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仓储容易生虫,如何预防?

据统计,害虫危害中药品种约400余种,按其危害的程度,可分为一般易虫蛙和极易蛙两类,前者约占200~300种,后者约为100~200种。检查应以后者为重点。因为它较前者发虫快,被害速,若不及时检查发现,将会造成极大损失。因此,应根据品种和季节的具体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一般夏秋季气温高,湿度大,有利害虫生长发育,可5~7天检查一次;冬春季,温湿度低,不利害虫生长,可10-15天检查一次。

对于药材害虫的防治,必须坚持“防重于治,防治并举”的方针,要做到进仓药材无虫和仓库无虫;同时要采取综合防治,重视每一个可能感染虫害的环节;一且发生虫害,要治得早、治得彻底。中药害虫的发生和造成的危害是有条件、有基础、有季节性的。为了能主动搞好中药的养护工作,我们必须首先加强检查,及时发现虫情,采取有效的防虫治虫措施,才能达到安全贮存的目的。

(一)中药材产地加工检查

药材在产地加工,都要经过挑选、整理、漂洗、干燥、包装等程序,其中干燥这一环节最为重要,凡是过潮的药材都易生虫,残茎、毛须、碎屑等去除不净的,也容易滋生害虫。有些药材由于干燥的方法不同,它所产生的变异现象也不同。

如用日光晒干的橘皮,就容易返潮发霉和生虫;而烘烤干燥的就好些。有些药材蒸透后不易生虫,蒸得不透的就容易生虫。如延胡索加工时蒸得透,能使淀粉粒糊化,质地坚硬,故不易生虫;如蒸得不透,其内心粉白,就容易生虫。因此,采取适宜的加工干燥方法,完全彻底杀灭害虫及虫卵,去除非药用部位,对防止虫害发生、减少药物在贮存中的各种变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中药入库检查

中药入库时,除了对易生虫药材的规格、真伪、优劣等进行全面检验以外,还应着重检查其是否受害虫蛀蚀以及其水分大小等情况。作为虫检,首先检验包装周围和四角部分有无虫迹;经敲打震动后,是否有蛀粉及虫粪落下,同时应注意包装容器本身是否干燥。然后取样检验药材的内外部是否生虫。

具体检验时,可根据药材的不同情况,采取剖开、折断、打碎、摇晃等方法来进行。尤其对容易生虫的部位更要仔细检查。如发现有生虫时,应立即与未生虫的隔离堆放,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杀虫措施,避免交叉感染,扩大危害。如包装不适合的,应即改换包装或者将其整理好后再入库

(三)中药在库检查

有些易生虫中药,在入库验收时虽没有发现害虫,但在贮存过程中如不加注意,仍有可能会生虫,因此必须做好经常性的在库检查工作。检查要依次逐包逐件、逐堆逐垛进行。根据鳞翅目蛾类害虫喜在药堆包件上层或外表活动的习性特点,首先要注意观察药垛表面有无虫的丝茧、幼虫及飞蛾。当然,对包件内也须抽样查看,因有些害虫,如鞘翅目类,通常喜居黑暗处,常在药的堆垛之下或深处藏匿危害,并自下层而逐渐到达上层蛙蚀,故对包箱内的观察也很重要。

(四) 易蛀中药的分类检查

1. 根及根茎类中药的检查

根及根茎类中药统称根类中药。根类最易生虫的有独活白芷、防风、川芎、藁本、泽泻、藕节、川乌、草乌、前胡、南沙参、救术、山药、黄芪、当归、党参、板蓝根、苎麻根、珠儿参、竹七、白附子、贝母(包括川贝、炉贝、生贝、平贝,贝)、天南星、半夏、郁金,世草,枯楼,天花粉、防已,明完参。要(包姜、干姜)、仙茅、北沙参、狼毒、白等。此外,还有大部分属于一般易生虫的中药,如甘遂、金果榄、巴戟天、北柴胡、山豆根、光慈菇、何首鸟、地榆、红芽大戟、乌药、节延胡索、香附、续断、苦参、千年健、胡黄连、大黄、白芍、黄药子、两头尖、天麻等。

上述各类药材的生虫程度,由于质量和各地气候关系,有些也不是绝对的。如同样是防风,关防风(东防风)条粗肉厚,最易生虫;西防风(西口风)条细肉薄,生虫就较少又如草乌、黄芪等,在南方地区最易生虫,而在东北地区其生虫程度则较轻。

根及根茎类中药生虫的部位也多种多样,有的先蛙蚀主根的头部,然后逐渐蔓延到支根或全体。如党参、桔梗、南沙参.当归、独活。有的先在表面伤痕、裂隙处蛙蚀,最后进入内部危害,严重时蛀成许多孔道,只剩下药的皮层,如藕节、前胡、泽泻等。

