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聊聊汽车排放问题
又到一周一次的星期五了,面对明日的星期六。想想本周的雾霾天,也许寒风来的正是时候,毕竟我们相比寒冷,更需要新鲜的空气吧。早上行驶在拥堵的街道上,一个老大爷的一句话,勾起了今天的话题,那就是“每天路上这么堵,车那么多,污染还那么严重,这都是汽车闹的“。万万没想到,时至今日,仍然还有人说汽车是造成雾霾的根本。可是,雾霾的形成真的和汽车有关么?
首先我们都知道,雾霾是可怕的,它会伤害我们的呼吸道、内脏等等。在雾霾里存在着多种有害物质,咱们把它们吸到体内,不会立刻让我们生病,但久而久之,也许身体就废了。所以为了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问题,必须干掉雾霾,现在正是有关部门一直致力于为此事出谋划策,想尽办法处理。
那么现在我们知道的办法有车辆限行、汽车牌照需通过摇号获取以及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等等。甚至全球众多汽车品牌都为此立下誓约,要让自己旗下的内燃机品牌在某年彻底停产,取而代之的是更环保的能源汽车。但是这些措施真的有用吗?我们来简单的站在车辆使用者和政策的角度来看看。
第一、 车辆限行的政策
车辆限行的政策目的很单纯,为的就是让拥堵的都市缓解交通压力,与此同时又可以减少车辆排放问题,这是一个两全其美的政策。并且在实施后,我们可以看到部分路段的交通压力确实有了明显的改善。政策的登台确实起到了作用,不过很多车主们对此感到费解。
我们都知道,政策实施后,它是具有法律效益的,是每一名中国公民以及外国友人需要遵守的。可是在2014年的时候,《人民日报》发布了一篇内容,质疑了“限号政策”的合法性。限号政策本身就是一种法律制约,为何不合法呢?
内容中提到:“不管出于什么目的,只要购买资金、渠道以及使用方式合法,公民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处置自己的资产,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
不管单双号限行还是尾号轮换,都是对公民合法权益的部分限制。单就这种限制本身而言,是一种公权暴力,是公权对私权的侵犯,是违反物权法的行为。
内容中还指出“如果这种权利剥夺常态化,让所有车主被迫在一定的时间停驶自己的车,那显然与物权法相违背,剥夺了财产所有人的自主权和选择权,这不是法治社会应该有的行为,更与建设法治政府背道而驰。”
人民日报代表车主们发声,站在法律的角度质疑了限行政策的合法性。大概很多车主们也都曾看到过这篇报道,不过政策依然在实施。
第二、 汽车牌照需通过摇号获取
同样身处于摇号大军中的砖哥,对此有着深刻的感受。摇号的目的大家都知道,为的就是控制机动车增长幅度,将拥堵从根源清除。新车上路的数量降低了,自然会给缓解道路拥堵尽了一份。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政策实施后,汽车驾校考取驾照的学员开始增多了。很多人的目的也很单纯,为的就是在获得驾照之后,可以参与机动车摇号。至于买不买车,那可以以后再说,因为太难摇中指标了。虽然间接的帮助驾校增加收益,但是摇号的人数越来越多。这意味着,这一个机动车购车指标变得异常珍贵,甚至有人说,摇中机动车指标的几率小于500万彩票的中奖率,可见其难度。
不过很多人也同样质疑了摇号的可行性,认为可参加摇号的门槛太低以及摇号应该以家庭为单位,而不是个人等。但目前的政策依然是一个人为单位继续摇号,唯一与几年前不同的是,现在的摇号方式为两个月一次,减少了机动车的数量,也增加了摇号的难度。
第三、 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
在限号出行与车牌摇号政策的双重制约下,交通压力确实得到了不小的缓解,不过在当下新能源大力推广的情况下,节能减排再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为了让大家购买新能源汽车,政府出台了两个与上述两个政策相矛盾的福利,那就是新能源汽车不限号、并且摇号方式也比传统汽车要轻松很多。可依然很少有人买账,为何?
在新能源汽车推行期间,各种问题随之浮出水面。比如废旧电池回收问题、冬季电池续航能力问题、充电难问题、自燃问题等等,这些问题的到来让原本有意购买新能源汽车的准车主们也开始谨慎起来。不过有些人也开始准备购买新能源汽车,原因就是担心如果有一天,传统汽油车真的强制消失,自己便可以优先占领了新能源的绿色车牌。
上述的这三个政策,站在官方的角度来看,是十分有效的,帮助国家节省成本的同时,又有效的控制了汽车排放污染以及城市拥堵。站在百姓的角度来看,其实也没什么问题,而问题就是不便利、不便利、不便利。大家想想,是归根结底是不是这三个字?
说了半天污染、排放和治堵,这汽车污染到底是不是真的?光是听说,从未看过,这……不免有些牵强了对吧?其实,汽车排放污染来自哪?肯定是来自汽车本身所使用的燃料,那就是汽油。曾经有人做过测试,同样的车型,同样的汽油标号(标号对应的油质“书面一样“),在美国加注汽油后所产生的排放标准,假设是数字“1“。而同样的车型漂洋过海进口到中国,加注了咱们国内本土的汽油后,排放标准直接变成2,个别油站的汽油排放会更高,可能是3或4。那么,我们是不是该问问了,国家制约的目标也许该从汽车转变一下,看看是不是油质出问题了呢?不过我相信政府方面应该已经察觉了这些问题。
目前,很多车企旗下的车型都尽可能的符合咱们严苛的排放标准。可污染依旧不约而至。那要再继续怪罪汽车可就有些说不过去了。既然这样,雾霾怎么来的呢?有些新闻报道过某些地方的重污染工厂,政府坚决打击不让开工生产,可检查人员刚刚一走,这边立马恢复生产。这……难免就有些让人匪夷所思了,他们怎么知道有人要检查呢?
通过上述两件事,我们可以看出来。车企为了符合我们的排放标准确实下了功夫,因为排放标准越来越严格了,但是污染依旧。这时候我们是不是就该放下汽车本身的问题,转移目光去看看其它的污染源了?会吗?我相信看这篇文章的你,一定有了答案对吧?欢迎下方留言,我们一起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