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语文:教材中的重点文化常识精编 (必修5册 选修教材)

必修一
1.寡人:诸侯谦称,寡德之人。国君、诸侯别称。
2.执事:办事的官员,文中可用作对对方的敬称,“您”。
3.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4.古代音乐:古时音乐分为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变徵是变音的变调、声调悲凉
5.中庶子:管理国君的车马之类的官。
6.箕踞:坐在地上,两脚张开,形状像箕。这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
7.参乘:亦作骖乘古时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乘:四匹马拉的车。
8.窃:常用作表示个人意见的谦称
9.竖子:骂人的话,相当于“小子”
10.旧说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爵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
11.秦晋之好:春秋时,秦晋两国不止一代互相婚嫁。泛指两家联姻。
12.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13.封邑:古时帝王赐给诸侯、功臣以领地或食邑。《史记·晋世家》:“赏从亡者及功臣,大者封邑,小者尊爵。”
14.戮没:杀戮和没收。重要的人杀掉,其余人等收为奴婢。
15.偏袒:袒露一只臂膀。
16.右袒:脱右袖,露出右臂﹑右肩。《汉书.高后纪》:'勃入军门,行令军中曰:'为吕氏右袒,为刘氏左袒。'军皆左袒。'后以'右袒'表示倒向不义者一方。
17.左袒:左袒,指古代仪礼,露出左臂;管偏护、支持一方叫左袒。
18.郡县:古代两级行政单位,大体相当今天的省与县。“给贡职如郡县。”(《荆轲刺秦王》)
19.郎中:郎中属员外级,就是分掌各司事务,其职位仅次于尚书、侍郎、丞相的高级官员。郎中本是官名,即帝王侍从官的通称。其职责原为护卫、陪从,随时建议,备顾问及差遣。战国始有,秦汉治置。后世遂以侍郎、郎中、员外郎为各部要职。郎中作为医生的称呼始自宋代。
20.陛下:对君主的尊称。《荆轲刺秦王》中“至陛下”指“走到殿前的台阶下”。
21.蛮夷:古代泛指华夏民族以外的其他民族,包括南蛮和东夷。多数情况下,蛮夷戎狄统称蛮夷或四夷。《礼记王制》:“东曰夷、西曰戎、南曰蛮、北曰狄”。
22.季父:叔父
23.河南:黄河以南
24.河北:黄河以北
25.山东:崤山以东,也就是函谷关以东地区。
26.东向:“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良西向侍。”最尊者坐西面东,其次是坐北向南,再次是坐南面北,最卑是坐东面西。
27.南面:古文中一般指称王称帝称霸。
28.北面:古文中一般指俯首称臣。
29.左和右:成语“无出其右”,“出”是超过,“右”是上,古代以右为上位。典故出自《汉书·高帝纪下》:“贤赵臣田叔、孟舒等十人,召见与语,汉廷臣无能出其右者。”
古人以右为尊,所以右还引申为尊尚,表现在众多的称谓:高级职位称右职;崇尚武功称右武;崇尚文治称右文;豪门大族称豪右。
古人以左为卑,官员被贬谪称左迁、左除、左降、左转,白居易《琵琶行》序中就有“元和十年,余左迁九江郡司马”。
但乘车时例外,以左为尊,“虚左以待”指空出尊位以待贤者。

必修二

30.古代少年男女把头发扎成丫髻,叫总角,后来用总角指代少年时代。
31.建安:汉献帝年号。
32.遣归:贬谪、释放或休弃而令归。如《孔雀东南飞》中“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33.归宁:回家省亲。多指已嫁女子回娘家看望父母
34.伏惟:下级对上级或晚辈对长辈说话表示恭敬的习惯用语。
35.初阳岁:冬至之后,立春之前。
36.初七:农历七月七,旧时妇女在这天晚上乞巧。
37.下九:古人以农历每月的二十九为上九,初九为中九,十九为下九。在汉代,每月十九是妇女欢聚的日子。
38.六合:指结婚选好日子,要年、月、日的干支(干,天干,指甲、乙、丙、丁 、戊、己、庚、辛、壬、癸……支,地支,指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年月日的干支合起来共六个字,例如甲子年,乙丑月,丙寅日)都要适合,叫六合。
39.青庐:用青布搭成的蓬帐,举行婚礼的地方,东汉至唐有这种风俗。
40.黄昏:十二时辰之一,是戌时(相当于现在的19时至21时)。
41.人定:是亥时(相当于现在的21时至23时),这里指夜深人静的时候。
42.杜康:相传是最早造酒的人。
43.青衿:是周代读书人的服装,这里指代有学识的人。
44.阡陌:阡,南北向的小路;陌,东西向田间小路。
.