由于害虫蛙蚀的方式和部位不同,有的需纵向割开观察,有的需折断观察,有些根条长或块根较大、质地坚硬的药材,如大黄、防己等,可用力敲打视其有无蛙粉或虫体出现。故对各种根类药材,应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检验。如检验甘草、黄芪是否生虫,可用手握住端,往地上敲打,凡被虫蛙的一般较容易折断。如果发现甘草两端有粉状白点,则是内部已经生虫的现象。

检验白芷、天花粉时,可采用互相撞击的办法,如有粉屑漏出,说明已受虫蛙。检验南沙参、自芍、紫草等,则可用手折断后观看内心,至于体粗质硬的一些根类药材,可用刀切断或切成片,从断面上进行观察。

对于检验颗粒状的我术、珠儿参、白附子、贝母、天南星、半夏、光慈姑、两头尖、天葵子、延胡索、香附等,可将样品铺开使其滚动,然后仔细进行观察,才容易发现有无蛀口及蛙粉。对大个的泽泻、天麻等,应敲开检验其内部质量。延胡索如敲开后有粉质状白心的,说明未经煮透,而未煮透的一般就容易从白心开始生虫。

2. 藤木皮类中药的检查

较易生虫的藤木皮类中药有鸡血藤、海风藤、青风藤、桑白般易生虫的有黄柏、椿白皮、寄生(北寄生、柳寄生、桑寄生)、桂枝等。这类中药害虫危害的形式与根及根茎类药不同,如鸡血藤、木通、寄生等害虫在内部危害;黄柏在皮内层或断裂处发生,并蛙成条条弯曲的隧沟;厚的桑皮易蛙,薄的则不易生虫;松节、桑枝常被害于皮木之间。因此,只有折断或敲击才能发现虫迹。

检验这些药材时,要根据它们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例如,鸡血藤的体质易折断,敲击震动后,生虫的就有蛙粉或活虫落下;海风藤、青风藤、桂枝等,从外表上或折断后从断面上就能看出是否生虫;黄柏被虫蛙后往往出现一条条蛙痕,也较容易发现其他品种一般也都可以从外表看出。

3. 花类中药的检查

较易生虫的花类药材有款冬花、菊花(包括白、黄菊花)、金银花、凌霄花、闹羊花、芫花、木槿花、芙蓉花、蒲黄等。花类中药虫蛀部位一般多在花冠或花蕊处,如凌霄花、闹洋花、芫花、玫瑰花、月季花等。

由于这些花类药材的产地、品种和加工方法以及贮存时间等的不同,它们的易生虫程度也不完全相同。如蒸制过的菊花就不大容易生虫,而烘干和晾干的则比较容易生虫;蒲黄新货不易生虫,陈货则易生虫。这些花类药材生虫后即易发霉变色。菊花、芙蓉花等受潮后还会散瓣。

花类药材生虫时有不同的现象,如款冬花生虫往往粘连一起,在鳞状苞片缝隙处出现棉絮状的细丝,苞片也多碎落;而菊花生虫,则多在花头的中间部分;凌霄花、闹洋花干后皱缩卷曲,多在花冠内生虫;木槿花、芙蓉花多在花瓣和花蕊处生虫;花朵小,一般易在花内生虫,使花朵零乱;蒲黄生虫后易连结成串状,尤其在靠近包装物处更易生虫。

检验时根据具体品种的特点进行。如检验芫花、菊花、款冬花时,可将样品放在平铺的纸上,用手抓起抖动,看其是否有害虫及虫粪落下,结块的都应掰开检验。面检验凌霄花、木槿花、芙蓉花、闹洋花时,可把卷缩的花瓣展开,看花冠内接近花萼部位是否有虫,检验时对它们的色泽也应注意。如花色鲜艳、花朵完整、干燥、散瓣碎屑少的,则很少生虫。如发现花朵变软、颜色黯淡、散瓣碎屑多的则必须细致检验。

花类药材的生虫和水分大小有密切关系,故在检验有无害虫的同时还应注意检验其水分情况。凡是干燥的,放在手上紧握时有弹性感觉.放手后花朵立即散开;不干的握紧时有潮湿和凉手感觉,放手后不易散开。菊花的中间部分往往不易干透,也较容易散瓣、发霉、变色和生虫。因此,在检查时,应着重检查这一部分的干燥情况

