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摄影中的景深
一、前言
当我们学习摄影技巧时,势必会接触到一些摄影中的专有名词,“景深”就是其中之一。那么什么是景深?它又起到了什么作用?本次课程让我们解密摄影中的景深。
二、什么是景深
许多人都喜欢追求那种主体清晰,背景模糊的画面效果,这种效果就是景深。
如今手机所带的相机功能也越来越多。
用手机拍照时,按住屏幕中某一部分,就可以得到这一部分的清晰效果,通常我们将这一动作叫作——对焦。
用一支笔来举个例子:
对焦笔尾。此时笔尾及其周围部分清晰,笔尖模糊
对焦笔尖,笔尖及其周围部分清晰,笔尾模糊
从手机镜头到达笔尖和笔尾,分别是不同的距离;而我对焦到哪里,那里及其左右景物就有一段清晰的范围,这个范围就叫做景深。
因为有这个范围,摄影作品便有了与肉眼观察、与绘画所不同的特殊效果。
谈论景深,一般我们用“深浅”来形容,即“浅景深”或“深景深”。那么浅景深,深景深又是怎么样一个情况?
打个比方,你用相机拍一个模特,你只想让人物主体是清晰的,背景是模糊的。这种背景虚化很模糊的效果就是浅景深——即得到清晰影响的只有很小一段距离,这个距离可以只有人体那么宽,因此称之为浅景深(小景深)。
反之,你在拍风景时,希望整个画面远近都是清晰的,这种虚化效果不明显的效果则是深景深——即,从镜头到无限远出所摄物体基本都是清晰的,这个清晰影响的距离非常远,因此也称深景深(大景深)。
当然,景深范围内的影像清晰程度也是有所不同的,其中焦点的画面清晰程度最高,其它部分则随着距焦点的距离逐渐成正比下降。
三、景深的作用
1、表现主体的深度
景深的深浅所带来的视觉感受能使前中后景更分明,画面更具有空间深度感和层次感。
一些初学者可能认为,照片中的某个局部要么清晰,要么模糊。
但其实这种理解太过绝对化,景深带来的焦外模糊程度也是各不相同。
从焦内到焦外,存在着从清晰到逐渐模糊再到完全模糊的虚化程度缓慢渐变趋势,这就是景深带来画面具有空间深度感的原因所在。
2、突出拍摄主体
有时你所在的拍摄坏境由于背景过于杂乱,如果是大景深将杂乱背景尽收,势必会令整张照片缺乏美感。而具有明显虚化效果的小景深,一虚一实则能承托出主体特性,让画面显得更加干净明快。
当然,具体拍摄时,照片应该使用多大、多小的景深,取决于拍摄者的意图和希望传达的信息。
四、决定景深的三要素
1、光圈大小
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关于光圈大小介绍参见这期每周一课
@村唐足记号 426049
@wenyu 足记号 13240547
@AugustRush 足记号 26975546
@宝贝回家内蒙-小坏足记号 11430300 2、拍摄距离远近结合光圈镜头焦距改变景深的同时,还可以通过与主体的拍摄远近距离来进行改变。主体离镜头越近,景深越小;主体离镜头越远,景深越大。景深在单反相机中通过调整焦距光圈等数值可以很容易实现。但对于手机来说,就是利用这一点,通过缩小镜头离主体的距离,放大物体离背景的距离。来让手机在不改变光圈镜头情况下,拍出景深效果。不过因为手机感光元件较小,镜头偏向于广角焦段以及无法调整的光圈大小,手机照片所达到的景深表现力相对较弱一些,因此拍摄时需要你更花心思去寻找创造或者借助外接镜头和专业相机APP。
iPhone SE 测试景深随手拍 3. 镜头焦距长短焦距越长,景深越小;焦距越短,景深越大。简而言之,你用长焦拍摄,背景虚化效果则越明显;短焦则会带来景深大的效果。绝大多数摄影者入手的第一台单反相机都会配一个中长焦镜头,因为适用性较广。所以在实际拍摄中如果想有浅景深效果,选用镜头的长焦端就好。相对来说广角镜头因为本身焦段原因,不太能拍出浅景深的照片。在实际拍摄中,调整焦距往往会受到诸多限制,因为焦距的改变会同时改变画面的视角与取景范围,而视角往往是决定一张照片构图的最重要因素。因此,改变镜头焦距并非摄影师控制景深的首选! 说到焦距还需要说到一个情况,有时候在同一个镜头、焦距、光圈、距离的情况下,你使用的不同画幅的相机,其景深范围也是不同的。原因在于这牵涉到实际焦距的系数转换以及镜头物理焦距的不同,这情况就需要对各种相机进行一定了解了。
网图侵删 和景深相关的内容讲解完毕,你吸收了多少呐?快收起小板凳,去足记首页点击白色小圆点试试吧!
温馨提示:使用手机自带的原生相机拍照效果最佳哦!不论是关于本期课程内容还是下期希望听到的课程主题,大家可以在下方的评论中留言交流。本次“每周一课”你若认为很有用,欢迎将此文分享给更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