45.庙号和谥号: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谥法制度有两个要点:一是谥号要符合死者的为人,二是谥号在死后由别人评定并授予。君主的谥号由礼官确定,由即位皇帝宣布,大臣的谥号是朝廷赐予的。谥号带有评判性,相当于盖棺定论。
习惯上,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而不称庙号。唐朝以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
如曹魏建立后,曹操被追尊(谥号)为“武皇帝”,庙号“太祖”,史称魏武帝。
46.癸丑:古人常用天干十个字和地支十二个字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这里指永和九年。
47.禊,一种祭礼。古时一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三国魏以后用三月三日,不再用巳日。禊事,古代的一种风俗,三月三日人们到水边洗濯,嬉戏,以祈福消灾。
48.望:农历每月十五。
既望:农历每月十六。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朔:农历每月第一天。
49.斗牛: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50.床:有时是坐具,又称“胡床”,从胡地传入。
51.浮图、浮屠:对佛与佛教徒的称呼;也有和尚(僧人)的意思
52.阳: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多用于地名):衡阳(在中国湖南省衡山之南)。洛阳(在中国河南省洛河之北)。
阴:山北水南
53.古人的名、字、号:
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如称司马迁为司马子长,陶渊明为陶元亮,李白为李太白,杜甫为杜子美,韩愈为韩退之,柳宗元为柳子厚,欧阳修为欧阳永叔,司马光为司马君实,苏轼为苏子瞻,苏辙为苏子由等。
号又叫别号、表号。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如:陶潜号五柳先生,李白号青莲居士,杜甫号少陵野老,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李商隐号玉溪生,贺知章晚年自号四明狂客,欧阳修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王安石晚年号半山,苏轼号东坡居士,陆游号放翁,文天祥号文山,辛弃疾号稼轩,李清照号易安居士。
54.主簿是古代官名,是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
55.九宾之礼:宾,同'傧'。九宾是我国古代外交上最为隆重的礼节,有九个迎宾赞礼的官员司仪施礼,并延引上殿。

必修三

56.金陵十二钗: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元妃省亲)、贾探春(小熙凤、“兴利除弊”, “开源”与“节流”并举)、史湘云(醉卧芍药丛)、妙玉(欲洁何曾洁、云空不必空)、贾迎春(二木头、胆小怕事、被夫家害死)、贾惜春(孤僻冷漠、削发为尼)、王熙凤、贾巧姐(熙凤之女、刘姥姥取名、出手相救)、李纨(槁木死灰、封建淑女)、秦可卿(太虚幻境、)。
57.敕造,奉皇帝之命建造。敕,本来是通用于长官对下属、长辈对晚辈的用语,南北朝以后作为皇帝发布诏令的专称。
58.“先”含有怀念、哀痛之情,是对已死长者的尊称。
先考:对已离世的父亲的称呼, '先'含有怀念、哀痛之情,是对已死长者的尊称。先妣:对已离世的母亲的称呼。
59.“小厮” 有两种含义:(1)小子、男孩,也作“小厮儿”、“厮儿”。(2)指年轻童仆。
60.便宜:方便的意思 (便宜行事)
61.万几,同“万机”,就是万事,形容皇帝政务繁多,日理万机。
62.鼎:古代视为立国的重器,是政权的象征。问鼎:有觊觎天下之心。
63.宸:北宸,北极星,后借指帝王所居,又引申为王位、帝王的代称。
