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把《老子》十四章的部分内容改成白话,奇妙的事情发生了

因为去看她 所以看不到她

她说她叫夷

因为去听她 所以听不见她

她说她叫希

因为去抚摸她 所以什么也没有摸到

她说她叫微

她到底是夷是希还是微

原来她是夷是希也是微

来的时候 不见其身

走了之后 却一直没有离开

…… ……

与她擦肩而过 却见不到她的脸

跟在她的身后 却见不到她的背影

…… ……

你会相信这是《老子》吗?它的确是《老子》,只是把它变成了白话而已。

且看《老子》十四章的原文是什么。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读到这里,我们不得不相信这就是《老子》十四章的主干内容。

那么,这个奇怪的“人”到底是谁呢?原来他就是老子一直在说的“道”。

那么,道都有哪些特性呢?

道的第一个特性是“视之不见”,这是从视觉角度,用眼睛来看,是看不见的。第二个特性是“听之不闻”,这是从听觉角度,用耳朵来听,是听不见的。第三个特性是“搏之不得”,这是从触觉的角度,用手去碰,是碰不到的。老子还给三种特性起了名字,分别叫“夷”“希”和“微”。“夷”就是夷灭,夷灭就没有了;“希”,《释文》解释说,就是“静也”,也就是没有声音;“微”,是细小、隐没,乃至于无。所以,“夷”和“微”差不多,帛书本就把“夷”和“微”的顺序颠倒过来,视觉角度称作“微”,触觉角度称作“夷”。

这三点,其实我们可以视为道不可道的继续生发,道不仅无法描述出来,而且看不见听不清摸不着。说到底,用我们的六根去感知,去描述,它就是一种无的状态。

所以,老子说:“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致诘,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探究明白。用感知系统我们是无法把它探知明白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三者混而为一。它就是一,不是二也不是三。只要不是用我们的感官去解析,它就是混一的状态。

但是加入了我们的感知系统,那么,就可以分为形而上的道世界,和形而下的器世界。因此,老子接着说:“其上不皦,其下不昧。”这个“皦”字,我们在讲第一章时就涉及过。我们说,第一章当中,流通本的“彳”旁的“徼”,其实是敦煌本“日”字旁“曒”字的通假字,而“日”字旁的“曒”字与“白”字旁“皦”字含义相同,两种写法都可以,表达的都是一种显露鲜明的状态。而“昧”是与之相反的不鲜明的状态。所以,“不皦”就是“昧”,“不昧”就是“皦”。

老子的意思是,从中间划一道横线,上面的部分就是形而上的道世界,形而上的道世界就是“不皦”,就是“昧”,看不见听不清摸不到;下面的部分就是形而下的器世界,形而下的器世界就是“不昧”,就是可以看清楚的“皦”。

为什么形而下的器世界,我们能清晰地辨认?老子在第一章中说:“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无欲,就是没有意识参与,没有感官参与,眼耳鼻舌身意都没有发挥作用;有欲,则完全相反,有欲,就是有意识参与,有感官参与,眼耳鼻舌身意可以发挥作用,所以就有了现象世界。

而接下来的“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又是“名可名非常名”的延续。“绳绳”是连续不断的样子,这个连续不断,近似于第二十五章所说的“周行而不殆”。它的作用无所不在,无时不在,连续不断,但却不可名状。尽管无所不在,无时不在,连续不断,但从本质上说,又“复归于无物”,生出万物,生出万物的运行,但其实最终还是归于无物。因为无物才是这个世界的根本。

这个根本的状态,老子又对它作了描述:“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它是什么状什么象呢?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没有形状的形状,没有哪个物可以呈现的外象,“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才是根本的状、根本的象。

老子还把这种情况起了个名字,叫作“惚恍”。其实“惚”和“恍”是一个意思,都是影影绰绰变化不定、不真实的样子。放在一起就是仿佛的意思,似有似无。在《老子》当中,有时候是“惚恍”,有时候是“恍惚”。

