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江西省中考历史(试题解析)
2018年江西省中考历史(试题解析)
(蕴 育)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1.“赵王闻秦反间之言,因使赵括代廉颇将以击秦。括军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白起),(武安君)乃挟诈而尽坑杀之,遣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材料描述的战争是( )
A.城濮之战B.桂陵之战C.长平之战D.赤壁之战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长平之战,春秋无义战,以称霸为主,参与战争的人数少,规模小,主力以贵族为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进入战国,战争的规模,程度急剧加大。主力以平民为主。战争目的已经变成争人争地,灭人国,毁人社稷。长平之战使赵国国力受到重创。故选C。城濮之战是春秋时期晋楚之间争霸战争,此战有晋文公“退避三舍”的典故。桂陵之战是战国初期魏齐之间的战争。著名典故“围魏救赵”产生于此役。赤壁之战发生于东汉末年,孙刘联军抗曹。本题考查基本史实,需要学生对于一些战役的双方有所了解。
2.“炀帝此举,为其国促数年之祚(国运),而为后世开万世之利,可谓不仁而有功者矣。”“炀帝此举”是指( )
A.建立隋朝B.统一全国C.开通大运河D.创立科举制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大运河的开通,材料“不仁”指炀帝暴政役民,“有功”指运河沟通南北,便利南北交通,促进南北经济、政治联系、南方的开发和经济重心的南移。古代中国在南船北马的交通条件下,主要河流流向是由西向东。沟通南北的有秦时开通的灵渠(湘水与漓水)。春秋时期的运河已经有邗沟。炀帝把新旧运河连通起来,一为享乐,二为经济政治目的。后来从江都溯长江而上至湖口,入赣江,过大庾岭到广东境入海,几乎成了当时纵贯南北的一条大动脉,对于江西的经济发展,文化发展有极为重大的帮助。这与江西有关,值得注意。A、B、D不符合材料指向。
3.一个曾在中国海关任职的英国人说,上海“已经变成了无法无天的外国人们的一个真正黄金国……其中许多人都是属于这样一种类型的:只要有利可图,那么走私犯禁,一切都不顾忌,就是行凶杀人,也在所不惜。“这一情形开始于( )
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甲午中日战争后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鸦片战争。1842年《南京条约》开放广、厦、福、宁、上。列强取得领事裁判权。外国人犯事,由外国领事管理。据茅海建《天朝的崩溃》提到清政府把这项权利让渡给外国领事,不以为意,反而认为减轻了政府负担。可见当时清廷对于近代外交的愚昧。事实上,近代外交由天朝体系向条约体系转变,亦是中国向外交近代转型曲折过程的表现。
4.下列四幅形势图所示的战役,解放了东北全境的是( )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辽沈战役,2019年与2018年均考查此类识图题,可见,对史实及历史地图的学习能力也很重要,这样做的目的,其实还是以考试的方式带动平时的教学。打好基础,不能说是开卷考试,就对历史学习掉以轻心。做好此题的路径是,“解放”指向“解放战争”,“东北全境”,指向三大战役的辽沈战役。其次,找图。沈阳指向A。B项应为平津战役,C项应为淮海战役,D项应为抗日战争时期取得抗战以来最大的胜利的台儿庄战役。
5.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28%,1952年比1949年增加42%,农作物产量迅速达到和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下列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B.土地改革实现了农村土地公有制
C.土地改革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D.土地改革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答案】B
【解析】建国后对新解放区继续延续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改革政策,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C项正确,解放了农村生产积极性,A项正确,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D项正确。土地改革是变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B项错误。1953-1956年三大改造,实现了农村土地公有制。B项错误。符合材料“不正确”,再次强调,一看到题干中的否定词,马上“画个圈圈诅咒他”,因为中考适度紧张,如果忽略了否定词,非常容易选错,而且很难检查出来。