64.漏:古代计时器,铜制有孔,可以滴水或漏沙,有刻度标志以计时间。“缺月昏昏漏未央” ;“鸡人报晓筹”:筹,敲击报时用的竹签,指代时间
65.內帏:内室,女子的居处。帏:幕帐。
66.倭:我国古代对日本人及其国家的劣称。
67.国子监、太学:他们都是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作为古代中国的最高学府,在先秦以前,周代称辟雍,虞舜时称上庠,五帝时称成均,汉以后称太学。隋朝以后称国子监,清末废除科举制度,国子监撤销。
68.三纲:君为臣纲  父为子纲  夫为妻纲
五常:君臣有义   父子有亲  长幼有序   夫妻有别   朋友有信
三从:幼从父    嫁从夫   夫死从子
四德:妇德   妇言  妇容   妇功
程朱理学:存天理    灭人欲      饿死事小   失节事大
69.参、井:(扪参历井仰胁息)星宿名
70.子规:即杜鹃,又名杜宇,相传为蜀国古望帝魂魄所化,啼声哀怨动人。
71.催刀尺:赶裁新衣。
72.砧:捣衣声
73.环珮:古人所系的珮玉,多指妇女所佩的玉饰。
74.琵琶声:边塞诗的典型意象,与此相似还有羌笛、胡笳、芦管、画角、鼓
75.倡女:歌女。        商贾:商人
76.管弦、丝竹:音乐。管、箫、笛之类的音乐。弦、琴、瑟、琵琶之类的弦乐。
77.左迁:贬官,降职(左除、左降、左转、左授、左宦)
78.教坊:唐代官办管理音乐杂技、教练歌舞的机关。梨园,原是古代对戏曲班子的别称。后把戏曲演员为“梨园子弟”。“乐府”:汉武帝设立的音乐机构.用来训练乐工.制定乐谱和采集歌词,其中采集了大量民歌,后来,“乐府”成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名称。
79.出官:(京官)外调。
80.司马:官名。司马青衫、司马春衫:形容悲伤、凄切的情感。
81.《霓裳》:即《霓裳羽衣曲》,唐代乐曲名。
82.《六幺》:大曲名,为歌舞曲。
83.青衫:唐朝八品、九品等低级文官的服色。
85.五陵:在长安城外,汉代五个皇帝的陵墓,富豪人家多聚居于此。
86.歌、行、引:《琵琶行》(原作《琵琶引》),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行,又叫“歌行”,它源于汉魏乐府,是乐府名曲之一。篇幅较长,句式灵活,平仄不拘,用韵富于变化,可多次换韵。
87.筹:更筹,敲击报时用的竹签。
88.六军:周制,天子有六军,一万二千五百人为一军,泛指军队。
89.四纪:古人以十二年为一纪,四纪为48年,此指玄宗实在位四十五年,将近四纪。
90.粟:谷子,脱壳后成为小米,泛指粮食。五谷:稻、黍、稷、麦、菽
91.庠序:古代的地方学校.殷代叫庠,周代叫序,后也泛称学校或教育事业。
92.金:(金就砺则利)金属制的刀剑
93.战国四君子: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齐国的孟尝君田文。因其四人都是礼贤下士、结交宾客之人(一般是国家君王的后代,注:春申君不是),后人称之为“战国四君子”。
94.合纵连横:连横,秦国采用的一种离间六国,使它们各自同秦国联合,从而各个击破的策略。合纵,六国联合起来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
94.百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桂、浙、闽、粤等地,每个部落都有自己的名称,统称百越。
95.宇内、四海、八荒:天下
96.九州:古时天下分九州,关于九州的说法不一,一般认为包括兖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荆州、扬州、雍州、梁州。九州常用来代指“中国”。
八州:豫州、幽州、兖州、冀州、扬州、徐州、青州、荆州。古时天下分九州,秦居雍州,六国分别居于其他八州。
97.山东、关中、河:山东:指崤山以东。关中:指函谷关以西的地区。
河:特指黄河。如“河南”指黄河以南,“河北”指黄河以北。
98.五岳 :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99.敲扑:刑具,短的叫“敲”,长的叫“扑”。
100.瓮牖绳枢:牖:窗户;枢:门扇开关的枢轴。
101.行伍:泛指军队。古时兵制,五人为伍,二十五人为行