为了说明这种恍惚的状态,老子继续说:“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如果你在它的前面等着迎接它,但迎了半天,你也没见到它的首;如果你在它的后面跟随它,但跟随了半天,你也没见到它的尾巴。它的头尾你都看不见。

看不见怎么办?看不见也没关系,只要你知道它确实存在,知道它的特性,你就可以“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什么是“执古之道”?《老子》第四章对道的描述是:“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道比帝的出现还早,所以是自古有之,自古可以没有人,没有物,没有天地,但有道。所以,按照世俗的时间观念论,道是古中之古,那么“执古之道”,就是遵古已有之之道。“执古之道”做什么用呢?“以御今之有”,用它来驾驭今天的有,当下的有。也就是说用形而上的道的智慧来应对形而下的器的世界。

老子讲本原世界,最终的目的还是落脚到现实世界,因为我们一再强调,老子的学说最终是世间法。讲出世间,就是为了用出世间的智慧来应对世间的万事万物。

那么,用出世间的智慧来应对世间的万事万物,叫什么呢?老子说:“能知古始,是谓道纪。”老子管拥有知道自古有之的道的存在这种能力或者现象,叫作“道纪”。所谓“纪”就是纲纪的意思。如果道是一根绳,那么,你抓住了这根绳,顺着这根绳来应对世间的万事万物,那么这就是“道纪”。(一苇 老子《道德经》经典解读 音频正在喜马拉雅更新中)

(0)

相关推荐

  • 君子不器与大制不割

    "君子不器"这四个字是孔子讲的,见论语.为政.在为政中,孔子这句话讲得很突兀,就四个字,既无上文,也无下语,象是在呵斥谁,瞪着大眼喊了句:君子不器!足见孔子对"不器&qu ...

  • 一个普通人,若是“君子不器”,其实很危险

    孔子<论语-为政篇>中说:君子不器(君子不应该像器具那样,只有一种用途). <易经·系辞>也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看到这里,估计许多人容易高看自己,认为自己也应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七十四章

    民常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纵放情欲,为什么会动之死地?当然是因为危害了别人的利益,而受到惩罚.由谁按照什么规则来惩罚之?当然是国家机器中的镇压工具按照国家的 ...

  • 老子第六十四章解读: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乱.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层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於几成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破,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此处仍是说防微杜渐,但唐玄宗从人性与欲心的角度立论,实际上已成道家的修养问题.修养的目标是恢复人性本有之静,而欲望总在人心产生.这就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祭祀不辍. 善建善抱者,肯定都是在位的帝王,只有他们才能建国立本,怀抱百姓.按照老子的思想,帝王如何进行统治?这是中国古代道家的政治思想,与儒家法家的政治思想有大不同,但共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四十四章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世人求名与利,是迫不得已,不求名与利,就不能生存得比别人好.既生存于人世间,名与利就能给人带来物质方面的许多好处.所以人们求之不已.但为了求名与利,不惜搭上自家的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三十四章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 道在万物之中,这就是它的广泛性.这种在不是物质形态的在,而是理念性的在.万物不论有如何的差异,都不能超出道的原则,这就是道对万物的在.所以说万物恃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二十四章

    跂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人活在世上首先要立得起来,然后是行得通.这样才能有事功,有业绩.这可说是人类的共同心理.如何才能达到这一目的?恐怕首先要有相当明智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章第十四,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道是老子提出来的玄妙抽象的概念,老子本人就说道是不可言说的,可后人仍要费尽心机来说明道的内涵.老子为了让 ...

  • 206.第四十四章 老子告诉你,为啥会“富不过三代”

    多藏必厚亡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们今天接着来讲<道德经>.来看看老子老先生给我们什么样的人生启发了. 我们今天接着学第四十四章,前面我们学,老子问:"名与身孰亲"什么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