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诡异的量子世界是如何毁掉科学家三观的?你还相信眼见为实吗?
爱因斯坦有句广为流传的名言,上帝不掷骰子,指的是我们生活在一个确定的世界中,一切现象都是有迹可循的;
但是,霍金也说过类似的话,却是相反的意思,他曾垂头丧气地说:“上帝不但掷骰子,还把骰子掷到了我们看不见的地方!”
为何同样是科学巨擘,两人的言论却完全相悖呢?
“上帝掷骰子”又是什么意思?
这一切都要从一个大名鼎鼎的实验说起,请做好准备,我们马上要进入诡异神奇的量子世界了。
01
1807年,英国科学家托马斯·杨在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描述了这样一个实验:
把一支蜡烛放在一张开了小孔的纸前面,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点光源。接着在纸后面再放一张纸,但第二张纸上开的不是小孔,而是两道平行的狭缝。
实验中从小孔射出的光穿过两道狭缝投到屏幕上,最终会形成一系列明、暗交替的条纹,这就是现在众人皆知的双缝干涉条纹。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虽然简单,但却有力地证明了光的波动性,因为只有波才能出现干涉效应。
这是双缝实验首次在科学史上出现,之后整个世界将因此发生翻天巨变!
1905年,爱因斯坦在研究光电效应时证明了普朗克的能量量子化猜想,提出了光量子概念,从此,光不仅具有波动性,同时还具有粒子性,量子力学的大门正式开启。
1924年,法国人德布罗意在他的博士论文中提出了一个惊人假设,既然一度被视为波的光,被发现具有粒子性,那为什么实物粒子不能具有波动性呢?
1927年,戴维逊和汤姆逊通过晶体实验发现了电子的衍射现象,从而证明了实物粒子电子也具有波动性。
光具有波粒二象性虽然有些不可思议,但科学家能忍,毕竟光属于能量体,但电子是实实在在的实物粒子,也具有波粒二象性,这就不能忍了。
02
于是,德国科学家约恩逊在1961年首次做了电子的双缝干涉实验,基本原理和之前的杨氏双缝干涉类似,用电子束射击开有两条狭缝的铜箔,如果电子只具有粒子性,屏幕上出现的就是两条与双缝对应的亮纹。
但最终实验结果却是,屏幕上出现了一道道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
约恩逊不死心,认为一定是电子流在发射过程中相互碰撞产生了干涉效应,于是降低发射器的速度,使电子一个一个发射,但屏幕上出现的仍旧是干涉条纹。
这就有点神奇了,即使电子具有波动性,但通过狭缝的都是单个电子,单个电子怎么干涉,自己和自己干涉吗?还真是!
这里就要提到量子力学中的量子叠加效应了,在我们的宏观世界中,任何物体的状态都是确定唯一的,你此刻在上海,就不能在北京;一只猫要么是活的,要么是死的,不可能又活又死。
但在量子世界中,一个粒子可以同时处于不同的位置,可以同时向上和向下自旋。
就像刚才的实验,一个电子可以同时穿过两个狭缝使自己和自己发生干涉。
虽然这听起来有点恐怖诡异,但无数实验验证的结果都是如此。
03
现在回归正题,开始双缝干涉实验的升级。
1974年,米兰大学的梅里教授突发奇想,既然量子具有叠加效应,那我就看看它是怎么叠加的。
还是约恩逊的电子实验,只是在狭缝入口另外放置了一个高精度的探测器,能探测到单个电子的运动轨迹,但这一探测就出问题了,屏幕上的干涉条纹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两条亮纹。
也就是说,电子的干涉效应消失了,此刻只具有粒子性。而且探测器可以清晰地探测到单个电子或通过左缝,或通过右缝。
梅里教授很疑惑,于是他关闭了探测器,结果,干涉条纹又出现了。
再打开,条纹又消失,如此反复!
此刻的你是否有种后背发凉的感觉,人为探测竟然可以被电子察觉?
你想看到我是怎么产生量子叠加的,我就不让你看到,这种现象在量子力学中叫量子坍缩。
前面说过,量子世界一切都是不确定的,只有各种叠加态,但当引入人为观测时,量子叠加态就会坍塌,变成确定唯一的状态。
对应到实验中就是,在探测器关闭时,一个电子是同时通过两条狭缝,所以屏幕上出现的是干涉条纹;但探测器打开后,电子的叠加态就会坍塌,一次只能从一个狭缝通过,所以出现的是两条亮纹。
04
但更恐怖的还在后面,1979年,美国物理学家约翰惠勒再次升级了实验,名为延迟选择实验.
试验中探测器不再是放在狭缝的入口,而是狭缝后的某一处,也就是说,当电子已经通过双缝后,我们再决定是否要打开探测器探测。
最终实验结果和梅里教授的实验一样,只要打开探测器,屏幕上出现的就是普通亮纹,关闭探测器,亮纹马上变成干涉条纹。
同样的结果,但这次玩得更大,电子竟然有预知能力,知道狭缝后引入了人为探测,所以提前完成了量子坍塌。
还是电子本来是以叠加态通过的双缝,只是后来的人为探测改变了电子的“过去”?
科学家们只是惊叹量子世界的神奇诡异,却给不出任何解释。
也许爱因斯坦真的错了,上帝一直是在掷骰子,而且投掷的花样我们永远猜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