102.黔首:是中国战国时期和秦代对百姓的称呼。战国时期已经广泛使用,含义与当时常见的民、庶民同。
103.鞭笞:古代的一种刑法,指用鞭子抽打犯人。奴隶制五刑:(隋前)墨(在额头上刻字涂墨)劓(割鼻子)刖(断足的刑罚)宫(男子割势、妇人幽闭的刑罚)大辟(即死刑)唐朝封建制五刑:
(1)笞刑。以十为一等,分五等,即从十到五十下。
(2)杖刑。以十为一等,分五等,即从六十到一百下。
(3)徒刑。刑期分一年、一年半、二年、二年半、三年五等。
(4)流刑。里程分二千里、二千五百里、三千里三等。
(5)死刑。分绞和斩二等。五刑外:磔(俗称凌迟)、髡(既剃发)、髌(也作膑,割膝骨)、炮格(也作炮烙)、刵(割耳朵) , 膊(赤身肢解),辜(肢解),醢(剁成肉酱),脯(晒成肉干),剖心,枭首,弃市,族诛,车裂等。
104.七庙:天子的宗庙。
105.阡陌:指田间小路。
106.谪戍:封建时代将有罪的人派到远方防守叫谪戍。
107.氓隶:氓 古代称民(特指外来的);氓隶(充当隶役的平民)。
108.万乘:①万辆兵车,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②指天子、帝王。③能出兵车万乘的大国,亦泛指国家。
109.句读: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文辞语意已尽处为句,未尽而须停顿的地方为读。
110.巫医乐师:巫医:古代巫和医不分。巫的职业以祝祷、占卜等为主,也用药物等为人治病。百工:各种工匠。
111.六艺经传: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传,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
112.古文:北朝后周苏绰反对骈体浮华,仿《尚书》文体作《大诰》,以作为文章的标准体裁,时称“古文”,即以先秦散文语言写作文章。其后,至唐代韩愈、 柳宗元等人,主张恢复先秦和汉代散文内容充实、长短自由、朴质流畅的传统。

必修四

113.廉颇蔺相如列传:
“本纪”:叙述历代最高统治者帝王的政迹;
“世家”:主要叙述贵族侯王的历史;
“列传”:主要是各种不同类型、不同阶层人物的传记。
114.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拜:授与官职,任命。   上卿:上卿是古代官名。
115.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宫廷中高大华丽的楼台。
116.召有司案图:官吏的通称。泛指主管官员,有关部门。
117.位在廉颇之右:
①成语“无出其右”,“出”是超过,“右”是上,古代以右为上位。
②古人以右为尊,所以右还引申为尊尚,表现在众多的称谓:高级职位称右职;崇尚武功称右武;崇尚文治称右文;豪门大族称豪右。
③古人以左为卑,官员被贬谪称左迁、左除、左降、左转,白居易《琵琶行》序中就有“元和十年,余左迁九江郡司马”。
④但乘车时例外,以左为尊,“虚左以待”指空出尊位以待贤者。
118.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肉袒:把上身袒露出来。杀人时作垫用的砧板。
119.负荆请罪:负荆:背着荆条,古人请罪的一种方式。
120.臣请就汤镬:也叫鼎镬:古炊具,是把人放过大鼎或大镬,用滚汤将人活活煮死的酷刑。
121.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通常是指参与宗教、祭祖等重大活动之前要素食、清心、洁身。
122.九宾之礼:为古代宾礼中最隆重的礼仪,有九个迎宾赞礼的官员延迎上殿。
123.兄弟并为郎:封建时代的官名:~中(古官名)。侍~。员外~。
124.单于:匈奴首领。
125.阏氏:匈奴皇后。
126.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
假:代理,非正式。古文中表示兼职的还有:领(同时掌管、兼任较低的官职) 、署、权、行或行走。
斥候:古代的侦察兵。
127.副有罪,当相坐:因他人犯罪而使与犯罪者有一定关系的人连带受刑的制度
坐大辟:判为死刑。
坐死:坐罪而被处死。
坐盗:因盗犯罪。
总而言之,“坐”在文言文中经常是法律术语。
