是有特别的需要。
在所有的七律中,2、4、6、8句也就是压韵句中只有两种平仄,这两种平仄就是:平平仄仄仄平平和仄仄平平仄仄平。
在五律中的压韵句中同样的也只有两种平仄,平平仄仄平和仄仄仄平平。

我们可以看到,倒数第三字都是仄音字。请看以下几首诗: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大家把压韵句中的倒 数第三字写出来,标上平上去入。

一,入
万,去
挂,去
落,去
下,去
天,平

大家有什么发现?去声的占多数。
在压韵句子中,倒数第三字,去声居多。这样的安排,并非是作者无意中这样做的,而是有意为之,因为这样吟颂起来,更为上口,诗味更足。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交流一下。大家看这两句。这两句应该是一联。碧字处,按格律应当是平音,这里用的却是仄音,这就是传说中的拗句。所以下联天字应当是仄音这里用了平音来救。

我们并不提倡这样补救的。我们平时练习最好是完全按正格要求写。我们再看两首诗: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咏怀古迹五首之三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下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大家看倒数压韵句中的倒数第三字,标一下平上去入。

泪:去
报:去
尚:去
向:去
月:入
曲:入

我们再来看五律: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叶故人情.
挥手自慈去,啸啸班马鸣.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标一下压韵句中倒数第三字的平上去入。

绕,去声
万,去声
故,去声
下,去声
共,去声
自,去声
梦,去声
斑,平声
晚,上声
起,上声
觉,入声
石,入声

大家可以看到,还是去声字占多数。我们再进一步注意颌联和颈联的下联的倒数三字。是不是还是去声字占绝大多数?这些都是作者有意安排的。我们再看一首词:

苏轼: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我们看苏轼此词压韵句子的倒数第三字。

问:声,是:去声;
不:入声;
在:去声;
照:去声;
别:入声;
古:上声;
共:去声;
还是以去声为主力。
我们知道,这些诗词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诗词。压韵句中的倒数第三字以去声为主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也不是巧合,正是诗作者的有意安排。

谁把毛主席的沁园春贴来。我们再看看是不是这样。

《泌园春 雪》 毛主席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找出压韵句的倒数第三字,并标出平上去入。

里,上声;
失,入声;
试,去声;
外,去声;
此,上声;
竞,去声;
逊,去声;
射,去声;
看,去声。

是不是还是去声字居多?这正是作者的高明。大家再看一首词:

辛弃疾 身世酒杯中
身世酒杯中,万事皆空。古来三五个英雄。雨打风吹何处是,汉殿秦宫。
梦入少年丛,歌舞匆匆。老僧夜半误鸣钟。惊起西窗眠不得,卷地西风。

还请大家找出压韵句中倒数第三字,并标上平上去入。

酒:上声;
事:去声;
个:去声;
殿:去声;
少:去声;
舞:上声;
误:去声;
地:去声;

我们看,压韵句倒数第三字还是以去声为主;

从对联到律诗(五律七律)、再到词,大家看到的这些例子,压韵句中倒数第三字,不仅是仄,并且,去声占了绝大多数,那么,大家觉得,这个字,该不该论呢?答案当然是该!

不仅仅是律诗,就是填词的时候,这个压韵句中的倒数第三字也是特别要论的。并不是说可平可仄的时候,大家就随便可以用。
不仅这样,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到,除非是特别需要,否则,使用去声为佳。

我们先讲律诗后讲词的原因是因为律诗在这个音上没有词那么复杂。填词首先就必须审音,更注重细节一些。刚才说的倒第三字,只是需要注意的情况之一。

对联的下联,倒数第三字都是仄,不知道平时大家玩联时有没有注意到。无论怎么排,平韵收尾的句子的倒数第三字肯定是仄,对联也是这样的。

因此,在以后的练习中。请大家尽量使用去声字,其次选择入声字,上声字少用。也就是去声字为佳,入声字次之,上声字最次。

(0)

相关推荐

  • “风雪夜归人”——五言长城刘长卿,教你如何将五绝写得出神入化

    千古名句"风雪夜归人"出自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自称"五言长城",对五言诗作水平 ...

  • 如何判断一首诗是不是律诗?

    在很多学校的考研题中有一种题目: 判断所给的诗歌是古体诗还是律诗, 如果是律诗请标清平仄? 如果说是古体诗,要说明为什么? 这个题目占分不多5到10分,但所需要的知识量挺大的, 并且这种题目考察的不是 ...

  • 律诗讲座:从起承转合说起(二)

    ​        1."炼字"是以切境.切情.切题为前提,对词语进行反复的推敲.修炼.修改,从而达到声音优美.语言精炼.形象鲜明.情趣浓郁等目的.        "炼字& ...

  • 律诗讲座:从起承转合说起  (四)

    ​        1.律诗的"起 承 转 合",即:"发生.扩展.转变.总结". "起 承 转 合"属于格律中的"格"部 ...

  • 律诗讲座:从起承转合说起(3)

    幽兰飘香 1.律诗押韵句的倒数第三字论不论?怎么论? 答:论,以去声为主. 对,是要论的.当然这个规则不是死的,有时还应以诗中的实际情感和内容而定.有时适当的用入声或是上声则会效果更佳.大家看苏轼的这 ...

  • 律诗讲座:从起承转合说起

    一. 1.律诗中起承转合是对应首颌颈尾. "起"也就是首联:一般以景或情起句. "承"也就是颔联:承接首联进一步说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 "转" ...

  • 浅谈律诗中的起承转合 || 马帮诗歌

    顾问:潜东篱 廊桥水落痕 威力 潮 辰龙 下雨不愁 乡心梦 风尘儒侠 宣传:徐学文 心灯 林丽蓉 题刊:黄孟炜 浅谈律诗中的起承转合 作者:潮 我们通常在写诗时,或点评诗,或欣赏诗时,总会谈到诗的起承 ...

  • 论律诗起承转合的连贯性

    例诗: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廓,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这首诗采用的布局方法是什么呢? 是典型的起承转合法.起承转合分别对应着首 ...

  • 论律诗起承转合的独立性

    我们仍就之前那首诗进行分析,以便于大家对比学习. 先看例诗: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廓,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起的独立性 青 ...

  • 律诗的章法之起承转合法②

    律诗的章法--起承转合法 所谓起承转合法,并不是一二三四联固定的,也可以是一句起,也可以是一联起.可以是一句承,也可以是一联承,也可以是两联都承,要看具体情况.转也可以是一联转,也可以只是第七句转,也 ...

  • 律诗的章法之起承转合法①

    律诗的章法 近体是相对古体而言的,主要指律绝而言.五律在六朝晚期基本上已经很成熟了,在前面谈源流时举了很多例子,在初唐四杰集中,五律多者占二分之一,少者亦在四分之一以上.可见四杰是继承六朝,并不是陈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