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碰到一位近亲属贷款,让我做“紧急联系...

直观理解,“紧急联系人”应该是贷款人出现失联时,放贷人才会联系以获取贷款人最新联系方式的人。
以前没做过“紧急联系人”,为确定“紧急联系人”职责,就致电这项业务的银行信贷员,结果幺蛾子来了:居然要求我携带身份证,征信资料,去面签?[what][what]
我问信贷员:紧急联系人,应该仅仅承担联系的职责,为什么还要看征信?提供身份证?还要签字?
信贷员开始忽悠:我们银行要看你的信誉如何,是不是老赖,够不够资格做紧急联系人,………巴拉巴拉一大堆。
我接着问:就算你们要调查我是不是老赖,够不够做这个光荣的紧急联系人,那为什么要签字呢?
结果这哥们开始变得暴躁且急不可耐:银行让你做什么,你就去做,我们银行拥有一切最终解释权。
听完,我腹诽了一声“呵呵…”,掐断电话。

我基本明白银行的套路了。信贷员的沟通话术脚本,逻辑错误已经非常明显。

随后,我又咨询了一位做过“紧急联系人”和“担保人”的朋友,确认做“紧急联系人”的流程是:
第一步,贷款人提交申请资料,附上紧急联系人姓名,电话,彼此关联等信息。
第二步,银行风控部门打电话给紧急联系人,确认是否愿意担任紧急联系人。
第三步,紧急联系人确认是否愿意。
结束。
整合流程是不需要签字和提交身份证,征信资料的。

后经查询,有一种情况,当紧急联系人同时也是担保人时,紧急联系人是需要提交身份证,征信资料,并且签字的。

至此,事情明朗了,银行信贷员需要我承担的是“紧急联系人+担保人”的角色,而不仅仅是“紧急联系人”。
可能,信贷员也知道一般人对担保比较敏感,为了促进贷款业务完成,有业绩,拿提成,就采取了这种混合概念,套路人的把戏。我比较好奇,银行的资料是怎么写的呢?呵呵😊。

真是,人生处处有“惊喜”啊!
做人还是要明智,稳重一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