128.仗汉节牧羊。
节:旄节,也叫符节,以竹为竿,上缀以旄牛尾,是使者所持的信物(即凭证)。
魏晋南北朝时掌地方军政的官往往加使持节的称号,给以诛杀中级以下官吏之权。次一等的称持节,得杀无官职的人。再次称假节,得杀犯军令的人。
129.扶辇下除,触柱:台阶
130.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官名
驸马:中国古代帝王女婿的称谓。
131.臣虽蒙斧钺汤镬:斧与钺。泛指兵器。亦泛指刑罚、杀戮。
132.劾大不敬:封建时代重罪之一。谓不敬皇帝。
133.上林苑:上林苑是中国秦汉时期的皇家园林。
134.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
三辅:又称“三秦”,本指西汉期间,治理长安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同时指这三位官员管辖的地区京兆、左冯翊、右扶风三个地方。隋唐以后称“辅”。
京师:京城。
太学:中国古代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
京畿、畿辅:国都和国都周围的地方
遂通五经,贯六艺:
五经:儒家典籍《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的合称。
六艺:六种技能:礼、乐、射、御、书、数。也指《诗》《书》《礼》《易》《春秋》《乐》。
135.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①孝廉是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考试,以任用官员的一种科目,
②秀才、茂才:汉时开始与孝廉并为举士的科名,东汉时避光武帝刘秀讳改称“茂才”。
③辟:征辟是中国汉代擢用人才的一种制度,主要包括皇帝征聘和公府、州郡辟除两种方式,皇帝征召称“征”,官府征召称“辟”。
136.公车特征拜郎中:
因汉代曾用公家车马接送应举的人,后便以“公车”泛指入京应试的举人或代指代指举人进京应试。如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康有为联合各省在京会试举人联名上书,即称“公车上书”,也指入京请愿或上书言事。
137.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古代关于天文、历法等方面的学问。
138.疏:奏章。亦指上奏章
139.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调职
140:后迁侍中:古代称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升~。
141.永和初,出为河间相。
①出:由京官调任地方官为出官。
②河间王(刘政)的相,类似太守。汉代封为王爵者,设有王国的一套职官,重要的职官有傅及相。相,管王国内的民事。
142.又多豪右,共为不轨。
①豪右:原是西汉时期出现的占有大量田产的豪族。他们因占有大量的田产,在乡里横行霸道,虽屡遭压制而不禁。
②闾左:古代二十五家为一闾,贫者居住闾左,富者居于闾右,秦代指主要由雇农、佃农等构成的贫苦人民。
143.阉竖恐终为其患:对宦官的蔑称。
144.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典章制度
145.衡下车,治威严:官吏到任
146.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
视事:指官吏到职办公;
乞骸骨:自请退职,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回老家安度晚年。
致仕:“交还官职,即辞官”,古代的官员因为年龄或别的原因辞官不做了,把官职交还给皇帝,称“致仕”。也可以将“致仕”理解为官员退休。

必修五

147.一稔(rěn):公田收获一次。稔,谷物成熟。
148.仲秋:农历八月。
149.三径就荒:隐士住处的代称。
150.容膝:只能容下双膝的小屋,极言其狭小。
151.帝乡:仙乡,神仙居住的地方。
152.乘化:随顺大自然的运转变化。.
