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 | 家长会分享:我为什么积极加入家委会?可不是为了讨好老师……
说到家委会,对不少小学生家长来说,真是五味陈杂。积极加入吧,各种繁琐的事都要你做,甚至家委会之间都是一场“宫斗大戏”。不加入吧,家长的存在感低,老师就更难关注孩子了。孩子学习好还行,如果是一个中等成绩,既普通又不发光的学生,家长能为自己的孩子争取到什么利益呢?每每说到家委会的话题,总能引起网友热议:家委会就是给老师做事的;家委会就是跑腿的,收班费的;家委会是社交的,甚至还有家长说是提前帮孩子找对象,定娃娃亲的……家委会的存在,本身是家长组织和学校之间的对话形式,由家长代表出面,减少沟通的成本和提高沟通的效率,促进家校合作共育。可似乎现在家委会都变了味儿,那作为家长,有必要加入家委会吗?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小岛老师想从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和家长朋友们分享一下,从家长的角度,如果有以下条件允许的家长,还是可以积极加入一下家委会。首先,家长是全职在家辅导孩子学习,这样就有时间参加家委会的活动,协调家委会的工作。其次,家长是有一定的情商和社交能力的,因为家委会要面对的是家长、老师、学生三方,日常沟通的事务很多,如何去协调,那肯定需要特别会沟通的家长。最后,家委会不是监察会,不是和老师对立的团体,家委会承接的是家校共育的责任,家长尽量少一些私心。所以,能同时满足这3个条件的家长,其实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家委会的成员人数。一般家委会也是由班主任发起的,老师也会通过家访和入学前的调查,心里有一份家长名单。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1、我为什么积极加入家委会
期末考试结束后,本学期的家长会做了线上分享,邀请到的家长既没有做辅导学习经验分享,也没有做育儿分享,而是选择了这个话题:我为什么积极加入家委会?当然,并不是号召全班同学的家长都来成立家委会,这位家长从一开始并不关心孩子到最后通过家校沟通,家委会的工作认识到,了解自己的孩子,了解学校的教育,如何配合老师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其中有一条非常重要的原因:家委会代表的是家长,家长和学校在教育理念上要保持一致,整个班级的学习风气,学生们的学习成绩差距就会非常小。其实我们大部分家长是不太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教育理念和学习目标不一样,学校的教育理念,是一个大的方向,也是学校的办学特色。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尤其是私立学校,更注重教育理念和教育品牌的建立。有的学校没有家庭作业,因为他们的教育理念是综合素养,家长们如果不能和学校保持一致的教育理念,就会觉得老师教学有问题,学校管得太松。可有的学校是以升学率为办学指标,那就会非常重视学生的应试考试技巧,学校管得严,作业多,抓学习,可是家长的教育理念如果是素质教育的话,就会觉得孩子压力太大了。家委会承接了沟通的作用,加入家委会也方便第一时间了解学校,所以有的学生家长会特别积极,正是因为他们关注孩子的学习。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比如语文老师布置了作业,要求生字词听写2-3遍,有不少家长不解,听写一遍都写多了不就好了吗?为什么要听写这么多遍?这不耽误家长的时间吗?一开始,这位家长也不理解,随着家委会的工作深入,家长是可以看到老师的良苦用心的。所以家委会先跟有疑惑的家长们解释一遍,这就比老师直接去解释有效果。因为老师一解释,就又变成了,老师想推卸教学任务,都让家长来完成。而关于听写两遍的重点,具体是怎么帮助孩子熟练掌握生字词的关键原因,家长就关注不到了。积极加入家委会,可以第一时间消除对老师的误会,并将原因传达给其他家长,这份来自老师和家长的双份信任,让家长觉得,加入家委会也很值。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2、别把家委会妖魔化,日常的工作也很繁琐
有的网友,觉得家委会是一个“群魔乱舞”的地方。家长们也都是心怀鬼胎,本身是一个沟通良序的团体,非要上演几部“宫斗戏”。不少家长加入家委会后,开始互相攀比,比自己的社会资源、比自己的活动能力、比自己的经济实力、比孩子的学习成绩,就是不比在家委会中,他能做到那些细致的工作。有些老师也会故意挑起家委会的矛盾,明明是家校共育,我们都为孩子的学习往一处使劲,最后却让家委会成了最无用的团体,甚至还伤害家校关系,影响到孩子的学习。显然这不是家委会的初衷,也是少数现象,别把家委会妖魔化,家长们聚在一起,都是为了更好地和老师、学校来沟通,共同教育好孩子,共同把繁琐的家委会工作做好。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3、家校关系和谐,孩子的成绩才能提高
家校之间的大部分矛盾,其实都来自学生的成绩。老师的教学能力不行,学生成绩难提高。家长都不关注孩子的学习,不管孩子,孩子成绩不好,就不要来找老师和学校。这是家校关系中最常见的相互推卸责任,积极加入家委会,了解老师的教学工作,也让老师看到家长的努力,这可不是去讨好老师,帮老师分担教学任务,家委会的职责是共育,不是找老师的问题,也不是监督老师的教学,而是在林林总总的学习细节中,帮助学校一起辅导孩子。这就是加入家委会的好处,当然也不是所有家长都适合加入家委会,关注孩子的学习,做好家长的本职工作,才是最重要的。你是否同意我的观点?欢迎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