4. 果实及种子类中药的检查

由于果实及种子类中药富含糖质、淀粉和脂肪油等成分且这些成分是害虫最喜食的物质,也是害虫生长发育不可少的养料,所以这类中药极易被虫蛀。

易生虫的果实及种子类中药有构杞子,川楝子,瓜蒌、猪牙皂、金樱子、芡实、意改仁、莲子」莲子心、佛手、香檬、槐角、橘红、陈皮、山植、锦灯笼、无花果、麦芽、谷芽、积实积壳、浮小麦、槟棉、荔枝核、娑罗子、酸枣仁、皂角子、皂荚、菲发、碧桃于、柿带、山茱萸、胖大海、红豆蔻、木瓜、刀豆、肥皂子、淡豆豉、冬瓜子、积就子、赤小豆、白扁豆、黑大豆、肉豆蔻等。

果实类药材生虫,往往先从内部开始,如金樱子、川楝子、无花果、猪牙皂、红豆蔻浆、预知子、麦芽、谷芽、浮小麦、胖大海等被虫蛀蚀以后,外表蛙迹虽不很明显,但内部往往已被蛙蚀得很厉害。橘红、陈皮等生虫,一般都在果皮的里层部分,害虫的排泄物往住结丝成串。胖大海只要外皮不破碎,内部即不易生虫。木瓜、枳实、积壳等则往往从中心开始生虫。柿蒂通常易在果实脱落的地方生虫,而果柄部分则不易生。碧桃干往往在外部生虫。这类药材可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检验,如猪牙皂、荜茇等,只要用手折断就可看出是否生虫;川楝子、金樱子、预知子、无花果等,用锤将外壳锤破,才能看出是否生虫;佛手

香橡、橘红、陈皮等,应从折叠部分或卷合部分仔细检验才能确定其是否生虫或发霉;而对酸浆(带果实的),则应将宿萼揭开,然后观看浆果是否生虫。箱装的构杞子,易在箱子四角和边缘处生虫,而中间却不易生虫。开箱检验时应选择晴天进行,以防潮气侵入,发生软化;同时,翻动的次数也不宜过多,以免皮破粒碎,影响质量。

种子类药材生虫的现象比较复杂,一般圆粒状的荔枝核、莲子、刀豆、赤小豆、白扁豆、肉豆蔻等都能从外部看出细圆的蛙口,芡实米的品种不同,生虫的情况也不同,一般是白皮的比红皮的容易生虫,碎粒的比整粒的容易生虫,而未经除去外壳的则可久藏不坏。槟榔哪的中心部位最易生虫,在往中间被蛙成深深的小洞,但个槟多数中间有洞,但并不都是蛙口,所以应敲开观察内部。

薏苡仁生虫后往往蛙蚀其凹沟里的糙皮。莲子心、红曲每多验虫丝包住结成串状。娑罗子生虫后多从内部蛀出,在破裂处易见到虫粪,可剥开其外壳检验,特别对外壳有裂痕的更应注意。完整的酸枣仁不易生虫,破皮或碎粒的则易生虫。冬几子生虫后,也容易结串,并从内部蛙出,而外表不易发现。皂荚的壳最易生虫,只要酸动或把荚壳剥开,生虫的就有蛙粉和虫粪漏出。

对这类药材的检验,可用容器盛出样品,并将样品摊开,然后翻动观察是否有蛀口和蛀粉及虫粪等在检验这些药材是否生虫的同时,也要检验水分是否正常。如槟榔、荔枝核、莲子、罗子、肉豆蔻等,干燥时都应结实坚硬,如果经敲击后其碎块软韧,说明有潮。其他圆小的粒子可用手抓一把握紧,以衡量粒子的结实程度,或者用牙咬试,从其软硬程度来判断水分的大小。另对川楝子、金樱子、山楂、麦芽、谷芽、浮小麦、胡椒、胖大海等果实,要知道是否干透,也可用牙咬试,如不易咬碎或咬时发声较响说明水分小,反之,水分就较大。

胖大海的外表容易干,但有时外面虽干,而内部却潮湿发软,在这种情况下也易发霉。对香橼、佛手、无花果、预知子等,可将其切开观察。橘红、陈皮、佛手片、香橼片等,除了看它们的软硬度以外,还可用手抓一把,握紧后再放松,从其伸张程度上来判断水分的大小。

5. 动物类中药的检查

易生虫的动物类中药有蛤蚧、蕲蛇、白花蛇、水狼肝、刺哈士蟆、蜈蚣、虻虫、乌梢蛇、鹿胎、土鳖虫、紫河车、狗肾、红娘子、青娘子、斑蝥、蜘蛛、豹骨、猴骨、龟板、鳖甲、九香虫、壁虎、地龙、蝼蛄、蜣螂虫、鼠妇虫、桑螵蛸、穿山甲、干螗皮、水蛭、鹿筋、象皮、僵蚕、蜂房、鸡内金、蛇蜕、海龙、海马等。其中蛴螬、蜈蚣、蜣螂、九香虫、桑螵蛸,以及蛇类是极易被蛀蚀的品种。