153.下榻:在某地住宿。榻,狭长而低矮的坐卧用具。
154.钟鸣鼎食:指大家世族。古代贵族吃饭时要鸣钟列鼎,鼎中盛食物。
155.东隅:日出的地方,表示早。  桑榆:日落的地方,表示晚。
156.请缨:请求皇帝赐给长缨(长绳),去缚住敌人。后用此指投军报国。
157.弱冠:指20岁,古代以20岁为弱年,行冠礼,为成年人。
158.投笔:投笔从军。后人把班超投笔于地、参军作战的故事叫做“投笔从戎”,比喻弃文从武,有志报国。
159.星分翼轸:古人习惯以天上星宿与地上区域对应,称为“某地在某星之分野”。据《晋书·天文志》,豫章属吴地,吴越扬州当牛斗二星的分野,与翼轸二星相邻。翼、轸,星宿名,属二十八宿。
160.牛斗之墟:牛、斗,星宿名。墟、域,所在之处。
161.十旬休假:唐制,十日为一旬,遇旬日则官员休沐,称为“旬休”。
162.腾蛟起凤:宛如蛟龙腾跃、凤凰起舞,形容人很有文采。
163.家君作宰:家父担任县令。
164.躬逢胜饯:自谦之辞(却有幸)参加这场盛大的宴会。
165.三秋:古人称七、八、九月为孟秋、仲秋、季秋,三秋即季秋,九月。
166.闾阎:里门,这里代指房屋。
167.四美:指良辰、美景、赏心、乐事。
168.盈虚:消长,指变化。
169.吴会(kuài):古代绍兴的别称,绍兴古称吴会、会稽,是三吴之首(吴会、吴郡、吴兴),唐代绍兴是国际大都市,与长安齐名。
170.北辰:北极星,比喻国君。《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171.帝阍:天帝的守门人。屈原《离骚》:“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此处借指皇帝的宫门。
172.奉宣室:代指入朝做官。贾谊迁谪长沙四年后,汉文帝复召他回长安,于宣室中问鬼神之事。宣室,汉未央宫正殿,为皇帝召见大臣议事之处。
173.簪笏:冠簪、手版。官吏用物,这里代指官职地位。
174.百龄:百年,犹“一生”。
175.奉晨昏:侍奉父母。《礼记·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昏定而晨省。”
176.谢家之宝树:比喻好子弟。
177.趋庭:受父亲教诲。
178.潘江陆海:钟嵘《诗品》:“陆(机)才如海,潘(岳)才如江。”这里形容各宾客的文采。
179.晦:阴历每月最后一日;朔:阴历每月的第一日。34.六气:阴、阳、风、雨、晦、明。
180.彭祖:古代传说中年寿最长的人。
181.表:古代臣下给帝王的一种文书。
182.期:穿一周年孝服的人;功:穿大功服(九个月)、小功服(五个月)的亲族。
183.孝廉:汉代以来推举人才的一种科目,举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汉武帝开始令郡国每年推举孝廉各一名,晋时仍保留此制,但办法和名额不尽相同。
184.秀才:汉代以来选拔人才的一种察举科目。与后代科举的“秀才”含义不同。
185.郎中:尚书省的属官。
186.洗马:又叫太子洗马,太子的侍从官。
187.东宫:太子居住的地方,也代指太子。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建储指确定储君,也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我国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制。
188.牧:古代称州的长官。
189.犬马:臣子自谦。
190.皇天后土:皇天:古代指天,天帝。后土:古代指地,土神。天地或天地神灵的总称。指天地。旧时迷信天地能主持公道,主宰万物。亦作“后土皇天”。
191.拜:授官。
192.除:任命官职。
193.猥:辱。自谦之词。
194.结草:指报恩。

选修

1.南朝自武昌至京口,列置烽燧:(报警的)烽火台
2.南唐为奉化军节度,今为定江军:并非军队,而是宋代行政区划名,与府、州、监同属于路。
3.斩汉一都尉:都尉,官名。战国始置。职位次于将军的武官。
4.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江东,指长江以东地区,古人以东为左,故又称江左。江东素以文化繁荣、经济富庶著称。古以中原为中心,长江以南为外,外即表,故称江南为“江表”。江表,又因位于长江之东,所以又称“江东”。晋、南朝之时,称江东为“江左”。三国时江东是孙吴政权的属地,所以也有把孙吴统治的全部地区都叫“江东”。
亭长:秦官名,又称公。属于低于县一级的行政建制长官,级别相当于现在的乡长。
5.购我头千金,邑万户:悬赏征求:悬~。~募(悬赏募求)。邑:古代诸侯分给大夫的封地:采~。
6.赤泉侯为骑将: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二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
辇来于秦:古代用人拉着走的车子,后多指天子或王室坐的车子:~车。帝~。凤~(皇后的车子)。
7.缦立远视,而望幸焉:宠爱:宠~,得~。
帝幸泰山:封建帝王到达某地。