6.标语口号体现了时代特色。在有些旧墙上我们还能看到“以阶级斗争为纲”“以钢为纲”“以粮为纲”等标语口号。其中“以钢为纲”反映的是( )
A.“一五计划”B.“三大改造
C.“大跃进”运动D.“文化大革命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大跃进。1956年,苏共二十大后,因赫鲁晓夫全盘否定斯大林,中苏关系逐渐转向“恶化”,1957年11月,苏联提出赶超美国的设想,我们在1958年八大二次会议,也提出“超英赶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被称为当时的“三面红旗”。反映了人民迫切要求改变经济落后的面貌,但违背客观经济发展规律。题干“以钢为纲”,大炼钢铁,指向“大跃进”运动,故选C。
7.花剌子米是阿拉伯杰出数学家他第一个使用包括“0”在内的数码代替阿拉伯原来的字母记数法。这套数码也凭借其著作传入欧洲后来为世界所采用,被称为“阿拉伯数字”,大大促进了计算科学的发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阿拉伯人发明了这套数码
B.阿拉伯人为世界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C.阿拉伯人创立了伊斯兰教
D.阿拉伯人传播了光辉灿烂的西方文化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阿拉伯在东西方文化传播中的贡献,现在所说的“阿拉伯数字”,其实是印度人发明,经阿拉伯人改造,并传播到西欧。A项错误,故选B项。C项材料未体现,D项刚好相反。
8.文艺复兴的一位作家亚尔伯蒂说:“人是能够从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另一位作家彭塔诺说:“我创造了我自己。”以上两位作家的观点都体现了( )
A.民主科学精神B.生物进化理论
C.自由平等思想D.人文主义精神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文艺复兴的核心,即人文主义。属于送分题。
9.在法国正处于大动荡时期,他不失时机地通过政变夺取了政权,后来登上了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宝座。他几次大败反法联盟征服了许多国家堪称一代枭雄。下列属于他的历史功绩的是( )
A.《权利法案》B.《独立宣言》C.《人权宣言》D.《民法典》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拿破仑的功过,根据材料推出其所描述的是拿破仑。根据所学得知其功绩为《民法典》。难度不大。但,近代资产阶级民主的几部重要法典要烂熟于胸。
10.导致右图中各职业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新航路的开辟B.殖民扩张
C.资产阶级革命D.工业革命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带来社会结构的变化,日益形成两大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也推动了经济结构的变化,工业在社会中所占比重加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是工业革命完成的主要标志。
11.“一个极端残暴腐败透顶的帝国(奥匈帝国)为了在欧洲争夺霸权,就凭借武力奴役另一个弱小但倔强的民族,并驱使其成员参加一场由于分赃不均而引起的大屠杀。”材料中的“大屠杀”是指( )
A.亚历山大东征B.美国独立战争
C.第一次世界大战D.第二次世界大战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整个一战,只有塞尔维亚属于民族自卫战争,但改变不了一战的非正义性。
12.“美国不会在欧洲试图从二战中恢复、苏联寻求扩大其实力并在世界各地扩大影响力时袖手旁观、毫无作为。”为此,美国在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是( )
A.罗斯福新政B.马歇尔计划C.成立北约D.成立华约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美苏冷战,史实:1946年丘吉尔铁幕演说揭开序幕,1947年杜鲁门主义(政治)标志冷战开始。美国先后推出马歇尔计划(1947年,经济方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49年,军事政治)。苏联开展针锋相对的斗争,工人情报局(1947年,政治),经济互助委员会(1949年,经济),华沙条约组织 (1955年,军事政治)。此题根据提示词经济方面,指向B。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有关史实或史论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在答题卡上涂“T”,错误的涂“F“.)