各种动物类药材生虫的部位一般都不同。如蛤蚧和壁虎的尾巴最易被虫蛀蚀,有时内部也易被虫蛀空,只留一层薄皮。蕲蛇、白花蛇、乌梢蛇等全体都易受虫蛀,严重时甚至将蛇肉全部蛀尽,仅留头骨部分。狗肾、鹿筋、紫河车等,又往往易在缝隙深处隐藏着虫害。虻虫、土鳖虫、蝼蛄、蜣螂等昆虫类药材,一般都在腹部被蛀蚀,从外表上则不易看出。而哈士蟆、干蟾皮、地龙、象皮、蛇蜕等生虫后,从外表上就易被发现。整张的穿山甲皮生虫后,往往带脂肪的皮层被蛙蚀,但不损硬甲,其甲片则一般不生虫。豹骨、猴骨、龟板、鳖甲等,其害虫多只蛙蚀骨外残留的筋肉。鸡内金生虫时,也只蛀蚀其表面残留的糠屑。桑螵蛸和蜂房生虫后,一般都蛀蚀窝内已死的螳螂卵或蜂蛹。

从上可知,动物类中药被害虫危害的形式很多,有隐蔽在昆虫体内蛀蚀并在其中发育繁殖的,如土鳖虫、蜣螂和九香虫;有棵露在动物皮毛或骨骼的筋膜上蛙蚀的,如穿山甲、刺猬皮和猴骨;也有利用药材本身形状的特点作掩体,潜伏其中危害的。因此,检查动物类药的害虫,除认真观察筋膜肌肉、关节、内外表皮外,对甲壳类昆虫药,还需剖开胸腹检查。

特别在检验蛤蚧、壁虎时,除了从表面观察以外,应用手捏一下尾部,看其是否坚实,如感到空虚时,则应注意检查。因为蛤蚧、壁虎的尾部完整与否,与疗效有很大关系。在一般情况下,昆虫类药材生虫时,都有外表不整洁、带有虫粪、翅足残损脱落、虫体空虚等现象在检验时可加注意。

6. 藻菌类中药的检查

较易被虫害的藻菌中药有冬虫夏草、茯苓、灵芝、银耳等。易生虫藻菌类中药如冬虫夏草等的害虫,一般都是先从内部蛙起,而且仅有细小的蛙口,从外表上不易看出。茯苓的规格多、形状不一,生虫的情况也都不同。如茯苓的皮层不破,不易生虫;但碎裂破皮或有疏松的部位,则最易生虫。而茯苓皮生虫多在皮层内部质松的地方。块状和片状的赤白苓、茯神等则很少生虫。原包装的在容器边缘地方较易受潮而生虫。

检查这些药材时,也要根据它们不同的特点来。如冬虫夏草有扎成把的和散装的两种,对扎成把的就应打开进行检验。检验时可用手指捏一下,如腹部空而不实的,应注意是否有生虫现象(药材正常的断面是黄白色带粉性)。检验茯苓时,应根据其不同的形状观察其容易生虫的部位。对箱(桶)装的片苓应将原箱(桶)打开后层层检验,且检验时必须在包装四周和底面层取样。

7. 中药炮制品类的检查

中药炮制品种较多,方法各异。由于各药的性质和炮制加用包装四周和底面层取样、辅料等的原因,常常易霉、易蛙。如盐炙的泽泻、荔枝核、橘核;蜜炙的甘草、百部、黄芪、桑皮、百合,不仅易吸潮、稀化,使其含水量增加,同时也易被虫害。有些发酵、发芽及复制品,如建神曲、半夏曲、六曲、胆南星、淡豆豉及谷芽、麦芽,也是被蛙的对象。检查时应对这类炮制品的装箱进行开箱检查,并应注意底层和四周的检查,因为这些部位极易吸而生虫,要及时发现,防治虫患。

8. 中药成药类的检查

中药成药有散、丸、丹、膏、露、酒、锭、胶囊、曲、糊、液油、片等多种剂型,在这些剂型中,尤易虫蛙的是丸剂,如三肾丸、二陈丸、二至丸、八珍丸、六味地黄丸、半贝丸、四君子丸等。害虫对丸剂的危害方式:先在表面蛀孔,后逐渐深入其中,寄居于内,在其中取食、发育繁殖后代。害虫对散剂药的危害方式:先吐丝粘连粉营造一中空且呈连珠状的茧,然后居匿在内取粉蛙蚀,从表面观较难发现其迹。所以,发现丸粒有蛀孔,粉末有粘连时,要剖开检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