8.奈何取之尽锱铢:旧制锱为一两的四分之一,铢为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比喻极其微小的数量。
9.函谷举:函谷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是中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
10.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功绩。
11.吾数击杀响马贼:最早起源于山东,那里的盗匪骑的马脖子上多挂有铃铛,故称响马。
12.吹觱篥数声:古代的一种管乐器,形似喇叭,以芦苇作嘴,以竹做管。吹出的声音悲凄,羌人所吹,用以惊中国马。
13.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从事:官名,泛指一般属官;
告庙:天子或诸侯出巡、遇兵戎等重大事件而祭告祖庙。
少牢、太牢: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猪)三牲全备为“太牢”。少牢只有羊、豕,没有牛。由于祭祀者和祭祀对象不同,所用牺牲的规格也有所区别: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
14.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叔父。古代兄弟排行以伯、仲、叔、季为序。
15.丞相薨:唐代二品以上官员的去世。
16.①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万乘之势:大国的威势。
②虽万乘之公相:指代高官显位。
③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中等国家。
17.可守以待终丧:守完三年丧期。
18.呜呼哀哉,尚飨:旧时用作祭文的结语,表示希望死者来享用祭品的意思。
19.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飧:晚饭。饔:早饭。
20.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天子、诸侯供奉祖宗牌位的处所。
21.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22.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从弟:从表示伯叔关系。
从弟、从兄:堂弟、堂兄;
从父:伯父或叔父;
从子:侄子
23.迨诸父异爨:诸父:伯父、叔父的统称。异爨:分灶做饭。
24.先妣抚之甚厚:去世的母亲。
25.顷之,持一象笏至:笏板:又称手板、玉板或朝板。古时候文武大臣朝见君王时,双手执笏以记录君命或旨意,亦可以将要对君王上奏的话记在笏板上,以防止遗忘。
26.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归:旧时指女子出嫁。归宁:已嫁女子回娘家看望父母。
27.康熙五十一年三月,余在刑部狱。
①康熙:清圣祖玄烨的年号。
②庙号和谥号: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谥法制度有两个要点:一是谥号要符合死者的为人,二是谥号在死后由别人评定并授予。君主的谥号由礼官确定,由即位皇帝宣布,大臣的谥号是朝廷赐予的。谥号带有评判性,相当于盖棺定论。
习惯上,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而不称庙号。唐朝以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
如曹魏建立后,曹操被追尊(谥号)为“武皇帝”,庙号“太祖”,史称魏武帝。
③刑部:六部之一,掌管全国刑法,狱讼之事。相当于现在的司法部
吏部:管官吏的任免与考核等,相当于现在的组织部
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
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
兵部:管军事,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
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
28.京师有京兆狱:
京兆:在京城附近。京兆:清朝包括国都在内的顺天府;汉唐指长安附近;历朝历代不一样。
29.又九门提督所访缉纠诘:全名是提督九门步兵统领,掌管京城九门督查职务的武官。
30.惟大辟无可要:大辟:斩首
31.其极刑,其绞缢:极刑:最重之刑。绞缢:绞刑。
32.每岁大决
大决:封建时代,对判死刑的人,在每年秋季行刑,叫大决,又叫秋决。
33.皆缚至西市待命
西市:清京城行刑的地方。今北京宣武区菜市口街上。
34.伤肤,兼旬愈。旬:十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