13.“清政府规定驻藏大臣督办藏内事务,达赖、班禅事无大小均应秉明驻藏大臣办理。”材料表明了清政府进一步加强了对西藏的管理。
【答案】T
【解析】本题考查清政府对西藏管辖。1727年,雍正帝设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方向: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14.尼克松访华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我国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支持,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答案】F
【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的外交,题干,时序错了。尼克松访华在1972年2月21日,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在1971年10月25日。
15.“在雅典全国大约20余万人口中,能够充分享有民主权利的只有约三四万男性公民。大量奴隶、妇女和外邦移民被摈斥于雅典民主政治之外。”材料说明雅典的民主只是少数人的民主。
【答案】T
【解析】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雅典民主是少数成年男性的当家作主,是对雅典民主局限性的考察。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6题4分,第17题6分,第18题10分,共20分.)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梁启超说:“李鸿章坐知有洋务,而不知有国务……其于西国所以富强之原,茫乎未有闻焉,以为吾中国之政教文物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所不及者,惟枪耳,炮耳,船耳,铁路耳,机器耳。吾但学此,而洋务之能事毕矣。”
——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1)据材料,梁启超认为洋务运动的局限性是什么?
【答案】没有认识到中国制度的落后,只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而没有改革封建专制制度。
【解析】本题考查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2)鉴于这一局限性,梁启超等人发动了一场什么运动?
【答案】戊戌变法。
【解析】本题考查戊戌变法。读史使人明智,正确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能够指导社会实践。
17.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与建设的探索过程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右图
(1)图片中的船见证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何理解“一船红天下”?
【答案】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解析】本题考查中共一大。
材料二 毛主席发言的主要内容是说,当前首先要解决军事路线问题,批判了“左”倾军事路线的错误和在各方面的表现……他又用了一、二、三、四次反“围剿”胜利的事实,批驳了用敌强我弱的客观原因为第五次反“围剿”做辩护的观点。毛主席的发言反映了大家的共同想法和正确意见,受到与会绝大多数同志的热烈拥护。
--摘编自伍修权《我的历程》
(2)材料二反映了这次会议的哪些内容?
【答案】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解析】本题考查遵义会议。
材料三 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党中央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案】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在经济体制上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
【解析】本题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
18.历史潮流滚滚向前,面对复杂变化的世界我们要把握历史规律,认清世界大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变革创新的潮流】
材料一如图一图二
(1)图一、图二分别反映了中外历史上哪两次改革?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两次改革内容的共同点。
【答案】北魏孝文帝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移风易俗。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改革
【携手合作的潮流】
材料二中国人民的抗战,大量消耗和削弱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战争实力,长期打击并牵制了日本大部分陆军和大量海军,从而减轻了苏联和美、英等国压力,有力地支援了美、英等盟国在太平洋战场的作战。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
材料三在联盟内部,各国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并不一致,作战目的也不尽相同,虽然不时产生各种矛盾和斗争,但摧毁法西斯是他们的共同目标。正是这种根本利益使它们团结起来,互相配合支援,直到战争取得最后胜利。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
(2)材料二说明了中国人民的抗战起到了什么重要作用?
【答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有力牵制了日军,支持了世界其他战场反法西斯的斗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解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的意义(国际)。
(3)材料三中的“联盟”指的是什么?它的成立有何历史意义?
【答案】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鼓舞了各国人民的斗志,壮大了反法西斯的力量,奠定了打败法西斯国家的基础。
【解析】本题考查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方向:人类命运共同体)
【开放融通的潮流】
材料四 如图三所示
(4)材料四反映了世界经济怎样的发展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发展趋势给世界带来的积极影响。
【答案】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把世界各国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促进了经济合作与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趋势。
【顺应历史的潮流】
(5)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应如何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共创人类美好的未来?
【答案】我国应积极参与到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之中,广泛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积极承担国际责任。
【解析】本题是启示类题,应就材料整体方向答题,避免只顾从教材或者《速查》等课外书中照搬现成答案。紧扣材料主旨,是与命题者交流的一项重要能力!
(注:试卷电子稿来源于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网站,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