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针札记:三焦同气
三焦在躯干的定位,《黄帝内针》书上这样明确:上焦是前为鸠尾穴、后为至阳穴以上的区域;中焦是前为鸠尾穴至神阙穴、后为至阳穴至命门穴之间的区域;下焦是前为神阙穴、后为命门穴以下的区域。
三焦同气,或者说三才同气, 说的是上、中、下三部,上部与上部为同气,中部与中部为同气,下部与下部为同气。
黄帝内针对四肢的上中下三部也同样做了明确:四肢的腕踝区域作为上部,肘膝区域作为中部,肩胯区域作为下部。
把躯干的上中下三部与四肢的上中下三部逐一对应,就是找相应的同气。
上与上对应,躯干上焦与腕踝区域同气;中与中对应,躯干中焦与肘膝区域同气;下与下对应,躯干下焦与肩胯区域同气。这就是三焦同气、三才同气的一种表现形式。
明白了三焦同气,黄帝内针用针取穴就有了下手处。
比如,患者颈肩不适,颈肩是上焦,就到同样是上部的腕踝区域来求同气。
比如,患者胸腹中脘不适,中脘在中焦,就到同样是中部的肘膝区域来求同气。
再比如,下腹有不适,下腹是下焦,就到同样是下部的肩胯区域求同气。
那么,上中下三部的界限如何来划分呢?躯干三部的划分比较明确,对于手足三部的划分,可以用两分法来类推。
从手部来看,分别以腕、肘、肩为参照点,腕关节以下包括手掌部分为上焦;腕关节到肘关节的二分之一处,可以视作上焦与中焦的分界线;肘关节到肩关节的二分之一处,可以视作中焦与下焦的分界线。
从足部来看,分别以踝、膝、胯为参照点,踝关节以下包括脚掌部分为上焦;在踝关节到膝关节的二分之一处,可以视作上焦与中焦的分界线;膝关节到胯关节的二分之一处,可以视作中焦与下焦的分界线。
有一点要注意,黄帝内针出于安全考虑,肘膝以上禁针,所以肩胯的问题,也就是下焦的问题,倒换到上焦腕踝区域来解决。
倒换,也就是阴阳倒换,黄帝内针的第四条总则。倒换在这里可理解为上症下取、下症上取。
比如,某个患者左肩前侧疼痛,识证为下焦,经络为太阴经、阳明经,按照法则,应该在患者右边胯部的太阴经、阳明经求同气。但是因为膝盖以上禁针,所以就下症(胯)上取(踝),在同为右侧的踝部太阴经、阳明经用针取穴。
有一种情况,如果患处正好在上焦与中焦,或者是中焦与下焦的交界处,怎样来区分属于哪一部呢?
比如患者腹痛,不适区域正好是在神阙穴周围,也就是正好在中焦与下焦的交界处,到底是中焦还是下焦?
像这样的情况,用针时可以定位中焦,也可以定位下焦。如果患处不适在中焦,那么选中焦理所当然是中焦同气。如果患处不适在中焦,定下焦也可以,将其看作是中(上)症下取。
那这样来看,三焦定位的划分是不是有些随意?《黄帝内针》如是说,“三焦定位只是一个大致的区分,实际情况是三才一体,分之不可分,合又不胜合,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即使同在一个上焦区域(中焦区域、下焦区域),还是能够分上中下,“针法的灵活,针法的造诣,针法的千变万化,往往就从这些里面体现”。
同气是黄帝内针的根,求同气一般从“三”开始,所以理解三焦同气十分重要。
身体任何地方的不适,求同气首先要找出是属于“三”里面的上部、中部,还是下部。
比如某患者头部右侧不适,头部是上部,那对应的同气点在上部,用针范围可以迅速锁定手足腕踝区域。
然后再在这“三”里面确定的一部找经络同气,同时分清上下左右,这就是“二”,辨明阴阳。
像上述头痛在右侧,那么此处循行的经络主要是少阳经,可以按照右病左治、上病下治的法则用针取穴。
最后一个就是“一”,找阿是穴或同气点。像此例头痛,可在手部的少阳经中渚穴或者足部的足临泣穴附近下针。
这就是黄帝内针的“三二一”流程,如果把经络(三阴三阳)的辨证放到前面,就是常说的“六三二一”规范。
张三针笔记
三生万物 针行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