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为什么伟大:中国人吃饱饭,不过30多年而已
这是阿呆爸第381篇原创
文/阿呆爸
今天,袁隆平袁老遗体告别仪式举行。
两天前他的去世,震动国人。网上如潮的追念里最让我动容的是这样的一幕:
袁老灵车缓缓驶出长沙湘雅医院,道路两边聚满了自发前来送行的老百姓,发自肺腑的“袁爷爷一路走好”,声声不绝,还有很多人追着灵车跑。
这种令人动容的场面已经很久不见了。上一次是什么时候?很可能是45年前,北京长安街上送别周总理;再或者,是24年前,大家送别小平吧。
一个人,能像袁老这样享寿91,身后还有如此哀荣,得到老百姓如此质朴、真挚的感念,不虚此生,不愧“伟大”。
实事求是地说,我对袁老了解非常少,也不太清楚他的生平事迹和。这里只能说一点个人的记忆和理解。
最关键的是,我认为他的伟大离不开“饥饿”两个字,理解了它,也就理解了送别的道路上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特别是老一辈人的眼泪。
能吃饱饭,也就是三十多年的事
不管是哪个国家,能吃饱饭都是一件大事。
和很多90后、00后都聊过,他们中有许多人都不知道一个事实:
虽然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了,但是中国人能吃饱饭,其实也就是最近三十多年的事。以我们家个体的记忆来说吧。
我母亲今年六十一了。这几年她就老向我念叨一个事情:
她十几岁之前,一直都是半饥半饱。大概是七八岁的时候,有一天路过一条村巷,看到村子里某家的一个小男娃坐在门槛上,正在大口大口地啃一块玉米饼。她站在边上看了很久,自己太饿了,只能眼巴巴地看着。
她说,她一辈子都忘不掉那块玉米饼。以至于后来条件好了,对玉米做的饼、馍馍、馒头之类的东西都有了一种执念,每过一段时间就要做点吃的。看到她的孙子一碗饭吃不完了,她都不舍得倒掉,自己一口一口扒完。
即使是到了我出生的八十年代,虽然大部分地方可以吃饱了,但其实还是吃的小心翼翼,吃的精打细算。
村子里谁家田地多,多一亩地和少一亩地,甚至可以直接决定姑娘愿不愿意嫁到你家。
在我的记忆里,我外婆家的村子就属于人多地少,娶媳妇很困难的。即使到了九十年代,到外婆家玩,只要多住了几天,他们就得去邻居家借粮食。
到2000年左右的时候,我外婆还保存着一批粮票,一斤的、五两的都有,她生怕将来还要用上。
这批粮票我一直收藏着。此前我一直以为,粮票进入历史是在八十年代末。刚才查了一下,才发现是1993年。
那一年粮油实现了敞开供应。也就意味着,只要你有钱,就可以买到粮食了。
此前我说能吃饱饭也就是最近三十多年的事,很多人质疑“根本不是这么回事,我就没有挨过饿,我们那里六七十年代就可以吃的很好了”。负责任地说,四十多年前就能吃的很饱,吃的很好,那绝对是少数。
翻过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的报纸,一亩田打多少谷子,今年会不会缺粮,家里够不够吃,要不要多种点豆红薯做补充,很长时间都是我们那农村人最关心的事。
孩子太饿了,“烫”死了
上面这几个例子,是个体家族记忆。要再多说一点的话,还有很多。
大约十年前,我还曾经集中翻过一批三四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一些地方政府关于粮食、救灾的档案。
毫不夸张地说,只要遇到饥荒了,一百斤苞米谷换一个大姑娘,为了一口饭一家人互相捅刀子,易子而食、偷盗、抢劫,屡见不鲜。
我喜欢看历史书、档案,也早就发现,每一次史书上、档案上出现“大荒”“浮肿”“青黄不接”“干旱”这些字眼,深究下去,一定都会有惊心动魄的人间惨剧。
举一个我记忆最深的例子,其来自著名女作家严歌苓《第九个寡妇》。这本书里就提到过一个案例。
在上世纪某年,河南某地发生饥荒。村子里有一个妈妈偷偷藏了几斤面粉。有一天她看到自家女儿实在是太饿了,于是就和上榆树叶子做了一锅汤。
面汤做好了,还没有凉。孩子太饿了,忍不住,一碗面汤从嘴里直接灌下去了。然后,小孩子就“烫”死了。
这个例子虽然有些文学化的描写,看起来像虚构的,但实际上很真实,来源于严歌苓真实的实地采访。这里也就不提年代了。
(今天写这篇文章,我回过头去翻严歌苓的这本书,偏偏翻不到是在哪一页了,有知道的吗?)
