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时代背景下,每个人都显得微不足道
在大时代背景下,每个人都显得微不足道。
如果把每个人的每一年浓缩成一个小时,作为一集片子,那么人的黄金20年就是20集精彩的连续剧。
《一年又一年》就是这么一部剧,讲的是改革开放后20年(1978到1998年),两个家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部片子你可以从多个角度去了解社会的发展,有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人民富裕和通货膨胀,有股市和房地产的疯狂,有行业的兴衰,有个人的爱恨情仇和职场选择,有人性的贪婪。
20年,每一集代表一年,你会看到每个小人物站在当下,思考着未来。
当未来来临时,才发现他们的想法有时候是多么幼稚,就好像现在的我们。
行业的兴衰和个人的发展
这部剧里的两个家庭,包含了90%的职业选择,有国企和外企、事业单位、成熟行业、新兴行业、学术专家、外贸、经商、炒房炒股....
电影院是整部连续剧的主线,一开始电影院场场爆满,属于成熟行业,电影院的经理大叔还看不起连续剧,觉得质量不如电影,结果随着电视剧的快速发展,电影院的人越来越少,一年行情比一年差,大叔只能卖一些非法的片子来勉强维持,最后落得没法稳定退休,只能继续干,干到最后,电影院竟然又开始兴旺起来。
从40岁到60岁就是大叔的黄金20年,他的一生就是一个电影行业的变化史,从成熟行业到衰退,又起死回生,起伏跌宕的变化,真是令人嘘唏。
我们父母那一辈,黄金20年就在一个行业,他们的一生就代表着一个行业的变化。
一个行业,分为萌芽期、快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
虽然现在行业变化很快,但是想要借助时代顺势而上,也要找对高成长的行业,才能快速成长。
阿里巴巴有一个员工做了14年,最近分红3.4亿,她就是站对了风口,在14年前,电商可是高成长的行业。
如果选择的行业是衰退行业,那么个人的力量再怎么强大,也会被历史前进的车轮碾压地剩下滚滚红尘。
这部剧里,有以国企为铁饭碗最后失业的大姐,有从政府高层转型下海经商,炒房炒股最后一无所有,而后东山再起的、也有从北大毕业后出国留学,到外企获得高薪工作,最后因为年龄被辞退的,也有大学毕业后一直做学术做到副教授的....
这些人的生活,有我们父母那一辈的影子,也会有我们的影子。
每个人不经意的选择,以20年来看,都成为人生的转折点。
经济发展和通货膨胀
改革开放20年里,老百姓的收入越来越高,生活越来越好。
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一个村长需要全村人筹钱才能送他到北京找亲戚,用现在时髦的话讲:他是全村的希望。
1980年前后,他穿着破旧的衣服,一到亲戚家就吃了6碗面,他说一年只能花15块钱,全村都吃不饱饭。后来村子改革,整个村子都富裕了起来,几年后村长还当上了厂长,三大件都配上了。
刚刚改革开放,北京的老百姓买东西都要票,任何肉蛋和水果青菜,每个人都只能按照一定分量去买,买鸡蛋和水果都不能挑,即使坏了也得买,吃的猪肉很多都是冰冻的,物资非常匮乏,一旦宣布涨价,所有人都去抢着买。
这种场面,如果不是亲眼看到,根本就难以想象。
对比现在和过去,我们的生活真的是好了一万倍。
过年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感觉到没有了年味。以前穷,吃的和穿的都不够,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吃上一顿丰盛的饭,穿上新衣服,拿着压岁钱去买自己心爱的玩具,现在不需要到过年,就什么都有了,对过年也不再期待。
记得去年的这个时候,我也是在想同样一个问题:怎么以新的形式过年才更有期待和仪式感?
经济快速发展,还带来了一个问题:通货膨胀。
1980年的15块钱饿不死农民,现在一年的生活成本至少也要3000多,在一线城市生存,一年至少要2万块。(只算吃的)
1978年,大妈说猪肉超过1块钱一斤,以后就不吃肉,现在广州是15块一斤猪肉。
1990年前后,大姐说15万够一辈子用了,现在1000万也不敢说能花一辈子。
通货膨胀看不到摸不着,但是却真实存在,如果你之前没有概念,相信看完这部剧,你就可能有所感觉了。
很多东西,在时间的隐藏下,都是弱不可闻的,在我们意识到的时候,已经无法改变。
理解通货膨胀,就会发现我们无论多么努力赚钱,钱都会像时间一样流走,如果不懂得做投资理财,辛辛苦苦大半辈子,可能连养老都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