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把《老子》十四章的部分内容改成白话,奇妙的事情发生了
因为去看她 所以看不到她
她说她叫夷
因为去听她 所以听不见她
她说她叫希
因为去抚摸她 所以什么也没有摸到
她说她叫微
她到底是夷是希还是微
原来她是夷是希也是微
来的时候 不见其身
走了之后 却一直没有离开
…… ……
与她擦肩而过 却见不到她的脸
跟在她的身后 却见不到她的背影
…… ……
你会相信这是《老子》吗?它的确是《老子》,只是把它变成了白话而已。
且看《老子》十四章的原文是什么。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读到这里,我们不得不相信这就是《老子》十四章的主干内容。
那么,这个奇怪的“人”到底是谁呢?原来他就是老子一直在说的“道”。
那么,道都有哪些特性呢?
道的第一个特性是“视之不见”,这是从视觉角度,用眼睛来看,是看不见的。第二个特性是“听之不闻”,这是从听觉角度,用耳朵来听,是听不见的。第三个特性是“搏之不得”,这是从触觉的角度,用手去碰,是碰不到的。老子还给三种特性起了名字,分别叫“夷”“希”和“微”。“夷”就是夷灭,夷灭就没有了;“希”,《释文》解释说,就是“静也”,也就是没有声音;“微”,是细小、隐没,乃至于无。所以,“夷”和“微”差不多,帛书本就把“夷”和“微”的顺序颠倒过来,视觉角度称作“微”,触觉角度称作“夷”。
这三点,其实我们可以视为道不可道的继续生发,道不仅无法描述出来,而且看不见听不清摸不着。说到底,用我们的六根去感知,去描述,它就是一种无的状态。
所以,老子说:“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致诘,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探究明白。用感知系统我们是无法把它探知明白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三者混而为一。它就是一,不是二也不是三。只要不是用我们的感官去解析,它就是混一的状态。
但是加入了我们的感知系统,那么,就可以分为形而上的道世界,和形而下的器世界。因此,老子接着说:“其上不皦,其下不昧。”这个“皦”字,我们在讲第一章时就涉及过。我们说,第一章当中,流通本的“彳”旁的“徼”,其实是敦煌本“日”字旁“曒”字的通假字,而“日”字旁的“曒”字与“白”字旁“皦”字含义相同,两种写法都可以,表达的都是一种显露鲜明的状态。而“昧”是与之相反的不鲜明的状态。所以,“不皦”就是“昧”,“不昧”就是“皦”。
老子的意思是,从中间划一道横线,上面的部分就是形而上的道世界,形而上的道世界就是“不皦”,就是“昧”,看不见听不清摸不到;下面的部分就是形而下的器世界,形而下的器世界就是“不昧”,就是可以看清楚的“皦”。
为什么形而下的器世界,我们能清晰地辨认?老子在第一章中说:“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无欲,就是没有意识参与,没有感官参与,眼耳鼻舌身意都没有发挥作用;有欲,则完全相反,有欲,就是有意识参与,有感官参与,眼耳鼻舌身意可以发挥作用,所以就有了现象世界。
而接下来的“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又是“名可名非常名”的延续。“绳绳”是连续不断的样子,这个连续不断,近似于第二十五章所说的“周行而不殆”。它的作用无所不在,无时不在,连续不断,但却不可名状。尽管无所不在,无时不在,连续不断,但从本质上说,又“复归于无物”,生出万物,生出万物的运行,但其实最终还是归于无物。因为无物才是这个世界的根本。
这个根本的状态,老子又对它作了描述:“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它是什么状什么象呢?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没有形状的形状,没有哪个物可以呈现的外象,“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才是根本的状、根本的象。
老子还把这种情况起了个名字,叫作“惚恍”。其实“惚”和“恍”是一个意思,都是影影绰绰变化不定、不真实的样子。放在一起就是仿佛的意思,似有似无。在《老子》当中,有时候是“惚恍”,有时候是“恍惚”。
为了说明这种恍惚的状态,老子继续说:“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如果你在它的前面等着迎接它,但迎了半天,你也没见到它的首;如果你在它的后面跟随它,但跟随了半天,你也没见到它的尾巴。它的头尾你都看不见。
看不见怎么办?看不见也没关系,只要你知道它确实存在,知道它的特性,你就可以“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什么是“执古之道”?《老子》第四章对道的描述是:“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道比帝的出现还早,所以是自古有之,自古可以没有人,没有物,没有天地,但有道。所以,按照世俗的时间观念论,道是古中之古,那么“执古之道”,就是遵古已有之之道。“执古之道”做什么用呢?“以御今之有”,用它来驾驭今天的有,当下的有。也就是说用形而上的道的智慧来应对形而下的器的世界。
老子讲本原世界,最终的目的还是落脚到现实世界,因为我们一再强调,老子的学说最终是世间法。讲出世间,就是为了用出世间的智慧来应对世间的万事万物。
那么,用出世间的智慧来应对世间的万事万物,叫什么呢?老子说:“能知古始,是谓道纪。”老子管拥有知道自古有之的道的存在这种能力或者现象,叫作“道纪”。所谓“纪”就是纲纪的意思。如果道是一根绳,那么,你抓住了这根绳,顺着这根绳来应对世间的万事万物,那么这就是“道纪”。(一苇 老子《道德经》经典解读 音频正在喜马拉雅更新中)