饥饿这件事,对中国人影响之大,从很多日常点滴都可以看出来。
比如,我们中国人见面,最常寒暄的一句话是:吃了吗?我们最隆重的招待,就是请吃饭。
大家稍微留点心都会发现,今天我们80后90后这一代,一碗饭盛多了,吃不下也许就倒掉了。
但是老一辈人不一样,他们一般都会吃的干干净净,一粒米不剩。就是因为早年匮乏、饥饿让他们记忆太深刻了,成了习惯。
在中国谁解决了饥饿,谁就是民族英雄
说上面这些故事,是想说明什么?
是想说:对吃饱饭的渴求,对饥饿的恐惧,是很多老一辈人入骨的记忆,甚至于成了一种集体的潜意识。在中国谁解决了饥饿,谁就是民族英雄。是真正的国之栋梁,国士无双。
对于中国人来说,袁老绝对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科学家,或者是一个把水稻产量成倍提高的科学家。
而是中国人摆脱饥饿阴影,可以从容做其他事业的一块基石。不明白这一点,就不会懂得袁老和他的团队的伟大。
一切为了中国人吃饱饭的,那些致力于改革开放、市场化、制度安排的政治家,做化肥、种植技术、机械化,以及成千上万为粮而奋斗的人。他们都值得我们尊敬,感恩,铭记。
在现实里,我们现在看到的景象是。对于今天的绝大多数人来说,早就不再是吃饱了的问题,而是吃肉连精的(瘦肉)都懒得看了。
00后、10后呢?甚至连米饭都不怎么吃了,各种牛奶面包零食,五花八门,早就不知道饥饿为何物。
而且可能真的是因为吃饱了,物质丰裕了,没有物质匮乏的记忆。走到大学食堂里、饭店里,一口没吃的青菜、白花花的米饭,倒在回收塑料桶里,是很常见,也是让人难过的景象。
“老子就要干出个结果”
再说一点“题外”话。
这两年,每一次看到前辈离去,心里都颇有感触。我就会想,为什么那些老一辈的人离开,往往会引发群体性的追悼?
为什么大家会频频用“国士无双”来悼念他们。为什么那些悼念的人里,有很多甚至与逝者素不相识,对他们的专业成就也并没有多大了解,比如我?为什么会这样?
我想原因可能是:因为他们那几代,有非常强烈的时代特点,烙下了强烈的理想主义精神。
新中国成立也不过七十余年。就在这七十余年里,经历的风云变幻,潮起潮落,实在是太多了。
我们这些普通老百姓,大多数时候置身事外,随波逐流。但是总有那么些人,比如袁老,还有同一天去世的吴孟超,看他们的故事,一生中的常态是:会为了国,为了事业,苟利国家生死以,弃儿女情长于不顾。
实事求是地说,他们那几代人,当年投身一项事业的时候,在世界范围内,水平未必高,在个人智力也未必强,在物质条件上更是不堪。许多人,投身一项事业,也未必就是主动的,是毫无怨言,是没有忐忑不安的。
但只要国家需要了,这个任务派到你身上了,他们就能扛下。而且还偏偏就能心生一种“老子就要干出个结果”来的坚忍和孤勇。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废话,就是干,干到死。大浪淘沙,很多人就是凭着这一股精神气走到了人生的顶点。成就国家,也成就事业,也成就了自己。
也就是说,大家的哀念里,其实有很大一部分,是在怀念那逝去的、淡漠的家国理想,是那种为了一项事业牺牲奉献,虽千万人吾往矣的精神。
我们现在许多时候,承平日久,大家想的也更多的是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是明天的升职加薪老婆热炕头,成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当然,很难说,这种“小我”就是错的。这里想强调的是,无论如何,我们都要知道,我们能过上“小我”的日子,是离不开像袁老这样前人打下的基础、栽下的树。
袁老一生,于个人,是实现人生价值的事业之幸。于国家,是国家之幸。
于民族,最近几天因他去世而涌动的如潮追念、感恩,也正可说明,我们民族也是一个懂得感恩、铭记功勋者,这是袁老之幸,也是我们民族之幸。
袁老千古!
你家老一辈人,比如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向你讲过“饥饿”的记忆吗?有哪些故事让你印象深刻。欢迎留言聊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