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甪直古镇上的这家百年老店,李宗盛为何独爱?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又一村,各地都有饭店起这个名字,甪直的“又一村”是本地最受欢迎的饭店之一,也是难得的百年老店。
吕姐和一怪在“又一村”门前
掌柜的叫吕芳,人称“吕姐”,四十多岁的年纪,甪直本地人。
话说百年前,这家店的创办人姓杨,镇上人都叫他:杨阿胡子,民国初年,在上海做小生意,赚了一点钱,回到甪直,开了间小饭馆,取名“又一村”,靠着勤劳,菜肴实在,成为古镇上小有名气的馆子。
解放后,公私合营,无奈变成了集体企业,仍沿用“又一村”的老名字。
40多岁时的吕有清(左一)
吕有清(右一)和著名评话艺术家金声伯合影,左一为吕芳
吕姐的父亲,吕有清,今年88岁,特级厨师,16岁学厨,手艺一绝,曾在苏州得月楼、吴县第一招待所当过大厨,退休前在甪直中学任厨师长。
吕老爷子60岁那年刚一退休,便被“又一村”聘请,成了“又一村”的招牌,七里八乡的父老乡亲去“又一村”,就是冲着吕老爷子的名气和手艺。
吕姐高中毕业后,进“陆墓纺织厂”当了工人,至1999年,市场经济发展,企业转制,吕姐辞了公职,盘下了“又一村”。
宋朝始建的和丰桥,是甪直镇最古老的桥之一
“又一村”百年来,一直在古镇老街的“和丰桥”桥堍,到吕姐接手,不过近二百平方的面积,再想发展,古街的格局所限,已无余地。
古镇东北角,育才路和晓市路交叉,形成丁字路口。
2008年,又一村搬到了新址,这儿交通便利,门口还可以停车。
百年老店“又一村”焕发新颜,三层楼,600平方,二楼十个包厢,一楼大厅可放12桌,足以接待小型团宴。
一怪一直认为,老字号,自有她的生存之道,拿手绝活。“又一村”沿袭传统苏帮菜,靠着汤鲜菜香,价廉物美,不愁客源。
店里的招牌菜,有“四大金刚”,手剝虾仁,响油鳝糊,黑鱼片,和蟹粉蹄筋。
虾仁,买活虾手剝,实在难得。
鳝丝炒毕,洒上胡椒香葱花蒜姜丝,只听“呲啦”一声,满室飘香。
黑鱼片,片大刺少,滑溜脆爽,尤其显示厨师的刀功。
蟹粉蹄筋,蹄筋发制过油,恰到火候,嚼在嘴里有韧劲儿,蟹粉料足鲜美。
据说,这四道经典苏帮菜,几乎是每桌必点。
店里的其他部分菜肴
店小名气大,竟有不少名人踏访,李宗盛、林忆莲曾经是常客,周华健、陈淑桦、凯丽、张嘉译等来过,当年宗盛大哥最喜欢吃她父亲做的红烧河鳗、蟹粉豆腐、清炒虾仁等,那些年,李宗盛在甪直古镇开过琴行,他与林忆莲租住的房子里,林父曾经在此打理。
最左侧的“又一村”是原址,“吉他工坊”为李宗盛曾经的琴行,“林家院子”为林忆莲租住的小院
古镇上的饭店众多,走南逛北,吃遍东西的李宗盛林忆莲,为何独独钟爱这一家?还是李宗盛一语道破天机:又一村的菜肴把握细节恰到好处,只有老吃客方能体会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